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彦武,严文君,李庆辉,吕以东,冯爱强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乳腺科 450052)
·经验交流·
支架法乳头内陷矫正术术后哺乳功能分析
张彦武,严文君,李庆辉,吕以东,冯爱强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乳腺科450052)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支架法乳头内陷矫正术对哺乳功能的影响。方法对120例拟怀孕乳头内陷患者实施支架法乳头内陷矫正术,术后随访患者的哺乳情况,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支架法乳头内陷矫正术后哺乳率、哺乳时间、混合喂养率、乳腺炎发生率与无乳头内陷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头炎发生率低于无乳头内陷者。以上指标均优于乳头内陷未行矫正者。结论支架法乳头内陷矫正术能够恢复绝大多数患者的哺乳功能,且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乳头内陷;支架法;哺乳
乳头内陷是女性常见疾病,其危害包括乳房外观不佳、哺乳障碍、乳腺炎性疾病等,乳头内陷矫正术则有利于解决这些问题。作者近年来对120例拟怀孕的先天性乳头内陷患者实施了支架法乳头内陷矫正术,并对上述患者进行了随访,试图分析支架法乳头内陷矫正术对哺乳功能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治疗组患者120例,均为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因孕前检查而来本院乳腺科就诊时发现的双侧先天性乳头内陷患者。其中82例为中度乳头内陷,38例为重度乳头内陷。患者年龄22~34岁,平均(25.00±5.66)岁。治疗组患者术前均未采取其他矫正措施,除部分患者合并乳腺增生外,无其他乳腺疾病。采用等距抽样法抽取同期因孕前检查就诊,未施行乳头内陷矫正术的中、重度乳头内陷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A(其中中度乳头内陷14例,重度乳头内陷6例);同法抽取同期无乳头内陷,因孕前检查就诊,无其他乳腺疾病的就诊者20例作为对照组B,3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乳头内陷的分度标准,轻度:乳头内陷可以用手法向外牵拉复位,松开乳头后不回缩,但压迫乳头后回缩;中度:乳头内陷可以用手法向外牵拉复位,松开乳头后即回缩。重度:乳头内陷无法用手法向外牵拉复位。
1.2方法对治疗组患者查无手术禁忌证,择期行支架法乳头内陷矫正术。手术方法为采用20 mL注射器自制外固定支架,采用直径0.6 mm医用钢丝呈“十字”交叉穿过乳头基底部,将钢丝固定在外固定支架上,调整钢丝紧张度使乳头凸出良好(图1)。术后注意观察乳头血运,每2个月紧固钢丝一次。在4~8个月后乳头自然凸出,无明显回缩力量时拆除钢丝及外固定支架,并进行密切随访,随访期限为3年,主要随访内容为乳头内陷有无复发,对随访期间生育的患者,随访还包括能否正常哺乳,哺乳期有何并发症等。对照组患者随访期限同为3年,随访内容主要为哺乳情况。
图1 支架法乳头内陷矫正术后图片
2结果
治疗组120例日常生活稍有不便,但耐受性良好,无中断治疗者,均于术后4~8个月拆除乳头矫正支架,乳头感觉及血运均良好,形态自然,双侧基本对称。随访期间有5.83%(7/120)的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复发,均为重度乳头内陷患者,其中复发为重度的1例,中度2例,轻度4例。术后出现乳头内皮脂腺囊肿1例,系钢丝穿过乳头时将表皮组织带入乳头内部所致,无其他手术相关并发症。对照组A乳头内陷于随访期间均无明显好转。3组在随访期间的生产及哺乳情况见表1。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在随访期间的生产及哺乳情况
在3组患者中,治疗组与对照组A的哺乳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9.9%vs.31.3%,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B的哺乳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9.9%vs.94.4%,P=0.861)。在3组哺乳者中,治疗组与对照组A的混合喂养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3.7%vs.100%,P=0.006),治疗组与对照组B的混合喂养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3.7%vs.23.5%,P=0.409);治疗组与对照组A的哺乳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治疗组与对照组B的哺乳时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85);治疗组与对照组A的乳头炎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2%vs.80.0%,P=0.002) ,治疗组与对照组B的乳头炎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2%vs.35.3%,P=0.040);治疗组与对照组A的乳腺炎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5.3%vs.60.0%,P=0.036),治疗组与对照组B的乳腺炎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3%vs.11.8%,P=0.992)。
