寨卡病毒:低调的“后起之秀”

2016-05-30 14:30于跃
科学Fans 2016年5期
关键词:黄热病小头瘟疫

于跃

在人类历史上,一直存在着一个看不见的“死神”——瘟疫。每一次大型瘟疫的流行,都意味着成千上万人的死亡,可以这么说,整部人类发展史,可以简化成一段与瘟疫的斗争史。我们不断认识瘟疫,了解瘟疫,并战胜瘟疫,但是这个“死神”从来不会屈服。在2016年开年之际,它便派来了两个使者——甲型H1N1流感病毒和我们今天要说起的主角:寨卡病毒。

这次寨卡病毒肆虐的主要地区在南美洲——以巴西、哥伦比亚为主要灾区,美国和加拿大也未能幸免,并向全世界扩散,甚至在我国广东、上海等地也发现了输入病例。现在世界卫生组织(WHO)已将寨卡病毒疫情定性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是目前世界上第四个“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前三个分别甲型H1N1流感疫情、脊髓灰质炎复燃疫情以及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将寨卡病毒疫情的关注度提高到这个高度足以证明这次疫情的严重程度。其实单就致死率来说,寨卡病毒疫情比之前的瘟疫都差太多了,即便是在其所属的黄病毒科里,它也可以说是“默默无闻”。不过黄病毒科的病毒对于人类来说有着重大的意义,所以在介绍寨卡病毒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寨卡病毒那位最有名的“大哥”都干了什么。

黄病毒家族

美洲是一片与黄病毒科病毒有着“世仇”的大陆,早在17世纪海地爆发的独立战争时,黄病毒科的大名人——黄热病病毒就展示了它的实力。当时一支由25000名法国军人组成的精锐部队在海地的丛林里于短短几周内突然伤亡殆尽,剩下了不足3000人,这个骤变也促成了海地独立战争的成功。在16世纪到20世纪,黄热病在美洲肆虐,患了这种病的患者会持续地高热,并且全身皮肤、眼结膜等部位明显变黄,同时会出现口、鼻出血以及便血,吐血,在7~10天内痛苦地死去。因为这种疾病,甚至连巴拿马运河的开凿工作都一度被迫中止,该病曾因此被称为“美洲瘟疫”在与黄热病的斗争中,人类第一次发现了病毒这种比细菌还小的生物。并且通过对黄热病病毒的研究,确定了黄病毒属以及蚊媒疾病的概念。后来随着研究的进展,在1940年人们研制出了黄热病疫苗,有效地遏制了黄热病的蔓延,制服了这个可怕的疾病。

寨卡来袭

但是命运做出了让人意想不到的安排,1947年,黄热病才刚被征服不久,在非洲乌干达的一片叫做寨卡(Zika)的丛林里,一种新的病毒又被人类发现。同可怕的黄热病一样,这也是一种由伊蚊传播,与黄热病病毒相似的病毒。比起肆虐了两个世纪的黄热病来说,感染这种病毒的患者身体情况要好得多:首先,这些患者不会出现高热,一般只是发热到37.5~38.5℃;其次,这些患者不会出现皮肤黏膜变黄、出血等严重并发症,而通常只有类似于感冒一样的结膜充血和肌肉关节酸痛。并且大部分人都可以在7天左右康复,极少出现死亡病例。虽然该病在1952年和2007年也出现过两次局部地区的轻度爆发,但是由于它的危害很轻,所以一直没能引起人类的重视。直到2015年,拉丁美洲多个国家再次爆发寨卡病毒感染。这次的感染与以往不同,寨卡病毒并没有像黄热病病毒那样去大量地折磨成年人,而是将罪恶之手伸向了胎儿——2015年10月至2016年1月16日,巴西出现新生儿小头症疑似病例3893例,其中49例死亡,而2014年全年小头症病例只有147例。虽然目前还不知道这种病毒是如何感染胎儿的,但已基本可以断定,这些大量出现的小头症患儿与孕妇感染寨卡病毒有关。目前南美洲多个国家都开始建议育龄妇女推迟怀孕,萨尔瓦多更是建议该国妇女两年内不要怀孕。

小头症,学名叫做小头畸形,是一种并不十分常见的胎儿畸形,主要表现是在脑发育完成后,脑的重量明显轻于正常标准,脑回过小或根本无脑回。大脑的发育明显迟缓,甚至在婴儿第3到5个月时就停止发育。结果使患儿的头顶变得小而尖、鼻梁凹陷、耳大、下额后缩、前额狭小而头围特小,最大不足42厘米。病儿的前额与枕部平坦,囟门及骨缝提早闭合。体格发育明显异常,智力发育显著迟缓。有的患儿甚至出现抽风、四肢僵硬或手足徐动及瘫痪。按照以往的经验,小头畸形发生的主要原因与基因遗传、孕妇大量酗酒、人巨细胞病毒感染及弓形虫感染等有关。而2015年如巴西这般大规模地出现小头症,还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这一大批患儿不但自己要饱受痛苦折磨,还会给父母和家庭以及社会造成巨大的负担。

后发制人

更值得我们担心的是,目前该病毒的传播方式,除了主要的蚊媒传播外,已经有很多个案报道了血液传播和性传播的案例。这对于寨卡病毒来说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发现,黄病毒属的其他病毒也是这样。比如之前说的黄热病病毒,其中之一的城市型病毒就是把人作为中间宿主,其主要繁殖宿主是在蚊子体内。而我们更熟悉的黄病毒科的乙型脑炎病毒,也是在白纹伊蚊的细胞内增殖的,它们虽然会感染人类,但不能在人体内大量复制。但寨卡病毒如果具有了血液传播和性传播能力,那就意味着其传播能力大大增强。因为蚊媒传播需要相应的蚊子作为载体,比如导致寨卡病毒的主要蚊子埃及伊蚊,就基本只分布在热带,所以这种疾病带有明显的地区传播特点,只能在特定的地区传播,所以像我们刚才说过的那些疾病,都绝不可能在12月份的东北地区出现,因为蚊子是不可能在那样寒冷的环境下生存的。但是寨卡病毒一旦具有了性传播和血液传播本领,就意味着只要有人的地方,就可能导致这种疾病的传播,这样就对我们切断该病的传播途径造成了更大的困难,比如艾滋病这种可以经血液传播和性传播的疾病,就一直让我们很头疼。

目前对于寨卡病毒我们仍然处在不断研究认识的阶段,没有特效的预防和治疗手段。我们能做的就是大力灭蚊,治理蚊虫滋生的环境,在疫区普及蚊帐、蚊香、灭蚊剂的使用,减少蚊虫的叮咬。2016年下半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要召开四年一度的奥运会,这更要求我们要在奥运会到来前,控制住疫情。现在,我们正在一步一步地了解这个病毒,目前已经证实寨卡病毒具有极强的嗜神经性,但是仍存在很多未解的问题,让我们拭目以待,慢慢地拨开迷雾,战胜这个瘟疫界的“后起之秀”。

猜你喜欢
黄热病小头瘟疫
最长寿的脊椎动物:小头睡鲨
绘画中的瘟疫 下
抗击瘟疫的那些事
绘画中的瘟疫(上)
瘟疫算个啥
巴西因黄热病死亡人数上升
从疫区归国,及时防范黄热病。
卫计委:来自黄热病流行地者须有预防接种证明
输入性黄热病毒全基因测序完成
大头师傅和小头徒弟——谈汽修理论中的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