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警体能训练问题研究

2016-05-30 18:43王立恒
科技风 2016年10期
关键词:问题策略分析研究体能训练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社会治安形势也愈发严峻,对守护公路安全的交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交警的体能素质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在交警的各项训练中,体能训练是基础。但是目前交警在体能训练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交警体能训练效果不佳。本文从交警体能训练的基本内容出发,深入分析了交警体能训练中的问题,对其解决策略提出自己的建议,以期为改善交警体能训练现状提高一些理论参考。

关键词:交警;体能训练;重要性;问题策略;分析研究

在交警教育中,体能训练是其培训的内容之一。为了提升交警的体能训练效果,如何以参训交警的身体素质水平、体能水平为依照建立科学的体能训练模式异常关键。如何有效地安排、开展体能训练,使交警通过不同的培训达到体能训练的目的成为当前交警培训的一项重大课题。因此,对交警体能训练问题进行研究意义非凡。

一、交警体能训练的基本内容

交警体能训练指的是借助合理的训练方法与科学的训练手段改善交警形态结构和功能,强化交警的潜在行动能力以满足执行职务需要,增强其综合运动能力和心理素质以适应外界环境的一种训练[ 1 ]。

交警体能训练的基本内容包括三方面,分别是:基础体能训练、专项体能训练和综合体能训练[ 2 ],具体分析如下。

(一)基础体能训练

基础体能训练涵盖了两大方面的内容,分别是相关学科知识和一般的身体素质训练。其中,相关学科知识包括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运动解剖学和运动心理学;一般身体素质训练包括力量训练、耐力训练、速度训练、灵敏训练、柔韧度训练等[ 3 ]。

(二)专项体能训练

交警的专项体能训练与交警的职业需求有密切的关系,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其一是交警的专项身体素质训练;

其二是环境适应能力训练;

其三是心理素质训练。

(三)综合体能训练

综合体能训练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交警日常勤务工作的需要,是在基础训练和专项体能训练的基础上,增加的心理素质训练、意志品质训练、观察能力训练、应变能力训练等内容[ 4 ]。

二、交警体能训练中出现的问题

(一)交警体能训练的目的不明确

在交警实际的体能训练中,部分领导、教官和参训交警对其训练的意义和目的还存在一定的错误认识,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体能训练的重要性,认为体能训练的标准就是体能达标,忽视了实际工作中的体能需要和培训的不同性,导致交警体能训练体系不完整,影响了体能训练效果,导致交警在实际的工作中往往出现体能缺乏的情况,影响正常的工作进展。

(二)交警体能训练过于形式化

在实际的交警体能训练中,一次培训所用的时间少则半个月,多达两个月,刚刚任职的交警其体能训练的时间往往会更长。在体能训练期间,通常情况下,参训交警只在早间开展例行训练,开展形式多为跑步,训练时间往往较短,且时间间隔较大,有的时候往往间隔一天才开展一次早训[ 5 ]。再加上一般情况下体能训练课程只有三、四次,除去体能测试时间,真正的训练时间则少之又少。并且在体能训练中缺少专职的训练教官,导致参训交警很难在体能上有质的改变。交警体能训练趋于形式化,导致训练效果不佳。

(三)交警体能训练方法不科学

交警体能训练的类型有很多,比如新入职交警培训、在职交警晋升职务、警衔培训等[ 6 ]。培训的类型不同,培训的性质自然也就不同;参训交警的年龄不同、地域不同、身体条件不同、体能现状不同,就决定了训练方法的不同。但是在实际的体能训练中,体能训练内容和方法几乎千篇一律,缺乏针对性,使得体能训练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单一的训练方法还使得参训交警产生厌倦感、失去参训兴趣,从而影响了体能训练效果。

