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反战题材电影故事《断线的风筝》

2016-06-14 07:37
中国民族博览 2016年5期
关键词:遗孤抗日战争亲情

穆 兰

(石家庄市群众艺术馆石家庄市文化艺术研究所,河北 石家庄 050000)



原创反战题材电影故事《断线的风筝》

穆兰

(石家庄市群众艺术馆石家庄市文化艺术研究所,河北石家庄050000)

【摘要】清水严是我在日本时认识的一个朋友,当时是2005年,他67周岁。与众不同的是,我无法断定他究竟是一个中国人还是一个日本人,他的经历让我混乱了所有本该属于人的一切社会归属,无从判明。

【关键词】抗日战争;遗孤;战争赔偿;世界和平;爱;亲情

清水严是我在日本时认识的一个朋友,当时是2005年,他67周岁。与众不同的是,我无法断定他究竟是一个中国人还是一个日本人,他的经历让我混乱了所有本该属于人的一切社会归属,无从判明。

那是十年前的一个下午,在长野一间简陋的公寓里,我静静地听他讲述了关于他和战争的一切。后来,在之后的几年里,他的面容竟时常会突然跳入我脑海里久久挥洒不去。我脑中有一个声音不停地在问:战争究竟意味着什么?战争究竟给人类带来了多少灾难与痛苦?也许,对于生长在和平年代的我来说,战争只是国家民族的记忆,是碎片化的历史,但是对于一些曾经历过战争的人来说,他的人生可能只因为那场战争就变得一切零落飘忽,一切皆无定数……

清水严出生在中国,他的人生似乎像是一场梦。他常常从同一个梦中惊醒,那就是炮火中所有的人都惊慌失措地奔跑着,奔跑中夹杂着斗殴与争抢,他在人群中跑着跑着摔倒了,再抬眼就找不到了妈妈……恐慌,无尽的恐慌蔓延出去,也弥漫到了他的眼睛里。

1945年8月,日本投降,日军从东北撤退时,清水严年仅7岁。日本战败撤军是分批分次地进行的,先是男壮丁,再是妇女和儿童。这有悖于世界上所有有关于妇女儿童保护的条例。相当多的日本妇女儿童在撤回途中被抛弃在了战场上,清水严便是他们之中的一个。懵懂之中,他的记忆里只留下了兵荒马乱中母亲的哭泣。

时间闪回到20世纪30年代。日本天皇鼓励本国国民移民伪满族国开拓疆土,诱饵是分给每家每户1000叠土地。对于土地严重不足、粮食缺乏的长野清水一家来说,这是一个相当有吸引力的条件。1937年,他的父母决定了要全家移民伪满,“去耕种丰沛富饶的土地”。

1937年他的父母来到了中国东北当时的伪满州国。他们一家耕种着中国东北富饶的土地,生活还算安逸。清水严出生在伪满州国,他6岁进入了日本小学,同时学习的还有很多中国孩子,他们被迫要学习日语和用日语进行交流。学校里的日本孩子有着高人一等的感觉,经常侮辱中国孩子,中国孩子的父母从小就告诉自己的孩子,要顺从听话,不要与日本孩子作对,否则就会大难临头。清水严是一个善良的孩子,一日,他看到中国孩子二狗被一伙日本孩子群殴,他阻止了他们,解救了二狗。

1945年,日本战败撤军,兵荒马乱中清水严与自己的母亲艰难前行。中国百姓对日本撤退队伍发起了攻击,撤退队伍被冲击得七零八落,7岁的清水严与母亲失散了,他在饥渴难耐的情况下闯入了一户中国人家,这便是他后来的养父母陈永和秀才家。

村里闯来了一个日本小孩,这成了村里的新鲜事。村里组织开会,讨论这个孩子该怎么办。有许多亲人被日本人杀害的村民,主张杀了他以发泄大家伙儿对日本人的愤懑。在村民们怒视的目光下,清水严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生死关头,又是陈秀才救下了他。

陈永和秀才是一名小学教师,膝下无子,他冒着全村人的重重压力把他领回了家,给他改了名字叫陈健长,希望他能够健康长寿。正常的生活开始了,秀才夫妇二人善良忠厚,将清水严视如己出,疼爱有加。但作为一名日本战争遗孤,他的成长路途注定不能平坦。中国孩子的歧视、陌生人的白眼、村里人的咒骂都成了清水严司空见惯的事。但是,秀才夫妇给予了他最大的保护,在他们的细心照顾下,清水严成长成了一个健康的小伙子。

