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棕地景观再生策略研究
——以德国北杜伊斯堡公园为例

2016-06-01 12:26方凌波FangLingbo金云峰JinYunfeng
住宅科技 2016年9期
关键词:杜伊斯堡公园景观

方凌波 Fang Lingbo 金云峰 Jin Yunfeng

欧洲棕地景观再生策略研究
——以德国北杜伊斯堡公园为例

方凌波 Fang Lingbo 金云峰 Jin Yunfeng

棕地景观再生与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态等方面息息相关,其作为全球性的议题,对任何国家的城市更新、公共空间塑造以及景观开发策略都至关重要[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将棕地修复作为恢复城市自然生态以营造城市宜居环境的途径之一。同时,“十三五规划”以及国务院近日出台的《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都表明棕地修复与再生对中国城市发展的重要。

在棕地景观再生过程中,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了鉴别、控制污染遗留物的规范和程序,同时为棕地的改造建设以及科学研究提供了法律、资金等方面的支持,极大地鼓励了棕地的再开发。不同的治理政策为棕地景观提供了更为预见性的再生策略。

1 欧洲棕地治理政策

1.1 欧洲棕地政策的由来

区别于一般的建设用地,棕地的最本质特征是场地中存在(或潜在存在)的“污染”[2],从而对其开发有着复杂影响。欧洲经济复兴和棕地协调行动联盟将其定义为“受到之前土地利用性质或周边用地影响的场地;现处于利用率较低或闲置的场地;存在实际的或能感知到的污染问题;主要处于城市建成区中;需要一定的干预措施来使场地重获价值”(CABERNET2006)[3]。20世纪以来,随着欧洲工业区衰退和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区从城市中心外迁,早期的城市工业区逐渐失去利用价值,成为废弃场地,其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污染破坏。除此之外,在城市棕地周围的城区和邻里正在遭受各种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因其存在可视的或潜在的污染危害,一方面,棕地是困扰土地所有者、城市政府和公众的巨大难题,另一方面,它的重建与再开发又有着推进城市经济复兴、环境改造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巨大潜力。其再利用方式对于欧洲工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2 欧洲棕地法律与政策的发展过程

1987年《单一欧洲法》(SEC)的颁布彻底消除了欧洲共同体的环境权限,对欧洲环境政策具有促进作用,其在原来的《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第三部分添加了环境保护的内容,开启了欧洲环境政策的新时期。在欧洲环境政策下,棕地再生的法律体系更多地依赖指导性准则而非规章。与此同时,没有单一的政策指导棕地修复,而是由一系列相关的准则分别从地下水、土壤、废弃物、垃圾堆、可持续性使用和城市环境等方面进行指导。与美国棕地法不同的是,欧盟并没有创建棕地环境改造法的监管底线,而是为棕地改造团体和国际研究机构提供资金支持。欧盟早期试图在成员国之间建立合作,1994年发起棕地共同论坛(Common Forum for contaminant land),参与者为棕地政策制定者、调控者和技术顾问,论坛成立了第一个研究机构——棕地风险评估协调行动联盟(CARACAS)(1995-1998),其主要关注人体毒理学、生态风险评估、污染物迁移、场地调查与分析和风险评估方法研究。随后出现了一系列首创,如RESCUE(Regeneration of European Sites in Cities and Urban Environment)城市和城市环境中欧洲场地复兴计划[4]、CLARINET(Contaminated Land Rehabilitation Network for Environmental Technologies)棕地环境技术联盟以及CABERNET(Concerted Action on Brownfield and Economic Regeneration Network)经济复兴和棕地协调行动联盟。

由于欧洲各国都有不同的棕地定义,因此很难形成一个共同的治理政策。欧洲环境治理政策没有类似于美国的基础法律或推动机构(图1)[3]。欧洲各国对于污染治理各不相同,所有国家都有危险废物处理法,大部分有水资源保护法、规划法甚至是健康法以支持棕地修复,但不是所有国家都有特定的棕地治理政策。丹麦(1983)、芬兰(1981)、荷兰(1980)和德国(1981)是首先建立棕地法律体系的国家,并同时带动其他国家。在治理政策上通常由国家调控污染治理,但是在投入层面上有国家、区域和地方之差。在欧洲,国家环境部门通常作为顾问身份或者推动施行污染物治理标准。

