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年财政理论和政策研究的重要成果与发展创新

2016-06-05 15:23
中国财政年鉴 2016年0期
关键词:财政改革研究

2015 年财政理论和政策研究的重要成果与发展创新

财政理论研究

2015年是全面落实“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的关键之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新《预算法》全面推进的起步之年,财政理论和政策研究肩负着重要的使命,也面临着重大的机遇。全国财政理论和政策研究工作者积极进取、大胆突破、锐意创新,从思想上、理论上、政策上和方法上为财政改革的顺利推进、为现代财政制度的不断完善、为国家治理和宏观调控的现代化进行了全面的探索和研究,发挥了智力支持和治理基础的重要作用。从财政理论与政策研究的构成来看,主要包括理论和政策成果创新、新型财经智库与机构建设、重要宣传平台和渠道建设等三个方面。其中,理论和政策成果的创新是主体,而机构和传播渠道建设则是“两翼”,三个构成部分的有机组合与协调发展成为推动2015年我国财政理论和政策研究不断前进的重要驱动。

一、财政理论和政策研究的发展与重要成果

2015年,财政理论和政策研究的发展特点是 :财政理论以治理基础为方向形成了体系性的创新,政策研究以财政改革和制度建设为重点着力于体制机制的规范和协同。在具体研究框架下,财政理论和政策研究形成了“三条主线、四个层面”的结构性矩阵。“三条主线”是指 :收入主线、支出主线和管理主线,即以财政职能为核心开展的纵向研究工作 ;“四个层面”是指 :制度层面、理论层面、改革层面和政策层面,即以财政科学为基础开展的横向研究工作。根据上述的划分,2015年财政理论与政策研究形成了“三纵四横”的研究框架,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2015年财政理论和政策研究的“三纵四横”框架

根据表1所确定的基本框架,结合2015年财政理论和政策的研究重点,在适度整合的基础上,形成了11个重点研究领域,并形成了一系列理论上、思想上和政策上的重要突破,即财政体制研究、财政支出和支持政策研究、宏观视角的财政收入研究、财政管理研究、财政史及其借鉴研究、税制改革和税收政策研究、国家治理和宏观调控研究、财政改革与现代财政制度研究、财政理论和政策思路研究、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经营预算研究、财政法治化研究等。

(一)财政理论和政策思路研究。财政理论和政策思路研究是整个研究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对其他领域的研究工作发挥着重要的指导和方向性的作用。2015年财政理论和政策思路研究取得了体系性的重大突破,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所确定的“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将财政理论和政策研究的内涵、外延及其机制与手段实现了极大拓展,并在理论和学科建设上形成了一系列重大的成果。从2015年财政理论和政策思路研究的重要成果来看,在财政基础理论、财政学科体系、财政政策理论研究和财政改革理论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进展。

1.财政基础理论的重要研究成果。2015年,财政基础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的新定位、新内涵和新外延等领域,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新成果。高培勇在《论财政基础理论的创新——由“基础和支出说”说起》一文中提出,作为一个颇具历史和理论高度的全新论断,“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揭示了中国财政运行新规律的基本底色,应以此为基础,建立起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国财政学体系。刘尚希、李成威在《国家治理与大国财政的逻辑关联》一文中将大国财政与国家治理的关系进行了全面的辨析,并提出大国财政是现代财政、是世界财政的重要论断。贾康、龙小燕在《财政全域国家治理:现代财政制度构建的基本理论框架》中,对国家治理视角下的现代财政制度进行更为具体和前瞻性的理论设计。杨志勇、樊慧霞则在《新财政治理理论:大国财政与全球经济新秩序》中对大国财政是世界财政的结论作了进一步的延伸。李俊生则在《盎格鲁—撒克逊学派财政理论的破产与科学财政理论的重建》中对当代主流财政理论进行了深入而全面的反思,指出以英美“盎格鲁—撒克逊”学派为代表的现代“主流”财政理论由于被严重“经济学化”而丧失了解释与预测财政现象与财政发展趋势的能力,而以布坎南为代表的“公共选择理论”和以何振一为代表的“社会共同需要理论”是重构科学的财政理论的基础。马国强在《税制结构基础理论研究》中认为,税制结构是税收制度中各税种的关系,包括税种组合方式与税种相对地位两项内容,分一级税制结构、二级税制结构等多个层级。根据现阶段所得税与商品税比值与比重差的分布状态,应当将税制结构划分为所得税超大、商品税超大、所得税与商品税主次搭配、商品税与所得税主次搭配、所得税与商品税或商品税与所得税并重五种类型,各类税制结构中所得税与商品税或商品税与所得税比值的标志值分别为3、2和1。张勇出版的《民生财政》一书,则从民生财政的基本概念、核心构成、主体目标和实践路径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在理论上对民生财政进行了系统化、综合性的表述,进一步提升民生财政的学术规范性和延伸性。

2.财政学科体系研究的重要理论成果。财政学科体系一直处于不断完善、规范和系统化的进程之中。2015年,财政理论学界根据财政的新定位,并结合现代财政制度建设的重要目标要求,对财政学科体系进行了进一步的提升和拓展。陈共在《财政学对象的重新思考》中指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的论断不仅为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提供了理论基础,而且为财政理论和财政学的创新提供了新思路和方向,以此为基础可以进一步丰富和提升财政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大幅度拓展学科内容。卢洪友在《西方现代财政制度:理论渊源、制度变迁及启示》中认为“从理论层面看,现代财政制度本质上是财政‘主权在天’或‘主权在君’向‘主权在民’的回归;从实践层面看,则是构造一套法律制度,用以厘定政府与市场、‘公’与‘私’的边界,以规范政府行为,增进政府活动效率及公正。”张蕾在《关于现代财政学理论体系的思考》一文中提出,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发展改革的过程当中,传统的财政学理论已经逐渐难以适应新时期的发展需求,因此必须对现代财政学理论体系进行改革和创新,尤其应当注重公平性和效率性。

3.关于财政政策的理论研究。关于财政政策的理论研究大致表现为两个研究方向:一是如何从理论创新的角度重新解构财政政策;二是如何使财政政策在理论上实现对宏观经济变量和目标的支撑。在2015年的研究中,上述两个方面都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并形成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安体富、葛静在《我国房地产税研究的学术阶段和理论派别》一文中,将国内学者对房地产税改革的研究分成三个阶段,初始期、争辩期和反思期,根据观点的不同分为了两个思想流派,支持对个人住宅开征房地产税并认为应尽快实行的“改革派”和认为我国目前法律制度、体制环境不适应立即开征房地产税的“稳进派”,并对两派的观点进行了分析述评。孙钢在《“营改增”伴随的理论迷茫与辨析》中,对“营改增”的基本原理和逻辑框架以及针对“营改增”全面推进中的一些迷惑和争论进行了充分的辨析和解读。闫坤、张鹏在《财税如何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内涵和实质进行了全面有针对性的解读和分析,并从理论上构建了财税政策对创业、创新的切入角度和支持框架。王召卿在《平均利润、生产价格理论与财政政策》一文中提出了马克思的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在我国制定财政政策时提供巨大的理论指导等理念。张丽莉则在《财政货币政策搭配理论综述》中,将政策的差异化作为搭配基础,从而将封闭经济的IS-LM曲线、米德冲突、丁伯根法则以及蒙代尔有效市场细分等理论纳入当前我国财政货币政策搭配理论的基础。宋丙涛在《英国崛起之谜:财政制度变迁与现代经济发展》一书中提出,现代经济革命的爆发主要依赖于财政制度的变迁与财政效率的提高,然而,财政制度的变迁并不是欧洲优秀文化与先进的政治法律制度的继承与延续,相反,它是因被海峡隔绝而偏僻落后的英国的贵族政治、岛国文化、地缘政治与重商主义生存经济偶然结合的产物。

4.关于财政改革的理论研究。财政改革的理论研究工作也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方向:一是财政改革的总体环境、思路与策略等层面的理论创新;二是将新的理论创新应用于财政改革与发展。第一个方面比较典型的文章如刘尚希的《不确定性:财政改革面临的挑战》指出,改革是系统工程,但是不能用工程思维来认识改革。我们应在不确定性世界里追寻确定性,在不确定性世界里用不确定性思维,就可能达到确定性的结果。而另一个方面也得到了一系列重要的成果,如陈书荣、陈宁在《土地财政可持续源于耗散结构理论》一文中借助物理学理论,以耗散结构理论为分析手段,对土地财政可持续问题及其解决思路进行了深入的讨论。罗莹则在《多中心治理理论下的县域财政预算路径》中,将分布式的最新理论与县级财政预算改革相贯通,探讨科学性、规范性和效率的基础上的县域预算管理改革的基本方法。

