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的动力机制探究和分析

2016-05-30 11:48李周
科技风 2016年10期
关键词:学生教育分析管理

李周

摘 要: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教师来这里是教授的,学生在这里是学习的,如何更好的教授,怎样才能更好的学习,这需要一定的规章制度,需要有效的管理方法去推动发展,为此要加强和规范学生教育,完善学生教育的管理工作,通过积极正面的引导,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促 进高校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并头发展的动力机制。

关键词:学生教育;管理;分析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步发展,日常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样的大时代背景下,对于高校学生而言,有太多的诱惑了,富二代、官二代、穷二代等不同层次的经济情况必然会导致攀比心理,太过自卑的会导致性格孤僻,不敢说话,太过张扬的会导致性格狂妄,违法乱纪,在这种多样性的社会发展中如何去引导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是高校学生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摆在所有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首要任务。

一、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现状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市场经济的深入,高校教育体制也在不断优化和改进,教育资源也进行了重组,新时代面前高校学生教育和管理出现了新局面,在这种大环境下,学生的思想观,价值观的取向都会或多或少发生一些改变,高校在学生教育和管理方面的模式却略显单一,现在的学生主力大部分是90后和95后,意识形态和以前有很大的不同,以前学校的粗放式管理必须要改变,新形势下要“服务为本”“以人为本”,这样才能贴近学生、了解学生,进而去更好的教育和管理。以前的学校环境相对于现在是比较单一的,学生接触到的外界信息也是非常有限的,现在很多文化讲座、文学探讨会都会进入学校和学生近距离的沟通,学校的教育模式也在局限于管理,而是更多的去服务,完善教学设备、优化教学环境,让学生在相对自由的空间自由的学习成长,辅导员要做好引导、激励、启发等基本工作,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学生进入学校是为了美好的未来、是为了建设美好的家园,学校要时刻为学生创造有利的平台,让他们去施展自己的才华和知识。学生教育和管理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自上而下坚持不懈的努力的,高校在学生教育和管理方面相对比较独立,但需要稳定的财力和人力资源来支撑,很多社会因素都会影响其稳定长远发展,所以全体教育工作者都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要有良好的师德和职业操守,这样才能营造出美好的教育空间。

二、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重点

1)从新生入学开始就要从道德、理想、纪律方面进行培养,要他们定位自己的奋斗目标,并引导他们走上奋斗之路。从规范制度上来说要大力宣传《普通高学校学生 管理规定》、《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等,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行为,从而树立高尚的学习品德。同时要加强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把宣传教育和管理工作结合起来,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2)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从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角度出发,辅导员是在第一线的,所以辅导员专业水准的高低就会影响学生学习定位和管理工作能否顺利进行,学校要定期对辅导员进行管理培训、考核、晋升,以专业化去巩固辅导员的专业能力,贯彻落实教育部《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制定出台配套政策和实施办法。根据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设置辅导员培训的教材、教程,并逐步建立辅导员培训的微课程体系。贯彻落实《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规划(2013-2017年)》。

3)不容忽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高校要定期举办心理卫生讲座,有条件的可以开设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问卷,全方面,多角度的去了解学生、关爱学生,时刻引导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对个别心理有偏差的学生要重点关注,以防出现极端事件,比如自杀、犯罪等违法活动。大学阶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都处在一个飞速变化的过程,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残酷的竞争、就业的压力、父母的期望都不断加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日益增多,如果学习上出现偏差就会强烈责怪自己,感觉自己对不起社会、对不起父母,心理压力暴增,如果不去倾诉或找心理老师疏导就极易会导致心理出现偏差,做出一些让家人、学校和自己后悔的事情。以此,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维护和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准是学校必须要重视的事情,也是辅导员和教师必须要关注的事情。综合各项调查不难发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是有差异性的,专业之间的差异,竞争压力大的专业,出现心理障碍的人数就比较多:从年级上来看,大三、大四的学生心理情愫最差,因为要面临走向社会、面临就业的高压。虽然大学生中有很多都存在心理问题,但是很少有人主动去咨询心理老师,这在学校以后的工作中要加强引导。

三、结论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学校只是学生在人生成长过程中的一座灯塔,它照亮远方,指引未来,学生能否在光明之路上不走歪路、邪路,取决于在学校期间受到的文化熏陶和人文关怀。学习书本知识容易,学习如何做人、如何做个好人就需要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在潜移默化中去感染、去感化。作为教育工作者,要肩负身上的责任,不辱使命,去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让他们成为社会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 邹茹莲.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机制探究——辅导员,班主任,班导生,导师四位一体管理模式的思考[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7(03).

[2] 张新红.大学班主任工作新方法初探[J].中国西部科技,2006(22).

[3] 侯蔚,姚春雷.从"管治"走向"善治"[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6(04).

[4] 顾杰.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学园,2014(27).

猜你喜欢
学生教育分析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教育心理学在学生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应用
中师学校学生的人性化管理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浅谈对中职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管理的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