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为家不可多得

2016-05-30 15:36bright
私人飞机 2016年1期
关键词:文安房子香港

bright

香港元朗、伦敦泰晤士河畔、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普吉岛AMANPURI……除了设计师,高文安更像一位周游世界的画家,用独树一帜的写意笔法,在广袤的世界地图上随意着墨,勾勒出一个个充满艺术气息的私人驻足点。如今,这个地点落在了中国深圳。

有故事的家

家,对于高文安有着极为特殊的意义,这些遍布世界各地的“家”,与其说是他投入时间心血的精心设计,不如说是他送给自己、送给世界的礼物。其承载了高文安不同年龄的人生历练与沉淀,也在漫漫岁月长河里回馈与他心灵的慰藉。最新完工落成的深圳华侨城高宅也不例外。

“我在20世纪70年代、80年代、90年代设计过不同的房子,一直不停地改变,但是我现在再看我70年代的房子,也都没有过时,因为我用的东西都是最纯朴的东西,是不会过时的。”高文安说道。作为中国室内设计第一人,高文安一直强调,他的设计是没有风格的,但所有看过他作品,或者亲身到过高文安私宅的人,都无一例外地感受到,高文安的设计里有一种无法忽视的自然原始气质。

深圳华侨城高宅,也叫KK HOME,是高文安最新打造完成的新居。在这个新居里,既有历史的故事,也有现代的元素。“我觉得把历史的东西放进家里去,它是永远不会过时的,而且我比较喜欢一些民间的东西,因为民间的东西我觉得最接地气,所以我家里面收藏了一些有故事的小摆件,那些都是我出去旅游的时候,看到好玩,就把它买下来。”在打造这样一座房子的初始阶段,高文安脑海里已经有了这样的想法。“现在我这个房子,还有将来苏格兰的房子,可以把我在世界各地收来的东西全部展示出来,所以这个也是每一个阶段的成果。”其实早年间高文安在香港的房子,就引起过很多人的兴趣。但他也明白,“我这个房子也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接受,但是我不需要每一个人接受我,这是我自己的个性。客人来我这里做客,他看到我这样的生活状态,他走出我的房子后,他再回到他本来的空间里面。”和高文安交流,常常能听到他打一个比方,他说一个五官很端正又漂亮的女孩子不需要化妆,房子亦是,平面布局做得好,就不需要太多的装饰。KK HOME就是如此,高文安将自己的收藏品展示出来,每一样东西都有故事,整个家都有故事。

一探究竟

推开天然锈化的诸红大铁门,走进高文安的写意之家,靠近高文安的内心,一探究竟。

开放性一直是高文安坚持的设计主张,此次他同样对内部空间进行了贯通改造,打破空间隔阂,将客厅、餐厅、厨房、健身房连为一体;通透的玻璃幕墙与镜面将天然光尽收其中,内外呼应,光影的自然变化和洒落已足够惹味,更令室外风景一览无余。如此巧妙运用,让整个空间通透敞怀,有一种置身无垠的开阔,也看得出主人的豁达从容。

随处可见的“木”,几乎遍布每一个空间,从单是设计手稿就改了10次的特制木地板、粗糙原始的复古木柜,到主卧床头的整块原木床头板、阳台的长条枕木装置,甚至连大门把手都由一块5公分厚的实木面特别改造而成。究其缘由,一是高文安喜爱木头的天然朴直;二是木经久不衰,在中西文化中都相当常见,如同最质朴无华的食材,最简单却最易出味。可阳刚可温暖,全看如何“烹饪”。

在KK HOME的设计中,高文安非常注重文化元素的构成,用设计模糊掉时间的概念,将中西方古代文化元素融为一体,将古物作为装饰,融入现代生活,是生活空间,亦是微缩的世界文化博览馆,琢磨出古今交流的艺术殿堂质感。

“Temptation of ST Antony Part”是澳洲画家Noel Tunks 作品,客厅墙上挂的这幅画讲述了英女王伊莉莎白一世的故事,高文安对这幅作品异常喜爱,1989年高文安由澳洲买回后,一直珍藏在香港元朗的家中,如今随高文安的足迹从香港迁到深圳。高文安一直乐于与人分享。二十几年前,偶然在香港拍得一件拥有过百年历史的龙袍,他即特意请匠人将龙袍镶在两块透明玻璃中,摆放于他的咖啡馆MY COFFEE供人观赏。移至此宅中,他再次发挥奇思妙想,辅以悬挂轮滑装置,用作餐厅与健身房之间的移动隔断,又可充当背景墙,一举两得。

信步居所中,所见都是历史悠久的老物件,或不可多得的艺术品:客厅天花板的装饰是在意大利买回来的老建筑屋顶,买的时候高文安只觉得上面的手绘很有意思,至于天花板的设计可谓神来一笔。改造成电视墙的老式木屏风,轻描梅兰竹菊的君子之仪;土耳其的木柜和拼接旧地毯,从威尼斯漂洋过海而来的古董镜;在这里都适得其所,相映成趣。

主卧浴室中已绝版的中国十二花神玻璃画和客卧的四大金刚雕塑坐镇,诉说着主人身上丰富的人生阅历和中国血脉,是回归本心,更充满了每走一步都穿越地域国家乃至时空的美好错觉。

旧物融新情

高文安念旧,在他深圳的家里,可以找到很多旧物,客厅的皮沙发用了几十年不更换,并不是他没有更好的,事实上他并不缺价值不菲的藏品,但他仍然喜欢用旧的,用他的话来说,已经用出感情了。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餐厅八把榫卯结构的红木靠背椅,其中有四把老椅子是高文安父亲留给他的传家之宝,另外四把则是高文安为了方便招待来客,重金聘请工匠仿制,用料是同样的红木,但给他的感觉不免依然天差地别。对年逾七十的高文安来说,那四把老木椅一直是他心头爱,因为其中浓缩了血浓于水的亲情。

次卧床头悬挂的油画,是由高文安在多年前命题、画家俞晓夫历时四年倾心完成的“司马迁回乡”,对中国古典文化的向往,始终是高文安心念的执着。他认为华夏文明是最值得反复咀嚼的精粹,而他所宣导的中国设计之所以与众不同,是因为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家,是高文安事业的起点,20世纪70年代初,他用不多的积蓄在香港海边买下了人生中第一所房子,以设计自己的“家”为契机,开启了“香港室内设计之父”的荣耀之路。深圳高文安的家,是一座走过东西南北,情怀大家的房子,更是有历史、有情感、有温度的房子,作为这个家的主人,高文安无疑是幸福的。

高文安大半生都在为别人设计家,事业已成为他生活的重要部分,他也乐在其中,他总说:“我的身体还好,我还能跑”,今后,他将带着团队继续在室内设计的道路上前行,继续做让千万安家者安心的高文安。

猜你喜欢
文安房子香港
繁华背后,是一个念旧的香港
雨姑娘快下凡
香港之旅
2018高文安设计新航向AIDG聚创国际新启航
孤独的房子
将不动
展与拍
当“房子”爱上卖萌耍宝以后
香港
一百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