(二)财政法治化建设的重要研究进展和成果等。十八届四中全会对“依法治国”和“法治中国”的建设与发展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目标和要求,并提出了具体的立法和执法建议。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的财政,必然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发挥着重要的突破口和尖刀兵的作用,财政法治化建设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压力。财政理论和政策研究学界结合“法治中国”的要求,根据财政法治化推进的需要,将研究重点集中在财政法治化、税收法定和新《预算法》实施等三个方面。

1.财政法治化的相关研究和重要成果。财政法治化是依法治国的理念和思想在财政领域的重要体现,也是现代财政制度建设和完善的重要基础。2015年,财政理论和政策研究学界主动开展跨届和边缘学科研究,在财政法治化研究中又取得一系列重要进展。戴柏华在《更好地发挥财政引领作用 全面推进财税体制改革》一文中指出,法治是政治文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标志,是现代国家治国理政必然选择的基本方式,是深化改革促进发展的基石。实现我国和平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更好发挥包括财政法治在内的引领和规范作用。胡伟在《走进财政法治:财政法与财政政策交织进化》一文中指出,置于财政法治这个大环境下,财政法决定了财政政策,而财政政策对财政法起到指导作用,主要为财政政策的“时代性”、灵活性在财政法上的体现。杨郁在《促进创业的财政法研究》一文中,从财政法促进创业的理论及实施路径入手,分析了财政法在促进创业中存在保障不足、结构失衡、缺乏效率和政策非均衡等实际问题,在此基础上运用财政法理论提出坚持财政法定、财政公平、财政效率和完善税制结构促进创业的制度建议。张莹在《论财政法与税法的差异性与统一性》的文章中,在对财政法和税法进行了较深入的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将税法与财政法二者并提为现代意义上的“财税法”概念,既有利于财税法律制度体系的发展与完善,进而推动我国法律制度体系的建设和发展,亦有利于促进财税法学的学科建设与发展。武彦民在其著作《依法行政与财税法制建设研究》中对财税法制在理论上和政策上的应用与突破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2.税收法定的相关研究和重要成果。税收法定原则,是指由立法者决定全部税收问题的税法基本原则,政府只是税收收入的征收和管理者,但确定征收的标准和规则属于立法机关的责任。税收法定可以有效规范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促进政府依法行政和恪守权力边界。在理论上,税收法定可以包括税种法定、税收要素法定和程序法定等三个组成部分。施正文在《税收法定原则下的税收法律体系》一文中指出,要建立人大主导税收立法的体制机制,革除部门立法流弊;建立全国人大预算工委财税立法专家顾问制度,实行透明立法,吸收专家、律师、纳税人代表等参加起草和讨论,完善人大会议制度,试行立法听证制度,提升人大代表和委员审议税法草案的能力。刘佐在《关于税收法定若干问题的进一步探讨》中对税收法定中引起广泛争议的八个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回应,并从税收公平、公正和效率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和解答。唐淑尧在《税收法定主义与中国税法体系的完善》中提出,税收法定主义作为一种针对税收的理论方案,其适用性、有效性、整体性应该对我国的税收法律体系是一个全新的考验和发展机遇。张怡的《税收法定化:从税收衡平到税收实质公平的演进》认为,我国非均衡经济被植入了解构自然平衡的基因——国家普遍深度干预,以致原生态的均衡经济内在的自然公平状态被打破,并将导致社会财富分配不公的尺蠖效应。理论上深入反思并从实践中强化逆调整,方能在税收衡平与法定之下促成非均衡经济社会的实质公平。而林锒、廖益新则在税种的法治化的研究中开展了深入的探讨,其文章《洞见〈环境保护法(征求意见稿)〉:得失之间》提出,《环境保护税法》在进一步完善过程中应注重约束行政权力、确定专款专用模式、完善与相关法律衔接等方面问题,促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保护环境的立法功能。

3.新《预算法》实施的相关研究和重要成果。2015年是新《预算法》正式实施的第一年,对我国财政体制、财政管理和政策债务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从法律上给出了原则、标准和规范,财政理论和政策研究人员以新《预算法》的功能、要求、重点开展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工作。闫坤、程瑜在《硬化支出约束 以新预算法为基础构建现代预算制度》一文中指出,现代预算管理的灵魂是硬化预算对政府支出的约束,为此,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应着力硬化预算约束尤其是支出约束,以新预算法为基础构建现代预算制度。白景明在《落实新〈预算法〉应解决两大问题》文章中认为,新《预算法》有两大特征:一是赋予前期财政改革成果以法律地位;二是赋予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提出的财政改革具体设想以法律地位。这样,新《预算法》就将决定今后各级政府预算管理能否步入全盘规范化轨道,而且直接决定预算改革进程快慢。邓力平在《新预算法: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的理解》一文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应该具有国家性、公共性、发展性、改革性与涉外性五个重要特征,也即国家财政、公共财政、发展财政、改革财政与涉外财政这“五位一体”的统一。杨瑞娥在《新预算法视角下央行经理国库的挑战与建议》一文中提出,新预算法视角下,央行经理国库存在财政资金体外循环、国库现金管理能力不足、集中收付改革亟待规范、国库监督权限被弱化等难题,应根据新《预算法》的要求,以财政专户管理,国库现金管理、集中收付管理、国库监督管理等方面为重点,做好依法履职。丛树海在《期待新预算法推动高校管理现代化》文章中指出,《预算法》第一次将政府全部收入、预算信息公开、绩效预算、跨年度预算平衡和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综合财务报告制度等五项要求纳入法律。高校需要借助新《预算法》实施,构建以预算管理为龙头的现代管理体系,持续提升现代大学管理水平。

(三)财政视角的国家治理与宏观调控研究和重要成果。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而财政政策也是国家宏观调控的基础性手段。2015年,财政理论和政策研究学界以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和提升宏观调控的科学性、针对性和灵活性为目标,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工作,形成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在结构上,该领域的相关理论和政策研究,形成了4个主体部分:国家治理与财政、财政宏观调控、财经外交与全球经济治理、财政货币(金融)政策协同。

1.国家治理与财政领域的研究和重要成果。国家治理与财政领域的研究主要包括财政对改革的支撑、财政对新常态的促进、财政服务国家治理等内容。楼继伟在《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不断开创财政事业新局面》一文中指出,要紧紧围绕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认真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着力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内部控制建设,强化财政预算管理。刘尚希在《增强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举措》一文中针对税收征管能力进行了全面的论述:税收征管能力是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内容,也是一项基础性的能力,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增强税收征管能力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白景明在《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与税收增长》一文中,从学理角度对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同向非固定系数性对应关系进行了分析,从结构角度对产业结构调整与税收增长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协调三者关系的对策思路,将税收的促增长、保稳定和调结构的效应进行了充分的统一。吕冰洋在《大国财政与社会治理》一文中提出,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大国,财政运行应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不能一味照搬西方财政学界对财政规律的总结,而这种差异化和突破就成为中国大国财政特征的重要基础,并对大国财政的特征从规模、使命、职能、影响力等方面做了论证。刘尚希、傅志华的《“十三五”期间提高居民收入和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方向和重点政策研究》将财政与收入分配改革进行了全面的融合性分析,从而在供给侧改革之外,从分配侧开展了财政功能与效应的深入分析,并阐述了在分配侧中的财政主导下的政策协同体系。冯俏彬、贾康在《应急管理与公共财政》一书中重点研究了我国应急管理中的若干财政问题,主要涉及应急财政资金准备、中央与地方应急财政关系、政府对民众的应急救助、应急处置中的财产征用与补偿问题、应急物资储备中的相关财政问题、巨灾保险制度等方面,构建了我国应急财政管理的基本制度框架。连太平则在《财政政策有效支持供给侧改革问题的研究》中着力于分析影响财政政策发挥作用的限制,提出地方政府置换债券及新增债券的规模持续扩大将形成一系列重要影响。

