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情境活动中爱上说话

2016-05-30 18:15郭远艳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6年1期
关键词:故事表演创设情境

郭远艳

摘 要 说话训练是低年级教学一个重要内容,它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交能力,为学生以后的作文铺路搭桥。搞好了低年级的说话教学,使学生知道说什么,怎么说,想说,爱说,并且说得精彩,不但会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为今后的作文教学提供方便;而且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使他们在未来的工作中受益匪浅。

关键词 创设情境 说话 故事 图画 表演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1-0095-02

说话训练是低年级教学一个重要内容,它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交能力,为学生以后的作文铺路搭桥。搞好低年级的说话教学,使学生知道说什么,怎么说,想说,爱说,并且说得精彩,不但会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为今后的作文教学提供方便;而且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使他们在未来的工作中受益匪浅。那么,究竟如何激发低年级学生说话的欲望,有效地提高低年级学生说话的质量,让学生爱上说话呢?我在教学中逐步摸索,发现如下方法是行之有效的,即:把握适当的说话时机,有意识地、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让学生在情境活动中爱上说话。

一、联系生活,引导学生入境说话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交际能力。但由于缺乏正确的引导,学生在交际中还存在许多问题。那么,如何唤醒学生自觉谋求改善日常口语交际的意识呢?这就需要教师创设一些生活情境来实现。教师要善于抓住孩子们最熟悉、最有话可说的话题,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调动学生生活感知和生活经验,使学生在口语交际中说得具体,说得真实,说得有趣。

如:在上“自选商场”这堂课时,我是这样设计情境的。我先用“孩子们你们经常和妈妈去自选商场吗?”拉近师生间的距离,然后我向同学们询问:“你们平时都会买些什么呢?” 孩子们个个高举着小手,好像打开了他们的话匣子。进而我对孩子们说:“今天老师也开了一家自选商场,这不,欢迎孩子们来我的自选商场买东西哦。”于是我出示了自选商场的课件,看着课件里琳琅满目的商品,孩子们个个发出了啧啧的赞叹,他们的说话欲望彻底被调动起来了。于是我开始引导他们当一个小客人去选购自己喜欢的商品,通过一次次的真实体验让他们体会到该用怎样的语言向售货员购买商品才是文明的。而且我还让他们转换角色从买主变成卖主。怎样推销这些商品?让孩子们不断地展开话题说。看着课堂上同学们热情高涨的样子,俨然他们就是真的在现实中买商品。学生则是把口语交际课上获得的知识变成了自己的经验,真正实现了教学为生活服务,增强了口语交际课的实效性。

二、利用实物,引导学生观物说话

小学生智能发展尚处于低级阶段,他们观察事物往往比较粗略,在大多数情况下,学生不会观察,因此,在教低年级小学生说话时,要教会他们观察。直观形象的实物展示,能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易于学生观察。如在教学口语交际《爱吃的水果》时,我先让孩子们把自己爱吃的水果选出一、两种带到学校来,在课堂上让他们观察自己带来的水果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尝尝什么味道。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畅所欲言,积极性很高,而且语言生动、活泼。比如一位学生是这样说的:“水果王国里的水果各种各样,可我最喜欢吃的是香蕉。它穿着黄色的外套,形状弯弯的,像一轮弯弯的月亮,又像一叶小舟,还像大象的鼻子。轻轻脱下它的外套,露出淡黄色的果肉,馋得我口水直流。连忙咬上一口,香香的、滑滑的味道真是好极了,让我吃了还想吃。”

三、巧用图画,引导学生观景说话

学生不能有条理地表达,往往是因为没有内容,而图画中的情景恰好为学生提供了说话的根据,既能激发学生观察和表达的兴趣,又使表达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版画、剪贴画、简笔画、插图或多媒体画面等来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观察中感受画中的人物美、事物美,激发他们移情入境,移情于画中的人和画中的事,从而产生描述情景的动机和欲望。如教学《春天在哪里》时,课前布置学生走进大自然,把眼中的春天画下来。上课时,从欣赏学生的绘画入手,再次把学生引领到大自然中,使学生身临其境,有所感、有所思,从而有所说。

