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纱机械:向高速智能发展

2016-05-31 05:30梁昕诺,墨影
纺织机械 2016年1期
关键词:粗纱纺纱智能化



纺纱机械:向高速智能发展

中国纺织机械协会发布的《纺织机械行业十三五指导性意见》中指出,“十三五”期间,在提高设备制造质量及可靠性水平的基础上,提高连续化和智能化水平是纺纱机械发展的大趋势,实现纺纱车间夜班无人值守;进一步减少棉纺成套设备万锭用工,使纺纱生产更加高速、高产、优质、高效和节能;应用高新电子技术,实现成套棉纺设备的网络化数据传输和在线检测与在线控制,实现生产过程的连续化和生产管理的智能化,减少设备配台数量,提高设备利用效率;提高设备和专件的可靠性、纺纱的稳定性、一致性;提高设备的纺纱工艺和纺织品品种适应性,满足纺织企业小批量多品种的需求;进一步研究电机、纺织空调等产品的节能降耗技术,降低纺织企业的吨纱能耗。

“三个目标”以求新

“十三五”期间,纺纱机械的发展主要有三个目标,即传统棉纺设备的改造、新产品推广以及开发新一代棉纺成套设备。

传统棉纺设备市场存量很大,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及技术工人的匮乏,技术改造空间巨大。如清梳联的改造、粗纱自动落纱自动输送的改造、细纱机自动落纱改造、托盘式自动络筒机的改造等。通过设备技术升级和改造,将有效提升老纺纱设备的机电一体化、自动化水平,部分实现纺纱工序的连续化和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控制。改造后的各类老主机设备将具有智能化控制功能、具备网络接口和网络连接功能,同时配套具有较高质量和可靠性水平的关键器材和专用基础件。改造后的棉纺成套设备可靠性和质量稳定性同步提高,万锭用工减少到50人以下。节能降耗、绿色生产是纺织行业发展的大趋势,传统棉纺设备中作为能耗大户的环锭细纱机、自动络筒机等改造节能电机,也将是“十三五”的重点工作。

“十二五”期间,随着新型纺纱设备的研发取得成功,粗细联合、自动落纱环锭细纱长车已成为市场销售的主要品种,技术水平和使用效果已经得到大多数用户的认可。到“十三五”末期力争粗细联合、柔性化细络联销售达到1000 万锭。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未来服饰、家居等产品的个性化需求成为常态。纺纱机械要开发适应小批量多品种变化的设备,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十三五”期间,纺纱机械领域将进一步加大研发力度,开发新一代高端棉纺成套设备,在精细化、效率、可靠性、适纺性等方面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运用现代信息网络和数字技术、专家系统,实现纺织生产过程工艺参数的在线检测、显示、自动控制、自动调节和网络监控,纺纱工厂的远程诊断和远程服务。运用机器人技术、柔性生产技术,实现纺纱生产高度自动化,使棉纺设备能够严格按照设定的工艺要求,以精确的机械自动动作替代纺织生产中简单重复的手工操作,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使纺纱生产万锭用工达到30人以下的水平。发展纺纱生产连续化工艺流程,实现条筒、粗纱和精梳棉卷的自动输送、自动接头;细纱机处粗纱空管与满筒粗纱自动交换;自动络筒机多台集中控制、络筒工序筒纱自动输送及自动包装;主机、辅助设备、原材料、人员、成品等实现在线监控和智能化管理;数据分析及远程诊断等。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中国品牌的新一代棉纺成套设备。

提高连续化和智能化水平是纺纱机械发展的大趋势。

“两项任务”以提效

“十三五”期间,纺纱机械的发展需要完成两项重点任务——数控化、连续化纺纱关键技术研究与成套装备开发、短流程高端纺纱装备开发。

高速、高效、自动化、连续化的先进纺纱装备是纺纱企业节约用工、提高生产效率、提高并稳定产品质量的保证,纺纱行业对先进设备的需求越来越大,进口高端纺纱设备的数量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十三五”期间,纺纱机械领域将开展数控化、连续化纺纱关键技术研究与成套装备开发,实现纺纱设备全流程硬件联通,智能化运行,进一步减少生产现场的操作人员,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运行成本。

为此,还需在六项研究任务上下功夫。首先,研究精梳机小卷自动换卷和棉卷自动接头技术,开发接头装置,实现精梳设备连续化生产;第二,研究并条机棉条自动接头技术,开发接头装置,将并条设备纳入连续化生产流程中;第三,研究粗纱机棉条自动接头技术,开发换筒装置,实现粗纱机连续化生产;第四,研究细纱机粗纱自动接头技术,开发接头装置,实现粗纱自动接头和细纱断头粗纱停喂功能;第五,研发智能物流系统,自动搬运车AGV 系统采用视觉导航技术,根据设定的标记物能自动完成相关物品的搬运,并实现自动行驶、拐弯和停车、自动做出响应动作。实现梳棉至并条、并条至粗纱、精梳至粗纱等纺纱过程中物流的自动化和连续化,整个过程无需人工干预;第六,研发智能化纺纱车间监控与信息系统,对车间原材料、设备、环境、成品、员工、能源消耗全部进行在线监控,实现纺纱全流程的数字化管理和监控,具有节能降耗、生产信息监控、工艺参数优化和自动调整、设备故障显示、报警及远程诊断、生产的在线调度、订单实时跟踪等功能。

“十三五”期间,短流程高端纺纱装备开发也将得到突破。行业将重点开展全自动转杯纺纱机和涡流纺纱机的研发。上述两项设备目前已完成样机研制,正在进行纺纱试验。需要进一步研究高速驱动、微电机驱动与控制技术,提高转杯纺全自动接头成功率和接头效率,完成涡流纺喷嘴系统的结构设计和纺纱与制造工艺的研究,解决纺纱锭差等问题。到“十三五”末期,突破关键技术,形成小批量生产。全自动转杯纺纱机转杯速度不低于150000转/分;喷气涡流纺纱机引纱速度240-450米/分钟。

猜你喜欢
粗纱纺纱智能化
基于灰色关联的粗纱工序断头影响因素分析
智能化战争多维透视
印刷智能化,下一站……
纺纱设备及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发展前景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化站所初探
粗纱卷绕直径不同计算方式探讨
纺纱器材的技术进步与应用
发热纤维/棉/黏胶多组分喷气纺纱线的开发
无锥轮粗纱机卷绕参数计算公式的推导
石油石化演进智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