2.财政宏观调控领域的研究和重要成果。财政是宏观调控的基础手段和重要工具,积极财政政策在我国宏观调控体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财政理论和政策研究领域着力于财政与创新、财政与生态、财政与增长、财政宏观调控体系等四个方面。楼继伟在《积极发挥财政职能 大力推动创业创新》一文中对财政创投手段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我国从2009年开始实施新兴产业创投计划,采取中央财政参股创业投资基金方式,投资早中期、初创期创新型中小企业,旨在分担创新创业风险,增强创新创业投资者的信心,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苏明在《如何运用财政政策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一文中指出,当前及今后中长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破解资源、环境、生态及应对气候变化的难题,真正促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根本途径在于创新制度、完善政策。财政政策的引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对节能、能源替代与发展新能源以及生态环保等方面的激励和约束功能。王振宇、连家明、郭艳娇在《支持生态文明建设的财税政策取向》中指出,应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调整现行财税政策,逐步形成相对系统完善的财政支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工具框架,对污染、能源以及自然资源开发课以环境税费,将环境成本内部化,以正确反映环境问题的净成本与收益。白景明在《以盘活财政存量资金稳增长》中提出,要盘活财政存量资金稳增长就必须加快预算管理改革,通过改革优化预算编制使项目可行,强化预算执行使资金依规及时到位。张鹏在《财税政策:为经济“双引擎”添动力》中提出,通过减税降费、定向调控这两种手段的有效搭配,用财税政策的“加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新引擎就是“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刘险峰在《加快推进山东产业转型升级的财政政策研究》一书中提出,要以财政政策为主线,对产业转型升级的理论基础、主要路径和发展重点进行了系统梳理,提出财政政策支持产业转型升级的一般规律。郭庆旺在《2015 :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积极》中提出,伴随着新预算法的实施和预算方法的变化,地方政府可以腾出更多的债务资金用于其他急需支出、重点民生支出事项。虽然2015年赤字率将提高到2.3%,但从财政赤字的国际经验、国债负担率以及积极财政政策的作用手段、实施效果看,我国的财政风险是可控的。闫坤在《构建财政逆周期宏观调控框架 解决财政政策顺周期问题》中提出我国财政顺周期行为与财政分权和地方政府预算软约束紧密相关。财政分权体制使得地方政府有追求经济增长的竞争,这就助长了地方政府无论在经济萧条和繁荣时期都倾向于实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同时,预算软约束使得这种倾向于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得到足够的融资保障,使得这种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实施成为可能。孙健夫在《财政治理与财政政策研究》一书中提出,财政治理着力于财政体制改革,而财政政策则着力于财政效能的发挥,改革为政策创造更好的运行环境,而政策则为改革降低风险和成本。

3.财经外交与全球经济治理的研究和重要成果。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和大国财政的建设推进,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地位愈加重要,在财经外交中所扮演的角色也更加具有综合化和复合性。2015年,随着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的组建和开业,我国在财经外交和全球经济治理的地位和作用也更加凸显,做好财经外交和全球经济治理的研究工作是财政理论和政策研究界的重要主题。朱光耀在《关于全球经济形势、中美经济关系和中国经济发展》一文中指出,中美两国在经济、气候变化、能源、环境等领域的合作日益密切,两国关系对中美双方乃至全球影响深远。中美任何一方的经济发展趋向和政策状况,不仅对本国、也事关对方和全球经济增长与发展,构建中美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协作机制意义重大。朱青在《如何深度参与税收国际合作》中提出,当前国家税务总局正在建立和完善跨境交易信息共享机制和跨境税源风险监管机制,并计划在2017年建成跨国企业税收监控机制,在实践中应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建立外派税务官员的制度,对走出去企业乃至对整个对外开展战略都将是重要利好措施。

4.财政货币(金融)政策协同的研究及重要成果。财政货币(货币)政策的协同是宏观调控的基础框架。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健全以国家发展战略和规划为导向、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主要手段的宏观调控体系,推进宏观调控目标制定和政策手段运用机制化,加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产业、价格等政策手段协调配合”。因此,财政货币(金融)政策的协同研究,既有理论上的重大意义,又有现实上的重大需要。刘尚希、孟艳在《“十三五”时期财政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对策研究》中指出,应从财政金融与实体经济相生相克的逻辑关系来认识财政金融发展的内涵: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可从化解风险和深化财税改革两个视角形成基本思路;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需要从金融体系的顶层设计入手,加快改革金融管理体制和社会资金的配置格局,不断优化金融结构。卞志村、毛泽盛在《宏观审慎视角下财政货币政策体制选择》一书中运用经典的IS—LM—EF模型对我国财政货币政策的配合机制进行理论分析,并建立宏观计量联立方程模型、马尔科夫区制转移向量自回归模型,定量评判改革时期的政策协调情况,模拟不同政策体制下我国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生产效应、利率效应、价格效应和债务效应等,研究在宏观审慎政策实施过程中,我国如何选择财政货币政策体制以及如何构建这种政策体制,以有利于宏观审慎监管和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刘尚希、王朝才、赵全厚在《财政应当积极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中认为财政作为宏观管理主体应在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管理方面承担重要职责,应在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与救助机制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财政部门可通过救助问题金融机构,稳定预期,增强信心,刺激经济,建立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等措施,防范与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白景明的《普惠金融目标下金融减贫路径与创新的有益探索》一文认为,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要确保我国贫困地区实现率先脱贫、精准脱贫,单纯依靠财政扶贫,独臂难支,需要借助金融的力量,发挥财政金融杠杆的合力,引导更多社会资金参与扶贫,变“输血”为“造血”,增强发展活力。此外,潘艳娟的《银行资产证券化的收益与风险》、刘娜娜的《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业人口转化的财政金融对策研究》、胡小义和章上峰的《利率市场化对中国财政政策效应的影响》等研究则从不同的政策目标和领域提出了财政货币(金融)政策的协同框架。

(四)财政改革与现代财政制度研究的重要成果。财政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重要的构成部分,在改革中担当“突破口”、“稳定器”和“尖刀兵”的作用,并通过财政自身的改革为其他各领域的改革提供重要的支持。现代财政制度是“十三五”财政发展的重要目标,其建设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建立现代预算制度;二是建立现代税收制度;三是建立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财政体制。根据上述要求,2015年财政改革与现代财政制度研究的成果主要包括三个部分:财政改革总体设计、现代财政制度建设、财政业务与管理手段的改革等。

1.财政改革总体设计的研究与重要成果。财政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财政改革需要兼顾自足性、支撑性、协调性和系统性,因此,对财政改革进行总体设计,并从全面布局的角度进行理论和政策深入研究的意义十分重大。余蔚平在《适应新常态 迎接新挑战 完成新使命》一文中指出,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是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必然反映,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财政改革应以新常态为基础和对象,主动深化改革,以更好的迎接新挑战,并有效完成财政服务改革和发展的新使命。刘尚希在《面向“两个一百年”目标的中国财税改革》一书中提出,应围绕构建现代财政制度,探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中国财政改革与发展面临的问题及思路,其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强化理论研究推进实践创新、财税法治与依法治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与财税战略、地方财政能力与地方治理、国家治理与财税改革。王雍君在《深化财税改革的三维价值》中提出,新一轮改革强调了“全面”和“深化”两个要点,改革的全面性不仅体现在改革范围上,更体现在改革的维度上:不再是过去片面强调的“管理”维度的改革,还需一并推动“治理”和“法治”层面的财政改革。杨志勇在《国家治理视角下的中国财税改革》一书中提出,国家治理现代化呼唤现代财政制度建设,即按照大部制原则设置财政机构,形成“大财政”,进而通过政府信息的公开透明,加强监督,处理好财政管理与专业管理的关系,全面促进财政制度的现代化。

2.现代财政制度的研究与重要成果。现代财政制度研究视角既包括整体性的制度分析,也包括基础性的制度建设条件研究。楼继伟在《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是对现行财税体制的继承与重构》一文中指出,现代财政制度包括三个方面,即建立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现代预算制度;建立健全有利于科学发展、社会公平、市场统一的税收制度体系;调整中央和地方政府间的财政关系,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这三个方面都深植于现行财税体制之中,其改革也将对财税体制的继承与重构产生综合而全面的影响。冯俏彬在《未来财政十大变革》一文中,从体制变革与机制优化的层面对现代财政制度的构成结构进行了论述和分析,概括指出了十大财政变革,即所有政府收入将纳入预算管理,部门财力成为“过去时”;编制中长期预算将成为常态,部门工作计划性大大提升;绩效预算从局部走向全面,财政审计与问责从弱到强;税收增长有所放缓,但不会出现“断崖式”下降;税收制度将进行结构性调整,间接税下降,直接税上升;税收管理将更加重视个人,税收优惠受到严格管控;各级政府的事权范围将逐渐清晰,稳定性明显增加;分税制仍然是划分各级政府收入的基本制度框架;转移支付制度将成为分税制的有力支撑;财政政策继续积极,PPP成为主流。徐曙娜的《中国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研究》一书是从现代财政制度的构成基础角度进行研究的重要成果。该书是基于可逆性检验有效意义上的公平视角(区别于一般的差距缩小或均等化意义上的公平概念),就转轨经济中的财政公平做出探讨,并形成了四个方面的研究成果:一般预算收入的公平性、一般预算支出的公平性、政府性基金的公平性以及隐性收支和公债的公平性等。

