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上将陈明仁的励志传奇

2016-05-30 01:14王淼思合
治理现代化研究 2016年5期
关键词:黄埔军校

王淼 思合

开国上将陈明仁,一生颇富传奇色彩,其人生轨迹让两个人最意想不到。一个是他的“老校长”程潜,一个是“新校长”蒋介石。

程潜没有想到的是,自己开后门招进来的学生陈明仁,不仅成为一代名将,还与自己一同率部起义,加入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队伍之中。而蒋介石没有想到的是,自己一手大力栽培的陈明仁,最后竟然起义,最终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上将。

陈明仁,何许人也?黄埔军校第一期学生,著名将领、军事家,曾在国民党军队中南征北战25年,官至兵团司令,曾获青天白日勋章,被认为“创造了人世间的奇迹,不愧为难得将才”。1949年8月4日,陈明仁在武汉以“华中剿总副司令”身份与国民党长沙绥靖公署主任程潜联名发出起义通电,毅然和平起义,受到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的嘉勉。1955年,陈明仁被授予共和国上将军衔和一级解放勋章,此后,在驻守海防、军事训练、地方建设和部队日常工作中,都竭尽全力,善始善终,作出了显著成绩。

突破封建家庭阻力,毅然投身革命

在湖南省醴陵市的东一区,有一个名叫洪源村的小山冲。这里山峦起伏、风光秀美。1903年,陈明仁就出生在这个小山冲里。

1920年,17岁的陈明仁不顾家人的反对,到省城报考中学,考上了长沙兑泽中学。从乡下来到省城,使其大开了眼界。他开始走向社会,探索人生的道路。当时的中国,社会动荡,军阀混战,使他感到,立志报国,振兴民族,只有投笔从戎。

1923年8月2日,以孙中山为大元帅的革命大本营在广州成立,积极筹谋北伐,以图早日统一中国。革命形势的发展,迫切需要大批干部。这年冬天,孙中山令当时担任大本营军政部长的程潜筹建一所军官学校。1924年春,讲武学校第一期正式开学,6月,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又成立了黄埔军校。

消息传到湖南,陈明仁高兴得跳了起来,他在日记中写道:“当今世界是一个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的年代,大丈夫志在四方,马革裹尸而还,方显英雄本色……”他离开学校回到家里,对祖母和父亲提出了到广州投考军校的要求,但是,遭到祖母强烈反对。倔强的陈明仁,不顾一切地与祖母顶撞,执拗地坚持自己的想法。最终,在父亲和妻子的支持下,陈明仁瞒着祖母,带着30块大洋,身背一个包袱,于1924年春到了广州。

机智自荐,获李明灏赏识

当陈明仁风尘仆仆赶到广州时,讲武学校已停止招生。他没有灰心,而是想到了在县里流传的程潜慧眼识俊才的故事,便去求见同乡程潜。因当时程潜在军政部,教育长李明灏接待了他。陈明仁向李明灏说明了自己投笔从戎、报效国家的志向,并提到了程潜赏识资助李隆郅的故事。李明灏也是湖南老乡,闻听此言,笑着对陈明仁道:“看不出你小小年纪,有如此志向,你也很会说故事作毛遂自荐,程校长赏识资助的李隆郅,绝非等闲之辈,我今天也就代表校长破格录取你。”就这样,陈明仁被李明灏破格录取。后来,陈明仁在长沙起义,李明灏也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因此,陈明仁在他起义后填写的干部履历书和自传中,将李明灏和蒋介石一起列为对他一生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少数几个人之一。

面见周恩来,开阔了革命视野

1924年,讲武学校合并于黄埔军校,由蒋介石负责。

并入黄埔军校的陆军讲武学校的学生,共有146名。蒋介石特别喜爱陈明仁,专门向教官刘尧宸等交代,说陈明仁这个学生很有个性,敢作敢为,是未来的将才,要好好栽培。

教官刘尧宸,中国共产党党员,性格刚毅倔强,深谙战略战术。他在接触陈明仁后,深感陈明仁单纯正直,富有爱国心,不仅学习努力,善于钻研,而且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确实是个好苗子。他向政治部主任周恩来报告陈明仁的情况后,周恩来说:“这种有胆有识的青年,栽培好了,将来可以成为卫国为民的将才的!”随后,便让刘尧宸安排陈明仁与自己面谈。

