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工作路径选择

2016-06-03 07:57张翠萍
采写编 2016年1期
关键词:学生工作路径选择新媒体

张翠萍

摘要: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握主动,建设新媒体工作专业队伍,创新学生工作模式。学生工作者要自觉提升新媒体素养,提高新媒体运用能力,将传统工作方式与新媒体工作方式结合起来,更好开展学生指导与服务。

关键词:新媒体;学生工作;路径选择

伴随着网络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新媒体以其便捷的交流渠道、多样的交流形式和强大的渗透力成为传播利器。青年大学生群体因受教育水平较高、接受新事物能力较强,同时他们渴望表达自身观点,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因此这一群体无疑是受新媒体影响最大的群体。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利弊并存,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做好大学生的指导与服务工作,是高校及学生工作队伍面临的现实课题。

一、新媒体对90后大学生的影响

网络新媒体具有虚拟性、互动性、时效性等特点,与当代大学生的性格特点相契合,成为他们日常学习生活了解信息、交流沟通的首选渠道,并对他们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产生着巨大影响。为做好这项研究工作,笔者调阅了问卷星开展的对大学生上网情况的调查(2012年12月-2016年1月),包括对大学生上网时间、上网内容等方面,调查结果显示(如图1、图2)。

(一)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网络内容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通过主动或被动地浏览各类信息,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明辨是非的能力也随之增强,优秀的文化作品丰富了他们的精神世界。但同时色情、拜金甚至反动等不良信息也在向他们发出诱惑因子 。对于意志力不强的学生来说,可能会滋长不良情绪,包括追求享乐与刺激,崇尚权利与金钱等,影响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在新媒体网络平台上,一些道德缺失没有得到及时引导,久而久之会对品行产生负面影响。

(二)对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影响。大学生以其年龄优势和知识优势,能很快接受微博、微信等信息交流方式,能快速掌握很多应用软件的使用方法并接受多种网络服务模式,日常生活受到深刻影响。通过微信、QQ等,大学生的日常交流更加活跃,交往人群也变得复杂,但是参加集体活动时的现场交流反而变少,现实的人际关系不会处理,严重者出现了人际交往心理障碍。大学生的“宅”现象日渐普遍,课余时间多用在看视频、网络聊天、玩游戏、网上购物等上面,浪费了宝贵的学习时间。长期的“宅”生活,使大学生身心健康状况逐年下降,有调查显示,现在大学生中有身心健康问题的学生人数呈上升趋势,有中度以上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占16.5%,并呈上升趋势。

(三)对大学生学习的影响。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学生查找资料再不用到图书馆翻找成百上千本书籍,只要输入关键词并点击搜索,资料就会跃然眼前,且知识内容丰富、知识体系新。近年来,网络课程更是风靡全球,视频公开课、资源共享课、MOOC成为新的学习选择,人性化的手机应用软件使学习变得更富有趣味性。教师,学生乃至任何人都可以是传播的中心,也可以是传播的受众。大学生可以依据爱好和兴趣进行选择,既方便又快捷。

二、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

新媒体给高校学生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同时也提出了巨大挑战。从机遇方面看,新媒体海量、快速、交互、生动等特点为大学生工作提供了新载体、新平台,丰富了学生工作的方式,有效利用就能增强学生指导服务工作的实效;从挑战方面看,新媒体虚拟、开放、难以掌握和监控等特点使学生工作面临许多新矛盾、新问题,迫切要求创新学生工作的理念和方式方法。

(一)树立服务理念,创新新媒体环境下学生工作模式。高校要高度重视新媒体环境给学生工作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创新学生工作模式,建设基于新媒体的服务平台和管理平台,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科学的指导和便捷的服务。要创新学生工作评价体系,将新媒体素养和运用能力作为选拔和培养学生工作者的必要条件并纳入学生工作者考核体系;学生工作者更要认清形势和任务,自觉更新工作理念,学习运用新媒体,主动融入学生新媒体交流互动,掌握工作主动权,通过学生喜欢并乐于接受的方式开展工作。

