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文本汉英翻译的归化和异化

2016-06-03 08:17马天宇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6年4期

内容摘要:自改革开放政策执行以来,我国旅游业一直呈现迅速繁荣发展趋势,旅游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与此同时,旅游类翻译已经被视为一条将我国旅游业引往国际市场的必经之路。为了能够让国外游客更清楚地了解中国的旅游胜地,我们应该对旅游翻译加以重视。尽管国内的旅游资料翻译如同雨后春笋般涌现,但在旅游翻译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尤其是翻译策略的选择问题。归化与异化作为处理语言形式和文化因素的两种不同的翻译策略,无疑对旅游翻译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将重点讨论在汉英旅游翻译中,译者该如何正确的处理归化和异化问题,实现归化和异化的有机结合,从而达到理想的翻译水平。从归化与异化的定义、关系、以及归化和异化在旅游翻译中的应用与意义进行论述。

关键词:旅游文本 归化翻译 异化翻译

关于翻译中归化和异化的定义,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已经做了很多的描述。为了使得本文读者更好地了解什么是翻译中的归化和异化,作者将介绍这两种翻译方法的关键不同,包括两者的定义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从他们的定义,很容易找到归化和异化之间的差异。通过对比,这两种策略有各自的目的、优点和语言样式。归化是指翻译策略中,应使作为外国文字的目标语读者尽可能多的感“流畅的风格,最大限度地淡化对原文的陌生感的翻译策略”(Shuttleworth & Cowie,1997:59)。换句话说,归化翻译的核心思想是译者需要更接近读者。归化的目的在于向读者传递最基本精神和内容含义。这种翻译策略明显的优势就是读者可以很容易地接受它流畅的语言风格。例如,济公是个中国神话中的传奇人物。不过,外国人可能没有在这种明确的翻译方式下获得信息。因此,适合的翻译方法是找出西方国家中类似济公这样的人物。因此最终的翻译为:济公是一个中国神话中的传奇人物(类似于西方文化中的罗宾汉)。这样的翻译更容易被目的语读者所接受。“异化是指在在翻译策略中,使译文打破目地语的约束,迁就外来文化的语言特点以及文化差异。”(Venuti,2001:240)这一战略要求“译者尽可能不去打扰作者,让读者向作者靠拢。”(Venuti,1995:19)归化可能保留源语的主要信息。异化的目的是使读者产生一种非凡的阅读体验。异化可以容纳外语的表达特点,将自身向外国文化靠拢,并将特殊的民族文化考虑在内。例如,如果将“岳飞庙和墓”翻译成英语,可以翻译为:“Yue Feis temple and his tomb.(Yue Fei was a national hero in Nan Song Dynasty)”(徐淑婷,2010:94)

归化和异化是对立统一的,需要辩证地看待两者的关系。“我们都知道,世界上的一切都遵循对立统一的规律。翻译亦是如此。“(戚玉晶,2015:23)。归化和异化之间也存在着辩证的关系。一种是矛盾关系,另一种是相互补充。我们可以发现在定义方面,归化和异化之间存在的矛盾。对于归化,所有的独特的文化价值和目地语的语言表达应译为由读者更容易接受的语言。而异化会则维护原有的民族文化特色和语言风格。

例1: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1)Better city, better life.

(2)Cities make the life better.

例2:

龙马精神

(1)full of vitality

(2)the spirit of horse and dragon

在两例子中,(1)是归化翻译,(2)是异化翻译。从这两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前者提供为读者可接受的信息,和后者保留原始信息,引起读者对中国文化的兴趣。由于归化异化既是相对的,又是相辅相成的,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掌握更多的技巧、并根据具体实际情况来解决翻译。只有这样,才能保留原语的精髓,同时也可以帮助外国读者接受译文。

例3:三峡之美在于它的雄、险、奇、幽,这里无峰不雄,无滩不险,无洞不奇,无壑不幽。

The beauty of the Three Gorges lies in their majesty, danger, singularity and seclusion, and this applies respectively to every peak, shoal, cave and canyon in the Three Gorges. (卢敏,2010:213)

