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游戏在幼儿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2016-05-30 06:50廖玉蓉
俪人·教师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音乐游戏幼儿教学有效运用

廖玉蓉

【摘要】游戏和音乐是一种互相促进以及相辅相成的关系,将音乐知识与游戏活动进行有机的结合,不仅能充分发挥和利用音乐游戏的综合性作用,还能有效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对于音乐游戏教学来说,老师需要加强趣味性与知识性的统一,既不能简单地传授单一的音乐知识,更不能一味地进行游戏活动。本文探讨了音乐游戏在幼儿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关键词】音乐游戏 幼儿教学 有效运用

幼儿与游戏犹如鱼儿与溪水,鱼儿离不开溪水,同样幼儿的生活也离不开游戏。幼儿园一日活动都是由一个又一个有趣的游戏串联起来的。音乐对于发展幼儿的智力至关重要。因此,在幼儿音乐教学中我们应该多开展、多创新一些好的音乐游戏,让幼儿积极的参与到音乐游戏之中,在游戏中充分感知和体验音乐的旋律和节奏,体会音乐的美妙。

一、音乐课程游戏化的重要性

1、音乐课程游戏化能使幼儿愉快学习

喜好游戏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幼儿与周遭环境互动的一般形式。作为幼儿的一般活动,游戏关系着幼儿身体和心理的发展需要,并且,游戏也反映着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的客观需求。音乐课程游戏化,依照幼儿对游戏的一般需求,给幼儿的音乐学习创造多彩、自由、愉悦的学习环境,让幼儿能快乐地在游戏中认知音乐,深入感受到学习音乐的快乐。音乐课程游戏化,应该以孩子本身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观察孩子是否自由地学习音乐,是否尽情地展现他们的个性,以及是否快乐。成人应该设计可以满足孩子每种内在需要的环境,并剔除不利于成长的因素,寻找有助于幼儿成长的途径,发现并培养幼儿的潜能。利用音乐课程游戏化,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幼儿的音乐能力,此外针对音乐课程内容的游戏性、组织形式的多样性等进行相关研究。

2、音乐课程游戏化能开拓幼儿思维

幼儿园的音乐课程游戏化,是对幼儿大脑多方面开发和发展的重要途径。音乐课程游戏化促使幼儿运用自己的肢体去认知音乐,用自己的内心去感受音乐,并在游戏的整个过程中去享受音乐。音乐游戏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开发性,符合幼儿学习音乐的生理和心理需求,由此,幼儿阶段是早期音乐教育的重要阶段。有目的、有感情地聆听音乐是幼儿学习音乐的主要动机,在聆听中抓住音乐的相关信息是幼儿学习音乐的基础。许多幼儿在婴儿阶段即拥有敏锐的听力,且由于本能,幼兒也能对音乐快速做出反应,以此看来,音乐游戏对幼儿而言,是必不可少的教育手段。由于幼儿喜欢玩动、遵从兴趣、思维具体形象,所以将音乐教育以游戏的形式呈现,则能与幼儿的学习、生活融为一体。音乐课程游戏化可以开发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幼儿的创新能力,挖掘幼儿的探索精神。幼儿音乐教育在学校教育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音乐任课教师应当了解幼儿学习音乐的心理动机,从而更好地去建设幼儿音乐学习的最佳心理结构。

二、音乐游戏在幼儿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1、借助游戏教学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

相比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 游戏教育更能够给幼儿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受幼儿心理和生理特点的影响,单纯枯燥的课堂教学方式的教学效率会大大低于游戏教育, 游戏教育可以让幼儿在游戏中受教育,并潜移默化的接受游戏教育的影响。而且,在游戏教育的过程中,幼儿更容易感受到自己是教学的主体,是课堂学习的主人公,而不是被动的教育接受者。为此,幼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将教育与游戏相融合, 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并让幼儿在游戏中增长知识。

2、用音乐游戏锻炼幼儿的协调能力

过去的幼儿常常有机会和小伙伴一起玩抛沙包、跳房子、跳皮筋、打仗等游戏。但是随着经济结构的变化,目前许多幼儿住在高楼大厦里,既没有机会和伙伴一起玩,也没有机会参与劳动实践,久而久之,幼儿的协调性会失去锻炼。根据调查可以知道,现在一些幼儿出现反应迟钝、情感冷漠、动作笨拙都是由于幼儿的协调能力不够,长此以往,幼儿的发育可能会出现问题。但音乐游戏可以帮助孩子增强协调力。

3、用音乐游戏锻炼幼儿的表达能力

由于环境的影响,幼儿很少有表达的机会。如果幼儿不擅长表达自己,将会变得性格内向、难以与他人沟通。幼儿教师在对幼儿进行引导时,发现有些女孩喜欢别人顺从她们,如果没有得到满足就哭泣撒娇;有些男孩与他人交往时喜欢采取暴力。过去人们把幼儿的这些行为归结于“人品不好”,后来经过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幼儿存在不会与人沟通的问题,只会用情绪化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教师要从小引导幼儿学会沟通。幼儿教师应用音乐游戏能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如果幼儿能很好地表达自己,他们就有更多的机会与他人交往或向他人学习。比如,幼儿教师在引导幼儿玩小兔和狼的音乐游戏时,幼儿要在游戏中学会与他人沟通,在玩游戏时,幼儿除了要掌握自己的节拍,完成自己的角色,还要会与他人配才能完成剧情,使幼儿懂得合作的重要性。他们的表达能力也会得到增强。幼儿教师通过合理的游戏锻炼幼儿的表达能力,音乐游戏的训练会使幼儿克服孤僻、任性、自我的毛病,他们会在音乐游戏中学会与人交往、与人沟通,从而形成健全的人格。

4、用音乐游戏锻炼幼儿的审美能力

审美能力是指人能分辨什么是美的,什么是不美的,审美能力既可以指具体形象的审美,也可以指精神抽象的审美。目前幼儿由于少与人交流,没有机会得到审美教育。音乐游戏有时就可以弥补幼儿这方面的不足。幼儿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参与布景和道具制作,幼儿可以在参与音乐游戏准备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审美意识,随自己的想法了解什么是美的布景、什么是美的道具。音乐游戏既然是游戏,就有游戏规则,有些幼儿不懂得遵守规则的道理,他们有时会随自己的想法随便玩游戏,教师要在游戏中引导幼儿理解游戏就像一个社会的秩序,制定规则是为了大家能更好的游戏,如果有人违反规则那么大家都不能正常游戏,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能理解什么行为是美的、什么行为是不美的。

总之,幼儿教学中游戏教育的应用对提高幼儿教学质量具有重要影响,为此,在当下的幼儿教学中,幼儿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游戏教育的重要性,不断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环境中理解和记忆所学知识, 提高幼儿课堂教学的成效。

【参考文献】

[1]刘蕾.游戏在幼儿教学中的有效实施[J]. 品牌. 2014(08)

[2]周璐.幼儿教学中游戏教育的应用研究[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5(03)

[3]孙淑珍.探析幼儿教学中游戏的有效运用[J]. 成才之路. 2014(27)

[4]王欢.幼儿教学中游戏教育的应用研究[J]. 赤子(上中旬). 2014(15)

猜你喜欢
音乐游戏幼儿教学有效运用
幼儿音乐游戏教学研究
多媒体在幼儿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探究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情境教学法在语文课堂中的有效运用
多元智能教育在幼儿教学中的渗透应用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