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特色产业发展问题探析

2016-06-06 21:12骆海燕
商场现代化 2016年12期
关键词:西部地区特色产业发展

骆海燕

摘 要:近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发生了重大转变,开始由东西部地区的不平衡增长逐步向相对均衡增长转变。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不断深入,西部地区在发展开放型经济方面已经初见成效,社会发展水平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改善。但目前看来,西部地区在特色经济,尤其是特色产业发展方面还很不成熟。本文从西部地区的实际出发,对西部地区发展特色产业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尝试性的提出几点对策建议,以促进这一地区特色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西部地区;特色产业;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西部地区的发展差距经历一个先扩大后缩小的过程,尤其是近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发生了重大转变,开始由东西部地区的不平衡增长逐步向相对均衡增长转变。深居内陆的西部地区受其自然条件及国家政策的影响,在我国对外开放的进程中步伐明显滞后。新时期,伴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实施,将会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带来空前的机遇。特色产业作为西部经济的重要支撑,它的发展将对西部经济起到一个很好的拉动作用。

一、西部地区特色产业发展的优势和现状

1.优势

(1)资源优势

西部地区深居祖国内陆,优越的地理状况赋予了这一地区丰富的资源储备,包括矿产、天然气、石油、煤炭和水资源等各类能源资源蕴藏丰富且分布广泛。独特的资源优势为西部地区特色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要素成本优势

第一,西部地区劳动力成本优势明显。同东部发达地区相比,人均工资水平差异显著。2012年西部城镇人均工资水平为38586元,明显低于东部地区。第二,土地的使用价相比东部地区而言则低廉的多。比如工业用地价格,根据《国家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格标准》规定,我国的土地级别划分为15等,最低价标准从十五等的60元/m2递增至最高的一等840元/m2。前者所涉及县级单元全部属于东部地区,后者涉及县级单元中西部地区占比达到81.2%。充分体现了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的差异。

(3)产业优势

西部地区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赋予了其发展旅游业的天然优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需求逐步向精神文化需求转变,作为第三产业的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从西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收入与地方的GDP占比中可以看出,贵州省多占的份额达到18.9%;同时,包括西藏、云南、四川、重庆等在内的省份旅游收入同GDP的占比也大大超过10%,表明这些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业发展为重要的支柱产业。

2.现状

(1)特色农业的专业化生产和区域化布局初步形成

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地区根据各自不同的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特色农副产品结构得到了很好的优化,使特色农产品生产向优势产区集中;通过培育优势农产品,形成区域优势,提高了农产品的竞争能力。2012年西部地区粮食产量15495万吨、棉花产量370.5万吨、油料产量933.5万吨,分别占全国的26.3%、54.2%,27.2%。总体而言,西部重要农牧产品基地逐步形成。

(2)工业成为我国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和化学工业基地

2000年以来,西部能源和石化工业重点项目加快建设,装备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重点企业竞争能力增强,特高压输变电设备国产化、大型铸锻件加工、核电装备国产化、电子通信等领域重点项目建设步伐加快,西部地区各工业行业产值的绝对数不断上升,食品及副食品、能源、机械等行业产值占全国的比重也呈上升趋势。其中,能源行业上升幅度最大。但电子电器、纺织服装、非金属物资、黑色金属和金属物资的增加值占全国比重呈下降趋纺织服装和金属物资行业占全国比重到2010年均低于3%;医药制造、化工及石化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占全国比重相对稳定。

(3)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旅游业逐步发展成为新的增长点

截至2010年,国家在西部地区陆续批准了13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1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目前,西部已经基本形成了十大特色旅游区,培育出长江三峡、九寨沟、桂林山水、丽江、兵马俑、敦煌莫高窟等-批世界知名的旅游品牌。

二、西部地区特色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1.产业趋同现象严重

西部各省份产业间的互补性还很差,产业间的协调性不足,这样的产业结构导致产业的特色优势很难发挥出来,因此产业趋同现象比较严重。西部各地区不仅产业结构趋同,而且大多数的支柱性产业的很难集中起来,因而很难达到规模经济的水平,使产业结构转变和升级的难度系数进一步加大。面对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新技术革命的机遇,西部地区盲目追新和投资于新技术产业,造成了新一轮的更高层次上的产业趋同。从我国西部的工业化进程来看,首先,包括加工工业等在内的这类基础性产业已经严重制约了西部省份的重化工业发展;其次,重工业的产业升级与改造也呈现出疲软态势。如果不对这类问题重视起来,不是着力于建立促进技术向生产力转化的机制和环境,而是继续把精力花费在对高新技术产业上,其结果必然会导致新一轮的产业趋同现在。

