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达:我的商业王国从“没钱赚”的地方来

2016-05-31 07:59撰文章伟升摄影张旭
中国慈善家 2016年3期
关键词:鲁达烂片痛点

撰文_章伟升 摄影_张旭



鲁达:我的商业王国从“没钱赚”的地方来

撰文_章伟升摄影_张旭

鲁达指望着手里的项目有朝一日把他推上中国首富的宝座。

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在纽交所上市。这一天,鲁达已等候多时,股票一到手,他马上就辞职了。半年后,他创立杭州百益集团,打算像自己的前老板马云那样,筑造自己的商业帝国。

2015年,鲁达接受一家媒体采访时说:“我一定会做成中国首富,而且是通过公益成为首富。”对方怕他招来非议,稿子刊出前善意地进行了处理。

现在,鲁达重新跟我强调了他说的那句话。

能赚钱的公益平台?

和我见面前,鲁达跟副总裁郑杰一路谋划着百益旗下的互联网平台—涓涓互助的业务模式。简而言之,它像公益界的淘宝。

涓涓互助连接两类人的需求:发出求助的人、有能力提供帮助的人。“我要做的是,一群人当中,假如某一个人有事,大家能帮他一把;当集体有事,大家可以发起行动和投票,来进行一个公众决策,或者一个公众参与。”鲁达说,这能做成最好的社群。

2015年,涓涓互助的一个线下试点城市—杭州。

某小区由于没有物业,环境脏乱差,居民常为停车位发生争吵。后来,居民们在涓涓互助上发起民主投票,自行成立了业主委员会,集资修路、重新划分车位、清理外来车辆。

一个90多岁的独居老人在网上发起求助,希望找人陪她吃饭、说话。结果,救助被居民发展成了周期行动。报名的人群自行排序,每天中午,“轮值”的人就买菜上门,陪老人一起吃饭、聊天。“老奶奶不缺钱,就是缺人,没人知道她。”

一个戒毒成功人员难以融入社会,有时候喝醉了酒就闹事,社区干部想施以援手但无能为力。后来,干部在涓涓互助上发起“筑爱归巢”项目,社区居民短时间内集齐了4500元驾校学费,让该戒毒人员得以开出租车谋生计,如今,他的生活和家庭非常稳定。“以前,他觉得是党给我的钱,我愿意怎么花就怎么花。现在,都是街坊邻居给的钱,他也会有道德上的制约。这真的就是让社会风气渐渐好起来。”

这三个案例,覆盖了涓涓互助的三个核心功能:捐赠、行动和投票。

鲁达认为,公益要让捐赠人参与进来,一起解决社会问题才算有效和共赢。劝募也要达成三个共识:利益共同体共识、社会需求共识、担当者共识。“我要去说服你,我们要帮助的那个人跟你是利益一体。他倒霉,你也倒霉。小区里有穷人,早晚有一天划你车,虽然(这么说)很庸俗。第二,我要告诉你,如果我们不做的话,这个事就会继续恶化。第三,还要告诉你,这个事情你有责任。”

基层的景象让鲁达触目惊心,看到疾病、老龄化、产业升级、淘汰落后产能、环境污染等带来的种种社会“痛点”,他觉得不能再等下去,强迫自己加快速度。“我是一个有很强的危机感的人,真的很担心出现那种有人上吊、一家人喝药自杀、孩子饿死在垃圾箱里这些事情,太可怕了。”

鲁达强迫自己和项目加速成熟,以备下一个危机的降临。“当我们十年后进入一个新的危机社会,有更多的人丧失劳动能力的时候,我们这个产品才有机会发挥作用。如果这个阶段我们没有填起来,到那个阶段想去发挥作用就来不及了。”他许下宏愿:这辈子做不完,下辈子接着做。

2016年2月,鲁达酝酿多年的《公益原理》在香港出版,他把自己对公益的思考、对行业和用户需求的分析,甚至产品设计的草图都写在了这本书里。“我不知道人有没有来生,但我相信,如果我把这些东西传承下去,即使我真的做不成,也会有人接下来做。”

尽管涓涓互助是个公益平台,但鲁达拒绝把它归为纯公益项目。在他眼里,涓涓互助的商业价值无法估量。“有人看了说,这能做得比淘宝大,购物才占人均消费的多少?越发达的国家比例越低。”

一个朋友曾向鲁达透露一组某银行的机密数据:1%的公益联名卡用户贡献了该银行47%的刷卡额。鲁达觉得自己找到了一座金山,仅凭这一点,任何商业模式都可以想象。“从最没出息的商业模式—广告模式来说,我的平台聚集了中国的高净值人群。”

2007年加入阿里之前,鲁达做生意的思维是项目利润率高才入场,“不见兔子不撒鹰”。从阿里出来后,他的眼光不再紧盯利润率,而是项目的社会价值。“我会看这个事情对社会有没有价值,能不能帮助到别人。如果它有价值,我相信它一定会赚钱。”

鲁达坚信,当下巨大的社会“痛点”就是巨大的商业机会。“我看到了社会、政府、机构、老百姓的痛点,想通过解决痛点来构建自己的商业帝国和资本积累。”他说,任何商业行为的原动力都是社会需求,公益是直面社会需求的人类行为,做公益做成乞丐,才是中国公益的耻辱。

事实上,马云这几年就一直鼓吹这个理念:未来,解决社会问题的企业才伟大。

用“烂片”和马云励志

尴尬的是,创业者和投资人之间往往有一道鸿沟,前者激昂称“我的项目很有价值”,后者开口就问“怎么赚钱”。

1996年,马云闯荡互联网江湖受挫,四处被人说是骗子,他坐在出租车里痛苦地呢喃:“北京为什么这么对我?”二十多年后,马的“贴身小弟”鲁达拎着自己的“屠龙刀”逐鹿商界,同样曲高和寡,不少投资人一听“公益”,转身就走了。

鲁达说自己的项目可以做得比淘宝还大,可惜融资比马云当初还难。“像马云,至少别人还会见他,最多是把他送走了之后,关上门说,这是个有病的人,可是咱连那个门都进不去。”

失落的时候,鲁达就用马云的话来激励自己和团队的士气:别人都看得懂的事情,一定赚不了钱。“马云对我的影响是,教会我怎样做一个商业领袖。一个领袖,第一要有格局,要会看,要有智慧;第二你要坚强;第三,你要能够看得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就是格局、远见和坚强。”

与鲁达见面之后的第二天,他给我转来一条帖子,题为《很多人都难以看完的电影》,他跟我龇牙,说:“这种我都看的。”我不由想起郑杰的揶揄:鲁达爱看“烂片”,豆瓣评分3.0以下的。

“对,好片我反而看着会困,越是‘烂片’看得越开心,所以我可能素质低。”鲁达笑。其实,和马云一样,“烂片”也是鲁达的励志对象。他调侃说,“烂片”往往是理想和技术脱节导致的,当看到这么有理想的东西竟然能做这么“烂”,自己也就跟着放松了。“一看就这个都好意思出来,好开心啊。”

猜你喜欢
鲁达烂片痛点
聚焦学前教育 破解民生“痛点”
卖肉郑屠惨死街头 鲁达提辖“义”救民女
烂片当道,尽显低迷2018年6月电影票房排行榜
直击“走出去”痛点
解决痛点
关于国产电影“烂片好票房”现象的批评
解决食材配送痛点
烂片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