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公好义的史量才

2016-05-31 03:48庞荣棣上海市四平路850弄5号2901室上海200086
档案与建设 2016年3期
关键词:秋水申报

庞荣棣(上海市四平路850弄5号2901室,上海,200086)



急公好义的史量才

庞荣棣
(上海市四平路850弄5号2901室,上海,200086)

江苏省江宁县杨板桥村史量才故居

笔者在为民国时期著名办报人史量才先生做“年谱长编”中,发现了许多“新鲜”事。“年谱长编”是将史量才一生细细梳理,从他出生到遇难乃至身后,搜罗编排每年、每月、每天发生的关于史量才的点滴事情,尽可能不出错,少遗漏。在不断的查寻、挖掘中,笔者自以为大体掌握了史公一生经历,然而做着做着,方知自己不知天高地厚——本已年逾古稀,在操作现代化信息设备时明显落伍、力不能胜,面对多年来自己辛苦积累及朋友们热心慷慨提供的大量史料,需要继续追寻、深挖躲在视线之外不知还有多少的“新史料”。由此不禁心生担忧、惧怕和犹豫,偏偏又被那些“新发现”吸引着、召唤着,不能停下前行的脚步。

史量才以不畏强权、坚持真理,以生命捍卫报人天职的品格和功绩名传于世,他更有以天下为己任的自觉责任和“慈、廉、忠、实”的私德风范独树高标,他还有琴棋书画剑的文人雅士旨趣。这些组成了他气贯长虹、丰富多彩的一生。在此择取其中二、三,与读者分享。

花轿迎娶“老申报”

1919年6月22日,《申报》增刊刊登了《老申报发刊之趣旨》:“淸同十一年英商美查创刊本报,我国之有华文日报自兹始,越光踰宣洎民国元第年,而本报总理史量才君乃购得本报之全部所有权,顾历年成品几于荡然矣。张君仲照庋有全份,以本报访求之殷也,慨然见让,犹有所缺则多方以觅补之,于是始自一号迄于今”。“撷其要者谂我国人,本报所当有事也,爰作增刋曰老申报”。

订阅《申报》者众多,近40年的《申报》到何处寻找?当探寻到收藏者时,史量才立刻派经理张竹平上门恰谈。再三再四上门商谈,一再加酬,不惜代价,往返数月,也无果。史量才亲自出马,登门拜访。他将自己办报的目的、宗旨及收购旧《申报》的动机坦诚相告:要为社会为历史办一份完整的、有权威的舆论机关报,为后人修史提供便利!“张老先生耳聆目睹如此高远的办报境界,不失为传统读书人的襟怀和格局,是获吾心矣!以贵馆之所出而归之贵馆,乃天经地义也。”张老先生表示“不收分文”。史量才拜受之,日后亲往张宅恭迎旧《申报》。“象嫁女办喜事一样热闹。洋鼓洋号吹吹打打,爆竹声不绝于耳。庭前荷花池旁还有鼓乐鸣奏,大厅挂上了申报馆送来的‘申报老友’匾额。史量才特备花轿前来迎接。申报馆还订了两块大洋一桌酒席,宴请宾客,最后,在室外照相留念”。

梦牵魂绕的预想成现实,史量才是何等的兴奋,钦佩、感激之情难以言表。他认为:张老先生捐献“自本报前清同治十一年三月二十三第一号发行始,即行今夏,经同乡京官考其行谊,有合于褒扬条例第一条第二款特著义行,第三款尽心公益,第五款硕德淑行,第六款睦娴任恤等”。史量才专为张老先生申请政府褒扬,并将这一义善之举昭告天下,特于1921年12月31日在《申报》刊发《邑绅善行之褒扬——本报老友张笙香君》消息,报道了这一意义非同凡响的义举盛况:“南市学商公会会董张仲照号笙香,年高德劭,善行甚多,其更有为他人所难能者即藏报一事。收藏《申报》至一万号止,经30余年,只字不缺,装订成册,汇成宏,赠于本报藏书楼保存。特申请褒扬。兹奉大总统颁给‘宗仁主义’四字匾额一方,并褒词褒章证书等件,送县给领。昨日,经沈知事排齐马队、警队、军乐亭,亲送大南门外张宅第,洵极盛云。”

史量才将他历经8年寻求到的先他出版发行了40年的《申报》称之为“老申报”,与他接办直至终刊的38年连续成一体后,组成了一部珍贵、无价的“我国近现代史”、一本“百科全书”,为后人了解、寻找、研究这近百年社会转型期的历史提供了丰富翔实的史料。今天的新闻,明天的历史。

梅兰芳的“钱袋子”

1935年2月19日的《申报》一则报道称:于18日下午四时半,假座静安寺路国际大饭店二楼举行盛大“欢送梅兰芳茶会”,欢送梅兰芳赴俄。计到中俄男女来宾三百余人,情形极热烈。席间,本市长吴铁城致欢送词,苏俄代办及本市各界领袖代表等均相继致词,末由梅君致谢词。

吴市长欢送词称:“梅君系吾国艺术家,此行应苏俄之敦请,实为国人之光荣,实亦含有促进东西文化互相沟通之意义,更增进中苏两大民族之友谊及两国之邦交。而苏俄之为艺术而敦请梅君之意义,亦应为吾人所敬重与感谢。苏俄代办致词:俄国为钦佩中国戏剧及梅博士的艺术,特地邀请梅博士赴俄表演。颜大使和各界演词都希望将我国固有艺术宣扬国外,沟通国际文化,以促中俄两国邦交日臻亲善。”