欧洲污染治理政策下有区域土地规划传统的国家通常能以更多功能的视角进行棕地再生。在德国、瑞典、爱尔兰和荷兰,棕地被作为完整的规划和再开发框架下的一部分,来协调多种景观功能和使用的关系。欧盟鼓励通过地区项目达到棕地再生的综合性和多功能性。同时,“城市环境主题策略”(Thematic Strategy on the Urban Environment)提出不同的场所应有不同的棕地再生策略及方法。

土壤修复作为棕地再生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被特别强调。欧洲的土壤保护策略为欧盟各国的污染治理政策提供了指导。其土壤治理标准主要关注人体健康风险,为生态风险的评估提供工具并进一步引发更深入的调查。在欧盟的一些国家如荷兰、挪威、瑞典同时强调保护人体健康和生态系统,包括野生动植物;德国、法国、英国和瑞士并无此项要求(表1)。同时挪威和瑞典明确规定通过土壤对污染物的过滤来保护地下水(无论其是否为公共水源)[3]。

图1 欧盟棕地政策运行框架

表1 欧盟各国土壤治理目标

图2 埃姆舍景观公园项目(24为北杜伊斯堡公园)

2 德国北杜伊斯堡景观案例

2.1 德国污染治理政策

在欧洲污染治理政策下,德国在棕地再生项目中采用了最为多功能的方法,特别是将其置于较大区域的规划中以达到保护人类健康和更大环境系统的目标。德国法律政策中分别从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涉及构筑物、地表水和土壤的污染治理。

2.2 北杜伊斯堡公园项目背景

自20世纪50、60 年代以来,依赖煤矿和钢铁等基础生产资料的德国鲁尔工业区经历了剧烈的经济结构转变。自此,德国鲁尔区开始积极寻找城市更新的途径,在德国区域规划的传统背景下,1989 年鲁尔区举办了埃姆舍国际建筑展(IBA Emscher)(IBA计划是德国从20世纪开始实践的一种城市规划与建设手段,该计划中的项目总是针对德国某一特定城市或地区在某一特定时期内的建筑与城市问题展开,由得到地方政府支持的独立机构主持,一般持续5~10年。IBA计划最大的特点在于由理论和实践领域的先锋性试验项目所驱动,致力于提供一种未来城市的模式[5]),并依托这一平台,开启了埃姆舍景观公园项目(IBA Emscher Landscape Park)(图2),作为工业城市更新过程中的景观转化项目,具有探索性与创新性,北杜伊斯堡公园(North Duisburg Landscape Park)便是其中一项。

该公园在生态修复、建筑结构和产业结构等方面都有着较高的改造标准。同时,由于该场地已受到氰化物、砷、重金属以及多环芳烃的污染,因此,污染物的治理也明确地整合进现代公园的设计。

2.3 棕地治理政策下的改造工程

2.3.1 水污染治理

北杜伊斯堡公园位于埃姆舍河西部流域(图2)。由于埃姆舍河流两岸分布着多座工厂,工厂排污使河道及该流域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加之该场地原为蒂森钢铁厂,场地内穿越工厂的混凝土工业排污渠最终也将污水汇入埃姆舍河,因此,系统的水系整治、污染物治理与生态恢复是设计的关键[6]。彼得·拉兹将原有放置在混凝土板制直线沟渠的开放式排水系统改造为开放式干净水渠道,在干净水渠道中,有80%~100%的水是来自街道、屋顶及广场等收集的雨水,该渠道下方有着埃姆舍河的排水沟渠管道。同时,地表水在未净化之前也是不能直接导入干净水渠中。因此,水系统中有许多净化的过程,通常都是通过植栽沉淀净化的方式进行(图3)。已经停用的工厂净化设备的沉淀、净化与冷却池,在经过适当的整修清洗后又再度被应用(图4)。“水道的目标在于在被破坏及滥用的状态下进行自然化的过程。这些过程依循着生态的规则,但也通过科技来进行与维护。这是一个最具自然特质的人造系统。”拉茨解释并指出,在水道不同的部分里有不同的水深,介于0.01~2.5m深,其中创造出相当多样的动植物生活空间[7]。设计将雨水与已污染的地下水分流,同时引导游客的游览路线以避免接触残留污染物。

