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金像看陆港电影关系渊源史

2016-06-03 18:39开寅
大众电影 2016年5期
关键词:陆港香港电影两地

开寅

在杨庆2016年的新片《火锅英雄》中,秦昊扮演的许东开着一辆车门上贴着两行英文“PTU/Police Tactical Unit”的白色轿车游走在雾气缭绕的山城重庆。熟悉香港电影的影迷都知道,《PTU》是杜琪峰2003年的黑色警匪片名作。《火锅英雄》作为一部带有黑色喜剧色彩的犯罪电影更是继承了《PTU》的基本结构。这其实也直接体现了曾经辉煌的香港电影对于大陆商业电影延续至今的影响力。

当我们回看华语电影史,会发现香港和大陆两地电影之间的互相影响源远流长,最早甚至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的“粤语电影清洁运动”:当年抗战爆发,蔡楚生和司徒惠敏等上海电影人南下香港,将左翼思想带给了彼时充斥着陈旧封建观念和各种怪力乱神内容的香港银幕。

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随着巨大的移民潮而来港的大陆影人开办了为数众多的电影制片公司。有意思的是,在这一时期制作的影片(尤其是对白为普通话的国语电影)中,香港本土特色并不突出,而是更多地让位于带有普遍中国色彩的内容呈现:银幕上的城市街景宽敞洋气酷似上海,主要角色几乎全部操着带有北方口音的国语……这些元素让影院中的观众几乎辨不清故事的实质发生地,似乎观看这些影片依然是一种上海化的中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的延续。

在冷战政治对立的年代,尽管大陆与香港在政治上隔绝对立,但是电影却成为了维系两地政治和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许多香港老一辈居民对大陆所怀有的挥之不去的归属感,都深深得益于这些戏曲电影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力。

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香港商业电影逐渐进入了黄金时代。由张澈和胡金铨等人发展出的武侠片和李小龙、刘家良和成龙等人发展出的功夫片逐渐成为商业电影类型片的主流,并以其独特的形式在国际影坛占有了一席之地。而此时的大陆电影则因为十年“文革”动乱而陷入低谷。当极左时代结束,大陆电影业重新发展起来的时候,香港类型电影的模式便反过来成为前者效仿的重要模式之一。80年代初,由数个左翼公司重组而成的电影实体“银都机构”将香港动作电影模式移植到大陆,拍摄了功夫片《少林寺》,成为轰动一时的名作,更为大陆类型电影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可供学习的样板,一系列由此模式而发展出的大陆风格武打片登上银幕。

与此同时,随着改革开放和两地沟通交流的频繁,大陆元素也在时隔多年后重新出现在香港电影中。不过由于多年的政治隔膜和误解,大陆更多地在香港电影中扮演了一种来自于底层的形象。而另一方面,大陆公安警察的形象也频繁地出现在港片中,它代表了一种不可抗拒的权力意志符号,其中可圈可点之作如《警察故事Ⅲ》或名噪一时的喜剧《表姐,你好嚼!》系列。

进入新世纪以后,由于香港回归、大陆政治经济地位的飞升以及陆港电影合作制片的逐渐普及,大陆元素和香港元素在电影中的位置也产生了微妙的变化。一方面正面大陆人形象在香港电影中开始比较频繁地出现,其中尤以女性为突出,而更多出现的情况是,影片中的正负角色不再以地域划分,而演变为来自两地的正面角色对抗同样出自两地的负面人物,正如《无间道三》和《毒战》。

2016年的金像奖因为对陆港两地政治议题的“炒作”而变得特别有争议。金像奖主席尔冬升甚至预言,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以这样的方式隐喻两地政治生态的香港电影会层出不穷。他的话音未落,便有《选老顶》和《树大招风》于4月上映,在不同程度上以小见大透视了陆港关系的崭新演变。不过港片如此频繁地涉足这样的题材,与其说是对热点问题的“电影化”关注,倒不如说是有借政治议题而“消费”民众情绪的潜在意图。它们在香港和大陆电影之间的交流沟通上会留下何种影响,现在看来还是未见明朗的未知数。

猜你喜欢
陆港香港电影两地
脚下较量
华远陆港 预制菜风头正劲
川渝杂技同献艺 两地联袂创品牌
华远陆港一亩田“灯塔计划” 为乡村振兴赋能
《富春山居图》为什么会分隔两地?等
论1930年代上海与香港电影的多元互动关系
融岚两地的红色记忆
香港电影:似水年华,如“影”随形
一带一路战略下河南陆港建设规划研究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国际陆港仿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