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视角简析《总统先生》中的独裁统治

2016-06-04 00:42郭慧婷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新视角形象母亲

郭慧婷

[摘要]《总统先生》,危地马拉作家米格尔·安赫尔·阿斯图里亚斯的代表作。小说主要描绘了上世纪初期,由一起看似偶然的杀人事件而引发的一场政治阴谋。小说中,所有故事及人物之间的纠葛都和当时的独裁统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本文基于以往研究的成果上,试图通过着重分析乞丐流浪汉——佩莱莱这个人物形象,用一种新的视角向读者揭露当时的独裁统治及各阶层在黑暗统治下的生存状况及他们之间的是非恩怨。

[关键词]独裁统治;总统先生;新视角;佩莱莱;“母亲”形象

[中图分类号]1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6-0190-03

一、作品简介及影响

《总统先生》是危地马拉作家米格尔·安赫尔·阿斯图里亚斯创作的长篇小说。这部气势恢宏的悲剧性讽刺作品奠定了他一流作家的地位。本书以1898-1920年执政的危地马拉总统埃斯特拉达·卡布雷拉为原型,用漫画式的夸张手法塑造了一个凶残、阴险的独裁统治者的形象。作品对拉美寡头政治给予了深刻的剖析,披露了独裁政治的腐败。

尽管这部小说的主题紧紧地围绕着独裁统治,但是作者独有的漫画式的写作方法,三言两语就能生动的刻画出一个人物性格,甚至是社会的一个横断面,这种张弛有度的精彩描写给读者留下很深的印象。在这部小说中,阿斯图里亚斯还融人了多种文学元素:比如,取材于印第安土著神话传说的魔幻元素的融人、传统线性叙事时间的大胆打破以及无所不知的第三人称叙事者在各种场景和对话中的巧妙穿插。

在文学创作中,作者创造了一种“美洲的语言”,就此北大教授赵德明曾这样评论:“他特别重视语言的表现力和它的心理效果,他往往抛开语法,直接向生活探求更生动、更有活力的语言表现形式。”在这部小说中,语言的灵活运用更是多样化:象声词、指小词的运用,押韵、口语化的表达,还运用了许多如明喻、暗喻、照应等修辞手法,使作品更具可读性。小说中集中捕捉各色人物在特定条件下,如恐惧、彷徨、焦虑时的心理活动,将之投影于外物,反映人心在扭曲的现实下的畸形变异。这种置读者与其中的手法让我们更真切地体会到当时的政治恐怖。比如描写将军涉水逃亡时,眼瞅着水面尽是“绿色的麻脸、闪光的眼睛和白色的牙齿”;写流浪汉佩莱莱逃亡时,“惊闻风吹树林发出的秃鹫般的叫声”等等。凡此种种,独特的文学风格以及兼容并蓄的创新手法让这部作品大放光彩。

小说的创作中作者既沿用了传统的思维方式又融入了某些超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使现实与梦魇浑然一体,为作品披上了魔幻现实主义的色彩。小说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的社会局势和矛盾,其重要的社会认知意义时至今日仍值得研究和推敲。

二、主要研究成果

米格尔·安赫尔·阿斯图里亚斯这个名字在国内并不为人熟知,关于他作品的译介也不算丰富。目前国内学者对《总统先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通过对“总统先生”和卡拉·德·安赫尔及卡米拉这几个主要人物形象的分析来对当时的独裁统治进行批判。笔者在这里对以往的主要研究成果简单借鉴,并通过自己的理解和认识进一步加工和丰富,让小说中这些主要人物更丰满的呈现,以便读者能更清晰的了解小说的内容和主题。

(一)独裁统治的大祭司:总统先生

反独裁反垄断资本是阿斯图里亚斯终身的写作主题。作者绘声绘色地为我们描画了一幅炼狱里生活的景象,“社会不公”与“阴谋报复”是整部作品的主要议题。这部小说的灵魂人物——总统先生,融合了当时拉美许多国家独裁统治者的个性特点:残暴毒辣、奸诈虚伪,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典型性。只要一提起他的名字,“连街上的石子也会恐惧得发抖”,全文从头至尾弥漫着一种恐怖而绝望的气氛。