图3 水渠及植栽净化

图4 净水池

图5 树阵活动空间

图6 矿仓花园

由于德国法律政策并没有在防止野生生物受到污染这方面设定要求,因此在埃姆舍河走廊的大面积区域中,野生生物仍处于污染物的影响下。为了降低成本,这些重度污染区域采用通过植物修复来使污染物在生态系统中自然缓解的缓慢治理方法,因其与主要入口及场地构筑物距离较远,该区域反而被游客视为一片原生态的自然场地。

2.3.2 土壤污染治理

根据不同的污染程度,该项目分别采用了原位修复、土方置换以及隔离的不同策略。对于仍存在严重污染但缺乏充足资金与时间对其修复的部分区域,暂时封闭,游客禁止入内。在另外一些需要数十年来进行自然净化的区域,例如覆盖在之前焦炭厂区地面上的煤矿弃土,被多环芳烃严重污染,设计师采取降低污染,允许轻微气体扩散的方法,对其进行有限利用(比如步行、自行车等)。相反,在公园治理较好和使用频繁的区域,通过维护较好的树篱和树阵来体现其特征(图5),这些区域中拆除建筑的污染残骸被置于原料矿仓内,并用混凝土层进行封盖,种植一些适宜性树种,供游人远观和欣赏(图6)。而那些受到较少污染的建筑物残骸,则被埋藏在混凝土路面下或者混合进场地的种植土壤中充当植物生长的介质。

在之前的铁路区域,由于强碱性矿渣以及焦炭含有少量有害重金属,设计通过加铺土壤及石灰石覆盖层来防止污染。公园内有很大一部分区域有连续植被覆盖,基本没有受到污染。为了在这些区域中营造神秘和探索的氛围,设计者创造了曲折狭窄的小径供游客穿梭。

严格的污染治理政策和先进的科学技术使场地中的隐藏污染物治理变得更易处理。在采用统一的德国建筑物污染治理标准的同时,公园为游客创造了接触原有钢厂建筑残留物的机会。改造后的北杜伊斯堡公园使游客置身于并亲密体验一个生动的工业时代。

2.3.3 公共空间改造

同时,针对欧洲污染治理政策中的主题策略及多功能要求,该项目在污染治理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场地遗留下来的工业设施与工业生产线,有选择性地赋予了它们新的功能与文化内涵,创造了独具特质的公共空间。

其主要公共空间主要包括金属广场、考珀活动场地、熔渣公园、料仓花园和铁路公园(图7)。这些公共空间不仅为日常的体育、休闲、娱乐活动同时也为一些临时的大型活动创造了场所[8]。金属广场(Pizzametallica)位于厂区的中心位置。该广场由整齐排列的7×7共49块的方形铸铁板构成,彼得·拉兹将废弃材料稍加清理直接使用,对不同腐蚀程度的铸铁板进行重新排列,形成抽象的图案。同时,以钢铁加工制造的熔化和硬化过程为景观原型,通过水在铸铁板表面的流动和铁板在自然条件下的继续被腐蚀,隐喻了设计对自然及社会演变过程的尊重,成为公园的标志景观[9](图8)。考珀活动场地(Cowper Platz)是将工业区中作为堆放废渣的场地改造为林荫广场,广场上均匀栽植桦树,为多种活动的举办提供了场所。熔渣公园(Sinter-platz)位于埃姆舍河渠的西侧。公园地面利用废弃的熔渣铺砌,种植树木形成小树林。与其隔水渠相望的料仓花园原为贮存焦炭和矿石的料仓,改造后成为儿童活动、户外攀岩(图9)、素质拓展以及艺术展览等综合活动的场所。铁路公园则结合园内高架步行道系统,通过楼梯、台阶等与其他空间层次贯通,其高出地面约12m,是园区标高最高的层次。该层次将独具风格的工业建筑与设施连接与整合,不仅形成了独特的景观视野,而且丰富了景观向度[9]。

图7 北杜伊斯堡公园主要公共空间分布

图8 金属广场

图9 攀岩场地

2.4 小结

北杜伊斯堡公园在创造性地用景观语言阐述场地历史的同时,将各种生态系统的治理修复与社会价值有机地结合(表2)。即使是严格的德国污染治理标准也没有涵盖所有环境科学所定义的污染场地,因此在科学与政策之间的分歧是在实际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并处理的问题。