3.财政业务与管理手段改革的研究与重要成果。财政业务与管理手段是体现财政职能、发挥财政作用的基础性措施。胡静林在《加快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转型升级 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和《改革创新 开创财政支农事业新篇章》等文章中指出,以改革创新、求真务实的精神,科学把握财政支农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研究明确新时期财政支农改革创新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刘尚希在《编制政府资产负债表的基础性问题》中认为,从中外比较研究入手来阐释政府资产负债表的基本原理及在中国的应用,是一较好的技术路线,有助于借鉴国际经验,少走弯路,加快我国的政府资产负债表制度改革步伐。马海涛在《新预算法与我国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中提出,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是我国继分税制改革后对预算管理制度进行的一项根本性重大变革,建立了适应我国公共财政发展的国库管理制度,应结合新预算法条文,进一步深化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封北麟在《万亿地方政府置换债券的金融风险分析》中则对地方政府置换债券的风险问题从金融和财政协同的视角进行了分析。

(五)财政体制改革的研究与重要成果。财政体制是政府间财政关系的重要体现,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和“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中的要求,要建立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财政体制,从而“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财政体制改革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研究、转移支付研究、体制的延伸影响研究。

1.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研究和重要成果。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和“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中所确定的三大改革领域之一。将事权与财力相匹配的基本原则重新表述为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既能更好的匹配权责,又可以区分支出责任与财力配置的差异。刘尚希《一个地方财政能力的分析评估框架》认为:财政能力是指一级政府在财政资源方面的运筹能力,包括财政资源的汲取、配置和使用,以及其整个过程中的组织与协调,因此,应以财政能力作为地方事权行使能力的重要依据。白景明《央地收入划分关系重构》认为:中央与地方收入划分制度是对政府收入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归属的界定,而所有政府收入要分别纳入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央地收入划分关系的重构应综合考虑上述四类预算的特点和收入的综合水平。闫坤、徐鹏庆在《分税制、财政困境与地方政府转型》中提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应建立现代财政制度,重构财政激励机制;合理调整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事权与支出责任;调整政府间财政收入,进一步理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收入划分;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规范地方政府的举债融资制度;改革现行的转移支付制度。霍军在《不同类型国家政府间财政关系量化分析及理论认识》中从国际比较的角度分析了这一问题,并从事权划分、财力匹配、责任分担的角度进行了经验总结。

2.转移支付研究和重要成果。转移支付是平衡地方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差异,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政府行政能力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体现中央意志,委托中央事权的重要渠道和机制。随着跨区域事权的不断显化,由中央政府协调或由地方自行组织的横向转移支付体制机制的地位和重要性也显著上升。财政理论与政策研究在2015年继续深化在上述领域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王朝才、赵光、吕旺实在《财政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的清理、整合和规范性研究》中提出,我国专项转移支付制度运行中存在项目设立程序不够规范、项目预算编制不够科学、绩效考核体系不够健全等问题,为了有效解决此类问题,应借鉴发达国家的相关经验做法,并从健全监管制度、注重绩效评价等视角进行完善。贾晓治、岳希明在《我国不同形式转移支付财力均等化效应研究》中提出,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在资金分配上均向财力较弱的地区进行了倾斜,具有财力均等化效应,在强度上,一般性转移支付较专项转移支付要强。在构成一般性转移支付的诸多子项目中,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向财力较弱地区的倾斜程度最强,教育转移支付次之,紧随其后的分别是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励补助以及调整工资转移支付。陈少强在《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制度的规范化》一文中,就如何在确保转移支付效率和效应的前提下,提升体制机制的规范化水平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研究。

3.财政体制的延伸影响研究和重要成果。财政体制的延伸影响是指因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划分而导致的宏观经济因素、社会发展因素、区域结构因素等非财政因素的变化和调整。刘尚希在《科技创新与政府间科技事权划分:国际经验与国内实践》中指出,科技创新是创新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在其中发挥着重要而关键的作用,中央和地方政府间科技事权划分不清,财政支出责任长期错位,严重制约着我国科技创新实践。孙开、温鑫在《中国地区间财力差异的空间结构探析》中,在对财力差异进行区域间和区域内的空间分解后,进一步解析了形成系统差异和个别差异的内在原因,为调节地方财力差异的转移支付设计和提高财政均等化水平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于之倩、李郁芳《财政分权下的地方政府行为与非经济性公共品——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认为:为了顺应财政分权改革及地方发展的需要,地方政府为使交易成本最小化,应努力改善政府治理结构,提高政府治理水平,从而起到改善非经济性公共品及公共服务供给的作用。王喜、蒋薇薇等人在《财政分权对区域资本流动的影响研究》等文章中,也从资本、创新等方面对财政体制的延伸性影响进行了研究。

(六)税制改革与税收政策的研究和重要成果。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改革税制、稳定税负”,并“深化税收制度改革,完善地方税体系,逐步提高直接税比重”。因此,税制改革和税收政策的调整是全面的,既包括税种结构,又包括征收制度,还包括税权归属和税收征管等内容,现代税收制度已经成为现代财政制度的重要构成。税制改革和税收政策的研究可以分为三个领域,即宏观视角的税制改革、分税种的税制改革、税收政策设计与实施等。

1.宏观视角的税制改革的研究与重要成果。宏观视角的税制改革是指宏观税负、税收体系、税制理念和税制改革的取向等研究。高培勇在《中国近期税制改革动向与趋势》中认为,以十八届三中全会为转折点,中国税制改革的方向定位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跟上全面深化改革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将税制改革行动的落脚点放在税收制度的现代化上——“建立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匹配的现代税收制度”。戚悦、王朝才、张晓燕在《拉美与东亚国家(地区)中等收入阶段的税负、税制结构的比较与启示》中以国际比较的视角,提出中国若要快速通过中等收入阶段,还需要在税制改革的基础上继续稳步提高小口径宏观税负、提高直接税在税收中的比重,积极发挥税收筹集财政收入、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结构优化的调控作用,助推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岳树民在《构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税收制度》和《基于税收能力视角的中国税制改革》中提出,税收为政府取得收入,既要尊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要矫正市场失灵,现代税收制度应立足于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充分考虑税收制度的基础性、重要性,注重税制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建立起目标明确、作用科学、法治完备、征管到位、体系完善、功能健全、结构合理、税负公平、运行稳定、机制有效的现代税收制度。吕冰洋在《论推动国家治理的税制改革》中提出,下一步税制改革的方向是:税制结构要向国民收入再分配、使用和积累环节调整;税种建设要坚持统一简明、嵌入家庭的原则;税收分配要坚持分税为主的方向,要有利于调动各级政府的积极性。白景明《细观税收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变动关系》认为:近10年来,税收增长率经常两倍于经济增长率。这一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忧虑就是今后经济增长率下调会连带税收增长加速下调,最终引发财政收支高度不平衡。

2.分税种的税制改革研究和重要成果。根据“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纳入税制改革的主体税种包括“营改增”、个人所得税、消费税、资源税、房地产税和环境保护税等。2015年的相关研究主要是围绕这些税种的设计和税制改革展开。高凤勤、王朝才、吕旺实在《主要市场经济国家遗产税经验及其启示》中以OECD和金砖国家为代表的主要市场经济国家在征收遗产税方面积累的经验为基础,结合我国的实践,认真而全面的分析我国的遗产税改革的相关要点内容。张学诞《我国房地产税立法中的几个重要问题研究》一文在分析加快房地产税立法的重要意义之后,对房地产税的性质和定位进行系统分析,提出我国房地产税的改革设想和具体税制要素设计,并认为房地产税应成为地方政府未来的主体税种。安体富在《开征房地产税与所有权无关》和《房地产税立法的法理依据与相关政策建议》等文章中指出,征税与所有权无关;征房地产税,不存在重复征税问题,房地产的财产性属性与其产生的社会成本直接相关。许文的《环境保护税与排污费制度比较研究》一文,在征收范围、税率、税收优惠和征收管理等方面对环境保护税与排污费进行了制度比较,并提出了适度扩大征税范围、逐步提高环保税的法定税率水平、调整部分优惠政策、完善征收管理制度等进一步完善环境保护税法规定的政策建议。李伯涛、马海涛在《分权视角下的中国环境税收体系设计研究》中提出,我国在征收环境税时,应遵循分权治理原则,构建中央和地方两级环境税收体系,并提出了中央性环境税和地方性环境税的具体征收方案,即设置中央性的大气污染税和地方性的环境保护税。