长洲的秋末冬初,气候还是很温暖的。夕阳西照,晚风吹拂,周恩来与陈明仁二人在海边缓缓而行,亲切交谈。谈话中,陈明仁向周恩来请教了在国家民族深受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压迫的情况下,应如何解除工农群众的痛苦以及推翻压迫的办法。周恩来对这些问题作了详细解答,例如,爱国和报国应如何爱、如何报,军队的阶级性,革命军队和反动军阀军队的根本区别,军队要为被压迫人民的利益冲锋陷阵等。这次谈话,让陈明仁的思想境界得到了很大提升,对他后来的革命道路有重大影响。

英勇杀敌,初显“悍将”本色

1925年春,陈明仁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一期。盘踞在惠州的叛徒陈炯明,在1月7日下了反攻广州的命令。

为了抵抗陈炯明的进犯,广州革命政府于2月1日发布总动员令,以黄埔军校教导团和学生军为主力,实施第一次东征。

陈明仁的教官刘尧宸担任了教导二团二营营长。在围攻淡水之役时,他把陈明仁调到营部见习。不久即派陈明仁到五连任少尉排长。

第一次东征于3月结束,击溃了陈炯明之洪兆麟部主力,占领了淡水。7月初,国民政府在广州正式成立。广州革命政府的军队统称为国民革命军,黄埔军校的部队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一军。

第一次东征的胜利并未使广东革命根据地安宁,在广州的滇军司令杨希闵和桂军司令刘震寰在孙中山刚刚逝世时,就跑到香港去勾结英帝国主义,北京政府的段祺瑞也派密使到香港,许诺杨希闵为广东军务督办、刘震寰可得广西地盘,使杨、刘二人背叛广东革命政府,迫使黄埔军队回师广州平叛。

陈炯明趁黄埔军队撤离东江,回师广州平乱之机,在段祺瑞政府的支持下,卷土重来,又占领了潮阳、梅县、惠州等东江一带,筑惠州之险,以图广州。国民政府决定以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和第四军为主力,编成三个纵队再次东征。

9月,三连由虎门开赴东莞作战,营长见陈明仁病重,叫他留在后方。但血气方刚、好胜心强的陈明仁却坚决要求带病出征。他不顾病痛,身先士卒,指挥全排战士,迅速抢占高地,后续部队很快乘胜攻入东莞。陈明仁功居全团之冠,升任三连连长。

10月初,部队由东莞向惠州推进。12日,国民革命军扫清了惠州外围之敌,13日,攻城战斗正式打响。惠州倚山带河,三面环水,易守难攻,战斗进行得十分激烈。陈明仁带领部队,冲击前进,亲自扛起旗帜,沿着炸开一丈长的城墙缺口,奋力冲上去,将旗帜插在城楼上。士兵们看到城头上有了自己的旗帜,信心倍增,后续部队蜂拥而上。而守城官兵看见对方的旗帜,心惊肉跳,纷纷丢枪遁逃而去。

战役胜利结束后的第三天,蒋介石、周恩来、何应钦、苏联顾问鲍罗廷、加伦等集合全体部队,吹三番号向陈明仁敬礼,并宣布命令,升任陈明仁为三营少校营长。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陈明仁由少尉排长晋升为少校营长,连升三级。

滇西抗战,战功卓著、蜚声中外

1935年春,陈明仁去国民党军陆军大学(第十三期)学习,1938年春毕业后,被任命为国民党军陆军第二预备师中将师长。此时,中国抗战早已全面爆发。上任不久的陈明仁,奉命率第二预备师参加武汉会战。在九江,陈明仁率预二师与日军展开了殊死搏斗,坚守住了阵地,预二师因此得到了国民政府的嘉奖。