(四)体能训练的考核体系不健全

目前,很多地区交警在职体能培训的考核方案多参照公安民警招生中的体能测试项目来制定,以《民警体育锻炼达标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为考核依据,以年龄段来划分考核的成绩标准[ 7 ]。使用这种方法进行考核,虽然能够对参训者的力量、耐力和速度等素质进行较为全面的考核,但是却在某种程度上忽略了参训者柔韧性、协调性、平衡性、反应力等因素的考核。并且,目前《标准》在测试项目的完整性考核方面和评分方法的客观性方面还存在缺陷,没有对交警工作中具体的体能要求进行全面的考虑,其考核结果不能对训练成果作出全面的反应。并且,受到考核内容过于单一的影响,使得参训交警只重视考核项目的训练,从而忽视了全面训练。

此外,采取这种考核方法,其考核成绩往往会出现一定的不确定性,比如各地区的交警情况不同,部分地区的交警工作任务繁重,经常超负荷工作,生活没有规律,工作环境较差,短期培训效果往往不佳,所以会在几率上出现考核成绩不理想的现象。另外由于交警的个人身体素质和体能存在差异,这些差异会在一定程度上对考核成绩产生影响,比如有些交警力量素较好,但是耐力素质却较差;而有的交警速度素质较好但力量不足,面对这种情况,单一的考核方法往往很难达到令人满意的考核效果,从而影响体能培训考核的公平性和科学性。

三、交警体能训练策略

(一)从实战出发,明确训练目的

交警的体能训练要遵循实战原则,从实战出发,利用“果断性”思维来开展体能训练。“果断性”指的是以既定目标为条件决定和设计现实的一种行为,是一种优化“果”求“因”过程的行为[ 8 ]。该训练理念关注体能训练的实用性,要求训练科目和内容、方法和手段都要具有实用性和实战性。

目前,我国很多交警面临的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上下班以车代步,平常训练较少,导致在平常的工作中体能严重跟不上,甚至有的交警还出现各种疾病。因此,在交警体能训练的过程中,要从基本体能训练出发。比如山东省莱阳市某次的交警体能训练,为了改善交警体能较差的现状,从基础开始,每天早上进行跑步训练,之后再进行手势训练。在这次训练过程中,还进行了三项体能测试训练,分别是10米× 4折返跑训练、俯卧撑训练、3000米长跑训练,每天训练的时间为1个半小时,训练安排在理论课程之后。

除此之外,还对参训交警进行理论知识训练,理论知识训练的主要内容有:公安部印发的“二十公”会议100问、大练兵理论知识200问、交警系统大练兵业务400题、公安厅和支队印发的业务岗位知识复习题和《道路交通安全法》等。经过这次训练,很多交警体能差的问题都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取得了较为满意的训练效果。

由此可见,针对交警的具体情况制定训练方案,对其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意义重大。

(二)建立科学的训练模式

交警训练中的体能训练虽然和运动队运动员的体能训练不同,但是在实际的训练中也可以借鉴一些运动员的训练控制方法和科学训练理念,将其与交警训练实际相结合,建立科学的训练模式。

交警科学体能训练模式的构建需要注意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1.明确训练目标

训练目标指的是参训交警经过体能训练要产生什么样的效果,达到怎样的状态。岗位不同、年龄不同、地域差异对交警体能状态的要求也不同,所以,针对具体的情况要制定相应的培训要求,明确训练目标,围绕目标优化选择训练手段和训练方法,以达到训练要求。

2.训练内容和方法要体现交警的职业特点

交警体能训练的目的是满足工作需求,因此在训练中,不能照搬照抄体育运动队的体能训练方法和内容,要结合交警的工作实践,选择合理的训练内容和训练方法,有针对性地训练交警的力量、速度、灵敏度和耐力等素质,增强其超越障碍的能力、连续工作的能力、抗疲劳能力和抗负荷能力。

3.完善考评体系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很多培训基地都配置了较为先进的体能检测设备,在对参训交警的训练效果进行考核时,要充分利用这些考核设备。首先,在训练之初,要使用这些仪器设备对交警的体能状况进行一个初步的了解,对其开展入学测试,按照测试结果对其开展分层次训练,在培训结束之后要再次对其进行考核,将两次考核成绩进行综合,以对参训交警的体能训练情况进行客观的、综合的评价。

