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石语屑

2016-06-06 11:54黄连萍
大观(书画家) 2016年5期
关键词:激情创作

黄连萍

醒石语屑

黄连萍

治印的过程,也是陶冶情操的过程。

“心神不正,书奇欹斜;志气不和,字则颠仆。”(唐虞世南)故我治印有“三不”:心绪受干扰不落刀。激情不充盈不落刀、佳句未觅得不落刀,疲惫、烦心、不安乃创作之大忌。

我遵循“随类赋彩,随心所适”之艺术法则,前者着重表现技巧,后者着重表现自我。为了创造个性色彩,达到形式、内容、风格、意境相融洽的艺术境界,我从诗文、书画、音乐诸方面寻求真谛,以丰富自己的表现形式、章法技巧、节奏韵律和激发创作灵感。在创作实践中,不断践行表达一刀、一字、一印见情、见兴、见意和培养因人制印、因文生意、因材施刀的本领。

我把“拘必守,守必死,唯变可为新,可为奇,可为美,可为生”作为自己的艺术主张,意在时时告诫自己,拘守会使自己谨小慎微,平庸无为,困于传统,囿于规矩,必死无疑。而唯有变才是出路,出新于传统法度之中,出奇逸于平稳之中,出奇制胜,美在其中。

治印之难,难于在微小寸物中见大气派,以一刀而生趣,一字而生奇,一印而生意为能事,集万千气象于方寸之间,遂使人振奋,让人回味。

第153页至157页均为黄连萍作品

个性是治印者艺术生命的本性,也是其特性。故余常以笔尖刀头的表现力,章法布局的独特性作为追求目标。

如果说临摹是一种养料汲取,那么,创作便是一种“体能”支出,没有养料的支撑,便没有创作的源泉。换言之,临摹是蓄能,创作是支能,蓄支须相宜,一味强调创作,必然导致“体能”的透支。有道是:厚积而薄发。

与制巨印同理,制小印也要化大力,也要刻细致,刻到位,不能小看。常言“小中见大”。

篆刻之难,难于运用不定的刀法去表现不同质感的线条,以丰富线条的美感。因印而异,因文生意,刀法、章法须择宜而施,力求变化,得其意境。

对求艺者而言,勤奋、苦练、悟性三者缺一不可。勤奋是成功的前提,勤于临古是为了抵御俗气,培养大气;苦练是成功的首要条件,没有刻苦磨炼,不可能有扎实的基本功;悟性是求艺者成功的关键,没有悟性也就不可能有灵感,最终使艺术之泉枯竭,也必然导致失去生命力。

王羲之有“倘一点失所,如美人之病一目”之说,故我治印不忽视细微之处,细心构思,大胆奏刀之后,得有所收拾,计较细节乃决定作品完满之关键。

求艺者长期修行以得道,执着追古以得法。作品字里行间方能见人见智见精神,此乃真所谓“人艺合一”也。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财务公司面临的竞争日趋激烈。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成为各个财务公司关注的重点问题。财务公司建立外汇资金池具有三方面的作用:第一,可以加速资金融通,使财务公司和跨国集团公司收获更多的经济效益。第二,可以分开结汇和支付两个环节,减少财务公司的经济损失。第三,可以打破传统管理僵局,扩大资本运作空间。从这个角度来看,想要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财务公司必须提升外汇资金池的运营效果。

甲基蓝中加入吸附剂前后测得的数据如表2所示。甲基橙中加入吸附剂前后测得的数据如表3所示。吸附百分率数值比较如表4所示。

小巧中见大气,古趣中见新意,是我追求印艺之道。

我学刻以秦汉印为范本,时体察其线条布局的奇正之味,含蓄之妙,并参以明清诸家,以丰富自己的表现力,提升印艺。

孕妈妈可以适当使用电热毯,但一定要注意不要通电使用,或长时间通电使用。可以利用电热毯将床铺预热之后,拔掉电源。

我以为,书者,应以笔尖到位为上,称为笔健;印者,应以刀头功夫为能事,称为刀爽,若二者相适,其意无穷。

艺术创作要有“三气”。一是朝气,虚心好学,充满创作欲望;二是胆气,敢于突破创新,艺高人胆大;三是大气,力克匠气、俗气,成就品格的大气、作品的大气,留有时代气息。

治印的过程,也是陶冶情操的过程。在创作时,如果心情不好,没有激情,佳句未得,我一般就拒绝下刀。有时为了让自己处于一种最佳状态,以乐为伴,以酒助兴,从而使自己激情勃发,一泄为快。如创作获奖作品“单刀直入”,选定内容、形式、石料之后,饮罢乐起,乘着酒兴,奏刀刻之,五分钟“搞定”。痛快淋漓,一气呵成,力求突出一个“爽”字。

创新是一项传承古法而区别古人又区别古我的活动,重新认识自我是对古我的一种扬弃,是智慧、勇气和胆量的不可或缺。否定古我,有别古人,张扬个性是求艺者的必由之路,也是一项痛苦选择,而对成功者来说,便是一件痛快之事。

