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自测题

2016-06-12 06:39龙应台
初中生世界 2016年5期
关键词:番薯

龙应台



第三单元自测题

一、基础练兵场(22分)

1.阅读下面的语段,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平台是全陵的制高点,这里视野辽阔,气象万千,既便近观,又宜远眺。当阳光灿烂时,远处方山如屏,秦淮似带;近处村舍相望,田pǔ纵横,道路津梁,行人车马,无不纤细入微,仿佛眼前展开了一轴工笔长卷。而当日出日没之际,在晨烟夕雾的迷蒙中,城犹潜蛇,山若伏鳖,馆阁楼台,隐约参错,远峰近树,依稀可biàn,人们又好像面对着大幅的泼墨山水。无论是春夏秋冬、风霜雨雪,大自然都在向人们展示它那变幻无穷的奇妙景色。

眺_____pǔ_____纤_____biàn_____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溱潼会船的高潮在上午九时,湖面湖岸人山人海,千支竹篙,掀起溱湖水的轩然大 波;千支鼓槌,敲出惊心动魄的声浪。

B.人民商场重新开业后,由于商品种类齐全,各种档次都有,顾客仍像过去一样络绎 不绝。

C.周老师一心为学生着想,常常饿着肚子辅导学生,她的丰功伟绩得到了学生家长的赞扬。

D.小王总是心直口快,可是他的牢骚却让我们内心顿生异曲同工之感。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一个老师排除孩子世界里的一件小小的纠纷,是多么平常;可是回想起来,那时候我却觉得是给了我莫大的支持。

B.从爸爸妈妈那里,才知道三叔得了癌症,已经活不了多久了。

C.碑的正面朝北,在一块60吨重、14.7米高的碑心石上,毛主席题写“人民英雄永垂不朽”8个镏金大字,闪闪发光。

D.美国政府表示要确保台海局势稳定,但这到底只是嘴上说说还是要采取果断措施,舆论界对此的看法是否定的。

4.默写。(3分)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永垂不朽!

5.有一副对联,上联与下联对仗不工整,请你修改上联,使上下联对仗工整。(2分)

上联:苟有恒,何必三更才入眠五更就忙着起床

下联: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上联调整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仔细观察右下的漫画《小拜年》,设计一段话,以同学的身份,劝说画中的孩子(姓名用×××代替)。要求做到运用正面劝导、巧用譬喻、直话曲说、借例言理等方法(至少运用两种方法,表达两层意思),力争奏效,60字左右。(4分)

7.教育部发出禁令:凡进入中小学、中职学校、幼儿园,任何人、任何地点、任何时间一律不准吸烟。为此,某中学开展“无烟校园,清新健康”的禁烟宣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5分)

(1)当小记者。如果你是该校的一名小记者,要去采访烟草局局长,请设计一个采访问题。(2分)

(2)修改稿件。有位同学为校广播站写了一则消息,交稿前他请你做些修改。(3分)在学校开展的“无烟校园,清新健康”禁烟宣传周活动中,①同学们踊跃参与,认真准备。宣传周活动内容丰富,节目形式多样,②有歌舞、合唱、朗诵、相声、小品等。③此次禁烟宣传活动的开展不仅增强了全体师生对吸烟危害的认识,营造了一个健康、清洁的校园环境,而且还拓展了我校健康教育的内涵……

①句中,词序不当,应调整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句中有词语并列不当,应删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句中有词语搭配不当,可将“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精品屋(38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8~10题。(9分)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节选)

