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与写话的美丽邂逅

2016-05-30 14:59洪丽娟
考试周刊 2016年31期
关键词:小兔子乌鸦狐狸

绘本,顾名思义是一种以图画为主,文字为辅的书籍,我们称之为图画书。近两年,我国一些儿童文学作家与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专家认识到绘本阅读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开始致力于绘本的推荐与绘本阅读的推广,于是,绘本越来越多地走入学校和家庭。

写话,是作文的启蒙阶段,是引导学生迈入作文大门的关键一步,也是衡量低年级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标准。新课标明确指出小学低段写话教学的要求是“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对写话的兴趣不浓,写话水平参差不齐,教师缺乏有效的写话指导策略。如何激发学生的写话兴趣,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学生写话能力,成为很多老师感到困惑的问题。

所幸,在带领孩子们开展课外阅读时,我们认识了绘本,并把它请进写话教学中。绘本邂逅了写话,会迸发出怎样璀璨的火花,开始怎样一段美丽的旅程呢?

一、模仿迈步,让兴趣在情境中滋生洪丽娟

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模仿是儿童学习技能的基本手段。绘本中的情节大多来源于生活,贴近学生实际,而且它的语言简练,在简练的语言中还渗透着简单的语文知识,能潜移默化地教会孩子有序、规范地说话,具有很强的可模仿性和激发学生创作欲望的魅力,让学生愿意表达,乐于表达,学会表达。

1.模仿句式,表达真情。绘本中的很多细节都会讲故事,但作者没有一一写出来,需要读者细心阅读,用心体会,在绘本阅读中就可以利用这一点,让学生进行模仿练习,以积累语言,规范语言。如在《猜猜我有多爱你》的阅读中,我发觉小兔子和大兔子表达爱的方式很特别,句式又差不多,当我们读到第20、21页这幅图时,我引导学生看图:说着说着,他们来到了哪里,小兔子又看到了什么?学生观察得较仔细:小兔子看到了花、草、山、树、竹子、小河……我发觉学生观察到的很多东西书中都没有写,便产生了让他们仿写的念头。“是啊,小兔子又看到了这么多,又说出了对妈妈的爱:妈妈,竹子有多高,我就有多爱你!那你能把看到的东西比成对妈妈的爱吗?请你写在练习纸上。”此时,学生觉得写这样的句子一点都没有难度,而且很有意思,都满脸堆笑地写了下来:小兔子说:“妈妈,小草有多多,我就有多爱你!”小兔子说:“妈妈,山有多高我就有多爱你!”小兔子说:“花有多漂亮我就有多爱你!”……他们的创作同样充满童趣,更不失语言的规范性,可以说是让学生在无形中学会了用语文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

2.模仿句式,散发思维。孩子天生具有创造性和想象力,有时绘本故事契合了他们这种思维方式。作为成人,我们清晰地看到《动物绝对不应该穿衣服》中作者的用意其实就在于发散思维。因为是一条蛇,会穿不上裤子,因为是一只山羊,会把衣服当午餐吃掉,因为是一头海象,穿上衣服总是湿答答的……充满幽默感的图文搭配融合着不同动物的特性。孩子们在创造想象力的推动下,当老师出示“我是?摇 ?摇?摇?摇?摇。我绝对不应该穿衣服,因为?摇 ?摇?摇?摇。”的句式时,语言表达的需求大大激发,甚至在课堂上没有得到发言机会,延伸到课外满足自己的表达欲望,和同伴交流,向父母说自己的想法,在日记本中写下来,等等。

在句式模仿的基础上,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模仿整个故事进行创作。如阅读完《我爸爸》、《我妈妈》后,可以让学生创作《我爷爷》、《我姥姥》、《我弟弟》、《我老师》等绘本,让书中的语言变为自己的语言,用规范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表达对亲人的爱。

二、续编练笔,让创见在实践中萌动

绘本作家玛格丽特·布朗所说:“我们总是自然地就会说话,但我们要用一生的时间来学习自然地写作。”这些倾注了绘本作家一生所学的“自然写作”,总能淋漓尽致地表现童言的自然稚拙、天真无邪与智慧灵性。

1.抓住恰如其分的绘本“空白”。有的绘本故事情节曲折、角色丰富、语言描写生动,在阅读过程中,可以根据情节发展,在文本表达的空白之处,进行创造性想象。如在教学《要是你给老鼠吃饼干》中,利用绘本进行说写训练,使阅读与写作融为一体。绘本的前半部分,引导学生一幅幅地看,先看图读文,再看图想象,即兴说话,与原文对照,学生尽情享受创造的快乐与表达的快乐。绘本的后半部分,由扶到放,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续编故事:小老鼠要睡了,此时,他又会提出什么要求呢?学生创造的火花被点燃,续编的故事丰富多彩,颇有个性。在学生交流时,及时给予恰如其分的评点,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导向明确。在学生经过猜想,急于想读原作时,这才引导学生阅读绘本的后半部分。阅读原作后,再让学生借鉴原作的长处,修改自己的创作,从而使读写结合得巧无痕迹。他们觉得想象的世界是非常奇妙,非常好玩。虽然自己的想象与劳拉不一样,但他们并没有感到失望,他们能用笔把这些极有趣的东西写下来,是一件多么令人开心的事。