“总统先生”前后五次出现在小说中,但作者从始至终没有正面描写这个人物,读者只能从报纸公告内容、其他人物的言行、心理和他们的命运描写当中去辨认这个独裁者的形象。“他”总是躲在幕后,他是无形的,却无处不在。他每每在情节发展的关键时刻从幕后走到前台,手持主宰人物命运发生变化、把控小说走向的指挥棒。因此我们不得不说,“总统先生”是小说的编剧、导演,他掌控和安排着剧中人物的命运,现实中更是掌握国家命运和人民生死的大祭司。

(二)獨裁统治的爪牙:卡拉·德·安赫尔

卡拉·德·安赫尔的刻画可以说是作者笔下一个魔鬼与天使的较量的人物。几乎每次他的出场,都会伴随着这样的评价:“他向魔王撒旦一样,外貌英俊,内心险恶”。他的一生经历了各种角色的转变:总统的爪牙、卡米拉的丈夫、帮将军逃走的勇士、被总统背叛和抛弃的炮灰。整篇小说中,安赫尔从恶势力转变成一个具有良知的人,但最后却遭到了总统的背叛被杀致死。更加讽刺地表现出总统先生的残暴恶毒,也是作者唏嘘在那样一个黑暗的时代好人是不会有好报的。

三、炼狱里可怜的灵魂:佩莱莱

佩莱莱,生活在炼狱的可怜人,独裁统治的迫害者。这一部分我们试图通过重点分析佩莱莱这个人物形象,以一个底层阶级的全新视角去揭露当时的黑暗统治及隐藏在独裁统治背后的社会矛盾和阴谋。佩莱莱,原意是指一种旧布玩偶,常出现在狂欢节中的小人物形象,小说中是一个小乞丐的绰号。为了让读者更清晰的了解这个人物,本文作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他进行分析:生存环境、逃亡经历及角色作用。

(一)恶劣的生存环境

小说一开始是这样描述乞丐们的生存环境:“黑夜在聚集星星的同时也把那些乞丐聚集在了一起。同样凄惨的命运让他们栖身于总统门廊下,互相之间说着坏话、彼此辱骂着……在这个拾荒者家庭里既没有枕头也没有信任,各自栖身,没有娱乐,像小偷一样把自己的“财产”枕在头下睡……”。通过这些描述我们可想而知这些乞丐所生存的环境是多么的恶劣和不堪,然而在“同命运者”之间既没有怜悯也没有信任,正如小说中描述的所有的乞丐宁愿把食物喂狗也不会用来接济不幸的同伴。本是处在社会最底层,同睡在一个“大家庭”里的成员,不但没有一丝的同理心更是互相猜忌、辱骂甚至陷害。

流浪汉佩莱莱正是残喘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那么我们不禁要问,隐藏在流浪者之间的麻木冷酷以及统治阶级和低层阶级的关系和这些表象背后的深层原因是什么呢?显然所有这一切都和军政高压统治以及黑暗统治下的畸形社会脱不了干系。

(二)逃亡生涯中的苦难经历

通过描述乞丐佩莱莱杀人后逃亡生涯的苦难经历,以一个新的角度(不再以统治阶级的角度而是转向苦难阶层的角度去看待当时的社会现状),进一步揭露当时的黑暗局势。自杀死帕拉莱斯上校之后,佩莱莱开始了逃亡生涯:“佩莱莱穿梭在城市弯曲而狭窄的小巷中,既不敢惊动一草一木更不敢吵醒梦中沉睡的人……”“半梦半醒中,佩莱莱一直在细雨中奔跑,恶狗时不时地尾随着他,毫无目的的、没有方向的、气喘吁吁地舌头耷拉在外面的狂奔着…….”在他的整个逃亡生涯中,那些荒芜偏僻的地方成了暂时的避风港。不管是现实还是在梦里,他都感到极度的恐惧和害怕,除了要忍受精神上的折磨,还得承受腿部摔伤的疼痛。最终,逃到一个垃圾场,他认为那里是被庇护的天堂:在他身上堆满了废纸、烂伞架、纸盒、瓷器碎片、烂草帽、鸡蛋壳、棉絮、剩饭菜。在那里他沉睡着,所有的垃圾成了他的庇护神。对于一个乞丐来说,垃圾既给他提供了填饱肚子的食物又让他暂时得以安身休息。阿斯图里亚斯把这个乞丐最后的日子安排在这里,并通过一个砍柴人和一个小孩的对话向我们赤裸裸地展示了当时社会的残酷无情和对底层人生命的无视与草菅。小孩问:“是谁打了这个可怜的人?”砍柴人答:“从来不缺这样的人。”佩莱莱的一生悲惨而凄凉,最终被击毙在主教宫殿的周围,一个象征权力和统治的地方。作者特意的安排是为了更赤裸的揭露军政独裁和专制统治:权力机关任意践踏社会底层。体现了作家既控诉对当局的不满又怜悯處在底层人的悲惨遭遇。