3.税收政策设计与实施的研究和重要成果。税收政策设计与实施立足于如果推进税种的建立和税制的实施,强调科学性、规范性和一定程度的实践性。苏明在《为什么开征环境税应先试点》中提出,我国目前对于废气、废水、固体废物和噪音等污染排放实行的是排污收费制度,因而对这些污染物排放征税实际上就是排污收费的费改税问题,因此环境保护税的主要目的是减少污染、加强保护,而不是增加税收,考虑到各地的实际情况,应在试点的基础上,总结有效的经验做法,并予以立法推广。郭婧、岳希明在《税制结构的增长效应实证研究进展》中对税制结构的经济增长效应进行了分析,认为虽然税制结构的增长效应难以得到完全统一的结论,但从对经济增长有害程度由大到小的角度来说,大多数研究都给出了所得税、消费税、财产税这样的排序。

(七)宏观视角的财政收入问题的研究和重要成果。宏观视角的财政收入问题的研究领域是除了税收制度和政策以外的财政收入的宏观效应问题。在结构划分上,可主要划分为宏观变量与财政收入、债务管理和债务收入两个部分。

1.宏观变量与财政收入的研究与重要成果。宏观变量与财政收入的研究即财政收入的宏观经济效应和对特定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白景明《科学认识当前财政收入形势》一文认为,要科学看待当前财政收入低增长势态,要承认其客观性,要由此出发去确定支出政策和财税改革政策。蒋震、安体富在《通过解决土地财政问题调节收入分配的政策建议》中提出,应该不断提高中间产品增值税的中央分享比例,直至将这部分增值税全部划为中央税。引发地方政府投资冲动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共享税制度,特别是增值税制度的分享,通过中间产品增值税分享比例的调整,能够降低地方政府对于招商引资的激励。崔治文、周平录、杨洁《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财政汲取能力分析》一文认为,2007—2013年我国西部9个省的财政汲取效率年均上升2.8%,技术变化指数年均上升4.9%,而综合技术效率指数年均下降1.9%。财政汲取效率的提升主要源于经济总量的大幅增加,而综合技术效率下降则说明该地区的财政汲取主观努力程度不高,一方面受对中央转移支付严重依赖性的影响,另一方面是由于税收征管资源的配置不合理所致。安晓丽在《消费对财政收入的空间溢出效应分析——基于北京市区县视角》中对消费的经济产出和财政收入空间滞后效应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消费的财政经济效应和提出了收入分配的优化思路。

2.债务管理和债务收入的研究和重要成果。新《预算法》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意见》都对地方政府的债务管理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和准则,从而开启了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新一轮改革。债务管理和债务收入既形成了我国重要的经济风险,又在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加强管理、有序使用、规范运行成为当前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和债务收入的重要内容。刘尚希在《地方政府性债务的法治之举》和《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不是来自于债务本身》等文中提出,地方政府举债行为本身并不可怕,单纯的债务规模数据也并不必然代表政府面临债务危机,关键问题是政府举债主体责任是否明确、举债目的是否合法、债务规模与偿债能力是否匹配、债务风险是否可控。高培勇在《关于财政收入紧缩条件下的地方债问题》中指出,中国地方债的问题不仅仅在于数量上,而在于形成机制和运用机制上,受既有赤字和国家发行规模的控制,有些地方债没有办法自发自还,在控制视野之外的地方债将是一个风险源,而且自发自还地方债需要有一个健全的债务人格。

(八)财政支出和财政支持政策的研究与重要成果。财政支出和财政支持政策既包括财政支持的方向、结构、手段和规模的研究,也包括以财政支出为手段,对公共服务产品、重点产业发展、社会福利救助等开展调控和支持的财政政策措施。在结构上,可主要包括财政支出手段与方式、财政投入重点与方法、财政支持政策与效应等三个主要领域。

1.财政支出手段与方式的研究和重要成果。财政支出手段与方式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新的支出领域或是决定支出的新的研究方法上。苏明《我国应急管理财政支出政策研究》一文在梳理了我国应急管理财政支出政策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应急管理财政支出的政策建议,如完善各级政府间应急管理的事权和财政责任分担机制、加大预防性财政支出、建立应急预算制度、完善预备费制度、优化应急管理支出结构、建立巨灾保险制度等。王朝才、陈贵富在《政府财政支出与就业的经验分析——基于CHNS微观面板数据》中利用微观面板CHNS数据,应用随机效果面板单位概率模型来分析政府财政支出和就业的关系,并对财政支出的就业效应进行了分析,指出滞后一期财政支出实际增长率和滞后一期人均财政支出实际增长率会降低东部和中部各省的就业率,但会提高西部各省的就业率。刘宁在《中国地方公共财政支出结构演变与优化》一书中,通过国际经验比较,对中国地方政府构建公共财政体制以来,地方公共财政支出结构的演变进行了实证研究,指出了地方公共财政支出结构演变的功能特征、区域特征、层级特征。刘险峰在《经营性领域财政资金股权投资改革问题研究》一书中针对财政股权投资和基金组织运营等问题给予了全面的回应,对于财政资金支出方式的改革和创新提出重要建议。张芳芳在《财政支出视角下的事业单位养老金制度选择研究》中从两个角度开展研究:第一,梳理现行改革方案在试点过程中的问题及其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第二,基于财政支出视角论证和评价二元方案对现行退休金制度和试点方案的改进效应。

2.财政投入的重点与方法的研究与重要成果。该领域的研究主题和内容极为广泛,研究对象一般围绕重点工作和前瞻性的安排展开。刘昆在《深入推进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中指出,要准确把握综合示范的政策宗旨和要义,按照扩大示范效应、加强组织领导、抓好政策执行、加大资金投入、做好培训宣传等要求,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政策措施,在创新中推动工作再上新台阶。韩凤芹、赵伟在《R&D中政府投入效率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省级面板的数据的研究》中认为,2009年以来地区间效率差异在缩小,政府科技投入效率呈阶梯式分布,东部地区高于中西部地区,技术效率变化的正向贡献逐步被技术进步率的负向影响所抵消,目前制度和政策无法适应科技创新的需要,资源配置机制阻碍了效率提升。胡燕红在《中国民生问题的财政投入研究》中针对民生建设中的财政投资的要点和方式进行了分析和概括,提出了财政投资的基本思路和关键目标。

3.财政支持政策与效应的研究与重要成果。财政支持政策主要是将财政支出纳入到规范化和机制化的轨道,以提升财政支出的公平性、公正性和有效性,并加强财政决策和支出管理的科学性、程序性和透明性。张少春在《勇挑重担 唱好主角 扎实做好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PPP工作》一文中指出,大力推广PPP要注重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以“建章立制”为基础,确保PPP健康可持续发展核心要求;第二,以“规范实施”为保障,确保PPP项目“高位启动”、科学合理运行 ;第三,以“政策扶持”为支撑,发挥政府“扶上马、送一程”的引导作用;第四,以“财政主导”为要求,发挥财政部门的“主力军”作用。史耀斌在《推广PPP模式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一文中指出,PPP模式是有效的动员机制和联通的桥梁,能够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的活力和创造力,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刘昆在《推动政府采购更加规范透明》中指出,政府采购制度改革的五个方向:一是规范购买服务,明确法律适用;二是提高透明程度,加强社会监督;三是强化政策功能,增强调控作用;四是注重源头管理,加强履约验收 ;五是明确时效要求,提高采购效率。闫坤、于树一在《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财税金融政策研究》中分析了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当前财政金融政策对文化产业的支持情况,总结了发达国家财政金融政策支持文化产业的国外成熟经验,提出了我国政府支持文化产业改革与发展的一系列政策建议。周波、张兆强在《促进创新创业的财税政策选择》中提出应从三个方面来发挥财税政策效力,促进创新发展,即:打造创新创业软环境,优化财政投入机制,完善普惠性收入政策等。刘冬青在《美国州高等教育财政政策的变革》中,全面考察美国州政府高等教育资助政策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变迁,并就州政府长期形成的拨款补贴的公立院校低学费、低资助的资助传统在80年代以来是如何从制度上和实践上被打破的给出了全面的解答。

(九)财政管理的研究和重要成果。财政管理是现代财政制度的重要构成,也是提升财政效率,优化业务流程,加强财政监督、保障政策效果和体现财政职能的重要载体。2015年,财政管理领域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的突破,在预算管理、国库管理、管理手段(方式)现代化、其他财政业务管理上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突破。