(三)完善教官配备

完善的科学的教官配备是交警体能训练效果的根本保证。如果交警体能训练教官的政治不合格、业务不精湛、没有乐于奉献的精神、不能连续作战,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组织好交警的体能训练活动,在短时间内促使学员的体能状况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可以说是痴人说梦。因此,为了保证交警的体能训练效果,必须完善体能教官配备。

目前,在我国的交警培训机构中,专职的体能训练教官寥寥无几。在实际的体能训练中,很多教官都是临时从警校的体育教员中抽调的,这些警校教员缺乏实际的工作经验,不了解交警的工作规律和工作特点,直接导致交警的体能训练成果大打折扣。针对这个问题,为了改善交警队伍体能训练现状,必须培养专职的体能训练教官。

交警专职的体能训练教官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第一,要熟悉一线交警的工作实际,了解交警的工作特点和工作规律,业务专长和专业研究能力都较强,此外,还要熟悉相关的体育知识,能够将体育知识用到交警实际的体能训练中去。所以,在专职体能训练教官培养的过程中,要善于运用取长补短的教学方法。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可以采取两种做法。第一种方法可以吸收一些优秀的教员和优秀的毕业生进入队伍,把其选派到基层进行一段时间的实习工作,以了解交警在工作中的体能需求,以提升其基层工作经验,然后再把他们分派到各级培训机构中去,促使教官队伍得以充实。第二种方法可以从交警基层中选拔一批表现优秀的一线交警,把他们送到高等体育院校、警校进修,充实其专业知识和技能,之后再分派到各培训机构中去担任教官,从而完成构建专业的体能训练教官的目标,以完善体能教官的配备[ 9 ]。

四、结语

综上所述,交警在职体能训练是保证交警职业能力,健全交警职业技能的重要方法。目前,我国很多交警面临的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体能训练不达标,在实际的工作中不能顺利的开展工作,因此,交警体能训练非常必要。但是目前我国的交警体能训练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交警体能训练的目的不明确、交警体能训练的方法不科学、交警体能训练过于形式化、交警体能训练的考核方法不健全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升交警体能训练效果,首先要从实际出发,依据参训交警的实际情况,制定明确的、有针对性的体能训练目标;其次要建立科学的体能训练模式,选择科学的训练方法、健全考核体系,以保证体能训练效果;最后要完善教官配备,构建专业的体能训练教官队伍,以保证体能训练的科学性,从而从根源上保证交警队伍的体能训练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银满.功能训练在警察院校专项体能训练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23):56-57,59.

[2] 陈永辉,刘一兵.警察在职培训中体能训练问题及训练模式构建研究[J].湖南警察学院学报,2011(1):145-149.

[3] 刘洋.体育训练理论与方法运用于警察体能训练的初步研究[J].体育时空,2015(24):50,52.

[4] 周彬倩.警察在职培训中体能训练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11(6):117-119.

[5] 马瑞力.简析警察体能训练与实战技能训练一体化融入的教学思路[J].运动,2015(12):107-108.

[6] 徐嘉阳.浅析体育训练理论与方法在警察体能训练中的运用[J].城市地理,2015(24):186.

[7] 车新蕊.YO-YO训练法在警察学员体能训练中的实验研究[J].辽宁警专学报,2014(4):83-86.

[8] 姜红升.警察类院校体能训练的困境及对策研究[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3(5):85-86,95.

作者简介:王立恒(1977-),女,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警务实战。

猜你喜欢
问题策略分析研究体能训练
消防员体能训练与应用
青少年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方法
对体能训练认识的理性回归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小学数学多媒体教学的策略研究
高三数学“先考后教”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探析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气象灾害与病虫害方面的影响
大直径区熔硅单晶的研究与制备技术探究
新时期高校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分析研究
试析高校应用微信公众平台的问题与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