(三)佩莱莱的角色作用

首先,人物线索作用。尽管这个角色只出现在了小说的前几章节中,但他的影响却贯穿整部作品。被众人认为是傻子的佩莱莱,在同类中经常受排挤、被嘲笑。最终因不堪一位上校的讥笑和侮辱,一怒之下杀死了他,这正是整个政治阴谋的导火索。正是因为他的一时失控,导致卡纳莱斯将军被政治迫害及引发后续一系列阴谋的制造和事件的发生。

其次,为实现阅读上的美学享受,作者创造了这样一个人物形象。为更好地理解这层含义有必要引出“母亲”这个人物形象,她影响了佩莱莱的一生。从前几章的描述中我们不难看出佩莱莱对“母亲”这个词特别的敏感,晚上梦呓也总是会发出“妈妈”这个词汇,所以经常遭到其他乞丐的嘲笑和讥讽,每当这个时候佩莱莱也总是表现得很狂躁异常,很反感他人的“玩笑”。所以当帕拉莱斯上校再次开他母亲的玩笑时,流浪汉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愤怒:疯狂的向他扑去,双手插向将军的眼睛,撕咬着他的鼻子,不断地拳打脚踢直到对方一动不动。在佩莱莱的心里母亲的形象不容玷污,值得用生命去维护。文中我们不止一次的描写佩莱莱梦到他的母亲,向她诉说着自己的痛苦以求得到母亲的爱怜和庇护。字里行间透露的是儿子的孤独无助和对母亲无限的依赖和惦念。当他身陷囹圄,失去希望的时候,为他提供庇护和精神支持只能是母亲。

再把视角转向阿斯图里亚斯本人,看看“母亲”这个形象对他的意义。作者曾在一首诗中这样写道:妈妈,是你创造了我,我是你的东西。一方面,作者的母亲本人玛利亚·罗萨雷斯·阿斯图里亚斯的宗教信仰,让作者在不公与苦难中得到庇护,同时母亲对他的作品创作提供了很多的灵感。另一方面,“母亲”在这里也蕴含着祖国母亲的形象,是神圣的大地的象征。作者借佩莱莱这个人物形象,既表达了对妈妈的感恩也体现了对祖国母亲的维护与爱。凡是侵犯和蹂躏“母亲”的行为在作家看来都是不可饶恕的。作者的故乡危地马拉,可以说是历经磨难的中美及拉美国家的一个缩影,是苦难和悲惨的聚集地。被西班牙侵占了数世纪后,艰难的独立战争迎来的却是百余年的军事独裁政权。期间危地马拉人始终生活在黑暗和恐惧之中。作者用自己的笔作为利剑,直指对当局统治的不满和对祖国母亲的怜悯与爱惜。

四、独裁统治夹缝中的期寄

小说《总统先生》关注作家祖国本土现实,直击本国独裁统治的黑暗与残酷。阿斯图里亚斯本人曾这样评论:这是一本完全关于政治的书,在独裁统治的启发下,作者试图描绘一个真正存在的独裁者的形象和他在危地马拉捡政了22年的统治……独裁就像一剂毒药,一剂毒蜘蛛的剧毒。在我的小说中,包含了社会的各个阶层,在文中可以看到他们之间是如何的互相利用、侵害、转换和吞噬。独裁专制是一个民族所能遭受的最大的灾难。

乞丐佩莱莱作为底层阶级的一个典型代表,他的所有苦难与不幸遭遇都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不公。在对这个人物的刻画上,作家既表现了对他不幸的怜悯,也在控诉造成这种不幸的残酷现实。尽管整部小说充满了阴谋,道不尽的控诉与不满,但同时作者也对祖国的明天寄予了希望:卡米拉和安赫尔的孩子历经磨难后在政治夹缝中诞生,并随后同他的母亲在乡下隐居多年,作者寥寥几笔却给我们呈现了对新生命新希望的期寄。

(责任编辑:桂杉杉)

猜你喜欢
新视角形象母亲
马云的新视角
论导演创作的指挥棒
《水浒传》宋江形象探析
中日十二生肖之亥猪形象比较
新版面 新视角
送给母亲的贴心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