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春牛舞

2016-06-12 00:09孔令建
参花(下) 2016年6期
关键词:春牛散文小镇

在异乡漂泊的岁月,每逢过年,想起故乡的春牛舞,心里就陡然升腾起一种温煦和暖的感觉。

我的故乡,在粤西山区一座美丽的小镇上,那里是壮、瑶、汉三个民族集居之地,流传着许多迷人的故事传说,保留着一阕阕厚重独特的民俗风情,珍藏着丰赡富有的民间歌谣和民族舞蹈。其中春牛舞就是小镇几十种民族舞蹈中最有教益和艺术价值的一种。

春节期间是春牛舞最盛行和最活跃的时候。每年农历腊月廿七、廿八,镇里就派人到各村寨物色人选,制造牛、犁、轭等各种道具,擦拭存放已久的鼓、锣、钹等各种伴唱乐器。各村为了光荣中选,早在农历腊月初就开始加紧排演了。那时候,真可谓是村村鼓乐齐鸣,笙歌不绝!年少的,跟在大人的屁股后,到村委会的文化室围成一个圈,目不转睛地凝视着圈内少男少女们的精彩舞蹈,看着牛、犁等道具的灵动跳跃,谛听着乡村歌手那不绝如缕的吟唱;年老的,坐在前排一个重要的位置担当“艺术顾问”和评委,不时有人站出来指手画脚,引得人们一阵阵欢笑。对于这古老而刺激的春牛舞,他们才是最有经验和话语权的指挥家。

春牛舞在故乡有着漫长的历史渊源,有证可考的可以追溯到清朝光绪初年。一代又一代村民的开拓和经验积累,使春牛舞升华为一种更加精粹和完善的民间舞蹈。而历尽岁月沧桑的年老长者,由于小镇独有的民风濡染和浸淫,使他们与春牛舞结缘的时间跨度绵延而悠长,因而,他们的舞蹈技艺往往出神入化,臻于仙境。是故,他们成为一群精练而老辣的传授者似乎是天经地义。年轻一代的,受着年老一代的哺育和熏陶,从小就扎下深深的根基。在小镇,八九岁的农家小孩,哪一个不会在流行的或古典的乐曲中跹跹起舞?哪一个不会捏着牛、犁道具腾跳奔跃?而村里一旦聚集起来排练,年轻的一代总是最活跃的。他们毫无拘束和生怯之感,只要一拿起道具,牵牛的弓腰徐行,目光深沉睿智,有如纤夫;抓犁的脸色刚毅,步伐轻缓,爬满皱纹的额角仿佛在向人们诉说农人的艰辛,间或的吆喝声高亢嘹亮,响彻云天,那充满力度的胳膊更像两条向前甩动的铁鞭,充满了沉实的刚毅;伴舞的,有如蝴蝶翻飞,紫燕穿墙,浪起云涌间,笼罩着风花雪月的迷离氛围和色彩;打鼓的,敲锣的,点钹的,时而峰回路转,超凡入圣,时而一马平川,徐徐缓进,时而急如骤雨,烟云陡生,飞花走沫,那声潮的高亢辽阔,铺排在村落的上空,悠悠不散……

记得童年的时候,每闻村里腊月排演,这一夜则辗转反侧,整夜难眠,第二天拂晓就早早起来,连早饭也不吃就跑到村委的文化室占位等候,待排演开始……这一段日子,便是我们小孩最快乐最难忘的美妙时光。

春牛舞在故乡的盛行,使我们这些农家长大的孩子,从小就受到歌与舞蹈的熏陶,它为我们接受城市的文明架起了一座桥梁。春牛舞以其独有的表演歌唱形式,教育人们爱护耕牛,热爱劳动。耕牛是农民的瑰宝,春牛舞正是以一种艺术的手段,呼唤人们珍惜这一农民赖以生存的瑰宝。

作者简介:孔令建,?筆名孔成杰,曾任国有企业机械工程师,下岗后任私企主管工程师,下海办过工厂,现又打工,心灵漂泊无依。年轻时爱好文学,中年学写作。曾在《散文选刊》《作品》《散文百家》《旅游散文》《羊城晚报》《南方日报》《广州日报》等多家媒体发表文章。作品多次获全国、省、市级奖。

猜你喜欢
春牛散文小镇
安安静静小镇
“CK小镇”的美好
粤北“舞春牛”文化保护的路径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常忆故乡打春牛
春牛图(年画)
熊的小镇
纸上的故土难离——雍措散文论
小镇(外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