2.延伸意犹未尽的绘本“留白”。有的故事读完了,但意犹未尽,给人以深思遐想的余地。教学中,我经常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再给故事续个“尾巴”,延伸故事的内容。如《狐狸和乌鸦》,这样结尾“狐狸叼起肉,一溜烟跑掉了”。而乌鸦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呢?故事的结尾含而不露,令人回味。课堂上,学生分角色朗读,戴头饰表演。他们想象着狐狸巧舌如簧、奸诈狡猾的模样,想象着乌鸦愚蠢可笑、上当受骗的神情,学得有滋有味,非常投入。学完课文,我请孩子们当回小作家,发挥想象,续编故事,孩子们都很乐意地编起故事来。孩子们的丰富想象开出了朵朵鲜花,编的故事可精彩了。

(一)

狐狸叼起肉,一溜烟跑掉了。乌鸦呆呆地站在树枝上半天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被狐狸骗了,心想:我太爱听好话了,怎么没有留意狐狸是骗我的,他说的是花言巧语,我还去信他。乌鸦想着想着,又想到家里还有几个孩子没有饭吃,难过地流下了眼泪。乌鸦无精打采地回到了家里。小乌鸦问妈妈:“我们的午饭呢?”乌鸦难过地说:“我们的肉被狐狸骗走了,以后你们要吸取教训,千万不要光听好话,不要再上狐狸的当了。”

(二)

狐狸叼起肉,一溜烟跑掉了。乌鸦上了狐狸的当,就去追狐狸,他飞到树林里,看见一块红红的石头,很像一大块肉,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乌鸦就飞去找狐狸,对他说:“树林里有一块肉,比这块大多了。”狐狸跑到树林里,去叼那块大肉,用力一咬,哎呀,牙齿都掉了。乌鸦趁机叼起肉飞走了,心想:从今以后,我不能爱听花言巧语,要头脑清醒,别再上当了。

在对绘本的续编中,孩子们富有个性的情感力得以激发,在五彩斑斓的绘本世界里,这些充满灵性的“小天使”会扇动着自己美丽的翅膀自由而快乐地飞翔。

三、情感抒发,让素养在交流中积淀

好的绘本不仅是在讲述一个故事,也是在帮助孩子提升他们的观察力,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升华他们的精神境界。学生把自己平时阅读所得表达出来,既可以加深对所读作品的理解,更可以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

1.与文中的角色对话。读完一本绘本,听完一个故事,我经常引导学生与故事中的角色进行对话,以表达对故事的理解,抒发自己的情感。读完《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后,我便引导学生与文中的霸王龙、小甲龙等对话:故事读完了,你想对故事中的谁说什么?请你写下来。虽然只有一句,两句,但都表达了学生内心的感受和对这个故事的理解,他们都被这个故事感动了,写给霸王龙的特别多:“霸王龙,你真好,你为了让小甲龙开心,吃下了从来不吃的红果子。”“霸王龙,你也很想吃小甲龙,可你为了小甲龙自己却受伤了,你是小甲龙真正的爸爸。”……

2.寻找生活中相同的体验。有时候,花一节课的时间,先读完一篇绘本作品,随后鼓励学生大胆交流自己生活中的事例,然后写下来,这也是一次练笔的好机会。如《逃家小兔》中,当孩子看到书中角色呈现出来的想法刚好和自己的想法类似的时候,就等于给了孩子一个进一步思考与讨论的话题。孩子们纷纷举手畅谈自己的类似经历。还有的孩子读了后,触动很大,在日记中出人意料地写道:“我想对兔妈妈说:‘请给小兔一点自由,一点空间,一点理解,让小兔快乐地长大。就像妈妈你一样,有时你的约束我真的不想服从,可又怕你会生气。其实每次我已经知道自己做错了,你可以好好地跟我讲呀!不过,我不会像小兔一样逃家的,因为,我知道妈妈是为我好,我不会到处去流浪的!”

有时也给学生读一些有趣的绘本,让学生大胆交流自己生活中的奇闻趣事并写下来,鼓励学生大胆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作为今后写作的素材。

绘本中的图画往往飞扬着想象,连细节都有故事,往往用诗的笔触,细腻、含蓄、优美地表现着文字所无法表现的意蕴与感觉,引领学生到诗的意境之中,唤醒学生与生俱来的诗意与浪漫,带领学生在想象与现实之间自由驰骋。的确,绘本世界缤纷无限。只要我们在阅读中善于思考,敢于行动,低年级孩子就可以开心地踏歌而行,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耕耘好写话这片田地。

猜你喜欢
小兔子乌鸦狐狸
小乌鸦
乌鸦喝水后传
狐狸和猫
狐狸
狐狸便当
乌鸦搬家
小兔子的1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