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全面创新 激发创新活力

2016-06-06 02:11齐子漫
中国中小企业 2016年5期
关键词:创新型知识产权驱动

文/齐子漫



推进全面创新 激发创新活力

文/齐子漫

把创新置于我国发展全局的核心和突出位置,对于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建创新型国家具有划时代意义。

创新是引领经济发展的最持久动力源。我国目前处于经济结构转型、经济发展速度下滑的新常态下,创新更是成为我国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举措。把创新置于我国发展全局的核心和突出位置,以创新驱动引领经济发展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是打造我国经济发展新引擎、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的需要,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构建产业新体系的需要,是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改善发展质量的需要,对于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建创新型国家具有划时代意义。

理念创新具有先导性。理念引领观念,观念引导行动。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创新是引领经济变革的先导,是创新活动的思想灵魂和方法来源。长期以来,由于依赖资源发展的观念根深蒂固,人们思想僵化、因循守旧、固步自封,不想创新、不敢创新、不会创新,成为阻碍创新的第一道束缚,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最大桎梏。

科技创新是引领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里所讲的创新,是指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创新引领经济发展,一是要抓好顶层设计,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核心引领作用。要把握世界科技发展趋势,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构建全方位、多维度、系统性的创新体系,规划科技创新发展路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二是加强和突出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出创新型企业的优势。企业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体要素,它能够敏锐把握市场的变化以及对创新的需求,准确把握创新发展的方向,促使创新满足市场的需要;企业通过自主创新,能够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并将其转化为市场成果,产生出巨大经济效益。三是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创新源头作用,发挥科研优势,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促进创新与产业相结合,科技与经济相融合。

制度创新是引领经济发展的关键保障。创新活动的执行、创新驱动的发展需要有制度来保障。制定有利于创新驱动的制度和机制,构建全面的创新发展体系,是推动创新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面对着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变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首先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营造良好的创新创造环境。其次,构建完善的自主创新体制,使企业真正成为创新的主体,激发起企业创新积极性,以加大科研投入和成果转化。最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立健全有利于创新发展的法制保护体系。要加大对创新成果和创新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完善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体系,形成有利于创新创造创业的社会环境。

服务创新是引领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创新活动的开展,离不开人才和资金的服务支持。一方面,人才是开展创新活动的根基。要把人才作为创新创业的第一资源要素,深入开展人才培育和引进工程,全面提高创新人才素质,建设富有创新精神、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人才队伍,为经济发展构建强有力的创新人才支撑体系。同时,人民群众是创新的主导力量,要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激发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活力与激情,激发起全社会生机勃勃的创新局面。另一方面,以金融创新支撑科技创新,为创新创业“保驾护航”。创新活动离不开金融服务的支持。要发挥金融创新对科技创新的推动作用,鼓励金融机构向科技企业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引入风险投资基金、天使投资基金等,落实定向减税和普遍性降费政策,推动企业创新发展,引领经济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为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猜你喜欢
创新型知识产权驱动
数据驱动世界。你得懂它 精读
DARPA:美国创新型机构成功实例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智能制造“四维”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研究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Mesenchymal stromal cells as potential immunomodulatory players in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induced by SARS-CoV-2 infection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关于知识产权请求权内容构建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