梅兰芳之答词称:“……让我国的戏剧可以推进到国界以外去,叫兰芳也可以达到多年的志愿,这是兰芳心中所非常感激的。苏联是个文学、戏剧、音乐最伟大的国家,自从革命以后,他们政府方面更是极力的提倡,所以成绩也就一日千里。兰芳如果去俄国,固然是可以借这个机会去参观参观、研究研究,也或者可以得到一点见识回来……蒙政府当局同颜大使诸公加以种种的援助,上海诸位先生又组织了一个戏剧协进社指导同赞助,都非常的热心。实在是叫兰芳非常感激不过的是最初发起戏剧协进社的史量才先生,未曾等到兰芳出国,他就与我们长别了,今天不能听到史先生的训勉,这是兰芳心中很觉得难过的一件事。”

史公一家都爱好琴棋书画剑,还擅长昆剧。史公馆二楼宽阔的走廊上,常常可闻梅氏的《牡丹亭》等妙音。馆内一楼金漆间琴房内藏有许多大小不等、造型不同、款式不一的名琴。史公二夫人沈秋水出身于青楼名妓,擅长琴棋书画,尤其擅长女缦操。在《晨风庐琴会纪录》中有:“操缦者有沈秋水,史咏赓,不操缦者有史量才”。一家三人在会上表现:琴会第一天,沈秋水弹《流水》,荣获第一名;史公与原配庞明德所生独子、11岁的史咏赓弹奏了精彩的《文王操》。《历代琴人传》里均有记录。史宅常常会飘出美妙悠扬的琴曲声。有闲时,史公也弹奏古琴,唱昆剧段子。他们一家都爱好并擅长古琴、古乐。1935年,大同乐会创办人郑觐文慨于中国音乐之颓衰,得汪惕予、煜庭及申报馆总经理史量才诸先生赞助,倡议设立乐会,不期月而谋成。岂料郑觐文先生作古,“史君量才闻之,慨然斥资五十金为表其墓”。有人说,史量才是梅兰芳戏剧协进社的“钱袋子”之一,不为过也。

“史量才的第一桶金”

辛亥年史量才吉星高照,生了儿子,做了新官,买下了第一权威大报《申报》,还娶了沈秋水为二房太太。外界难免种种猜测:史量才如许资金何来?知情者如与他朝夕相处的朋友圈,几乎没人说三道四。在80年后,增加了编写年谱者。查得史量才从1904年后兼南洋中学、兵工学堂、务本女学的课,创办女子蚕校,兼《时报》主笔,参加保路权斗争期间担任苏省铁路公司执行董事,担任“松盐”科长,南洋劝业会期间被公推为全国农务联合会总干事。辛亥革命中上海光复,被任命为海关清理处处长及松江盐政局长。他的原配太太自食其力,担任女子蚕校校务,他们夫妇节俭度日,皆为人知。而名妓沈秋水曾一度被京城来的贝勒赎身带入王府,不久贝勒病死,沈带着她所有回到上海她的营生地。他们的经济状况可见一斑。

1915年2月17日《申报》赫然刊登出一则“申明”:本馆自接受以后及以前所有期票等,现已完全收回,以后本馆银钱出入均由经理签字,若只有本馆图章而未经经理签字者,不能作凭。”所谓持期票者,皆为资助史量才盘接《申报》者,如张謇、赵竹君、应季中等名流。

《民立报》于1911年12月15日以《呜呼,陶骏保毙矣》为题,报道了陶被陈其美诱骗杀死的消息。同日,《申报》以醒目标题《陶骏保毙命矣》翔实报道:“沪军都督府查知镇军参谋陶骏保于各省联军攻克南京之时,竟将在沪领去之枪弹掯勒不发,致前敌之军大受影响。及至金陵光复,又捏冒攻宁之功,几酿变故。前日复潜至沪上,布散谣言,图谋不轨,经都督府暗探调查,属实。即由陈都督、黄大元帅及程都督商议对付,咸谓陶之罪状早为军界所知,不得不除此害马。为冒功酿变,贻误前敌者戒,爰二十三日午后五时设法请陶至沪军都督府面见陈都督后,都督命卫队将陶拘留,陶则大肆咆哮……都督命饬将陶即在二门口枪毙,当即宣布陶之罪状”。事实上陶的被毙是克扣枪弹,非克扣军饷,更何况陶潜伏抵沪时日,沈秋水已嫁入史门。要知沈秋水何时进史府,就在史咏赓汤饼即满月酒是也,也就是1911年5月23日。史量才的第一桶金绝非来自沈秋水在陶骏保死后落得的军饷。

猜你喜欢
秋水申报
“少年工程院活动校”暨“航天未来人才培养校”共同申报
秋水无声
国际收支间接申报问答
《秋水共长天一色》
关于开展观赏石鉴评专业人员申报的通知
秋水长天(创意作品)
明月·秋水·他乡
桥下再无秋水,桥上再无相思
FIDIC百年工程项目奖申报工作启动1913-2013
察汗乌苏水电站CDM项目申报成功略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