表2 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特征小结

3 经验与启示

由于缺乏完善的相关污染土地防治的法律法规体系和应对协调机制,当前我国的城市在棕地修复与再生问题方面相较于欧美国家仍相对落后[10]。从欧洲的污染治理政策及其背景下的北杜伊斯堡公园棕地景观再生策略当中可以借鉴的是,通过立法来推动棕地治理与再生,以及通过法律法规确立治理政策和协调机制,以有效平衡和协调经济、社会和生态等各方面、各群体的利益是城市用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同时,法律与科学技术、社会治理之间是相互制约和促进的。在法律政策上制定一部分标准和评值,进一步严格规范棕地的治理;在科技上不断深化对污染物的认识;在社会治理方面,通过法律的明文规定保障全社会的参与,不断深化地方、区域和国家的行政协调和合作,如德国的地方、州和联邦政府的合作。

在棕地再生策略方面,应避免一刀切的污染物完全清除的治理方式,将绿色修复技术与其他修复措施综合运用,以尽量降低高昂的治理费用。同时将棕地治理修复工作结合用地规划和土地开发利用,并以多种功能活化场地。对于我国城市棕地治理修复而言,利用棕地景观再生来推动城市土地的再利用以及城市自身的更新同样也是城市发展的巨大机遇。

[1]尼尔·柯克伍德,萧蕾.纵观棕地[J].中国园林,2015(04)5-9.

[2]郑晓笛.棕地再生的风景园林学探索——以“棕色土方”联结污染治理与风景园林设计[J]. 中国园林,2015(04):10-15.

[3]ERDEMC,M.,&NASSAUER,J.I,Design of Brownfield Landscapes Under Different Contaminant Policies in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Landscape Journal:Design,Planning,and Management of the Land. 32.2 (2013):277-292.

[4]汉斯·彼得·诺尔,日尔诺特·帕伦,黄剑.鲁尔区棕地再开发[J].国际城市规划,2007(03):36-40.

[5]SHAY, A. The Contemporary International Building Exhibition (IBA): Innovative Regeneration Strategies in Germany [M].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Urban Studies and Planning.2012.

[6]郑晓笛.基于“棕色土方”视角解读德国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J].景观设计学,2015(06):20-29.

[7]乌多·维拉赫.景观文法—彼得·拉茨事务所的景观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129-131.

[8]CHMIELEWSKA,M.,&OTTO,M.(n. d).The impact of revitalization on the evolution of urban space on former iron and steel works areas in Ruhr region(Germany).Environmental & Socio-Economic Studies.1.

[9]刘抚英,邹涛,栗德祥.后工业景观公园的典范——德国鲁尔区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考察研究[J].华中建筑,2007(11):77-84+86.

[10]周聪惠.美国“超级基金”制度研究—探索污染土地修复中的用地规划协调途径[J].国际城市规划,2013(06) : 89-96.

On the Analysis of the regeneration of European Brown Land Landscape --A Case Study of North Duisburg Park in Germany

棕地的修复与再生是恢复城市生态自然以营造城市宜居环境的途径之一。 在此背景下关注棕地再生与污染治理政策之间的关系,不仅是一个伦理问题,更为景观设计提供了不同的机会。棕地景观再生应重视污染物风险与不断变化的污染治理政策,以具备对于棕地再生的预见性和足够的韧性空间。以德国北杜伊斯堡公园为例,在特定的污染治理政策背景下,探讨景观要素及功能的再生策略,以期为我国棕地治理及景观再生项目提供借鉴。

风景园林;棕地;污染治理;再生策略

The repair and regeneration of brown land is one of the ways to restore urban ecological nature and to create a livable environment. In this background, focusing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rown land regeneration and pollution control policy is not only a theoretical issue, but also provides a different opportunity for landscape design. Brown land landscape regeneration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risk of pollutants and the changeable pollution control policies so as to foresight and have enough spacial fl exibility for the regeneration of the brown land. Taking the North Duisburg Park in Germany as an example,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landscape components and its functional regeneration strategies in the context of specifi c pollution control policies so a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research of the brown land governance and landscape regeneration projects in China.

landscape architecture, brown land, pollution control, regeneration strategy

2016-07-30)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重点项目研发基金, 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自主与开放课题(课题编号:2015KY06)。

方凌波,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在读硕士生;金云峰,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副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猜你喜欢
杜伊斯堡公园景观
我家门前的小公园
景观别墅
火山塑造景观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在公园里玩
一见如故
德国钢都成新丝路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