这个例子应用归化和异化的结合。“The beauty of the Three Gorges lies in their majesty,danger, singularity and seclusion”采用了异化。译者在目地语的基础上使翻译保留了原文风格。采用这种翻译策略可以促进文化交流。而这句“and this applies respectively to every peak, shoal, cave and canyon in the Three Gorges”则采用了归化。如果这句话采用了异化的翻译方式,目的语读者很可能会产生疑惑。相比之下,将后半句采用归化的翻译方法可以扫清文化交流的障碍,且更容易被目的语读者接受,不失为一种合适的翻译方法。

随着旅游翻译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国内旅游景点的整体翻译质量呈现参差不齐的现象。有些翻译不考虑游客的感受,对旅游文本采取直译,这对传播我国旅游业产生了不利的影响。语法错误、混乱的语序、和不当的翻译策略都可能出现在旅游翻译中。这种现象十分不利于提高我国在国际旅游市场中的竞争力。针对这种现状,翻译有责任将游客的感受考虑在内,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归化和异化策略,为旅游者提供有效的旅游信息。

例4:冬季这里千里冰封,万里雪飘,银装素裹,分外妖娆,因此哈尔滨有“冰城”之美誉。

In winter, when it snows, everywhere would be covered with snow, it seems like a charming and dreamlike world composed by the snow and ice. So the Harbin is known as the Ice City.

这个例子主要是描述冬天哈尔滨的特征。利用中国传统的四字结构来形容哈尔滨冬天独特的美。如果译者采取直译,游客很可能会产生困惑。所以找出这些短语的共同特征是非常重要的。这四个词组都涉及到冰雪,且都描述的是哈尔滨的冬季之美。通过这种翻译方式,有效地向游客传递冰城的信息。

根据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归化采用的是迎合目的语游客的思维习惯。如果希望对游客产生更大的吸引力,归化翻译是一种合适的选择。归化主要采用四种方法:“增译和注释、打比方、减译和调整、加说明”(胡志红,2006:158)译者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从上文的内容中,我们对这两个翻译策略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每个翻译策略都有其优点和缺点,所以译员有必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使读者受益。通过对比和关联分析手法,笔者总结:为实现旅游文本翻译归化和异化的理想的结果,且达到汉译英旅游翻译的最终目的,即对外界传播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出于这个原因,旅游翻译的内容不仅应该迎合读者的需求,同时也要传递特定的本土文化。换句话说,将汉译英旅游翻译应该具备如下特点:

(1)传递旅游景点主要信息,吸引更多外国游客关注;

(2)按照外国读者可接受的语言风格进行翻译,帮助目的语读者理解;

(3)在翻译过程中,根据适用场合翻译关键点;

如此看来,合格的翻译不能没有归化和异化的组合。对比其它行业,旅游业是对外宣传力度最大的行业。译员须担负起将中国博大精深的旅游文化传递给外界的责任。所以,中国旅游业要高度重视,汉译英作为主要的宣传手段,以实现成为旅游强国的重要目标。翻译质量越高,游客回应越好。为了旅游业的蓬勃发展,翻译需要遵循以下规则:尊重旅游者的文化习惯,同时弘扬中国独特文化的色彩;学习有关归化和异化的文化知识,如定义、关系、应用和意义等。归化和异化的应用在汉译英的旅游文本中提供了一个有利的旅游业宣传。因此不难发现,旅游翻译最理想的状态是归化和异化的结合。为了达到较高的翻译标准,译者应该掌握相关的文化知识和语言习惯,多阅读有启发性的翻译理论,结合具体情况翻译,采取适当的翻译策略,从而将归化异化的翻译优势发挥到极致。

参考文献

[1]Bell,Roge T. 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ng:Theory and Practice[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2]Newmark,Peter.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3]Newmark,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4]Shuttleworth,M&Cowie,M.Dictionary of Translation Studies[M]. Manchester:St Jerome,1997.

[5]Venuti,L.Strategiesof Translation[M].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1.

[6]Wilss,Wolfram.The Science of Translation:Problems and Method[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作者介绍:马天宇,牡丹江师范学院应用英语学院2012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