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研究探析

2016-06-08 12:37李翔
科技视界 2016年14期
关键词:校企合作高校

李翔

【摘 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输送高层次人才,已成为当前高等学校改革和发展的迫切需要,校企合办学模式在加强教育发展与人才社会需求的内在联系的同时,也有利于创新型高素质人才培养长效机制的创新与完善。

【关键词】高校;创业教育模式;校企合作

【Abstract】Cultivate students innovative spirit and entrepreneurial ability, for the service transmission of high-level personnel,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become the current urgent needs of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and school-running model between colleges to strengthen the inner link of social dema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and talents at the same time, long-term mechanism and conducive to innovative talents cultivating innovation and perfect.

【Key words】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mode;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将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坚持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教育部也颁布了《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和《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等多个文件,为开展校企合作,指导大学生创业工作指明了方向和工作重点。

1 校企合作培养大学生创业类人才的优势

校企合作培养大学生创业类人才是相对于传统的高校主导培养模式而言的,它是指依托企业的资源和优势,整合校企资源,培养大学生创业所需要的内在品质、思维方式以及外在行为习惯。这种模式是对传统模式进行“去粗取精”后的产物,因而具有一定的优势。

1.1 有助于实现校企双赢

对于高校而言,由校企合作培养大学生创业类人才,有助于充实和优化创业导师队伍、拓展和深化创业实践基地、丰富和强化校园文化氛围、推动和转化技术成果,为拓宽办学途径、丰富办学特色、提升办学声誉,打造了一个与人才培养模式、与大学生成长发展方向相吻合的综合平台。对于企业而言,学校对企业的宣传、企业家的现场演讲,可以使大学生了解并认可企业的理念,增强了师生对企业品牌的认同感,企业本身得到了实惠;同时,企业在开展合作办学的过程中,能够充分了解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和大学生成长的实际,从而挑选、吸纳优秀创业人才为企业服务;而更高层次的意义在于,企业参与培养大学生创业人才是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强的重要体现,能够激励企业在获取经济利益的同时追求更高的价值目标。

1.2 有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本质属性,能够主导培养大学生创业类人才的企业,往往都经过了竞争的洗礼,并形成了“没有竞争就没法生存”的观念,在这种观念的主导下,企业必然对大学生如何培养创业技能提出更高的要求,学生必须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竞争、培养与社会相匹配的能力。高校可以开展对接企业实际和市场需求的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企业家创业论坛”、“创业设计沙龙”、“职场大赢家”、“创业文化节”、“创业之星评选”等活动,营造高校开放式、市场化的创业教育氛围,使大学生在校园人文环境中接受潜移默化的熏陶,形成创业的内驱力,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1.3 有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创业教育是实践性很强的教育活动,通过校企合作平台联合创建大学生创业孵化园、聘请企业专家对大学生创业项目进行指导、引进企业资金投资大学生创业项目等形式,为大学生创业积累丰富的实战经验。高校的科研仪器设备、实验场所、图书资料等可以向企业开放。高校可以和企业共建共享科研创新实验室,搭建科研成果转化平台,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只有注重学校和企业双向互动,谋求合作共赢。企业参与创业人才培养,可以使学生通过创业活动发展创业精神和创业素质,学生的成长又使包括企业在内的各个社会成分看到了希望和未来,推动创业型社会氛围的形成和发展,最终使得创业教育与社会氛围之间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2 基于校企合作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多年来,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始终存在着教育目标体系不够全面,没有构建创新素质教育与开展创业实践融为一体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另外,由于管理不规范、资助体系不完善、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等客观因素的制约,解决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越发显得捉襟见肘。随着校企合作机制的不断创新与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取得了一定实效,但仍存在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的问题:

2.1 创业教育主体力量薄弱

当前创业教育师资中的大部分没有商业经验或者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创业教育培训,师资力量还远未能满足学生实际需要。创业教育手段单一,在传统教育模式影响下,创业教育仍然以课堂讲授为主,教育实践活动还是以创业计划竞赛为主,在实践性和操作性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教育内容缺乏实用性和系统性,教育主体力量薄弱的现实造成创业教育选修课讲授内容变成了“无根之水”,而校外特聘的企业人员讲座安排又很难形成系统。

2.2 校企合作契约制度不完备

契约是双方相互之间在法律上具有约束力的协议,体现的是一种守信、尚法、平等的原则。企业是支撑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着商业社会残酷的优胜劣汰竞争。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影响着企业的健康发展,这些不确定因素影响校企合作的顺利开展。契约联系着学校和企业运行合作,明确了双方权利和义务,确保双方主体地位平等,这样才能使校企合作长期化和稳定化。由于目前没有明确的校企合作法律法规,学校和企业在校企合作上也没有足够的经验,这就可能导致校企合作的契约上存在很多缺陷,一旦企业发生不可预测事件就会对双方造成不可预计的损失。