我踏上花岗石铺成的台阶,到了第二层平台。碑身四周围绕着双层汉白玉栏杆,栏杆的形状和天安门前玉带桥的汉白玉栏杆一样,美观朴素,洁白耀眼,使挺拔的碑身显得更加庄严、雄伟。碑的正面朝北,在一块60吨重、14.7米高的碑心石上,毛主席题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8个镏金大字,闪闪发光。这8个字是碑的主题。在碑身背面,一行行镏金字整齐地排列着,这是毛主席亲自起草、周总理亲笔书写的碑文。碑文是: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碑身东西两侧上部,刻着红星、松柏和旗帜组成的装饰花纹,象征着先烈们的革命精神万年长存。小碑座的四周,雕刻着牡丹花、荷花、菊花等组成的8个大花圈,这些花朵象征着英雄们品质高尚、纯洁,表示全国人民对他们的永远怀念和敬仰。碑顶是民族传统的建筑形式,是上有卷云下有重幔的小庑殿顶。整个纪念碑的造型使人们感到既有民族风格,又有鲜明的新时代精神。

8.文中运用了许多数字说明,对于运用这些数字进行说明的目的,以下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了说明材料的珍贵,来之不易。

B.为了说明所用材料的大小,修建的困难。

C.为了突出工程的艰巨和花费的巨大。

D.为了说明党和国家对建碑的重视,表现了对先烈的深切怀念。

9.以下对第①段说明顺序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采用空间顺序,即先四周,后中间;先台阶,后碑身;先正面,后背面。

B.采用空间顺序,即先四周,后中间;先台阶,后碑身;先背面,后正面。

C.采用逻辑顺序,即先四周,后中间;先台阶,后碑身。由主到次,条理清晰。

D.采用时间顺序,先看四周,后看中间;先上台阶,后看碑身;先看背面,后看正面。

10.碑身上的雕饰均有象征意义,装饰花纹“松柏”的象征意义是()。(3分)

A.象征先烈的品质纯洁。B.象征先烈的光辉永照人间。

C.象征先烈的精神永存。D.象征先烈的精神永远指导我们前进。

(二)阅读下面一则文言短文,完成11~16题。(15分)

州城西南隅,有黄鹤楼者。《图经》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遂以名楼。”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观其耸构巍峨,高标,上倚河汉,下临江流;重檐翼馆,四闼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之最也。何必濑乡九柱,东阳八咏,乃可赏观时物,会集灵仙者哉。

11.填写文中空缺处的文字。(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写出与黄鹤楼、滕王阁、岳阳楼有关的古诗句各一句。(3分)

13.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3分)

另一方面,“一带一路”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又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如需进一步深化课程教学的改革,将国际意识和能力的强化渗透到课程教学与科研当中,将“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有关情况作为应用情景,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和能力去分析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又如建立国际化的师资队伍,引入国外师资力量,提升国内教师的国际化视野等等。如何“吐故纳新,中外结合”将会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大挑战。

(1)西南隅()(2)遂以名楼()

(3)观其耸构()(4)重檐翼馆()

(5)坐窥井邑()(6)乃可赏观时物()

14.翻译下列句子。(2分)

(1)观其耸构巍峨,高标。

(2)上倚河汉,下临江流。

16.文末提到濑乡的老子祠和东阳的八咏楼,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3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17~20题。(14分)

番薯

龙应台

洋葱、花菜、胡萝卜、青椒……一篮一篮蔬菜水洗过的青翠。我拎起一个沾了土的番薯,心里一阵喜悦:10个月大的孩子今天将吃他生命中第一口番薯,世界上有这么多甜美的东西等着他一件一件去发现,真好——

“你们是怎么处理番薯的?”有人在背后问我。是个五十几岁的妇人,带着谦和的微笑。不等我回答,又继续说:“我只会放在水里煮一煮,你们东方人一定有比较高明的吃法……”

也许,但是我这个东方人只会把番薯丢在水里煮一煮。实话实说,她显得相当失望。

站在人行道上,苏黎世的阳光,到了11月居然还是暖暖的。手里拎着一只番薯,跟这个妇人说话。

“我是以色列人,在苏黎世住二十几年了。不,我不喜欢瑞士!”不喜欢这个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国度?为什么?“工业高度发展,环境都被破坏了,你看,树也被砍了,草原上盖房子,大自然愈缩愈小……”

她抱怨着,我心里在说:妇人,你简直人在福中不知福,在瑞士说环境污染?我看到的湖,清得可以数水中的水草石头,雪白的天鹅、黑色的野鸭在雾中若隐若现,栗子落进湖里几声滴答。我看到一里又一里的草原,草原边有郁郁的森林,林中有潮湿长着果莓的小径。苹果树扎根在草坡上,熟透的红苹果滚下坡来,被花白的乳牛蹄子踩碎。牛脖子上的铃铛在风里叮当叮当传得老远。而她在抱怨大自然的破坏?