清水严初中毕业后进入了技工学校学习电焊,之后成了无线电厂一名技术工人。在工作中,他的生活似乎也随着焊花跳跃而激情闪烁起来,这是一段相对快乐的时光。但在婚姻问题上,当对方听说他是日本人后裔时,都叹息着离去,他成了谁也不敢嫁的“伪劣分子”。一次又一次的打击让他丧失了组织家庭的信心,随着时间推移,他渐渐不再对婚姻抱有任何希望。

文革开始,清水严失业了。由于收养日本鬼子的后代,陈秀才一家遭受到红卫兵的大肆批斗,养父陈永和被打残了双腿。养母不堪种种打击,凄然离世。一家生活陷入窘迫。清水严一边工作一边悉心照顾双腿残疾的父亲,直至1981年,父亲去世前鼓励他回日本寻找有血缘关系的亲人。

是不是要回日本寻亲成了清水严一生中最艰难的抉择。他不断问自己,关键时刻祖国日本和亲人都抛弃了他,四十年他们没有人找过他,没有人在乎他是活着还是死了,他有必要因为血缘这个虚无的东西而离开养育他的中国么?

纠结随着时光流逝在他心中愈演愈烈。1993年,清水严以技术工人的身份退休了,他终于决定要想方设法“回”到日本。不是为了寻亲,而是因为在他的心中有一笔账需要清算。这笔账,不但是为了他自己,也是为了千千万万的战争遗孤。

为了能够“回”日本,清水严又费尽了周折。之所以周折,是因为他的亲生父母已经离世,仅有一个表亲舅舅在长野生活,但也已年过90岁。这个表舅不愿意担任清水严的经济担保人,按照日本残留孤儿回国的规定,既没有人给他出具亲属证明,也没有人为他做经济担保,他这辈子都不可能再回到日本。这期间,他碰到了幼年时曾帮助过的朋友二狗,二狗成了公安局户籍办公室的一名工作人员,帮助他出具了许多相关的证明。

十年的时间在不停的奔波中转眼过去,2003年,头发尽白的他终于历尽艰辛“回”到日本,这比战败大撤退的时间晚了整整58年。他欲哭无泪,到日本的第一件事就是寻找律师来清算心中的那笔账。他将日本政府告上了法庭,他要向日本军国主义的罪行讨要一个说法!

但是,他在日本的遭遇比想像的更加悲惨。日本政府对他的上诉迟迟不作答复;日本人都认为他是中国人,因此他到处遭受戒备与排斥而无法融入日本社会正常的生活;靠着中国的退休金无法在日本生存,又因为不会日语,65岁的他想在日本找个零工都是那么困难……他举目无亲,心中极其迷茫。

如今,清水严已经77岁,终生未娶。他脸上的皱纹比起同龄人来格外的多,他眼睛里总是时不时闪出几丝怯懦与忧郁,长期无辜飘零的生活让他变得没有自信,日常动作也经常显得紧张和局促。在窘迫与彷徨中,日子一天天地过去。清水严无法预测未来还将面对些什么,他就像一只断了线的风筝被人遗忘在世界的某个角落,雨打风吹后,等待他的可能只是终将被泥土默默地掩埋……

编剧手记:

【中图分类号】J904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穆兰(1975-),女,日本信州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现供职于石家庄市群众艺术馆、石家庄市文化艺术研究所,研究方向:编剧、地域文化研究。在日期间担任日本残留孤儿支援会(战争遗孤支援会)翻译,曾获日本信浓育英会特殊贡献奖、文部省学习奖励,归国后从事文艺创作与地域文化研究,作品曾获第六届全国小戏小品曲艺大展剧本金奖、河北戏剧奖、燕赵群星奖等。

猜你喜欢
遗孤抗日战争亲情
中日媒体将联合拍摄“日本遗孤”题材纪录片
伪亲情何以大行其道
孩子们的抗日战争
孩子们的抗日战争
增进亲情的项目推荐
亲情故事两篇
亲情互动 潜移默化
略论抗日战争时期的精兵简政
抗日战争期间苏联在华军事顾问及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