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施工的安全风险机制研究

2016-05-30 09:01贺丽娟
科技风 2016年10期
关键词:救援应急事故

摘 要:本文通过对地铁工程施工方法的介绍,对地铁事故的成因进行了简要分析,重点对地铁安全风险机制的建立进行了研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如何建立科学完善的地铁施工安全风险机制进行了分析,对地铁施工领域的安全风险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地铁施工;安全风险;机制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地铁作为我国解决城市特别是大城市公众出行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发展迅速,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的数据,截止到2015年,已批复24个城市的地铁建设规划,目前共有30个左右的城市正在进行地铁的规划和建设,城市地铁工程不仅能够缓解城市的交通压力、方便人们的出行,而且能够实现城市土地的节约利用、减少城市污染、提高城市的生活品质。但是由于我国地铁建设运行时间短,地铁施工风险意识淡薄,地铁风险评价研究体系不科学不合理性等原因,我国的地铁项目建设过程面临诸多问题,而安全风险机制问题当属重中之重[ 1 ]。所以,加强城市地铁建设的安全风险机制研究工作,加强施工中的安全防范成为当前地铁建设施工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问题。

1 地铁工程施工方法和事故成因分析

目前的地铁施工方法大体可分为三类:明挖施工法、盖挖施工法、暗挖施工法,下面进行具体的分析。明挖法是目前世界通用的首选施工方法,是指从地面直接向下开挖基坑,根据现场的地质和场地情况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土石方作业至设计标高并完成隧道主体结构后,回填土方至基坑并恢复地面的施工方法。盖挖施工法是明挖法的升级,具有的做法是先由地面向下开挖,到达一定深度后将原来的开挖面顶部封闭,后续的大部分工程在封闭后进行,按照主体结构的作业顺序,具体又可分为:盖挖顺作法、盖挖逆作法、盖挖半逆作法等。暗挖施工法是在不满足前面两种方法的条件要求的情况下,不挖开地面,所有的地铁施工全部在地下进行的隧道施工方法,所有在地下施工的方法都可以归为暗挖施工法。根据上文对地铁施工方法的介绍可知,地铁施工事故成因主要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坍塌。具体分为深基坑(槽)施工中的土石方坍塌、防护支撑失稳引起的坍塌、拆除过程中的坍塌等。二是机械伤害。机械伤害主要指机械设备与工具在进行绞、辗、碰、割、戳、切等动作时对人体造成的伤害。三是高处坠落。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率最高、危险性极大。四是触电。触电事故分为电击和电伤两类。五是物体打击。常发生于地铁的模板、脚手架工程及拆除爆破工程中。六是起重伤害事故。在起重机的工作中造成的吊物(具)坠落事故和机体倾翻等。

2 地铁施工现场安全风险机制的建立

在对地铁施工中的安全风险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工程管理人员要根据地铁施工的特点和潜在的安全风险,进行安全风险评价,建立相应的安全风险控制机制,建立安全风险机制的主要的目的:一是防范地铁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降低施工的安全风险,二是尽量减少事故的损害,降低事故的严重程度。安全风险机制有宏观和微观之分,宏观方法是将整个施工工程作为风险对象,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进行总体的控制和防范,微观方法是以具体的潜在风险因素或危险源为对象,进行针对性的防范[ 2 ]。

2.1 建立科学完善的安全风险保障体系

一是加强地铁施工项目的安全监管。通过完善地铁安全管理的规范和制度,健全地铁建设市场管理体制,规范地铁监管流程,加强安全风险的管控。二是工程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等各方主体多方参与,协同联动,明确各方的安全责任和义务,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制,切实落实各方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三是强化施工现场的日常安全管理。通过对重大危险源和潜在重大隐患进行评估和等级建档,每天进行隐患的排查和监控,形成发现事故隐患到消除隐患的封闭环路。

2.2 加强重大安全风险隐患的控制管理

一是对重大安全风险隐患的排查登记。从“人、机、环境”三个方面进行安全风险隐患的排查和登记,确认是否存在重大安全风险。对确定的安全风险进行上报,建立安全风险数据库,能够整改的立即整改,不具备条件整改的要加强严格的管理、监控和应急救援措施。二是对重大安全风险隐患项目的施工进行论证审查。对安全风险较高的项目要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并根据专家组提出的论证审查意见进行完善,经施工企业和监理方确认后,方可组织实施。三是定期组织安全生产检查、评估。重点对安全风险较高的分项工程进行监控管理,将工程重大危险源的部位、采取的措施、负责监督管理人员等情况及时向现场所有人员公示,同时在各危险源部位挂置安全警示标志。

2.3 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响应机制和应急预案

地铁事故一旦发生,大多都会出现群死群伤的后果,近年来,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这些法规中对重大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提出了相应的规定和要求,要求施工单位根据施工实际情况制定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健全应急救援组织,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定期组织演练。一是明确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的响应程序。地铁施工的重大事故应急救援响应机制应根据事故的等级设立不同的响应机制,对不同的响应级别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通过应急指挥系统对事故现场的应急救援工作实施统一的指挥和管理[ 3 ]。二是规范事故的处理程序。对不同的事故要进入不同的处理程序,组织实施领导救援的指挥级别也不同,同时应规范事故的上报步骤和时限要求。三是健全应急救援预案。施工企业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地铁安全机制中的重要内容,它明确了在突发事故发生的过程中,各相关部门的职责以及应急救援策略和资源准备。对地铁工程而言,要针对不同的事故预期分别制定不同的应急预案,并保证各种类型预案之间的整体协调性。

3 结语

从不同的角度对安全风险进行分析和研究,会有不同的安全风险机制,本文通过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地铁施工的安全风险机制进行研究,提出了建立安全风险机制的原则和要点,相信随着地铁施工实践和理论研究的深入,地铁施工领域的安全事故会得到进一步的控制。

参考文献:

[1] 章云泉.地铁工程安全及风险管理研究[J].价值工程,2005(5):28-32.

[2] 贾俊峰.城市轨道交通土建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6.

[3] 黄宏伟.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设中的风险管理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2):32-37.

作者简介:贺丽娟(1979-),女,汉族,河南新乡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铁道工程和轨道交通工程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猜你喜欢
救援应急事故
人民的期盼就是应急青年的使命
紧急救援
学中文
3D打印大救援
完善应急指挥机制融嵌应急准备、响应、处置全周期
废弃泄漏事故
小恍惚 大事故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国际新应急标准《核或辐射应急的准备与响应》的释疑
救援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