“我比较向往你们中国,人与大自然和谐地共存,尊敬大自然,承认人的渺小……”

我忍不住笑起来。又是一个向往东方文明的西方人!她大概在书店里买了两本封面优雅的介绍东方哲学的书,用空灵的画与空灵的文字谈禅家、说老庄。她怎么不知道哲学与现实生活的距离呢?或者曾经有个中国人热切地告诉她,中国是如何如何与天地为一体的,她显然不知道洞庭湖30年来缩小了一半,也不知道这5年来,中国大陆的森林面积每年减少2000多万亩,更不知道台湾岛上的居民日日在呼吸污染的空气,在几近“死亡”的河流中捕捉含金属的鱼,山林缺少水土保持,年年闹水灾……

“我也不喜欢瑞士人的物质主义,一心一意只是钱、钱、钱。有了钱要赚更多的钱,有了大房子要买更大的房子。他们根本忘记了如何简单地去生活。你们中国人就不会这么功利,你们比较讲究精神性灵上的追求,对不对?”

对不对?望着她热切的眼睛,我尴尬得不知说什么好。

“而且,在瑞士,人的心很冷,人与人的距离很远。每个人都守着自己美丽的房子、昂贵的汽车、漂亮的花园,可是人与人之间没有温情,房子越大,人越寂寞。你们中国人很讲感情的,不是吗?”

“是的。”我很肯定地回答,她开心地笑了。可是,我没有办法对她解释中国人与瑞士人一个重要的不同:中国人对“自己人”讲感情、重道义,对陌生人却可以轻易践踏。挤车时用肘把别人推开、停车时堵住别人的车子、垃圾倒在别人的墙角下,害的都是不认识的陌生人。一旦是“自己人”,他却会热情地给你各种优待,让你不排队可以买到票,使你不挂号可以看医生,不交钱可以成会员等。瑞士人或许对“自己人”非常冷漠,但他们对“陌生人”却显得相当“温情”——我若牵着幼儿的手出去,一副“妇孺状”,一路上不断有人帮我开门、关门、提菜篮、推婴儿车;连公共汽车都会在开动之后又特别为我停下来。

“住上几年你就会知道,”妇人握着我的手道别,“瑞士实在不可爱!你一定会想念中国的。”

我已经在想念中国了,可是我想念的中国不是她包装精美的东方幻想国,而是一个一身病痛但生命力强韧的地方。

拎着番薯回家,要放在水里煮一煮。

(选自《人在欧洲》,龙应台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年,本刊有改动)

17.文中的作者与妇人对中国有着不同的认识,请根据文章内容,说说她们的认识有

什么不同。(4分)

18.“望着她热切的眼睛,我尴尬得不知说什么好。”“我”为什么会感觉尴尬?(4分)

19.文中画线的句子蕴含着作者对中国怎样的认识和情感?(4分)

20.本文以“番薯”为题,但写“番薯”的内容却很少。“番薯”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2分)

三、文笔展示台(40分)

21.万物轮回,四季更替,人间又回四月天,在春风暖阳之中,在草绿莺啼之间,我们享受春的温暖,感谢大自然的馈赠。在充满温情的生活中,你是否因为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安慰的话语、一次友善的援手……而有过类似春天般的情感悸动呢?请以“春天般的感觉”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要求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满分:100分时间:100分钟)唐诚

猜你喜欢
番薯
幼龄腰果园套种番薯栽培技术
母亲的凉拌番薯叶
不只是甜蜜的番薯
挖番薯
番薯是怎样传入中国的?
番薯嫂
眠床底下的番薯(节选)
烤番薯
烤番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