2.特色产业无序竞争严重

受到经济利润的驱使,西部各省份竞相发展所谓的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陕西省30余家浓缩果汁加工企业大都集中在关中地区,有的相距仅十几公里,竞争激烈,规模都很难做大。有的地区确定的主导产业数量太多,无法形成规模优势。在有限的市场需求下,出现了企业之间争原料、争市场的恶性循环,导致销路不畅、产品积压、价格下跌、效益下降。同时,西部地区的龙头企业小而分散,集中化程度不高。尽管已经形成了一批规模较大的特色农业龙头企业,但这些龙头企业仍然规模较小,科技创新能力低,带动能力不强。优质农产品原料分散,没有形成规模制约了龙头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3.基础设施和软环境薄弱

基础设施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起点,因此,在大数据经济时期,网络化的基础设施是经济发展的关键。自我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各省市的交通条件虽然有了很大的改观,但受自然条件的限制,西部形成网络化的基础设施体系尚需时日。近年来西部的软环境建设有了很大改善,但受传统体制束缚及西部长期形成的计划经济思想的影响,软环境的彻底改善仍需时日。如政策法规的制定、对外招商引资的承诺条件仍缺乏稳定性和透明性,制定的优惠政策的落实仍存在问题,机构过于庞大、办事效率低等问题也亟待解决。

三、西部地区特色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1.促进资源深加工,凸显西部特色品牌优势

在工业化进程中,东部沿海地区依靠其开放优势,以工业加工为主导,相关产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虽然当前的西部地区也置身开放的关键时期,但受交通条件和经济发展等因素的限制,西部地区在人才、市场等方面都居于劣势。在当前这一时期,靠大幅的吸引外资来带动自身的发展显然不太现实,当务之急应当重点关注国内市场国内。同时,要想使西部地区起步的市场环境与东部地区加以区分,在日趋激烈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就必须选择特色产业,凸显品牌特色。

2.进一步完善西部地区的投资环境

只有不断的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才能使西部地区的特色产业发展永葆生机、焕发光彩在西部逐步形成-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这就需要各级政府部门为这类产业发展牵线搭桥,提高有利于特色产业优势得到发挥的大环境,同时,可以通过相关政策的支持与指导,将引导机制与同自由市场的作用有机结合起来。较之投资的外部环境,投资软环境的改变也并非易事,而这会让投资者面临的各类不确定性因素增加,进而畏惧投资。西部各省市为了改善软环境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下大力气清除各类可能阻碍投资的现象、风气,让投资者敢于投资、放心投资、安心投资。

3.继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在西部地区的公路建设过程中,应进一步推进“油路到乡”和“公路到村”建设工程的实施,建成能到达全国的各类路线。铁路建设方面,应完善路网结构,扩大路网覆盖面,基本形成抵达全国各的干线公路,建设通达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通道。民航建设应优化民舰场布局,提高机场密度,促进旅游资源开发,边远地区交通条件改善和加强交国防通。改善边远地区邮政网络设施,建设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推动城乡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向基层地区延伸。提高严重缺水地区供水保障水沼气等清洁生活能源,加快建设农村中小型水利基础设施及其配套工程。

参考文献:

[1]安树伟.西部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2]高全成,王恩胡.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状况综述[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8.

[3]袁境.西部特色优势资源与特色产业开发与发展探析[J].2010.

[4]耿小珂.中国西部沿边地区特色产业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

猜你喜欢
西部地区特色产业发展
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路径分析
河北加快推进细化实化县域特色产业振兴措施
区域发展篇
西部地区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资源配置的思考
以法治提高西部地区环境保护实效
影响西部地区承接转移产业的原因分析
图说共享发展
社会工作视角下贵州地区农村空巢老人家庭养老模式的探究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