简单并非容易。就篆刻而言,相对多字印,以少字或少笔画篆字刻印,更能凸现作者章法布局之功夫。不容易在“少中见多”。

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在于,政论与新闻文体重点在状态、事实、说理和过程,以静态书面语为主,名词使用频度高;而小说充满动感,动词使用频数要高于名词。形容词是名词的修饰语,而副词以修饰动词为主,自然会随着修饰对象使用的增加而增加。但是,本次分析所发现的这种现象,是普遍性还是特殊性,尚需进一步研究。

治印者状态为上,有佳兴方有佳篆,有佳篆后有佳刻。

四是长度。枝条长度因株行距而定。要求行间梢头距1~1.5 m,株间交接率不超过15%,行间作业道通畅。不论长度、粗度,要像管娃娃一样,高度重视1年生枝的拉枝、环切等。

求艺者的心态决定其艺术生命。就篆刻而言,作品布局粗糙、刀痕疾冲、内涵空洞、一览无余,往往是思想浮躁,急功近利者的心态。

作为求艺者本身,应是“印内求印”和“印外求印”功夫的咸备,而后者,则要不断修炼。只有“千日修炼”,方能“一朝顿悟”。

搞艺术切忌赶“时髦”。适合自己个性特点,找准发展目标,一步一步,扎扎实实走下去,经得起磨炼,在耐得住寂寞,不断体味生活给艺术创作带来的乐趣和养料,功到自然成。

MOXA作为行业领先企业,也不断的调整自己的经营思路和方法,目前,国内正在积极推进制造业的转型,部署工业强国战略。MOXA也会积极参与到大家的智能制造改造和探索中,希望用产品,行业Knowhow等让用户在智能制造领域走得更快更好,让工业通信更加稳定、安全,共同推进国内智能制造的发展战略。

大气象

淳德(附款)

偶一为之(附款)

金猴得福(附款)

敬天爱人(金文)

安且吉

闻一知十(附款)

我常习惯将篆刻创作主要分成三个步骤。第一步是选材,包括选刻印文、书体内容和印材。这一步是靠平时的积累,多用点心思是不难做到的。第二步是写印稿并上石,此步需要花点时间,有一个反复揣摩修改过程,一旦定夺上石之后就等至关的择机操刀这第三步了。而第三步所以至关要紧,是因为其与创作者状态有关。镌刻是要有激情的,说白了就是冲动创作,再时髦点而言冲动就是“给力”。然而等待激情勃发之际又是波动不定的,无时无刻的,少则即时而顷刻完成,多则数日而漫长等待,一有机会就得立马操刀完成已上了石的印稿,有时居然一口气能刻十余方。当然,我虽未把收拾印面看作主要创作步骤,但也从未敢怠慢忽视过,尽管时常也会有“一锤定音”的惊喜之作。我始终感到,“收拾”一般是在钤印后所为,其艺术效果又常在意料之中,“大动干戈”之举只能说明创作者胸无成竹。

脚踏实地步步高。事情往往就是如此,你如果平时不踏实做好事,那好事也往往会踏空于你。

(3)提升技术,降低成本。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具有富饶秸秆资源的农业大国来说,为了加快推广秸秆直燃发电技术,务必尽快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质锅炉,从而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系统的经济性、可靠性及稳定性。

图1中的创业知识主要指与大学生创业有关的大学生创办企业时政府在工商、税务、贷款、扶持、场地、资金等方面的政策,各地对大学生创业都有一定的支持与优惠。自2010年起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后,这种优惠与扶持的力度更大了,特别是在当今国家大力畅导创新创业的导向下,国家及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了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支持政策,包括资金、场地、人才、技术等。在北京、上海、成都、青岛等全国众多城市都出台了相应大学生创业支持政策;法律知识指涉及企业创立与运作的基本法律、公司企业法律、劳动法律、税法等。

对搞艺术创作者而言,倘若心态或灵魂被人干扰,是一件可怕的事,更是一种悲哀。奇而不忘正,新而不忘旧,熟而不忘生,兴而不忘衰,艺而不忘德。面对掌声要保持冷静清醒的头脑,预防“心态中暑”;面对成绩要看到问题,从中找寻解决方法,更要听得进别人善意的批评,自知自明诚然可贵,而“旁观者清”更是硬道理。只有闻过则喜,懂得“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唯有如此,才能不断进取而立于不败,且越走越远,越走越宽。这也是成熟书家的标志所在。

2002年,当我捧回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创作奖后,虽再未参加过全国各类书法大赛,然而从未懈怠对书法艺术的执着追求,激情寓冷静,冷静生激情,时常思考如何有新的突破、自己在做什么、需要做什么,如何才能做好……这对我一个年过五旬、习艺有年者至关重要。

毫无疑问,创作应是情感的释放。而创作手法的不断积累又会使得激情有用武之地。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我感悟到:创作手法的少积累,必然导致创作任务的多积压。懂得积累,勤于思索,常有新意,常出奇想,才能常葆激情。光有激情而无表现手法就如同老牛落井,即便卯足了劲也是白搭。

猜你喜欢
激情创作
咱也过回『创作』瘾
萌动的激情
《如诗如画》创作谈
《一墙之隔》创作谈
我们的激情瞬间
户外激情
激情从未止步
四十年 我为黔茶激情抒写
创作随笔
创作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