3讨论
先天性乳头内陷是女性常见的乳房发育畸形,临床表现为乳头埋没于乳晕之下,多为双侧性,也可单侧发生。其病理基础是乳头中胚层发育障碍,纤维组织及乳腺导管短缩,乳头下缺乏组织支撑,致使乳头不能突出,其发生率约为2%[1]。
轻度乳头内陷多可通过负压吸引、手法牵引等方式矫正,而中、重度乳头内陷则需要手术治疗[2-3]。邢新等[4]认为理想的乳头内陷矫正术需同时符合以下5个方面的要求:(1)操作简便;(2)乳头形态自然;(3)乳头血运无障碍,感觉功能正常;(4)切口瘢痕不明显;(5)哺乳功能得以保留。目前常用的手术方法有乳晕多瓣法和乳晕三角真皮瓣法[4-5],但两者均无法保全患者的哺乳功能,因此不宜用于有哺乳要求的妇女。支架法乳头内陷矫正术则是采用钢丝和外固定支架,通过持续牵引来延长短缩的乳管,并刺激乳头下纤维结缔组织增生,提供有效支撑,从而使乳头内陷逐步矫正[6-10]。该手术因无需切口,且不用离断乳管,理论上可以保留患者的哺乳功能[11-12],但该手术对于患者哺乳功能的具体影响,目前国内仍缺乏随机对照研究。
本研究证实乳头内陷患者在实施支架法乳头内陷矫正术后,在哺乳率,哺乳时间上均优于未行手术者,与无乳头内陷者相仿。在乳头炎和乳腺炎发生率方面,治疗组患者均显著低于对照组A,推测部分乳头内陷患者虽可以通过吸乳器帮助进行母乳喂养,但由于乳头长期内陷,皮肤不够坚韧,局部分泌物、皮肤碎屑等长期积聚,容易出现乳管堵塞、细菌滋生和慢性乳管炎,而吸乳器过大的负压又容易导致乳头水肿和受损,所以乳头炎和乳腺炎发生率较高,同时也因为哺乳困难、并发症较多,乳头内陷者往往不能坚持哺乳,导致哺乳时间较短,支架法乳头内陷矫正术后患者因纠正了上述不利因素,在哺乳方面获得了很大的改善。
有趣的是,本研究发现虽然治疗组与对照组B的乳腺炎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乳头炎的发生率方面却显著低于对照组B,这可能与乳头牵引过程中,乳头接受充分刺激使皮肤变的坚韧,不易损伤有关。另外在混合喂养方面,对照组A因乳头内陷,常伴有吸吮困难,导致乳汁量不足,全部需要混合喂养;而治疗组乳汁量较充足,混合喂养率较低,与对照组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支架法乳头内陷矫正术在矫正乳头内陷的同时,又能够保护患者的哺乳功能,显著降低哺乳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Schwager RG,Smith JW,Gray GF,et al.Inversion of thehuman female nipple,with a simple method of treament[J].Plast Reconstr Surg,1974,54(5):564-569.
[2]田怡,牙祖蒙.先天性乳头内陷的手术治疗进展[J].重庆医学,2008,37(2):201-202.
[3]张春莉,李清怀.乳头内陷整形术治疗现状[J].中国美容医学,2013,22(3):413-415.
[4]邢新,焦向阳,郝岚.去表皮乳晕三角瓣支撑法乳头内陷矫正术[J].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1999,10(6):296-297.
[5]袁伟,吴小蔚.乳晕纺锤型皮瓣结合人工真皮填充法矫治乳头内陷[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35(4):617-619.
[6]赵茹,乔群.乳头内陷矫正器的设计与临床应用[J].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04,20(4):317-318.
[7]陈保国,乔群,赵茹.改良应用矫正器微创治疗乳头内陷[J].中国美容医学,2009,18(10):1400-1402.
[8]张春莉,李清怀,张锤,等.先天性乳头内陷持续牵引治疗的体会[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5):1923-1924.
[9]张平,李伟,邓颖,等.自制可调式矫正器持续牵引治疗乳头内陷[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4,28(11):1389-1391.
[10]王伟.杨琳.微创治疗乳头内陷临床探讨[J].中国美容医学,2015,24(12):12-14.
[11]周树伟,陈旻静,苏蓓蓓,等.两种方法治疗未育Ⅲ型乳头内陷患者的比较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2014,23(23):1962-1965.
[12]于冰,冯锐,富泽龙,等.一种保留哺乳功能的乳头内陷矫正术研究[J].中国美容医学,2014,23(22):1855-1858.
作者简介:张彦武(1976-),副主任医师,硕士,主要从事乳腺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doi:10.3969/j.issn.1671-8348.2016.01.032
[中图分类号]R655.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348(2016)01-0095-02
(收稿日期:2015-08-15修回日期:2015-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