2.3 创业教育实践有待加强

目前,国内高校均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或措施,尤其在大学生创业的基础性教育上,几乎都无一例外地开设了与创业相关的理论教育课程或创业计划课程。但是,在高校充分重视创业理论教育的同时,应该与之相匹配的创业实践内容却在相当程度上被忽视。受传统教育思维影响,高校与学生将创业教育简单地归为获取理论性创业知识,而非与社会相匹配的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的知识和教育体系;与创业教育相匹配的创业实践要实现规模化、体系化、具体化,不论是在资金上、师资比例上以及创业教育人才选优上都具备一定的难度和压力。

3 加强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高校创业教育体系建设

3.1 要提升高校创业型师资队伍建设水平

师资队伍建设是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基础与核心,高校有教师,企业有专家,二者都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者,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基于大学生的“个性”和“共同”需求多极化发展的需要,就需要培养一支具有“教师 + 工程师”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试验高校科研与企业生产的紧密结合。对此,高校可以选送骨干教师参加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培训,并到合作企业进行挂职锻炼,企业可以选派“能工巧匠”到高校担任兼职教师或毕业导师,一方面提升专任教师从事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能力,另一方面增强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将进一步带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学模式改革和课程体系建设。校企联合培养“双师型”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高校通过选送教师参加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等组织的创业教育师资培训,分期分批派送专业教师赴企事业单位进行挂职锻炼,培养真正具有创业实践指导能力的教师;选聘一批高素质、有热心的企业家作为学生“创业导师”。创业教育师资力量的增强,必然会带动创业教育的学科研究、教学研究及教材开发,为大学生创业教育提供智力保障。

3.2 完善高校创业教育的稳定环境

完善创业环境最核心的是树立正确、积极的创业观念,并制定有利的创业扶持政策。校企树立“双赢”的创业合作观念。校企双方领导意识到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的重要性,并有意识主动地开展创业教育。制定创业扶持政策。 要建立与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的密切合作机制, 将国家有关扶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深入宣传到学校,为创业者运用好政策服务;深化校企合作内容,校企共同开发大学生创业合作项目。

在教学管理方面,制定灵活的管理制度, 使创业者学得专业知识的同时,能灵活把握自己的时间、有更多精力放在创业方面,将学生的知识、创新等运用的校企合作中。现有的教育教学体制与管理制度是建立在为学生就业服务的基础上,强调学生对既定课程的服从与接受,更多表现出刚性与封闭的特征。而高校主导下的创业教育则更多表现为学分制课程设置,课程属于选修类综合课程,学生可以选择是否修学该门课程,因此其教学管理体制更多表现出柔性和开放特征。要在现行的教学体系中把创业教育思想融入到学生培养过程中,必须要解决刚性、封闭与柔性、开放的矛盾,而突破高校主导的局面、援引企业力量参与到培养创业类人才的全过程,包括共同研讨和调整培养目标、改革教学体制和学生管理制度及更新教师教学思想等,则是突破这一矛盾的有效途径。

3.3 加强创业教育的实践平台建设

实践平台是实现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核心载体,是突破当前高校创业教育瓶颈制约的关键点,也是实现高校创业教育品牌化、规模化和可持续化的突破口。校企合作模式下高校创业教育的实践平台区别于当前主导高校创业教育的“竞赛”模拟实践模式,企业在高校的资源嵌入使得高校创业教育的实践性特征更加明显。

一是,创建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大学生创业孵化园的核心思想是为创业大学生提供孵化服务,扶持大学生创业企业的发展。二是,高校在企业建立创业基地,依托高校科研成果,利用企业资金和设备等优势资源,建立高校和企业的经营合作与利益共享机制。三是,以企业为主,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关联企业直接进行注资的大学生优良项目,并且由企业提供创业初期的经营指导和其他内外关系协调。

4 小结

大学生创业是解决个人就业,促进社会和谐与发展的有效途径。 要解决当前大学生创业资金难融、创业项目难寻、创业成功率低等问题,大学生创业模式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 基于校企合作的大学生创业模式整合学校、企业、社会及学生各方资源,有助于解决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的资金、 项目选择等难题,降低创业风险。 校企合作不仅有助于企业发展,也有助于促进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以校企合作助推大学生创业教育,可以有效解决创业教育与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对创业型人才需求之间的矛盾,是大学生创业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以校企合作为基础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是以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为根本目的的教育模式与实践框架,整合了多元性创业资源和创业平台,为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在加强教育发展与人才社会需求的内在联系的同时,也有利于创新型高素质人才培养长效机制的创新与完善。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输送高层次人才,已成为当前高等学校改革和发展的迫切需要,也越来越受到高校创新科研机构的重视。

【参考文献】

[1]黄兆信,宋兆辉.高校创业教育面临三大转向[J].教育发展研究,2011,(9).

[2]严毛新.高校创业教育的两难选择及展望[J].浙江社会科学,2009, (2).

[3]孙纬业.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J].教育发展研究,2010 (1): 57-60.

[4]宋红霞.大学生创业的个案研究[D].上海:华东师大学,2007:8-11.

[责任编辑:王伟平]

猜你喜欢
校企合作高校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韩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发展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