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对脑动静脉畸形栓塞术患者身心状态的影响观察

2016-06-03 02:29周红娜
河南医学研究 2016年4期
关键词:身心状态心理护理

周红娜

(河南省人民医院 介入科 河南 郑州 450003)



心理护理对脑动静脉畸形栓塞术患者身心状态的影响观察

周红娜

(河南省人民医院 介入科河南 郑州450003)

【摘要】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对脑动静脉畸形(AVM)栓塞术患者身心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介入科收治的68例AVM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系统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理应激指标[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理应激指标[自我焦虑测评量表(SAS)评分、自我抑郁测评量表(SD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后SBP、DBP及SAS、SDS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内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82%)较对照组(29.41%)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能有效减轻AVM栓塞术患者的生理心理应激反应,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辅助栓塞术治疗、改善患者身心状态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脑动静脉畸形;介入栓塞术;心理护理;身心状态

脑动静脉畸形(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AVM)是一种胚胎时期脑血管发育异常所致的先天性血管畸形疾病,约占脑血管畸形的90%以上,临床多表现为癫痫抽搐、头痛、颅内出血和进行性神经功能障碍等[1]。目前介入栓塞术是AVM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患者往往受疾病和手术的影响产生消极心理情绪,出现明显应激反应,影响手术效果和预后恢复[2]。本研究对68例行介入栓塞术治疗的AVM患者分组给予不同的护理措施,探讨心理护理对患者身心状态的影响,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选取标准纳入标准:①均经DSA影像学确诊;②年龄≥18岁。排除标准:①严重心、肝、肾等器官功能障碍或高血压、高血糖患者;②中途退出或不能客观有效配合研究者。

1.2研究对象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介入科收治的68例AVM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中男24例,女10例;年龄 20~61岁,平均(31.2±6.4)岁;畸形血管直径:<3 cm 7例,3~6 cm 18例,>6 cm 9例。观察组中男22例,女12例;年龄19~62岁,平均(30.8±5.9)岁;畸形血管直径:<3 cm 8例,3~6 cm 19例,>6 cm 7例。两组性别、年龄及畸形血管直径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研究方法两组患者均行介入栓塞术治疗,在治疗基础上给予不同护理干预措施。

1.3.1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术前嘱患者禁食6 h以上,保持充足睡眠和情绪稳定,口服镇静类药物如安定片;保持病房干净卫生、通风;术前3 d内口服钙拮抗剂,尼莫地平40 mg/次,3次/d;监测患者血压、体温、心率等基础体征;检查手术器械和相关仪器;术后指导饮食,建议以半流体清淡饮食为主。

1.3.2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系统心理护理。①术前:多向患者及家属进行相关知识宣教,采用口头讲解、发放小手册、电视DVD等形式让患者对疾病和手术有直观的认识,尽量消除患者术前的恐慌、害怕心理;多关心患者,倾听患者的苦诉和询问他们的感受,语言尽量简练、温和,也可介绍成功治愈的病例,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②术中:积极主动帮助患者正确仰卧在导管床上和摆正体位;询问患者有无不适感,鼓励患者积极面对手术;告知术中可能出现头颈部发热等正常反应,让患者有心理准备。③术后:细心询问患者身体有无不适感,根据患者的喜好播放积极欢快的音乐,多陪患者聊天,帮助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此外,术后患者不便和不宜下床活动,日常排便可能引起自卑、自我认知低下等消极心理,要耐心向患者解释,告诉患者这是正常的康复过程,让患者以乐观的心态接受预后治疗。

1.4观察指标手术前后密切监测患者病情,通过监护仪监测并记录生理应激指标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采用SAS量表进行焦虑状态评价,共20个条目,总分80分,得分越高表示焦虑程度越重,反之越轻;采用SDS量表进行抑郁状态评价,包括情感障碍、躯体障碍、心理障碍、精神运动性障碍等20个条目,以41分作为正常上限,得分高低和抑郁程度呈正相关。术后2周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