1.预算管理的研究和重要成果。预算管理是财政管理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预算体系建设、预算编制管理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等研究领域。高培勇在《完善预算体系 加快建立现代预算制度》中提出,政府收入和支出全部纳入预算,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是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基本前提,为完善预算体系,应明确“建立健全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的总目标,并以此完善四类预算组成的预算体系。白景明、石英华在《依法加快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中提出,全面规范的预算管理制度是现代财政制度的基本内容,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势在必行,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是史无前例的预算改革措施,应从思想、技术和管理三个层面做好这一改革。王雍君在《中期基础预算改革 我国应汲取的经验和教训》中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几乎相继采纳了中期基础预算 (MTBB)体制,包括中国在内的不少发展中国家和转轨国家也加入了这一进程。中国应广泛汲取相关的国际经验与教训,并以引入预测式MTBB入手,逐步过渡到全面的MTBB体制。石英华在《积极稳妥实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中也有相类似的建议和观点,而马蔡琛、郭小瑞则在《中期财政规划的预算决策行为分析——基于前景理论的考察》则根据行为经济学的前景理论,探讨了中期财政规划的决策过程,考察了制度因素对决策者行为的约束以及预算绩效的影响。认为通过强化中期预算限额,有助于实现财政总额控制,进而约束各支出部门间的预算竞争。任晓兰在《财政预算与近代中国的国家建构》一书中认为,中国的财政学研究,应该对国家建构意义上的财政预算与国家治理意义上的财政预算研究有所区分,使公共财政“实现其在约束政府权力与提升国家能力之间的合理张力”。张双照在《美国加州州政府财政预算问题研究》中,从比较借鉴的角度提出了我国预算改革和发展的相关路径和着力点。

2.国库管理的研究和重要成果。从财政职能来看,国库管理既有预算执行管理的层面,也有相关的债务管理、现金管理和政府采购管理等内容,为避免交叉,本处所指的国库管理仅指关于国库管理框架的探索和预算执行管理的内容。石英华在《现代国库管理制度改革》一文中,对我国国库管理制度研究领域的相关意见和研究进行了较全面的综述,提炼了重要的思想和思路,也归纳了多个方面的最新研究动态。王泽彩在《预算编制与执行过程中的法律制度》中系统梳理了我国预算编制与执行过程中法律制度建设成效,明确指出了分税种立法、按项目支出立法等财政法制建设的缺失,借鉴发达国家分税种立法、分支出项目立法等经验做法,提出“十三五”期间,我国加快出台《预算法实施条例》、分税种规范财税法律、按项目支出立法、建立财政转移支付法、研究预算绩效管理法等对策建议。于长革在《现代国库管理制度创新研究》一书中通过详细介绍部分典型国家的现代国库管理体制与职能,结合我国全面深化改革阶段新一轮财税改革与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提出下一阶段我国国库管理制度创新的目标取向,对构建完善的现代国库管理制度的路径和配套措施提出了具体思路与政策建议。

3.财政管理手段现代化的研究和重要成果。现代财政制度需要现代的财政管理手段,并注重科学性、规范性、信息化和准确性,在运用中既体现出财政业务的特殊性,又适当与其他领域的管理经验和有效做法实现融合。楼继伟在《提升财政管理的法治化水平》一文中指出,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各项要求,财政部门将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强财政法律制度建设、完善部门内控、推进预算公开,全面提升财政管理的法治化水平。财税体制改革应服务于建设法治政府的需要,进一步规范政府收支行为,保障政府履职能力。王朝才和杨志勇在财政数据运用和管理创新中做出了重要的研究,分别在《用活财政数据,服务财经决策》和《地方财政能力建设须发挥基础数据作用》等文章中指出,地方财政状况好坏直接关系到地方治理的成败,没有一定的财政基础数据作为运行的分析和决策的支撑,地方在国家治理中的任务就不可能完成。应着力构建财政大数据体系,尝试开展基础数据分析和大数据管理应用。

4.其他财政业务管理的研究和进展。根据财政职能和研究重点,我们将其他与财政管理相关领域的情况统称为其他财政业务管理,主要包括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评估管理等。赵鸣骥、马宏兵《借鉴世行、亚行人力资源管理经验 做好财政干部管理工作》一文认为:世行、亚行作为全球性的国际财金组织,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有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独到之处,应积极借鉴其经验和做法,实现对财政干部选拔、交流和考核中相关管理的现代化。许宏才在《创新是评估行业发展的新引擎》中指出,要把创新摆在评估行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为发展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间,推动评估行业由服务于传统企业向新型业态、新兴产业转变。黄宏杰、乔春华在《现代财政制度对高校财务的影响》中指出,现代财政制度对高校预算、收入管理、财务透明和高校会计产生影响,而高校财务是高校治理的重要基础和重要支柱,应根据现代财政制度的建设要求和高校财务的新型定位,推进高校教育的现代化水平。

(十)财政史及其借鉴研究和重要成果。财政史研究既是我国史学研究的重要构成门类,又是财政研究的重要分支。从史学研究来看,其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翔实的史料和连贯的主线甚至成为我们认识历史的重要角度与方法;而从财政研究来看,则是以史为鉴、继承创新的重要支柱,是我们回顾既往、总结经验、增强信心、改革创新的重要思想宝库。财政史及其借鉴研究可以分为财政史研究和财政历史经验借鉴两个重要方面。

1.财政史研究和重要成果。胡波《孙中山、廖仲恺的财政思想与实践》一文认为,孙中山和廖仲恺在财政问题上都有过理论探索和实践检验,他们在对财政的理解和经费运作上同中有异,各有特长,甚至彼此相得益彰。孙中山侧重寻求外部援助,试图通过捐赠、销售公债和借款来解决革命和建设所需的经费;而廖仲恺则希望通过增加税收、改革币制、统一财政、科学理财、合理开支来实现收支平衡。董春林的《角色转变与职能沿传:南宋内藏库的财政实态》一文认为,南宋内藏库“以待非常之用”的一部分财政职能被左藏南库和左藏封桩库分担,内藏库与这些所谓的朝廷财库承担着近乎相同的职能。这种财政职能的让位,与内藏库赋入的变化存在一定关系。但内藏财政角色表面上的转变,并不曾掩盖其财政职能的沿传与发展,但折射出其在应对即时国家财政问题上的滞后性或保守性。杨猛的《“求新”与“谋权”,试论载泽与清末财政改革》一文认为,载泽改革财政包含“求新”和“谋权”双重面向,既是以立宪财政新制取代传统财政旧制的改良,又是少壮亲贵崛起后重新划分权力利益格局的尝试。由载泽改革财政可以窥见,少壮亲贵集团的崛起改变了清末政治常态。李华瑞在《宋、明税源与财政供养人员规模比较》中对宋、明两朝的财政情况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虽然明代田赋税的绝对数额高出宋代许多,但不论是人口平均数还是田亩平均数,宋代征收的田赋税额都高于明代,这说明宋代政府干预经济的程度和能力大于明代,且宋朝民众承担的赋税额度更重。宋、明两代的官俸吏禄和军费在财政中均占有重要地位表明:宋、明最高统治者对于军队和官吏都有充分的认识和倚重;以募兵为主的养兵政策和制度在某种程度上不符合中国古代以农业立国的社会现实;宋代官吏、军队所享优厚待遇远高于明代,确切表现出宋朝“恩逮于百官者,唯恐其不足;财取于万民者,不留其有余”的历史特征。

2.财政历史经验借鉴的研究与重要成果。刘尚希、韩凤芹、申学锋在《明清科技发展:政府作用与历史经验教训》中指出,由盛转衰深层次原因是创新环境的缺失,主要影响因素为:专制政治和封建教育走向极致,科技发展与进步缺乏良好的制度环境;中央与地方间科技、教育的职责划分不合理,科技发展缺乏足够的财力保障;思想观念僵化落后,科技创新缺乏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闭关锁国阻碍了市场的发展,科技创新缺乏良好的市场氛围。刘大可《山东抗日根据地财政经济工作的经验和启示》一文认为,在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过程中,中共山东地方党组织和民主政府十分重视财政经济建设,制定了一系列财政经济政策,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工作,并且取得了显著成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对于新中国成立后的财政经济工作的有效开展在实践、思想、经验和干部上都做了必要的准备。史卫的《“供给侧”古训》和《中国古代产业结构调整与财税政策运用》两篇文章都从产业层面出发借鉴古代财政史的相关经验 :“因地制宜”成了产业结构调整最早的推动力;而集市场和市场则提升了产业结构调整的广度和深度;技术进步提升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效能。在财税制度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随着人口的增长、文化意识的发展以及自然资源的变化,产业结构调整呈现周期性变化。“供给侧”与财税政策的运行和效力一直有着直接的联系和重要的影响。

