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阅读教学 打造高效课堂

2016-05-30 12:26尤新珍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6年1期
关键词:品味全文关键

尤新珍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1-0055-02

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汇集人类文明的宝库,是学生的良师益友,是与伟人见面和英雄交谈,它唤起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假丑恶的憎恨,从而领悟到人生的真谛,插上理想的翅膀,获取奋斗的力量。是的,书对人的影响力,对人的心灵塑造是巨大而深刻的。对于一个审美观、道德观、人生观都正处在形成时期的中学生,阅读的作用尤其重要。它能沟通人与外部世界的联系,认识丰富多彩的世界;能沟通人与人的心灵,吸收人类精神文明的营养;能发展人的语言,发展人的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思维和审美的能力。那么,怎样阅读,学生才能真正享受到这人类特有的神圣权利,饮琼浆,吸醍醐,在阅读中长见识、长能力、长智慧,健康地成长?因此,指导他们学会阅读、学会学习至关重要,只有这样,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才能更高效。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托尔斯泰语)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只有“好之”“乐之”才能有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才能以学为乐。而学生的兴趣源自于具体情境,建立师生情感网,巧设教师的语言,采用现代化手段,能最大限度地诱发学生进入情境,带动情感,使其产生强烈的心理冲动,并迅速进入求知的最佳状态。如在教朱自清的《春》之前,可以放映有关春的幻灯片,教师再用诗画的语言描述画面,看着眼前一幅幅优美的图画,聆听着春的召唤,学生似乎也走进了春天,他们享受着春天的阳光,亲吻着春天的和风,沐浴着细细的春雨,放飞着多彩的风筝,嬉戏着河里活泼的游鱼,亲吻着那柔柔的小草。在这样的情境中学习课文,学生积极而热情,课堂活跃而高效。

二、整体感知,明确主旨

语文新课标指出:“发展独立阅读能力”“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读懂全文,方能参透细微,解读一篇文章必须有个整体感知的过程。整体感知文章可以避免犯“一叶障目”的错误。落实整体感知要把握“三个步骤”和“三个关键”。整体感知,就是着眼于全局,感知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中心和主旨,把握作者的意图和思路。整体感知着眼于全局,注重“观其大略”。

“三个步骤”是打开整体感知这把锁的钥匙。1.通读全文,知其大意。这是整体感知的基础。2.抓住文脉,理清思路。这是整体感知的重点,也是把握作者思想和观点的前提。3.概括中心,领悟感情。这是整体感知的关键。

“三个关键”是落实整体感知的着眼点。1.文章标题。标题是文章的“窗口”,打开这扇窗,就能窥见文章蕴含的奥妙。2.关键句。关键句是作者思想感情的集中体现,是对内容的高度概括。常见的关键句有:中心句、主旨句、过渡句、文眼句、抒情性的句子和议论性的句子。3.文章的线索。文章通过线索把零散的材料贯穿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线索是作者组织材料的思路在文章中的反映,是贯穿全文的脉络。

三、品味语言,读出个性

博大精深的汉语文字是优美灵动而各具特色的,或自然淡雅,或平和冲淡,或苍劲雄健,或绚丽浓艳,或清婉隽永。品味语言就是指对文章语言的细心揣摩、辨析与联想,体会作者的情感流露,享受语言文字的美。在品味语言的过程中,可以采取多角度:从遣词造句的角度、从修辞的角度、从语言风格的角度、从语体的角度、从情感的角度。品味语言的方法也可以多种多样:咀嚼法、比较品味法、情境体悟法、朗读品味法、生活体验法。学生在品味语言的过程中感受人文之美 ,感受母语之美 从而提高对文本解读能力,也使语文课堂充满浓郁的语文味。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作为万物之灵长的人,更是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在品味语言的过程中不应该要求整齐划一,学生之间有差异是完全正常的,我们教师也应该以一种正常的态度面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当学生的理解和别的学生出现不一致的时候,作为教师,应该正确引导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鼓励学生关发表自己的看法,切记不可用“一把尺子”来衡量所有的学生。实践证明,“多一把尺子就多一个人才”。

四、分析人物,合作探究

文学作品中塑造的人物是鲜活的,分析人物形象是叙述类作品中的关键。在分析人物形象的时候,要教给学生灵活多变而又可行的方法:可以从传统的描写方式入手,可以借助故事情节分析,可以运用环境烘托的方法,也可以采用人物比较的方法。应该注意的是分析人物性格品质不应该分析局部语言,而应从整体上来分析,即结合全文来分析局部语言。如《儒林外史》严监生临死前因为燃着的两根灯草不能咽气的细节描写,如果单看局部我们可能认为他这个人过日子很仔细或很节俭,但结合全文才知道这个人极为吝啬,而且“吝啬”的后面还要加一“鬼”字。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在分析人物形象时我们要发挥全体学生的力量,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一位哲人曾经这样说过:“一个苹果跟一个苹果交换,得到的是一个;一个思想跟一个思想交换,得到的是两个,甚至更多。”这句话正是点出了合作学习的真谛。实践证明,传统的封闭性的学习方式造成学生不愿跟同伴共同克服困难、分享学习的乐趣,失去了合作与交流的机会,只有合作的学习方式才能符合当今时代开放、民主、合作的精神。打破学习的封闭性、倡导合作学习,是我们教师不懈的追求。

(责任编辑 全 玲)

猜你喜欢
品味全文关键
硝酸甘油,用对是关键
全文中文摘要
高考考好是关键
全文中文摘要
品味桂峰
品味四季
构思精巧余味无穷 讽刺鞭挞淋漓尽致——再谈“虚荣”贯穿《项链》全文
生意无大小,关键是怎么做?
生意无大小,关键是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