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语文教学的“语文味”

2016-05-30 14:48叶亚红
考试周刊 2016年31期
关键词:语文味漓江语言文字

叶亚红

新课程的实施,为语文教学洞开了一片美丽的天地,语文变得鲜活灵动。小学语文,承载着浓厚的人文内蕴。因此,在课堂上,要确保学生有大量时间进行语文实践活动,对文本反复涵咏体味,使“听说读写”能力训练和美好情感有机渗透结合,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新课程改革下,小学语文课堂的魅力在于是否具有“语文味”。有“语文味”的课堂才是语文课的灵魂所在。那么,语文课怎样才能上出“语文味”呢?

一、语文味

于永正老师说:“语文味在哪里?在朗读里。”所谓“语文味儿”,是指在语文教学中体现出语文学科作为一门既具有工具性又具有人文性的基础学科的性质,体现出语文学科的个性所决定的语文课的个性和执教者、学习者的个性,从而使语文课洋溢着一种语文课独有的迷人氛围和人性魅力,使学生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使师生双方都得到共同发展。“语文味儿”是语文教学应该具有的一种特色,一种整体美,也是语文教学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语文味儿”是语文教师“自我实现”和“高峰体验”的产物。

二、当前语文课堂中“走味”现象

1.分析“走味”。新课程实施以来,教师抛开学生的主体地位过度分析课文,自己讲个不停,学生一言不发的现象确实少了,但在一些教师的课堂上还是存在。课堂上,学生读得少,品得少,说得少,思得少,相反,教师问得多,自己说得多,分析得多,从课题的意思,到字词句子的理解,对主旨的看法……结果学生无话可说,听得索然无味,学生越不说,老师没办法,只好自己细细地分析,如此循环,一堂课下来,讲台上老师喋喋不休,学生昏昏入睡,基本的教学目标都谈不上,语文味更无从说起。

2.拓展“走味”。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现在的一些语文课,为了体现“综合”,为了追求“高度”,常常是将写历史事件的课文上成了历史知识、历史故事介绍课;将展现名人伟人风采的课文,上成了人物故事叙述课……置语文学习的规律于不顾,长此以往,学生的语文素养自然难以提高。如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忽略了这篇课文是如何遣词造句来说明“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的,而是详细讲解了关于地球的知识和人类应该如何保护地球,把语文课上成了自然课。

3.课件“走味”。语言训练不落实,课件代替了语言文字训练。有的课文本来读读学生就懂,非用课件演示,显得画蛇添足。有的课课件繁杂,一到咬文嚼字的时候,就用课件演示代替,这当然就没有了语言文字的训练。这不仅挤掉了学生读书的时间,而且过于直观的视觉冲击,一再干扰了学生的形象思维。

三、如何上出“语文味”

1.琅琅书声,读出“语文味”。关于读的重要性,语文新课标作了很多强调和规定,对于读的方式也分年段提出很具体的建议。专家们更是对“读”情有独钟:崔峦老师说:“阅读教学的第一要务是读。”阅读贵在“读”,教材中的许多课文景美、境远、情深,需要反复诵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安排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朗读加深学生体验,促进学生理解,内化学生情感,凸显学生感悟。教师的主导地位就在于挖掘值得品读的语段,引导学生深度感悟、朗读,让学生带着经验与知识、期待与思考主动走进文本,潜心读书,接受熏陶,享受乐趣,促进语文素养的发展。琅琅的读书声,永远是语文课堂中最动听的声音。因此,课堂上我总舍得花时间引领学生赏析与品读一段段优美的文字:“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聪明的,你告诉我为什么我们的日子一去不复返呢?”……“桂林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桂林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到江底下的沙石”……学生的朗读化无声的语言为有声的画面,在头脑中再现了文字所表达的情景,读出了浓浓的语文味。

2.品味语言,感悟“语文味”。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感受、领悟、把握语言文字的能力,也就是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职业性”敏感,所以说,语文的味道又是“嚼”出来的。语文课堂如果缺乏必要的咬文嚼字、字斟句酌,则教学难免会因缺乏关键点的开掘与深挖而显得浮华和浅薄,语文的味道就注定会被冲淡和稀释。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引导学生对文本精妙之处的深入推敲和潜心体悟。

教学《语言的魅力》这篇课文时,我就抓住文中几处关键而精彩的语句,引导学生细细品味,品味出语言文字的精妙之处,品味出语言文字的魅力,感悟浓浓的语文味。如抓住“无论是衣着华丽的绅士……也摸出一枚铜币交给老人。”这句话进行反复咀嚼玩味。首先引导学生反复读,在读中品味感受,通过指导读再现当时的情景,并在几个关联词上做了着重号,帮助学生读出文章的语气。接着进行了一个语言训练,让学生把这段话描写的情景用一句话概括,既训练了学生的概括和精练表达语言的能力,又结合这段话的特点训练了学生运用关联词语的能力。最后,我再次激发、点燃,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地充分感受、体会。有的学生感受到人物的衣着不一样;有的学生从“掏”“摸”这两个词中感受到人物的心理,衣着华丽的人是“掏”说明他有钱,很干脆,衣着褴褛的人用“摸”说明他可能很穷困,有点犹豫,但还是被“春天来了”几个字打动了。最后,我点拨升华学生的认识:“一个‘掏,一个‘摸把人物的心理刻画得淋漓尽致。”这样,在充分的思维空间里,多角度多方面品味语文,触摸到人物的心灵。

3.语文实践,练出“语文味”。语文课程专家说,阅读训练“宁可开一口井,也不挖一条沟”,意思是一篇课文训练点要少但要深,避免到处播“点”,蜻蜓点水华而不实。要么不练,要练就要练到位,练得有效果。好的语言训练是以人为本,“训练”中包含“感悟”。只要善于钻研教材,从教材中挖掘教学资源,寻找听、说、读、写综合实践的契合点,对此进行扎实、有效的训练,就能练出浓浓的“语文味”。如教学《桂林山水》一课,学习描写漓江水一段时,我组织安排了一系列训练。我首先说:“漓江的水,静、清、绿”,同学们想一想,在静、清、绿之间用上什么联接的词,就可组成句子?”同学们回答:生①漓江的水既静又清还绿;生②漓江的水不但静而且清还很绿;生③漓江的水又静又清又绿。接着,我说:“如果把‘静、清、绿这三个词重叠一下,句子该怎么说?”学生回答:漓江的水静静的。漓江的水清清的。漓江的水绿绿的。最后,我说:“我们看着漓江的水不禁赞叹起来,如果使它变成感叹句,句子应该怎样组织排列?”学生回答:“漓江的水真静啊!漓江的水真清啊!漓江的水真绿啊!”正是通过这一系列的语文训练的铺垫,学生的情感已经一步一步地提升,触摸到文本所要表达的感情。这就是语文。

总之,“语文味”的语文教学是让学生真正喜欢上语文,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在充分的思维空间中,多角度、多层面理解、鉴赏作品,产生对文本的情感美、文体美和语言美的认同与赞赏,并产生强烈的阅读欲、创作欲。在长期的濡染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和美感,文字在学生的眼中是灵动的,语言幻化成一个个美好的形象,透过文字,感悟了人生,提升了品性,涵养了学生优美的文明气质和优雅的文化风度,不断开创了新的人生。

猜你喜欢
语文味漓江语言文字
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变与不变
小题精练(四) 语言文字运用
小题精练(三) 语言文字运用
漓江情画
月下漓江
漓江夕色
浅议如何让小学语文课堂更具“语文味”
让高中语文课堂充满浓浓的“语文味”
论如何让小学语文课堂富有语文味
竹筏上的漓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