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岁”诗意浓

2016-05-30 19:43叶立杰
学生之友·最作文 2016年1期
关键词:守岁习俗生动

叶立杰

“夜将寒色去,年共晓光新。”除夕之夜,万家灯火,乐叙天伦,通宵不眠,以待天明,谓之“守岁”。

“守岁”活动由来久远,据史书记载,早在西晋时期就已经出现“守岁”了。古往今来,不少文人雅士对守岁进行了生动的描述,为守岁赋予了诗情画意。很多“守岁”诗记述了古代民俗风情,读来生动形象,引人遐想。

南北朝诗人徐君倩在《共内人夜坐守岁》中云:

欢多情未极,赏至莫停杯。

酒中喜桃子,粽里觅杨梅。

帘开风入帐,烛尽炭成灰。

勿疑鬓钗重,为待晓光催。

这首诗反映了当时人们守岁长至次日天晓的欢乐情景。

唐太宗李世民写过一首《守岁》诗,尽显宫廷除夕守岁之气派:

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

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

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

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

帝王有诗兴,文人情更浓。杜甫在其《杜位宅守岁》中对守岁这一习俗描绘得更加生动传神:

守岁阿戎家,椒盘已颂花。

盍簪喧枥马,列炬散林鸦。

四十明朝过,飞腾暮景斜。

谁能更拘束?烂醉是生涯!

亲人团聚,欢声笑语,使槽边吃草的马都受到了惊吓。而那红彤彤的烛光,竟吓飞了林中栖息的乌鸦。

守岁虽只是春节时的一项风俗活动,但却具有非凡的意义,正如宋人袁文在《瓮牖闲评》一书中所说的那样:“守岁之事,虽近儿戏,然父子团圆把酒,笑歌相与,竟夕不眠,正人家所乐为也。”而那些文人骚客们给我们留下的一首首脍炙人口的守岁诗篇,更是让这一习俗给人以不尽的美感。

猜你喜欢
守岁习俗生动
生动的冬天
如何让文章更加生动
魏晋南北朝:饮酒,放炮,“守岁”
生动深刻 同享共进
守 岁
守岁人
如何使表情更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