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管理探析

2016-06-11 11:16潘素凤
经营管理者·中旬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核算管理新会计制度固定资产

潘素凤

摘 要:本文从新会计制度下给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带来的变化出发,分析了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提高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管理的对策,目的在于提高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管理水平,提高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使用效率。

关键词:新会计制度 事业单位 固定资产 核算管理

在原来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存在着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的问题,导致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不能够得到较好的反映,耗费成本也不能够得到客观的放映,因此财政部在2012年12月19日发布了《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并规定2013年1月1日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实施,新会计制度下势必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管理带来新的挑战。

一、新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核算的变化

1.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核算范围得到了重新的界定。一般来说在事业单位内部固定资产的核算范围主要分为了以下几类:通用设备;房屋及建筑物;文物和陈列品;专用设备;装具、家具、用具以及动植物;档案、图书。在新会计制度中将其他固定资产取消了,将一般的固定资产改为通用设备,既在图书类别当中增加了档案,还新加了用具、家具、动植物以及装具等类别。新会计制度是从事业单位的审计情况出发,是在原有旧的会计制度下对固定资产核算范围进行了重新的界定。

2.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核算标准得到了提高。在新会计制度下提高了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核算标准,将专用设备从原来的800元以上提高到1500元以上,一般设备由原来的500元以上提高到了1000元以上,这个改变是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的,充分考虑了由于物价水平的原因给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标准扩大的因素,提高了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

3.开始对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在原来的旧会计制度下是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对固定资产是不计提折旧的,对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化情况是通过“固定资金”、“固定资产”、“专用基金”科目进行核算,在取得固定资产的时候,既增加固定资产又增加了固定基金;当计提固定资产修购基金时,专用基金得到了增加,就要重新核算事业单位的净资产科目。然而在新会计制度下,将“固定基金”科目取消了,在权责发生制原则下设置了“待处理财产损益”、“累计折旧”等科目,“待处理财产损益”科目则是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处置固定资产时的净损益情况,“累计折旧”科目则是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耗费的价值。

二、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固定资产核算信息真实性不高。在事业单位中是采用历史成本法对固定基金和固定资产进行计量的,固定基金和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从固定资产的购置、使用、报废再到处置之前是不变的,因此固定资产现有时点的价值就不会得到真正的体现。同时由于事业单位无法对固定资产的变化情况和实际数量进行动态的跟踪,导致其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失真的问题频现。

2.固定资产管理体制不够完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上:

首先,固定资产的盘点制度尚未建立。对固定资产进行动态跟踪的有效机制是对固定资产进行不定期或者定期的盘点,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事业单位的领导对固定资产的盘点工作并不重视,只有在上级部门的要求下才对固定资产进行盘点清查,因此也就没有建立起常规的固定资产盘点清查制度。其次,缺乏对固定資产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的处置、报废等活动没有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向国家申报,资产的评估工作也没有做到位等。再次,固定资产账簿没有按照规范进行登记。在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管理中普遍存在着没有设置明细账或者明细账记录不完整的现象,造成大量隐蔽资产的形成。

3.固定资产核算管理人员素质有待于提高。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既要与新会计制度向对应,也要做好固定资产的实物登记的工作,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事业单位的管理者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在事业单位内部还存在着并没有配备专业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或者有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是由会计人员来兼任。虽然有的事业单位配备了专业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但是由于缺乏专业的固定资产管理知识,不能够及时为事业单位提供所需要的固定资产核算数据,不能够准确的计提固定资产的折旧。

4.固定资产核算管理模式单一。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多事业单位在对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存在着模式单一的问题,对固定资产的管理还是由财务部门的人员负责,这就很容易因为财务人员的原因出现强于应付、疏忽对实物资产的管理,使得固定资产得不到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将直接导致国家固定资产的损失和流失,而单一化的管理模式也必然成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管理的弊端。

三、提高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管理的对策

1.提高固定资产核算信息的真实性。在新会计制度下保证固定资产核算信息的真实性是十分重要的,在新会计制度中引入了权责发生制这一原则,因此事业单位要对这种计量原则进行熟练的掌握,结合自身固定资产的实际情况,进行资产核算方面的梳理,提高固定资产核算信息的真实性。

2.不断完善固定资产管理体制。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体制是提高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管理的关键,因此事业单位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出发不断完善固定资产管理体制:

首先,不断完善责任和法律意识。事业单位的领导层和固定资产的管理人以及固定资产的使用人要提高保护固定资产的责任感,为了促进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关注度,事业单位要将固定资产的管理与年终考核相结合,建立内部绩效考评体系,将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工作与年终评估相结合,更好的明确工作责任,严格按照新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进行管理。其次,要建立帐卡核算制度。要设立卡片来对新增的固定资产进行登记,登记的主要内容包括:固定资产的名称、编号、类别等原始资料,在固定资产的使用过程中,及时登记内部转移情况,当发生固定资产报废处置的时候,要对该卡片进行及时注销。再次,建立清查盘点制度,做好动态的跟踪监督工作。事业单位要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对固定资产进行盘查,保证固定资产存在的真实性,对固定资产的库存情况进行盘查,并进行及时记录和存档,为日后查看提供便利。

3.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人员队伍建设。为了提高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可以坚持“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思想,明确管理人员的各自职责,做到权责明确,充分调动起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同时事业单位的领导层也要注重对固定资产管理人员业务能力的培训,使其理论知识按照新会计制度的要求不断更新,通过一些交流活动来交流经验,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

4.改进固定资产核算管理模式。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在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也要采用信息化的管理,从对固定资产的购置、使用、报废、处理的过程中可以财务自动化的资产管理模块完成,这样就可以实现对固定资产管理的信息化管理,更好的发挥出固定资产管理的职能作用,提高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也逐渐向科学化和国际化的方向发展,新会计制度下剔除了原来会计制度一些弊端,给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带来了一些变化,因此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人员要做好新旧会计制度的衔接工作,这样才能够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水平,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王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的弊端及处理方法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05).

[2]万伯武.新制度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方法探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18).

[3]赵晖.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会计核算体系探究[J].科技与企业,2014(10).

猜你喜欢
核算管理新会计制度固定资产
中职学校固定资产核算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针对完善税收会计核算管理问题剖析
新制度视角下的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问题及对策初探
消防部队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问题研究
基于云会计的A集团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决策实施探析
试论述新会计制度对企业的影响
浅析用友T3中采购的相关业务处理
新会计制度后医院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