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马桶盖的“精神”

2016-06-09 10:40洪慧敏
非公有制企业党建 2016年5期
关键词:马桶盖松下产品质量

□本刊记者 洪慧敏 文/摄

一只马桶盖的“精神”

□本刊记者 洪慧敏 文/摄

截至2013年,全球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日本有3146家,居全球首位;其后是德国、荷兰、法国,分别有837家、222家、196家。

为什么长寿企业都扎堆在这些国家?它们的长寿秘诀是什么?答案就是:他们都在传承着同一种精神——“工匠精神”。

4月底一天,记者带您走进因一只“马桶盖”,而备受关注的松下电化住宅设备机器(杭州)有限公司。

制度管人 精益求精

上午8时20分,松下杭州公司制造系的年轻女工廖冰洁站在马桶盖的生产设备前。她拿起一个马桶盖样品,放在生产座便盖的设备上检测了一下,接着,又拿起一个,再试了一下。

设备上分别显示了“合格”与“不合格”。“设备点检正常!”制造课的班长高庆到一条条生产线复查询问时,生产线此起彼伏地响起“廖冰洁”们的回答。

8时30分,松下杭州公司制造系“智能马桶盖”需要每天“点检”的8条生产线,在确认“身体健康”后,全部正式投入生产。

但这还远远没有结束。“点检完了吗?”约半个小时后,松下杭州公司副总经理李建宏去生产线上察看,他向高庆等班组长一一确认作业人员是否按照要求完成“点检”等生产流程。

“若两三次发生没有按照流程完成‘点检’的事情,班组长将予以换岗。”李建宏向记者解释,“跟产品质量有关的生产设备,松下公司规定必须在每天生产前都一一仔细点检。若设备出现问题,产品参数也随之发生问题,产品质量就难以保证。”

李建宏告诉记者,在松下公司,“工匠精神”能贯彻到每条生产线,靠的是“制度管人”。“从每天一早的点检开始,我们每天中午还要举行生产‘反思会’、下午要召开生产问题‘碰头会’……无论你是一线员工,还是经理老总,每个松下人都必须遵守制度。”

下午5时,赶在下班前,班组长高庆召集了他所负责的20多名一线员工,列成两排,就在生产线旁召开“碰头会”。

“今天发现有设备里遗留一些树脂细屑……大家每天下班前,一定要仔细检查……”高庆大声说。

李建宏站在一旁,满意地点头。58岁的李建宏,在进入松下前,曾在杭城一家国有企业呆了10多年。“以前国企里的‘条条框框’也很多,但有时候制度实际上是‘摆设’,并没有真的去执行;而在松下,我们必须要按照公司规定的制度不折不扣去落实,力求把松下强调的‘产品质量为上’的企业文化,在每一件产品上做到极致……我认为工匠精神就是对管理工作的精益求精。”

在松下杭州公司,每天都需要对相关设备进行点检。

再小的问题都认真对待

一旦出现产品质量问题,公司会怎么办?“产品质量为上!任何一个小问题,我们都会认真对待。”在松下,从高层到中层,记者不断听到这样的回答。

马桶盖生产线。

公司制造系系长刘廷回忆,大约两个星期前,“有位一线员工反映,连接喷嘴软管的小三通处出现渗水。”

一边说,刘廷一边打开了手机所拍的视频。记者睁大眼仔细看,才发现一个长方体的小零件,隔了一分钟左右,会缓缓地落下一颗水滴。

“这个出现问题的小零件是喷嘴组件上的三通接头,装在马桶盖水箱旁,用户一般是无法看到的。而且这一分钟一滴的漏水,只有在使用冲洗功能时会出现。即使这个‘不良品’流出去,用户也不可能发现,更不会影响产品使用……”但是,按照松下的制度规定,这就是一个质量“问题”。于是,刘廷马上报告。

几分钟后,上司指示刘廷:“在问题没有查清前,相关的生产线按照规定全部停工,在库的5000多台相关马桶盖成品全部封存。”

不久,问题查找出来了——是连接喷嘴软管的小三通外径水箱出现了0.2毫米的“段差”——这个小隙缝相当于“两根头发粗细”。

刘廷立即组织制造线的上百位工人重新返工。“返工花费的工时是正常的1.5倍。也就是说,本次事故仅花费在工人返工时段的工资,就需要多支出10多万元。”

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接下来,他们还落实了一系列防止类似问题再发的改善措施。

而在马桶盖的技术研发端,因为追求产品质量也在不断进行类似的“返工”“反复”等。

松下家电研发开发(杭州)有限公司,负责松下智能马桶盖技术研发。公司研发部部长胡一凡告诉记者:“研发肯定会有反复,反复当然累死了。但我们从‘顾客利益至上’来考虑,根据市场的反馈不断修复。如果没有这样的坚持,事情永远做不到最好。

临近采访结束,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反复’在松下是常态,我们力争永远做到最好。”

猜你喜欢
马桶盖松下产品质量
质量鉴定中产品质量特性及重要度确认的重要性
航天外包产品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航天产品质量控制及提升方法研究
松下电视走下神坛
加强PPE流通领域产品质量监督
惊艳世界的马桶盖
智能马桶盖提质列为国家行动
智能马桶盖:你真的识货吗?
4K概念松下旗舰无反相机GH4
本期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