(十一)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改革。严格的说国有资产和国有企业的问题应该是政府与市场、财政与产业的一个边缘性的问题。但从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以及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是预算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角度出发,并根据中央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分工中,由财政部来负责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等内容,所以将本领域的研究纳入财政理论与政策研究的对象,并加以总结和概括符合战略要求和管理实际。在研究领域上,重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混合所有制与员工持股改革等。

1.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研究与重要成果。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研究既为国有资产出资人、监管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和投资公司、国有企业之间的关系。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和投资公司的身份是双重的,既承担一定程度的出资人的角色,又接受国资委的委托承担代投资运营平台的角色。据此,潘泽清在《投资运营公司的地位》中指出,组建投资运营公司与国有企业改革有着密切的联系,它通过助推国有企业各个方面的改革,来提高国有资本的运营效率。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中,核心任务与要求是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市场化的用人和管理机制、长效的绩效评价和激励机制等。徐玉德在《加强国有文化资产监管:提高国有资本控制力》中指出,加强国有文化企业资产监管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保障,也是健全国有文化资产经营体制的必然要求。并就提高国有资本控制力提出以下建议:第一,加快监管立法和制度建设步伐,理顺文化企业国有资产监管体制;第二,强化文化资产管理基础工作,夯实监管工作基础;第三,创新监管方式方法,建立健全文化资产监管体系;第四,优化国有文化企业资源配置,提高国有文化资本的控制力。

2.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研究与重要成果。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是体现出资人权利,并实现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载体,在实践操作中,一方面要根据社会平均分配利润的水平向政府(出资人)上缴税后收益,另一方面则要通过调入公共预算体现国有企业对社会公共服务的支持。喻光耀在《加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的探索与思考》中提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从无到有实现了零的突破,并在国有资本收益收缴、预算管理范围扩展、促进国有资本有效运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纳入预算管理的国有资本经营收入主要为利润、股利收入、产权转让收入等;支出则主要用于补充社会保险基金、推动公交国有化、增加国有资本投入等方面。谭啸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改革面临的形势、任务与难点》中分析了国家有关政策要求和国企改革形势任务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工作可能造成的影响,在借鉴我国历史经验和相关国际经验基础上,基于双元结构财政理论,提出我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改革的总体思路和具体措施。严金国《关于中央金融企业国有资本经营预算问题的几点思考》一文认为,国资委监管企业及各部委所属企业已陆续纳入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国有资本收益上缴比例也逐步提高。但盈利能力较强的金融企业一直未纳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范围,在财政收入增速趋缓的背景下,建立并完善中央金融企业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混合所有制与员工持股改革的研究与重要成果。作为国有资本的出资人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相关规则的制定者之一,财政的职能应覆盖混合所有制和员工持股改革等重要国有企业治理机制与结构。文宗瑜在《经济下行压力下的混合所有制的改革设计及推进——东北三省混合所有制改革研究》中提出,东北三省的混合所有制改革设计上应有更高的战略视野,不能单纯定位于以非公有资本增量盘活国有资本存量,而应着眼支持并推动产业格局调整、产业分工思维修正、资本自由流动、产权交易市场创新以及市场力量重塑,并以更大的力度推进改革,为新产业、新发展、新增长腾出空间。卢俊在《推进混合所有制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提出,混合所有制经济已经定位为我国基本经济制度重要实现形式,进一步明确其发展方向,使这种富有效率和活力的资本组织形式,成为深化国企改革的有效载体和动力,也是深化国企改革的基本方向与重头戏。陈人江《从混合所有制看国有企业改革》也得出了相类似的观点。刘纪鹏《国企员工持股计划中的三个问题》认为,员工持股问题并不是国企改革中的新鲜事物,在国内也有着30年左右的实践经验,而当前改革的关键是如何为员工提供改革的补偿,并对企业经营起到激励作用,并非仅仅是一种治理结构的变化。王在全《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中的员工持股问题研究》认为,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应注重防止员工持股的平均化、形式化、外部化,内部人控制、激励的短期化、利益协调困难以及流动性等问题存在,使员工持股的积极作用受到影响。文宗瑜《国企并购十字路口:是进,还是退?》认为,在此轮中国经济下行与国企转型中,部分国企通过改革、改制走出困境而具备了国际竞争力,未来的国企并购既要转变并购方式,还要进行并购创新。但是,通过并购不断扩张规模而做大的国企,在世界经济与中国经济转型遇阻导致经济增长乏力的压力下,继续并购存在困难。岳希明、蔡萌《垄断行业高收入不合理程度研究》认为,垄断行业高收入中的不合理广泛存在于各个收入阶层,且不合理程度随着从业人员收入水平的上升而逐渐加大。这说明与普通职工相比,垄断国有企业高管人员的高薪酬更加不合理。这就要求政府部门在从整体水平上管控垄断国有企业高收入的同时,应该重点管控管理层的高收入。因此,解决垄断行业高收入问题的根本策略在于区分不同的国有企业类型,实施不同的企业管理模式和薪酬制度。

二、财政理论和政策研究机构发展与体系创新

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财政理论和政策研究机构的发展和体系创新有了新的方向和指针。在《意见》指导下,中国财政学会、财政系统科研机构、各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财政研究教学单位都取得了显著发展,并在体制机制上形成了新一轮创新。

(一)坚持学会“两为”方针,建设高端财经智库。2015年4月9日,财政部党组书记、部长,中国财政学会会长楼继伟在“中国财政学会2015年年会暨第20次全国财政理论研讨会”上讲话指出,中国财政学会要“努力提升财政科研水平,建设高端智库”,并指出,智库是国家软实力的代表,为决策服务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中国财政学会加强高端智库建设,一要有全球视野,二要有大局观念,三要立足财政但又不拘泥于财政,四要坚持重大问题导向。

根据楼继伟会长的指示和学会年会《报告》的要求,中国财政学会立即开展了一系列重大体制和机制创新。第一,尝试开展学会理事会、学术委员会和首席专家团制度建设,全面落实《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建立长期重大研究课题制度和专项基金机制建设和支持制度。第二,强化中国财政学会秘书处的地位和作用,将中国财政学会秘书处从一个日常联络机构转变成管理、服务和协调机构,以更好的统筹资源、加强协作、指导创新。第三,加强各研究专业委员会的规范化管理,在专业委员会开展机构健全化、活动常态化、研究协作化和机制现代化的建设,并按照现代新型智库的模式,尝试开展分理事会制度和基金制度,并试行首席专家聘任制度。第四,联合各会员单位、各省级财政学会开展重大课题攻关,重大改革支撑、重大政策预设和评估等研究工作,集中各方优势,实现新型智库体系的建设和突破。

各省级财政学会也在机构建设、体制创新和机制完善上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湖北省财政学会加强服务中心工作的建设,根据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在省财政厅的指导下,联合省内各单位的财政研究团队,集中力量在重大经济体制改革和财政管理创新上形成了一系列的重要成果。北京市财政学会加强对现实重大问题的研究,2015年根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中心”的要求,从民生、产业、社会和创新四个角度,集中全体会员单位的力量开展重大课题攻关,并对全年的财政理论和政策研究统一开展评奖工作。辽宁省财政学会着手组建省级现代新型智库,在不断完善理事会制度的同时,开始着手建设专家库和重大研究专项基金管理制度。江苏省财政学会则根据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结合重大改革实践,在资源税、房地产税、“营改增”和现代预算管理等方面,广泛调动会员单位的力量,建立中长期稳定机制,开展持续性的社会经济调研和财政系统的决策服务支持。

(二)服务现代财政制度建设,建设现代高端财政科研系统。财政科研系统在2015年也取得了重大的发展,并以中国特色的新型智库体系作为财政科研系统的发展目标,实现中央与地方联动,横向交叉研究深化,支撑决策、服务改革更加现代化的现代财政科研组织和管理系统。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将建设现代一流高端财经智库作为发展方向,并以服务现代财政制度建设,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和深化财政改革做为工作的新重心所在。为实现这一要求,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从机构设计、运行机制和管理办法上都进行了深入的改革,并已初步取得了良好成效。一是在内设机构上,将研究处室的设置安排,改为12个研究中心。既有效调动了各内设机构的积极性、主动性,又根据“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的要求重新构建了研究的组织机构和机制,更好地为中心工作服务,为现实服务。二是组建学术委员会,由学术委员会制定科研规划、评定科研成果、评选优秀人才、选择科研课题、选聘外部专家和仲裁学术纠纷。这一机制,有效提高了科研管理的水平和能力,并创造公平竞争条件,使科研资源的分配和科研成果的验收更具权威性和规范性。三是尝试开展理事会制度和首席专家制度的建设。这两项制度是一流高端智库所要求的现代治理结构,并在国际高端智库中具有通行性、典型性的特征。四是进一步完善博士后培养机制。实行“两站合一”的改革,既是博士后的流动站,又是博士后的工作站,所有在站博士后进研究中心担任研究人员,参与一线研究工作,为博士后的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化和提升,以及在发现人才、准备人才和使用人才上实现博士后研究人员与在职研究人员的联合和统一。

