中、高职机械类课程衔接中《机械制图》在AUTOCAD环境下的对策

2016-05-30 09:01张琦马艳花
科技风 2016年10期
关键词:课程衔接机械制图高职

张琦 马艳花

摘 要:针对中、高职机电类课程衔接中《机械制图》课程进行分析,提出解决办法,为制定适应中、高职机电类课程衔接的人才培养方案寻找出口。

关键词:中、高职;课程衔接;机械制图;AUTOCAD

我国中高职教育的课程衔接,具有明显的行业特征和区域特色,却没有形成适宜的课程衔接体系,通常是建立合作关系的中高等职业院校共同研发课程。不同学校同一专业在进行中高职衔接时,课程体系不同的,甚至存在很大差异。

本文对《机械制图》课程在中、高职课程衔接中的教学对策进行探析,得到了一个适用范围广的结论,对推动海南中、高职机械类课程衔接的课程体系建设具有现实意义。

1 中、高职课程衔接在《机械制图》课程中需要注意的方面

中、高职衔接的有效性,主要取决于课程的衔接,高职教育应该在中职教育的基础上,按照专业设置课程,做到“专业有所对口、课程有所对应、内容有所区分、知识与技能由浅入深”,实际情况是,由于中职学校与高职学校缺乏共同进行课程设置的土壤,都执行各自的课程体系,课程结构错位严重,专业课内容重复、教育资源浪费,课程衔接在内涵上切入不深。作为高职《机械制图》的授课教师,在课程的安排上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基础知识点如“视图”要阐明清晰,但无需过多开展,可以对学生起到回忆引领的作用。

2)多用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增加学生制图时的思考与实践,让基础程度不同学生在制图过程中收益到不同层次的领悟。

3)强化难点“截交线”、“相贯线”的基本功——求立体表面上点,所有的表面交线问题,最终都是附条件的表面求点问题。

4)增加标准件的绘制练习,减少对结构和线型的讲解,让学生有更多的自由思考空间。

5)介入绘图软件,尽量做到软件与机械制图识图同步进行,使学生能够更多地适应社会发展及需求。

6)尽量多安排装配图绘图识图训练,扩展应用宽度,让学生在三视图零件图阶段向前再迈一步。

2 传统课堂中机械制图课程

传统课程规划中,机械制图和计算机绘图是分开的两门课程,机械类专业的学生不论中、高职,第一门接触的专业基础课都是机械制图,理论上来说,中、高职在掌握绘图识图的难易程度上,应该有所区分。

传统机械制图课堂,以模型和挂图作为教具,辅以三角板、丁字尺等工具,教学节奏慢,学生容易理解。有时,加入多媒体演示,增强视觉冲击,信息量增加,加快了教学节奏,学生掌握难度增加。不管是否加入多媒体教学,传统的机械制图课堂可以说,比较适合机械制图知识零基础的学生,规范的绘图手法演示,缓慢的课堂节奏,大量的课下习题集训练这都对刚接触投影规律及制图规则的新手来说,相当有利。

3 AUTOCAD实训环境对机械制图课程实施的利弊

不少机械制图教师反对脱离制图工具、纸张等的,纯粹在AUTOCAD环境下的教学,理由大致有以下几种:

1)软件教学中的操作,干扰学生对制图规律及识图的本质思考,让本来就还没入门的学生,思维混乱,难以把精力放在特定知识点上有所突破;

2)软件中图纸的易修改性和灵活性会影响学生绘图过程中的严肃性,让学生不那么容易遵循机械制图的规范;

3)软件利用的熟练程度,会影响学生的绘制图样的确切性,同时也增加了教师考察学生的难度;

4)作为一门图形语言,如果只了解有软件的情况下如何表达,会使这门图形语言的运用环境缩窄,学生会无法胜任一些临时性的、现场性的表达。

也有不少教师支持使用AUTOCAD来进行机械制图教学,他们普遍认为:1)提升学生在就业中的竞争力;2)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3)可以不必安排专门的AOTOCAD软件课程;4)教师上课不用携带那么多教具,学生上课不用携带那么多工具,更便利。

4 中、高职衔接环境下,如何借助AUTOCAD授课使《机械制图》更有生命力

在AUTOCAD环境下进行《机械制图》授课的争议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少,但是,把这件事放在在中、高职衔接环境下来讨论,一些争议的论点似乎变得不重要,比如学生由于没有基础而容易被软件的操作过程干扰等问题,现在已经不是问题了。

具有一定课程基础的学生,他们需要的是回顾、巩固《机械制图》知识点并进行更深入的学习。他们学习的上手速度要比零基础的学生快得多,高职的机械制图教师们所要做的就是引导他们回忆旧知识,然后巩固、加深、拓宽。此时,是介入AUTOCAD环境进行教学的时机,高效的软件演示,为快速回顾提供了土壤,软件制图的灵活性,为高效的绘制图样提供了可能,节省下的课时,使他们可以做大量练习。

利用AUTOCAD进行机械制图教学实训,会遇到软件的初学使用障碍,对于有机械制图基础的学生,教师可以先把关注点放在软件使用上,让学生熟识软件操作,再来进入到机械制图知识点的学习,将软件的使用和机械制图的练习同步推进,必须要说的是,AUTOCAD的推进只能快于制图知识点,而不能慢于它,否则,AUTOCAD就会成为学生的学习阻力。

结合前面讲的中、高职《机械制图》在课程的安排上要注意六个方面,纯AUTOCAD的教学环境,会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很好的作用。

5 课程实施效果

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是两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将它们结合在一起,让AUTOCAD成为一个集绘图工具,模型黑板为一体的授课介质,代替纸笔,不仅让学生对制图与软件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适应中、高职课程衔接的特点,非常值得尝试和推广。在笔者以往教学的班级中,学生的学习热情明显比传统教法更高,取得的成绩更好。

6 结语

以AUTOCAD作为介质的中、高职机械类课程衔接中《机械制图》课程,提高了教师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也提高了教师整合处理课程的水平,从而促进教师的整体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的提高,促使高职院校培养出更多能力全面的教师和输出型人才。这样的探讨,为制定海南中、高职机电类课程衔接课程标准及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了参考,促进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构建科学、完善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职业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一环。

参考文献:

[1] 马秋硕等.中高职教育衔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J].职业教育研究,2011,09.

[2] 孟源北.中高职衔接关键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3,04.

[3] 周大农.中高职教育课程衔接的设计与思考[J].职教论坛,2013,03.

[4] 徐晴.中、高职机械类专业"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衔接[J].职教通讯,2003,10.

作者简介:张琦(1982-),女,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机电类数控技术教学与研究。

猜你喜欢
课程衔接机械制图高职
CAD三维转二维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Visual LISP的机械制图自动组卷
基于工程师启蒙教育的机械制图课改的几点思考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中高职衔接的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中高职综合英语课程衔接相关问题探究
专本协同育人课程衔接探讨
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的研究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