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法学派之争表象看本相

2016-05-30 23:39高华佐
职工法律天地·下半月 2016年1期
关键词:实证主义守法学派

摘 要:实证主义法学派在观念上与其他法学派有着明显的区别,其与自然法学派的区别联系让人印象深刻。前者讲求“恶法亦法”,注重法律的效力方面,而后者认为正义价值是定义法律的关键。实证主义法学派在法律的定义、运行和效力层面与自然法学派存在巨大分歧,本文就两者的区别的表象和本相做出理解解释,以期在树立法律观念上及法律与道德的关系认识上有所裨益。

关键词:法学派;实证主义

一、实证主义法学派与自然法学派之表象

(一)两者的来源和主要价值观念

自然法学派是十七、十八世纪的反封建主义的思潮中渐为突出的一派,它反对封建君主人为的酷法,认为封建实在法存在诸多违背宇宙和谐法则的内容,重视正义价值的自然法则,它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格劳秀斯、洛克等。主要的价值观念是,法的本源是自然界客观存在的规律,而这也应该是人们寻求正义,制定法律的标准。相对而言,实证主义法学派主张自然界的法则,人类的道德正义之类云云不该是制定的实在法的范围,与自然法学派的“恶法非法”观念相反,认为“恶法亦法”,即即使实在法违背自然界的客观规律,违反人类正义原则也应该是法律,认为法学的范围就是实然法,它的创始人是J.奥斯丁。虽然其后该学派以凯尔森为代表的一门无法解释恶法遵守上的问题,但以哈特为代表的新派却巧妙地运用分离命题即法律不一定都要被遵守,守法义务的不必要性挽回了实证主义法学派的颓势,并且体现了其智慧的逻辑性。

(二)在法律运行层面两者的差异

在法律運行上,实证主义法学派更客观地按照法律的本来意思行事。面临法律已经明显不能适应时代的变迁,按照法律裁判当事人的行为可能会以为过分惩罚或减轻了应有的处罚而显失公平时,自然法学派的观点是从法律的定义上解决这类问题,认为法律不该被适用是因为法律本身已经不能称之为法律,即“恶法非法”,这样以来,当事人就不能受该规范的约束,而实证主义法学派则认为任何法律都不能被道德天理所取代,而之所以法律没有被适用的原因也不是器本身不是法律,而是因为其太恶毒而不应该被人们所遵守。显然,同一条法律,自然法学派不愿意遵守时就说它不是法律,而它的对手则是从守法义务上做出了质疑,而对法律本身做出了维护。两者在法律运行层面的差异不由得使人沉思,法律作为维护人类社会稳定的规则,虽然它维护更多的可能是统治阶级的利益,但法律是人类社会进步过程中不可缺失得部分。自然法学派在维护正义的同时却破坏了法律,相反,它的对手在法律运行上却选择了较为聪明的方式。

二、实证主义法学派与自然法学派之本相

(一)两者的特点及优劣势

结合上文的表述不难发现这两个法学派的特点,自然法学派主张符合自然法则的,不违背人类伦理道德的所谓的法律都要被遵守,而为了遵守着所谓的法律,不惜推翻先前的,被认为是如果被遵守就会是违反自然法则和道德的法律。这就无疑暴露出它的不可以测性的问题,当然,短期内这也可能是使法律能更加适应变化的社会环境,其灵活的可适性不可否认认为是自然法学派的一大优点。相反,它的优点可能是实证主义法学派所欠缺的地方,因为后者主张“恶法亦法”,不否定其法律的地位,虽然这样可能会造成法律不合理的适用,暴露其僵化、落后的问题,但至少可以保障法律的确定性和可预测性,人们可以预知自己的行为需要承担的法律后果,这对维护法律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二)两者的对立统一关系

这里所说的对立统一是指两者以道德是否是法律的渊源,而法律是否要被全部遵守为主线,讨论两派的差异观点和统一性。这一主线本身就是两者具有统一性的地方,因为主线的两侧可以刚好把两派的观点进行对立排列,不妨作出如下设想,主线的左侧是自然法学派,右侧是实证主义法学派,道德的左侧是“恶法非法”,右侧是“恶法亦法”。守法义务左侧是自然法学派的对法律遵守的全面肯定,而右侧是对法律全面遵守的否定。这也解释了恶法虽然是法律但是不一定要被遵守。看似简单的对立统一关系却蕴含着两派的智慧。同时主线的藕合也使从本质观念上就截然不同的两派开始了相互认同的领域,而在这一领域的对话和交流借鉴也必然促进法律观念的进化。

三、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及守法的必要性的外部联系讨论

(一)两者对法律渊源的不同理解

在两者的对立统一关系中提及了两派对法律与道德等规则关系的不同理解和对守法义务的差异认识。就法律的外部联系的理解而言,自然法学派认为法律的渊源是道德等具有争议价值的符合天道人伦的规范。而实证主义法学派认为法律就是制定法律的人制定的实然法。不必符合道德的要求,对法律的适用也就本着实然的法律本文本身,法律不是应然的。

(二)两者对守法渊源差异认识

传统的观念认为法律必须被遵守,也就是自然法学派的观念,它认为法律没有恶法,都是符合客观规律的,逻辑上也就是被遵守。而实证主义法学派的罗尔斯提出质疑,在指出了守法同意理论、公平游戏理论、自然责任理论的缺陷的基础上,认为守法不应该是道德上的义务,法律有效力不应就是应该被遵守的理由,并以守法义务否定论解决了君临天下专制法律是法律却不是绝对权威,而是可改进的。但是守法义务否定论是否支持人们不遵守法律并会造成何种影响又会是一个受争议的问题。

四、结束语

实证主义法学派与自然主义法学派之争延续至今,留给人们的不该只是两者相互质疑和否定,争论的火花点缀法律天空的灿烂。通过对两者的比较对比,使人对法律方法和观念形成和丰富是探讨差异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英]奥斯丁.法理学的范围.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

[2][英]哈特.法理学与哲学论文集.法律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

高华佐(1991.05~),男,山东,日照,辽宁大学法学院在读研究生。

猜你喜欢
实证主义守法学派
包容性法律实证主义、法律解释和价值判断
分析实证主义、法律现实主义和法律方法的未来
创建梵净山学派 培育梵净山学
文明守法路畅通——做自觉守法的“领头羊”
敬畏与谦卑是守法之本
可废止性与法律实证主义
排他性法律实证主义
法兰克福学派自由观的探析
试析子思学派的“诚敬”论
论清初江西三山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