图画是鼓励学生说话的一种强有力的兴奋剂,常能唤起学生的观察、联想和口语表达的兴趣。如教学《小白兔搬南瓜》一课时,我指导学生整体看图后提问:“这三幅图讲了一件什么事?”然后让学生一幅一幅仔细看,自己练说,再根据几个小问题:“小白兔搬南瓜时遇到了什么困难?它是怎样克服的?”“看到熊哥哥骑车过来了,小白兔想到了什么?”让学生用几句完整的话说清楚每幅图的意思,然后连起来说,从而激发他们的想象力,有效地进行了口语交际的训练。

四、角色表演,引导学生依情说话

表演是语文学习的实践,更重要的目的在于积累。让学生即兴进行表演,让学生互相评价,通过在表演中纠正,让学生明白观察的重要性,也明白了怎样准确的用词。这个过程不仅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还起到了积累词句、帮助记忆的目的,加深了对文本和重点句式的融会贯通,同时为今后说话、写作打下了基础。

如教学《招领启事》这篇课文时,教师模拟参观活动,让全班学生当参观成员,请一位同学当园林工人张爷爷。教师给“张爷爷”戴上一顶工作帽,一个无线扩音话筒,再加一把剪刀,并要“张爷爷”把课文改变成解说辞,指着投影屏幕上依次出现的景色,向全班同学作介绍。同学们还可以以参观成员的身份向“张爷爷”提问题,由“张爷爷”解答。如果“张爷爷”答不出,也可以请老师或能回答的同学作答。这样的课堂表演,不仅可以训练学生在熟悉课文语言的同时,根据表演的需要,创造性地组织语言的表达,而且可以充分体现学生对交际言语的学习和运用。

五、续编故事,引导学生想象说话

喜爱听故事是儿童的天性。利用选读、讲述与教学活动有关的故事,设置悬念,创设情境,容易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如:教学《小猫钓鱼》,老师讲述故事:小猫跟妈妈去钓鱼,一会儿捉蝴蝶,一会儿捉蜻蜓,一条鱼都没有钓到,如果你是小猫的朋友,你会怎么做呢?这时,学生的情绪被调动起来,他们个个兴趣盎然。而且,现在的学生还喜欢编故事,有些课文学完后老师可适当引导学生续编童话故事。根据学生好奇的特点,引导学生自编童话故事,启发学生的想像力和创新思维,促使学生大胆创新,让自己的童话故事充满童真童趣。再让学生把自编的童话故事讲给同学、老师、父母听,并评选出最佳故事大王。例如在教学《狼和小羊》一课时,在上到最后一句“说着,就往小羊的身上扑去……”时,我问学生,结果会怎样?学生们有的说:“小羊被狼吃掉了。”有的学生说:“狼向小羊扑去的时候,只听一声枪响,一位猎人把狼打死了。”有的说:“狼扑向小羊,一头撞到在树上死了。”还有的说:“小羊一闪,狼掉进了小溪里。”课堂气氛异常热烈,孩子们各抒己见,想像力极为丰富,语言丰富多彩,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六、组织游戏,引导学生“玩”中说话

“爱玩是小孩子的天性。”一说到玩,没有哪一个孩子不眉飞色舞。如果能在玩中学,其学习的效果一定很好。如在口语交际《有趣的游戏》中,刚上课,我随手在黑板上画了一个漂亮的小姑娘,孩子们都很好奇,当我画完了,孩子们又都惊讶地叫起来:“这个小女孩怎么没有鼻子呀?”当我告诉孩子们今天的游戏是给小女孩画鼻子时,孩子们个个跃跃欲试。在一次又一次的游戏中,他们发出了一阵又一阵的欢笑声。游戏结束后,趁学生余兴未尽,及时让孩子们说做游戏的过程,他们条理清晰,声情并茂,有趣极了。就连平时不爱发言的同学也都举起了小手,积极地想说一说。

总之,小学阶段是儿童语言发展的启蒙阶段。教师要善于把握儿童的心理,随时随地给他们提供语言表达的机会和舞台,创设生动形象、具体可感的语言表达和交流的情境,激发学生语言表达的动机,能起到让学生想说、敢说、爱说的作用,这就是成功的开始。我们要在教学中不断地去努力、去探索,一定能有更新、更大的收获。我们可以通过上述这些方法,激发低年级学生的说话兴趣,使这些孩子能够不畏惧说话,不担心说错话,敢于大胆地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锻炼说话的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崔峦.课程改革中的语文教学[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

[2]朱春燕.走向生活,提高口语交际训练的实效性[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 曾 卉)

猜你喜欢
故事表演创设情境
建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之我见
也谈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想象力在舞蹈表演中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