地方各级财政科研机构也在机制设置、内部组织和管理机制上形成了一系列富有地方特色的创新。贵州省财政厅科研所、四川省财政厅科研所充实提高调研科、文秘科的研究力量,让一线科研人员到基层工作的一线去,既总结地方经验和有效措施,又将最新的财政理论和政策成果赴诸实践检验,相关同志的地方挂职和业务调研得到了地方领导和厅领导的好评与批示。湖南、广西、河南、浙江等地财政厅科研所采取“两个轮子”驱动的方式,打通理论研究、政策研究和政策规划的“樊篱”,加挂政策研究室的牌子,统筹管理厅内的研究资源和力量,实现了财政科研和财政政策的有效协同。广东、山西、黑龙江等地财政厅科研所推进人才资源和业务资源的“两个双向”,即:人才资源实现省和地市的双向流动,科研人员进地市,参与地市的财政改革和管理实践,地市优秀人才进省厅,加强理论素质,提升业务水平;业务资源实现科研机构和业务处室的资源共享、研究共担、成果共创。

此外,地方财政科研系统的延伸层级也在不断发展。如云南、吉林、河南、湖北、辽宁等省区,财政科研机构已经建立到县,从而在各个层级上都做到科研与业务并进,理论与实践同行。

(三)其他财政科研与教学单位的发展与创新。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进一步完善机构设置,完善治理结构,提升研究水平。到2015年底,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已拥有11个研究部室,全面覆盖重大的财政、税收、贸易、投资等重要领域,在财政理论和科研活动中的作用更加突出。中国社科院财税研究中心也进入到研究组织和运行阶段,研究中心通过整合社科院各领域的研究力量,并统筹外部的财政、税务研究人才,为财税科学的现代化和财税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在理论研究、政策规划和运行分析等领域作出了一系列重大的研究成果。

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研所、经济学院财政学系、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公共财政研究中心,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中国财政税收研究所等国内一流教育教学单位的财政教学与科研机构快速发展,在完善学科架构、丰富理论内涵、延伸专业领域和支撑科学决策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东北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一系列国内重点财经高校,也在财政(含税务)院系调整、研究中心设立、高端人才引进和专业人才培养等体制机制上形成了一系列的重要创新,如上海财经大学研究中心智库化机制,中央财经大学的“大财政”学科融合体制等。

此外,各省社会科学院也纷纷组建财贸、财政类研究中心,成为财政理论和政策研究专业队伍中的新生力量。而部分高职财经学院升本、中职财经学校升高职等,也为我国财政研究人才的积累和财政研究基础的提升创造了重要条件。

三、财政理论与政策研究渠道和宣传方式的创新

2015年,财政理论与政策研究各界一方面加强既有的宣传和研究阵地的建设,另一方面又积极利用新媒体、新渠道和新方式拓展财政理论与政策研究成果的宣传,取得良好的宣传效果和引导作用。理论和政策研究成果的有效传播,对创造财政改革的有序环境、形成财政创新的良好氛围、推进财政管理的科学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理论期刊办刊质量提升,成果影响力进一步扩大。2015年,中国财政学会的会刊《财政研究》共刊发了244篇理论性和政策性文章,内容涉及财税体制改革、财政管理实践、重大财政理论创新和宏观调控政策等内容,社会影响进一步扩大,多篇文章引起了决策层和理论界的高度关注。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的《财贸经济》共刊发重要的财经理论性文章174篇,贾康、高培勇、刘尚希、夏杰长等一大批专家学者的文章和论点得到了宣传。中国财政杂志社的《财务与会计》和《财务研究》共刊发理论性和管理实践性的文章941篇,许多成果立足于操作应用和财务会计的结合区域,受众面广、创新性强。

2015年,财政理论和政策研究的重点期刊阵营在稳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壮大。除上述期刊外,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的《中国财经信息资料》、中国财政杂志社的《中国财政》、辽宁省财政科学研究所的《地方财政研究》、甘肃省财政科学研究所的《财会研究》、上海财经大学的《财经研究》、东北财经大学的《财经问题研究》、西南财经大学的《财经科学》、中央财经大学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学报》等一大批财政理论和政策研究类期刊被遴选为中文核心期刊,并在各自的领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力,社会关注度不断提高。

2015年,财政理论与政策研究的期刊阵营中又增添了不少新兵。山东省财政科学研究所创刊了《公共财政研究》期刊,全年刊登高水平稿件63篇;中央财经大学创刊了《财经法学》,在财政、经济与法律领域全年刊登高水平文章75篇。山西省财政科学研究所主办的《山西财税》、陕西省财政科学研究所主办的《西部财会》等期刊从内部刊物转为公开发行,影响力也在持续增大。

(二)财经新媒体广泛应用,自建平台系统更趋完善。2015年,财政理论和政策研究成果广泛使用财经新媒体进行宣传、传播。微信、微博、博客、BBS等成为相关成果文字传播的重要载体,而播客、优酷等渠道则成为音频和视频成果传播的重要载体。根据初步的匡算:全年使用微信传播的财政理论性文章约13500余篇、政策分析性文章约17500余篇,财税新闻类文章约12万余篇 ;重要的微信传播渠道从自媒体属性的“朋友圈”向双向互动的“群”进行延伸,有助于提升热点,形成讨论的主题,但也对相关理论成果的持续性有一定程度的削弱。全年使用微博进行传播的财政信息达到20万条以上,并形成财政领域的具有较高社会影响力、公知属性和正能量的“大V”账户逾千个。博客以其大容量、完整性和自媒体性在财政理论和政策研究成果的宣传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效率更高、内容更全、论证更深、互动便利成为其维持在新媒体中影响力的重要支撑。全年共发表财政领域的理论性、政策性博文约5万篇,并实现了与线下媒体的良好互动。网络论坛和BBS在专业领域仍保持良好的应用和推广,部分专业网络论坛和BBS在促进理论创新、传播研究成果、开展思想交流等层面的作用巨大。2015 年,专业网络论坛和 BBS 的运行情况良好,“财经网”论坛、“人民网”论坛、“人大经济论坛”等开设财政专栏和讨论专区,与财政理论和政策相关的原贴数量达到19000余篇,回贴和跟贴数量达到60余万条。播客、优酷等视听平台也在向财政宣传和理论传播领域延伸,全年共播发财政理论性、政策性、新闻性主题的材料约15000余部(篇),可视性强,感观印象明显提升。

2015年,结合云计算等技术形态和分布式等组织模式的兴起,APP等专业应用程序在财政理论宣传和政策研究领域得到了较好的应用。中国财政学会与中国知网合作试办APP专业应用程序,服务对象是面向全国财政系统和中国财政学会的全体会员单位;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与财政部政策研究室、信息中心合作建立政策实验室,并通过政策实验室构建全面的信息支持系统、大数据分析系统和云计算应用系统。湖南省财政厅将国库收支数据纳入系统内的数据服务应用APP,相关受众通过有效认证和隔离设施(如VPN等),获得实时的动态数据、财政科研的最新成果和财政理论的重要动态。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新开发的财政类的专业应用程序(包括APP和PC应用)达到110余个,在线阅览量达到3000余万篇次。

2015年,中国财政学会的官网首次上线运行,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网站对学会动态、重大研究、财经时事、理论创新、政策研讨等都开辟有专栏,成为财政理论和政策研究的重要阵地,全年累计刊登财政理论性、政策性和新闻性文章逾千篇,访问量也逐渐递增。同时,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的官网再次改版,新版设计更加具有现代性和时尚感,与财经研究的匹配度更好,相关栏目设计的也更加科学,全年累计上传财政理论和政策研究性文章约1万篇,网站访问量超过100万人次。各省级财政科研所、各财经大学(学院)的专业网站也刊发了大量的政策性、理论性研究文章,一些网站也因此成为国内的知名网站和网民的重点关注对象。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供稿,张 鹏执笔)

猜你喜欢
财政改革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改革之路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略论近代中国花捐的开征与演化及其财政-社会形态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医改需适应财政保障新常态
县财政吃紧 很担忧钱从哪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