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雎的遇与不遇

2016-05-30 10:48高深
初中生学习·低 2016年1期
关键词:范雎魏国伯乐

高深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句话是说生活中不缺少人才,但缺少发现和赏识人才的“伯乐”。

战国时代,策士游说之风盛行。由于“伯乐不常有”,所以很多人只能“马投伯乐”。

范雎本是魏国人,在中大夫须贾门下当差,没干成什么大事情,反遭受一场冤枉,几乎丢了性命。有一次,魏国派中大夫须贾访问齐国,范雎是随从。他们到了齐国,齐国的国君齐襄王迟迟不接见须贾,却仰慕范雎的才华,先给范雎送去一些金钱和礼品。范雎虽有自知之明没有收受,却仍然引起了须贾的疑心,以为他给齐国泄露了什么机密。

回国后,须贾把这件未经证实的事报告了国相魏齐。魏齐偏听偏信,不经任何调查分析,就叫来一伙打手把范雎狠狠打了一顿,打得“折肋摧齿”。众打手见范雎差不多已死,就找来一张破席子把他卷了扔掉。但范雎并没有死,他改名张禄,辗转逃到了秦国。

当时秦昭王已在位36年,但他并不是势力中心。国中政治上势力最大的有四个人:穰侯、华阳君,都是昭王母亲宣太后的兄弟;泾阳君、高陵君,都是宣太后宠爱的儿子,即昭王的同母手足。穰侯是宰相,把持国政,其余三人轮流掌管军权。党亲连体,互为羽翼。他们仰仗宣太后这个后台,封邑广阔,家财富足,国王不及。

范雎深知这些不正常的现象,到秦国后先给昭王递上了一封书信,请求面谈。昭王立刻派车接范雎进宫。范雎来到宫中,故意东走走西看看,内侍们吆喝道:“王来了!”范雎故意大声说:“秦国只有穰侯和太后,哪有什么王?”昭王听到这句话,心中如被一根针刺了一下,当即特别隆重地接待了范雎。

昭王吩咐左右退下,然后恭恭敬敬地对范雎说:“先生有什么见教?”范雎只是“嗯”了一声,并不答话。昭王连问三次,范雎也三次以“嗯”作答。昭王感觉到事关紧要,便央求道:“先生终究不肯赐教吗?”

范雎这才开始讲了一番大道理,并且强调:“我现时寄居秦国,同您的关系还很生疏,而我要说的,却是关于君臣之间和骨肉至亲之间的事。今天说了,明天就可能有杀身之祸。死固然没有什么可怕,人总是有死的一天,但如果我说的这些话,对秦国有利,即使被杀,又有何惧?我真正顾虑的是,天下有才能的人士,见到我为秦国尽忠,反而被杀,他们就可能从此谁也不肯向秦了。”

范雎的这番话,深深打动了昭王。昭王虽早有察觉,却没有认识到大权旁落的严重性,可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范雎的话取得了昭王的认同与信任。昭王拜范雎为相,收回了穰侯的相印,让他回老家陶邑去了;还让宣太后告老,不许她再过问朝政;华阳君、高陵君、泾阳君也都移居到关外。范雎多年为相,一直到老。

这个故事在《史记》《战国策》中都有记载。同是一个范雎,齐国和秦国都敬重他,景仰他;他雖是魏国人,魏国不但不重用他,反因齐国国君看重他,而偏听偏信加以陷害。古今中外,被埋没的人才比比皆是。有的是没碰上机遇,有的则是没遇上真伯乐。如果你真是个人才而被埋没了,一般情况下是允许“跳槽”的。也就是说,可以“伯乐相马”,也可以“马投伯乐”。

编辑/吕秀妍

猜你喜欢
范雎魏国伯乐
Crossing the Atlantic by Balloon
千里马无须伯乐证明
莫做挑拨离间之人
伯乐之子按图索骥
范雎报仇
伯乐传道
化学链燃烧技术的研究进展
魏国封君考
围魏救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