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宽窄行栽培技术

2016-06-08 13:45刘红英
安徽农学通报 2016年10期
关键词:会东县浅析水稻

刘红英

摘 要:水稻宽窄行栽培是一种优质高产、节本增效的栽培技术。该文介绍了水稻旱育稀植技术、宽窄行栽培大田管理、大田病虫害防治等,以供农技人员和农户参考。

关键词:会东县;水稻;宽窄行栽培;浅析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10-0059-02

会东县隶属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与宁南县、会理县相邻,并与云南省东川县、巧家县相隔,因位于会理县的东部而得名。会东县是一个多民族分布的县区,总人口35万人,有布依族、彝族、傈僳族、汉族等28个民族。

会东县在气候条件上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无霜期长,雨热同季,气候温和,日照充足,具有山地、平原立体气候特点。最冷月出现在1月份,平均气温8.3℃,最热月份在7月份,平均气温21.6℃,全年平均气温16.2℃。

会东县是一个以小麦、油菜、水稻和经济作物并重的农业县区,经济作物占有很大比重,是当地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水稻宽窄行栽培技术在凉山州及至会东县得到大面积推广,这种技术充分发挥了边际效应的作用,水稻个体和群体的增产潜力得到了应用,增产效果明显,一般增产10%左右[1]。笔者在基层从事多年水稻技术推广,现对水稻宽窄行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旱育秧的技术

1.1 育苗前准备

1.1.1 选择合适苗床 一般旱育秧苗床宽1.4m,沟宽0.5m。选择质地较好、土壤肥沃、背风向阳、疏松通气的蔬菜地或者水浇旱田作为苗床,水稻田或低洼田、水渍田或地下水位低于30cm的田块不能用作苗床。

1.1.2 苗床施肥 每m2苗床施复合肥0.3~0.5kg,农家肥4~6kg,然后按照耕翻、施肥、碎土的程序,再耕翻3次以上,这样做可以使营养土和肥料充分混合,避免产生肥害[2]。

1.1.3 整畦播种 一般情况下畦沟0.4~0.5m,畦宽1.2~1.4m,并对床土要进行整细,留足一定量的过筛土备盖种子之用。

1.1.4 选用品种 杂交水稻种子:选择1~2级良种,发芽率不低于90%,纯度不低于98%,净度不低于97%[3]。主要推广四川主推杂交稻品种,在播种前曝晒2~3d,有利于打破种子休眠状态,提高苗床种子的发芽率.品种有:渝香203、Ⅱ优498、川优6203、蓉18、德香1403、宜香4245等。

1.1.5 种子处理 选好杂交水稻后,在水温15~16℃条件下,用2%石灰水进行消毒;然后进行催芽处理,水温30~32℃,浸种2~3d,当80%的种子破胸后,把水温降到25℃,并经常翻动种子,在常温下进行晾芽。

1.2 播种管理 水稻种子播种量要适当,播种量过小,虽然苗壮,抗逆性增强,还不易感染病害。但是缺点为:秧苗根系发达,对于移栽秧苗极为不易,插秧时费时费工,还易散落秧苗,造成浪费。种子播量过大,容易感染苗瘟、立枯病等苗期病害,因为苗势柔弱细长,抗逆能力差,移入大田分蘖能力差。经过生产实践证明,播种量为0.5kg为宜,播种时将种子压入土中,并且让种子与土壤充分接触[4]。

1.3 温度管理 为了有利于早出苗,出齐苗,可在苗床上盖上一层地膜,使棚内温度保持在30℃左右为宜[],在苗出齐后移去地膜。对于大棚内温度控制分为2个阶段:在一叶一心期,棚内温度降至2~28℃;当苗长到二叶一心以后,棚内温度控制在25℃左右,并且适当揭膜通风,保障空气流通,还可以防止秧苗疯长。在起秧苗7d左右,为了尽早适应外界环境温度,可将棚膜全部揭去进行秧苗素质锻炼。

1.4 移栽 会东县水稻宽窄行栽培有2种方式:一种方式为4垄窄行和1垄宽行进行间隔栽培;另一种方式为2垄窄行和1垄宽行间隔栽培。生产实践证明,第一种方式4垄窄行和1垄宽行间隔栽培更为合理,这种栽培方式土地利用率高,植株群体分布合理,从而使整体植株的光合效率高。窄行距为26cm×16cm,宽行距为34cm×16cm,对于分蘖能力强的杂交品种,行株距适当放宽些,移栽密度667m2为1.5万~1.6万株。

2 大田管理

2.1 施肥管理 水稻在不同生长时期对肥料的需求不同,总的原则为适当地增加施肥的次数,从面提高水稻对氮磷肥吸收率。水稻施肥分为几个时期:在水稻返青后施氮肥作为分蘖肥,每667m2为5~7kg;在水稻抽穗前20d施入氯化钾每亩3~4kg、纯氮5~7kg作为追肥,在追肥的同时大田要建立水层;在水稻生长中期对无机养分的需求量大,应该及时补充氮素;灌浆期应该喷施尿素和磷酸二氢钾混合液(0.5kg+1.5kg每667m2)或追施氮磷钾复合肥每667m2 3kg。

2.2 水浆管理 对水稻的水分管理,应本着浅水灌溉的原则,因为浅水有利于水稻的正常分蘖。在7月中旬有效分蘖基本上结束,可建立10~15cm的深水层,从而控制水稻的无效分蘖。如果大田透气透水性能不好,可在水稻抽穗前进行晒田5d左右,促进根系活力的增强,同时可以增加土壤中氧气含量,晒田后恢复浅水,达到抽穗整齐全的目的。水稻生育后期,可采用干干湿湿的灌水方法,黄熟期自然落干。

3 病虫害防治

防治方法有物理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等,在进行化学防治时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注意对病虫草害进行准确测报和开展集中防治。

参考文献

[1]曾乾国.凉山地区水稻宽窄行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5(22).

[2]杨振林.水稻宽窄行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5,1:52-53.

[3]郭秀凤,李传华.水稻宽窄行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8,4:144-145.

[4]许志富.水稻宽窄行育苗及栽培管理技术[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2,01:6-7.

[5]杨华东.浅谈水稻宽窄行栽培技术[J].农家之友,2010(5).

(责编:张长青)

猜你喜欢
会东县浅析水稻
水稻种植60天就能收获啦
会东县桑树快速丰产栽培技术探索
浅析VLAN间灵活互访
浅析35kV隔离开关常见缺陷及处理
浅析“谯”字“酷烈”义
扶眉战役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