(二)搭建新媒体平台,拓展学生指导服务空间。新媒体应用广泛、功能强大、灵活便捷,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是学生工作的新阵地,新媒体信息传播方式多样生动,通过新媒体平台开展学生工作符合学生需要,有利于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吸引力。高校要积极搭建新媒体服务平台,优化服务模式,开展人性化服务和科学化指导;要建设好、管理好官方微博、微信平台,要充分利用QQ、微博、微信和官方网站等对学生进行引导、服务,着力拓展学生指导与服务工作的空间。

(三)加强新媒体应用培训,提高做好学生工作的能力。在新媒体环境开展学生工作与传统的学生工作方式有很大变化,这对学生工作者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学生工作者与时俱进,加强学习,学会使用新媒体网络平台开展与学生的沟通、交流,进行指导和服务,能够利用新型应用软件和大数据技术,开展相关调研和测评,科学分析学生需求,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心理状况,使指导和服务工作更贴近需求、取得更好效果。

三、新媒体环境下学生工作的路径选择

新媒体是时代进步的产物,是人类社会的优秀文明成果,它带给社会巨大的进步,高校要积极探索新媒体环境下学生工作的特点和需要,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潮流,把握主动权,创新工作模式,建设专业队伍,更好开展服务。

(一)润物无声,利用新媒体做好思想引领。面对复杂的新媒体环境,高校学生工作要主动发声,改变传统说教方式和被动工作模式,充分利用微信平台、官方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大学生在经典阅读中、在故事赏析中、在微博讨论、微信沟通中去伪存真,培育爱国主义精神、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开展宣传思想工作,牢牢把握住新媒体上宣传思想工作的主动权。

(二)以人为本,搭建网络新媒体服务平台。坚持以人为本,积极探索“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深层次融合、全方位覆盖”的高效化学生服务管理组织体系建设,建设科学、高效的新媒体服务平台,如爱心QQ、学习方略、就业指导等微信服务平台,建设功能强大的校园APP,通过新媒体平台倾听每一名学生的呼声,关注每一名学生的期待,了解每一名学生的需求,做好每一名学生的服务,把学生指导和服务工作与广大学生实际需求紧密连接在一起,建立起上下融合、左右贯通、以人为本、团结一心的学生工作多媒体环境。

(三)建设专业队伍,加强新媒体阵地管理。利用新媒体为学生提供指导与服务不仅需要懂得新媒体技术,还要懂得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指导服务工作的新规律、新方法,能够及时捕捉新媒体平台上学生的思想动态、意见、需求,能够与学生进行及时、有效沟通,这就需要建立新媒体工作专项辅导员队伍,设置网络辅导员,带领一大批学生中的骨干分子一起共同构筑新媒体言论引导权威,负责向学生推荐优质网络资源,指导学生利用网络学习;了解网络思想动态,及时开展舆情调研;关注网上信息言论,及时开展评论与引导;运用网络的语言和文化,引导学生在正确的方向上进行讨论。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握主动,建设新媒体工作专业队伍,创新学生工作模式。学生工作者要自觉提升新媒体素养,提高新媒体运用能力,将传统工作方式与新媒体工作方式结合起来,更好开展学生指导与服务。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3年度辽宁对外经贸学院校级重点科研项目(项目编号:2013XJLXZHD001)”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聂静虹.构建新媒体环境下和谐的师生关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3(6).

2.侯宏虹.博客在高等教育中应用的优势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2007(21).

3.卢昌军,利用新媒体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民网,2011.

4.吕枫,孟彩霞,俞小敏.基于新媒体时代的高校学生工作创新模式探索[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3).

(作者单位: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猜你喜欢
学生工作路径选择新媒体
如何做好职业学校学生的实习管理
浅析新媒体推广对高校学生工作的影响
民办高校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教育和咨询问题研究
高校学生工作老师处理学生事务数据的小技巧
社会治理面临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