1943年10月至1944年5月,中国驻印军和远征军先后对侵占缅甸北部和中国云南西部的日军进行了反击作战。陈明仁所在的七十一军奉命在滇西反击。滇西重镇保山被日军第三十三军三十八师团占领已有多年。陈明仁奉命率七十一军八十七师和八十八师翻山越岭,绕道怒江,从原始森林中分两路向镇安街进攻,一举击溃守敌,占领镇安街。此役结束后,陈明仁升任第七十一军军长。

1945年1月,英美盟军和中国远征军计划攻克日军最后据点畹町、芒市,与中国驻印度的部队会师。畹町的门户是回龙山,要想取得滇西抗日的最后胜利,必须夺取回龙山。

远征军司令部立即召陈明仁商议,让七十一军出面进攻回龙山。出面找陈明仁商议的是他黄埔军校的同学黄杰,此时担任国民党军第十一集团军总司令。

七十一军在整个滇西战役中战功赫赫,美国联络官早有耳闻。不过,美国联络官还是问陈明仁:“你哪天可以拿下回龙山?”

陈明仁坚定地回答:“我的部队明天到达,后天接防,第三天攻下。”

陈明仁的话让包括黄杰在内的所有人都深感惊愕和疑惑。美国联络官更是疑惑不已:“你一天能攻下回龙山?有什么根据?”

陈明仁自信答道:“我是中国的中将,说话从来算数!”

“三天攻不下,怎么办?”美国联络官追问。

“拿不下回龙山,我与回龙山共存亡!”陈明仁豪气干云,立下了军令状。

结果,陈明仁指挥七十一军,扬长避短,针对日军崇尚武士道、机械顽固死守的特点,实施包围作战,以各个击破阵地的战术消灭日军,拿下了回龙山。盟军指挥官对陈明仁刮目相看,称赞其不愧为中国军队的名将。

既爱国,复爱乡士,毅然脱离伪府,参加人民革命

1949年,陈明仁就任国民党军华中“剿总”副司令兼第一兵团司令官,率第二十九军、第七十一军驻扎在湖南长沙。在人民解放军势如破竹,全国解放大势所趋之时,陈明仁宣誓:“军人以保国卫民为天职,明仁忝膺省政,服务桑梓,既爱国,复爱乡士。”

8月4日,陈明仁和程潜率国民党所属长沙“绥靖”公署、第一兵团部辖3个军9个师和3个保安师等共12万余人起义(其中,有顽固军官带4万人起义后不久叛逃)。

程潜和陈明仁率部起义后,毛泽东致电二人称:“毅然脱离伪府,参加人民革命,义旗昭著,薄海欢迎。”1949年8月25日,毛泽东亲自修改新华社时评《湖南起义的意义》,明确指出:“程潜、陈明仁两将军在湖南起义,严重地震撼了华南、东南、西南、西北的国民党残部,国民党残部唯一的光明前途,就是脱离蒋介石、李宗仁、白崇禧集团,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1955年9月27日,陈明仁被中央军委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解放勋章。陈明仁感慨万千:“我从军三十年,还是第一次荣获上将军衔。我十分感谢共产党和解放军对我的信任和关怀!”

(责编 / 傅建芬)

猜你喜欢
黄埔军校
一·二八淞沪抗战中中国军队团级以上的黄埔师生 (不完全统计)
仿佛在黄埔军校上课
第二次长沙会战中中国军队师级以上的黄埔师生(不完全统计)
1926年3月24日,李济深前来黄埔军校参观
浅谈黄埔军校卫生与营养
初心如磐 使命在肩——记百岁黄埔老人、上海市黄埔军校同学会理事夏世铎
黄埔军校分校概览
走进“传媒艺术黄埔军校”——广视学院
周恩来与黄埔军校政治工作的新创设
熊雄在黄埔军校二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