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2010年湛江市气象灾害特征及防御对策

2016-06-08 20:06林黛菁张爱连
安徽农学通报 2016年10期
关键词:防御对策变化趋势湛江市

林黛菁 张爱连

摘 要:该文利用1981—2010年湛江国家基本气象站气象资料,对台风、暴雨、雷电、干旱、高温、大雾等6种主要气象灾害进行了统计和趋势分析。结果表明:台风、暴雨、雷电、高温出现在夏季(5~9月),干旱在一年四季都会发生,春旱和冬春连旱最为严重,大雾的危害出现在春季和冬季。雷电和大雾日数呈增加趋势,其中雷暴日数在2000年以后缓慢增加,大雾在2005年以后增加更为明显。暴雨发生日数呈平稳趋势,高温日数呈波动变化。在分析致灾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提高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水平、推进预警信息发布提速扩面等建议。

关键词:气象灾害;变化趋势;防御对策;湛江市

中图分类号 P4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10-0148-03

湛江市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广东省西南部,处于承东启西、沟通南北、连接海内外的重要枢纽位置,全市总面积12 470km2左右,总人口777万人左右。近年来,通过实施“工业立市、以港兴市”发展战略,随着500万t宝钢落地和1 500万t中科合资广东炼化一体化等项目的加快推进,湛江工业发展展现出十分广阔的前景。湛江地处热带和南亚热带的过渡带,气候复杂多变,台风、暴雨、洪涝、干旱、雷暴等多种气象灾害及其次生灾害发生频繁,给区域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带来了较大影响。湛江地区区位优势和经济优势的发挥、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都迫切需要气象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保障。为此,本文通过分析1981—2010年湛江市台风、暴雨、雷电、干旱、高温、大雾等6类主要灾害性天气的特征,对湛江市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为合理防灾、避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1 湛江市主要气象灾害

1.1 台风 湛江市临南海之滨,是热带气旋侵袭的重灾区。每年的6~10月热带气旋挟带的狂风、暴雨、风暴潮是造成灾害的直接因子,给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生命财产及海上航行等都带来了严重的威胁。1981-2010年登陆粤西沿海地区的热带气旋平均每年1.6个,登陆吴川至徐闻的热带气旋约占粤西的60%,平均每年0.6个。造成湛江市≥6级大风或暴雨天气的热带气旋,占总数的68%。登陆时影响最大风力8级或以上的热带气旋,粤西沿海地区平均每年1个。其中1996年9月9日的9615号台风,湛江市区风力≥12级,持续108min;≥13级,持续40min;阵风≥17级(57.0m/s)。9615号台风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129亿元。此外,湛江港及雷州半岛东部沿海是我国台风暴潮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近60a来就有7次严重台风暴潮灾害袭击。台风引起的风暴潮,最高潮水位出现在1980年7月22日,受8007号台风影响,徐闻外罗潮位8.32m,南渡河、湛江港潮位8.2m(创世界第三记录)。

1.2 暴雨 暴雨常导致山洪暴发,城市洪涝,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湛江地处低纬,三面环海,常处于潮湿不稳定状态,有利于暴雨的形成[1],一旦出现集中强降水,常会造成“水浸街”,城市交通严重受阻甚至瘫痪,造成公众财产的巨大损失。1981—2010年,湛江共出现暴雨日(日降雨量≥50mm)247d,年平均8.2d,其中最多年份为1985年和1991年,分别为16d和15d,趋势分析表明,年暴雨日数呈平稳变化趋势(图1)。在月平均分布上,湛江暴雨日数主要出现在6~9月,8月最多共48d,占19.4%,6月次之共44d,占17.8%,1月最少,历史只出现过1次暴雨过程,2月和12月分别出现过2次暴雨过程(图2)。1999年4月20日,湛江市区24h降雨量259.1mm,街道积水0.4m以上,低洼处积水达2m多,一些街道变“河道”,一些空地变成“湖泊”造成大面积交通中断,房屋被淹,许多群众被困,政府出动了大批警力疏散群众[2]。2001年6月3日湛江市区的大暴雨过程,造成湛江发电厂发生煤山崩塌,66 000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800万元。

1.4 干旱 干旱是指长时期的缺雨或雨水不足,从而引发水分严重不平衡,造成缺水、作物枯萎、河流流量减少以及地下水和土壤水分枯竭。湛江历史干旱主要原是因受季风气候影响,造成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其次与湛江的特殊地形、地貌和独特的地理位置关系,一年四季都可能出现干旱,但夏旱、秋旱、冬旱的出现几率较小,都在30%以下,而春旱和冬春连旱最为严重。春旱和冬春连旱的出现几率都达到10a5~6遇,其中冬春连旱90%为重旱年份。年平均春旱天数25d左右,最多年出现天数98d,平均冬春连旱天数51d,最多年出现天数192d[4]。2004年10~12月遭遇的严重干旱,造成200多宗水库干涸,江河水位降低,给工农业及群众的生活用水带来了严重影响。