2结果

2.1两组应激指标比较观察组护理后SBP、DBP及SAS、SDS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前后应激指标比较±s)

2.2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术后2周内观察组发生1例颅内出血、1例神经功能障碍、1例脑血管痉挛,并发症发生率为8.82%;对照组发生1例颅内出血、3例颅内感染、2例神经功能障碍、4例脑血管痉挛,并发症发生率为29.4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60,P=0.031<0.05)。

3讨论

目前,尽管AVM的手术疗法在临床上应用已较为成熟,但患者在围手术期受多种因素影响易出现脑血管痉挛、颅内出血等并发症[3]。其中以脑血管痉挛较常见,微导管和栓塞剂对血管壁的刺激是其主要不可抗诱发因素[4]。申安霞等[5]研究认为,患者精神高度紧张、恐慌等主观因素也是脑血管痉挛等并发症的重要诱发因素,患者对手术的担忧、害怕易导致颅内压、血压和心率异常升高,引起脑灌注量改变、血流速度减慢和血液黏稠度增加,导致血管痉挛风险的增加。

心理护理主要是根据患者围手术期不同阶段的心理特征进行对应的,多方面、多层次的心理关怀和呵护,在临床治疗中应用较广泛,干预效果较好[6]。马蓝等[7]研究发现心理护理可明显改善老年骨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中AVM患者均接受栓塞术治疗,根据手术不同阶段给予系统心理护理,术前及术中患者大多饱受病痛折磨,加上自身对手术的害怕,较易出现应激反应,并伴有头痛加剧、恶心呕吐甚至失语幻听等,即使注射镇静剂,也难免会对手术时机和手术操作造成一定影响;手术创伤、孤独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易导致患者情绪低落,甚至自暴自弃、消极配合治疗等,通过心理辅导、知识讲解、耐心沟通等帮助患者调整身心状态,消除紧张抑郁心理和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尤为重要。研究结果显示,心理护理后观察组SBP、DBP和SAS、SDS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心理护理对减轻患者生理心理应激反应效果较好,这和肖友为[8]研究结论相吻合。但该研究通过延长观察期限,发现心理护理对帮助患者肢体神经功能恢复、预后改善也具有效果,对此需进一步深入研究论证。

综上,心理护理作为应用较为成熟的辅助疗法,对改善AVM栓塞术患者身心状态效果显著,可为临床提高治疗效果和改善预后提供重要帮助。

参考文献

[1]杨鹏,沈进,赵卫,等.脑动静脉畸形治愈性栓塞的研究进展[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3,22(5):435-439.

[2]袁巧玲.脑动静脉畸形出血急性期手术治疗的护理要点[J].护士进修杂志,2015,30(10):907-908.

[3]于月艳.1例脑动静脉畸形伴动脉瘤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医师杂志,2014,22(z2):264-265.

[4]梁慧霞,林程程,江曼,等.治疗性抚触结合心理护理对甲状腺切除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5(16):1924-1926,1927.

[5]申安霞,王怡沁,赵薇,等.1例OSAHS患者小脑AVM合并脑膜脑膨出的手术护理[J].中国医师杂志,2014,31(z2):271-273.

[6]张秋芳,沈梅芬,凌芳,等.巨大型脑动静脉畸形术后正常灌注压突破综合征的护理[J].江苏医药,2013,39(1):120-121.

[7]马蓝,莫凤莲,邓带欢,等.心理护理在老年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2):126-127.

[8]肖友为.脑动静脉畸形介入治疗的临床护理体会[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52(z2):165-166.

(收稿日期:2016-01-08)

【中图分类号】R 473.6

doi:10.3969/j.issn.1004-437X.2016.04.118

猜你喜欢
身心状态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用于食道癌放疗期对患者身心状态的影响
基于免管免禁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综合疗法对食管癌患者的康复预后及身心状态的影响
规范性护理指导对妊娠合并乙型肝炎病毒产妇身心状态的影响
延续性护理对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身心状态的影响研究
延续性护理对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身心状态的影响
谈器乐演奏者应该具有的身心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