1.5 高温 一般把日最高气温达到或超过35℃称为高温。由于湛江地处北热带,高温酷热天气年年都有。持续的高温天气往往给工农业、交通和人们的正常生活都带来了严重影响,对牲畜、水产养殖也造成一定损害,持续的高温使河水断流、水库干涸,城市供电、供水和农业用水日趋紧张,对旅游、交通、建筑等行业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1981-2010年湛江高温日共出现217d,年平均7.2d,最多的年份是1998年为21d,最少为2002年,该年没有出现高温日。从湛江市高温日数年变化分布图(图4)可以看出,高温日数呈波动变化,1983、1988、1990、1998、1999、2004、2010年出现高温日数较多,都高于10个高温日,1985、2002、2006、2008、2009年高温日数较少,都小于3个高温日。湛江高温天气出现在3~9月,主要以6~8月为主,其中7月占全年的41.9%,8月占19.8%,6月占17.1%(图5)。最高气温出现在1990年8月23日为38.1℃。高温日数一般持续3~5d,1998年7月16~25日连续10d高温为历史持续时间最长。

1.6 大雾 大雾是指大量微小水滴浮游空中,而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km的天气现象。湛江地处低纬,面临海洋,有丰富的水汽来源,初春冷空气和海上西南暖湿气流形成对峙形势,易形成大雾天气。据统计,1981-2010年湛江共出现大雾日数为717d,年平均23.9d,其中1983年最多,为46d,次多年份出现在2010年,为44d。大雾出现日数呈逐年略有增多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151d/a(图6)。湛江大雾天气主要集中在1~4月,占全年的89.4%,其中3月出现最多,达234d,年平均7.5d,7月最少,没有出现过大雾天气(图7)。大雾对人类社会的危害相当严重,研究指出:雾造成的经济损失与其他灾害性天气造成的经济损失不相上下,常会造成供电系统受损、航班延误、轮渡停航、交通事故以及空气质量恶化等危害。2007年2月9日凌晨,广湛高速湛江段大雾造成2起汽车连环相撞的重大交通事故,共有14辆车先后相撞,事故中至少造成一人死亡。2010年1月29日,湛江市区大雾笼罩,能见度低,造成4个进出港航班延误,近500名进出港旅客行程受阻。

2 湛江市气象灾害特点

通过对湛江市6种主要气象灾害进行统计,分析表明:台风、暴雨、雷电、高温出现在夏季(5~9月),干旱在一年四季都会发生,春旱和冬春连旱最为严重,大雾的危害出现在春季和冬季。雷电和大雾日数呈增加趁势,其中雷暴日数2000年以后缓慢增加,大雾2005年以后增加更为明显。暴雨发生日数呈平稳趋势,高温日数呈波动变化。

3 湛江市气象灾害防御对策

在全球气候持续变暖的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将明显增多、增强,突发性气象灾害将日益突出,为有效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的危害,笔者建议:

3.1 开展气象灾害风险评估 由政府牵头,气象、规划、建设、交通、电力等有关职能部门参与,开展气象灾害风险调查,查找气象灾害防御的隐患和薄弱环节,建立气象灾害风险数据库,分灾种编制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图。建立重大工程建设的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制度,建立相应的建设标准,将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纳入工程建设项目行政审批的重要内容,确保在城乡规划编制和工程立项中充分考虑气象灾害的风险性,避免和减少气象灾害的影响。

3.2 提高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水平 建立和完善气象灾害的监测体系和网络,加强自动气象站网建设,增加观测站点数量和大气成分、闪电定位、大气边界等观测项目,并结合新一代天气雷达和卫星等观测手段,建起立体气象监测网,提高对突发性气象灾害的监测能力;建立区域一体化的精细化预报预测业务和灾害性天气短时临近预警业务,发展气象灾害高影响行业的专项预警技术和服务,提高气象灾害早期预警、提前防范的能力。

3.3 推进预警信息发布提速扩面 依托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及时向公众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进一步扩大预警信息服务的覆盖面,不断提高发布频次,尽量缩短公众接收时间,实现预警信息的滚动发布。通过短信、农村大喇叭、电子显示屏、电话、传真、邮件、微博、微信、网站等传输手段,将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及时有效传递给公众,有效地解决预警信息发布“最后一公里”问题,尽最大可能减轻和避免气象灾害对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的危害。

参考文献

[1]张羽,牛生杰,吴德平,等.雷州半岛气象灾害及防御对策[J].海洋预报,2006,23(增刊):27-33.

[2]李剑兵.湛江气象实用手册[M].湛江:湛江市气象局出版社,2003,209.

[3]许小峰.雷电灾害与监测预报[J].气象,2004,30(12):17-21.

[4]杜尧东,刘锦銮,宋丽莉,等.雷州半岛干旱特征、成因与治理对策[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4,22(1):28-31. (责编:张宏民)

猜你喜欢
防御对策变化趋势湛江市
湛江市文联等三家单位扶贫送温暖
湛江市文联领导慰问德高望重艺术家
首届湛江市民间艺术大师颁证
计算机软件安全问题的分析与防御策略
昆明地区降水、气温及极端天气的
霜冻的类型及防御对策
如何有效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
湛江市文联领导到城月镇坑仔村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