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形美容外科在颌面部急诊中的应用

2016-06-15 17:13葛玉珍
中国医疗美容 2016年8期
关键词:颌面部普外科瘢痕

葛玉珍

(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河南 焦作 454150)

整形美容外科在颌面部急诊中的应用

葛玉珍

(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河南 焦作 454150)

目的 探讨研究和分析整形美容外科在颌面部急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7月到2016年2月的82例颌面部软组织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普外科手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整形美容外科原则,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创伤愈合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创伤愈合总有效率为87.8%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63.14%;观察组患者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88%,与对照组患的21.95%差异明显,且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结论 在颌面部急诊中应用整形美容外科技术,提高了愈合的质量,同时更好的修复了创面,避免了瘢痕畸形的产生,满足了患者对美的追求,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整形美容;颌面部损伤;瘢痕畸形;应用

颌面部属于人体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位置特殊,集中反映人的美,同时暴露在外,极易受到外伤、事故以及暴力袭击等伤害的波及,进而导致颌面部出现皮肤、软组织的损伤。而颌面损伤的急诊治疗大多以抢救生命为优先选择,因此极易错失最佳的美容修复的时机,进而引发瘢痕、畸形的产生,影响后期美容效果的同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心理健康[1],因此在颌面部急诊的过程中对患者的预后美容要求也比较高。本科室选取2011年7月到2016年2月的82例颌面部软组织损伤患者,在急诊颌面部损伤时,采取整形美容外科技术进行创伤的修复,具体的结果如下。

1 资 料 与 方 法

1.1 一般资料

本科室于2011年7月到2016年2月选取82例颌面部软组织损伤患者,男43例,女39例,年龄9~59岁,平均年龄在(51±11.33)岁,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其中患者的损伤原因主要有:33例为软组织挫裂伤,24例未切割伤,12例为面部撕脱伤,13例为动物咬伤;损伤的部位主要为:17例为唇部,16例为额部,15例为面颊部,13例为眶周,12例为鼻部,其他为复合伤有9例;皮肤软组织的缺损面积为3.5cm×5.0cm到1.0cm×1.5cm。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性的分析。

1.2 方 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普外科手术治疗,主要包括术前准备,手术过程以及手术后的处理。术前准备:在手术治疗前对患者开展全面的检查,主要检查是否存在其他外伤性骨折,尤其是颅脑等重要器官,以及检查患者是否存在休克或者大出血情况,如果存在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优先处理和对症治疗,等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正常后才可以进行手术治疗,但是手术的时间尽量调整的越早越好;手术过程:①麻醉方式:常规采取局部伤口浸润麻醉,药物为0.25%的利多卡因;其中儿童中不能配合手术的患者,处于高度紧张且躁动不安的患者以及损伤伤口比较大的患者,采取的麻醉方式为全身静脉麻醉,本次研究中该类患者有12例。②伤口清洗:采用0.9%的生理盐水对患者创伤处进行清洗,主要针对创口内的污物、坏死的组织碎片以及表浅异物进行彻底的清除,可以有效降低色素沉着[2]。③复位固定。遵循的原则为解剖复位、坚强固定、早期功能锻炼,在生命体征恢复平稳即开展手术复位,骨间的固定采用坚强内固定的技术[3];闭合性直线型骨折复位手法采用单颌牙弓夹板;单一上颌骨的骨折或者上、下颌骨的联合骨折,其手术复位的切口选择在口内前庭沟,并用钛板、钛钉坚强内固定,以恢复面中部3支柱作为标准,保持患者的面形以及咬合的关系,尽量避免发生骨折错位愈合以及咬合错乱;颌骨和颧骨联合骨折的患者其应选取头皮冠状切口、下睑缘切口以及口腔前庭沟移行部切口,或者切开相应部位的软组织创口进行坚强内固定,进而减少创伤和术后面部瘢痕的产生。④缝合:选择可吸收的缝合线,进行分层的缝合,先缝合皮下组织,然后缝合表皮皮肤。术后处理:在手术后,进行适当的加压辅料包扎,从而减少渗出,减轻肿胀,避免裂口张力以及切割和压痕的产生。常规进行抗生素预防治疗3到5天,坚持隔日换药。常规的拆线时间为5到7天,而行皮瓣转移的患者拆线时间为10到12天。在拆线7天后,可连续涂擦康瑞保软膏3到6个月用以预防瘢痕的增生[4],且尽量避免直接暴晒和摩擦过多。

对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方法是应用整形美容外科原则在常规的对照组普外科手术治疗中,具体表现在:①伤口无组织缺损且创缘较为整齐的患者,可以直接用美容线按照整形美容外科的方式进行缝合;伤口创缘污染比较严重的患者,修剪去除失活组织,但尽量保存皮肤的完整性,严密对位进行缝合,并均匀分布张力到皮下组织和真皮深层,做到无张力缝合;伤口呈现不整齐的磕伤挫伤患者,可以沿伤口两侧的边缘设计锯齿形切口,并将坏死组织在该切口内进行切除后的修复;伤口面积不大但软组织存在缺损的患者,可以皮瓣修复,选择邻近的“Z成型、O-Z旋转、V-Y推进”等[5];伤口缺损的面积比较大,不能立刻得到修复的患者,抗生素冲洗后用凡士林纱布进行覆盖,每日换药冲洗直至肉芽组织新生促使创口的缩小,再根据其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开展Ⅱ期植皮修复;组织呈蒂状撕脱或者完全游离的患者,开展Ⅰ期的对位缝合,并在次日暴露伤口,酒精擦拭。②表皮的缝合时应注意针距在4mm到5mm,两侧针孔的距离在1.5mm到2mm,控制打结的力度,避免因皮肤的外翻或者内卷影响美容效果;美容缝合结合皮内精细缝合,是行“Z”字切开减张,从切口的两侧潜行分离,在两侧的皮缘严密对合后,从一侧皮下脂肪层进针,真皮层出针,再从另一侧真皮层进针,向下至下脂肪层出针,最后在脂肪层的深部进行打结,表层的皮肤则采取面封胶带粘贴固定,从而避免瘢痕的形成[6]。③患者为瘢痕性体质,在患者拆线7天内对其进行醋酸曲安奈德和1%的利多卡因混悬液皮下组织注射,进而抑制瘢痕的形成。

1.3 疗效判定

对两组患者在手术治疗后6个月进行随访,观察并对比创伤愈合情况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其中创伤愈合情况的评价标准可以分为优、良、可和差,其中优表现为患者的创面得到完全的愈合,没有线缝的痕迹,且创面的边缘整齐,浅白色瘢痕,较轻的色素沉着,没有瘢痕增生和挛缩的发生,外形比较美观;良表现为患者的创面得到基本的愈合,边缘整齐,浅粉色瘢痕,外形较为美观;可表现为患者的创面得到基本的愈合,边缘整齐,但是瘢痕色素沉着较为明显,且存在轻度的增生情况;差表现为患者创面的边缘不整齐,瘢痕的色素沉着比较重,且存在增生、畸形等并发症。

1.4 统计学处理

选用SPSS17.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

2 结 果

创伤愈合情况观察:观察组患者中29例优,7例良,3例可,2例差,总有效率为87.8%,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63.14%,且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如表1所示。

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观察:观察组患者中出现2例感染,无瘢痕畸形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4.88%;对照组患者出现3例感染,2例血肿,3例瘢痕增生,1例畸形挛缩,并发症发生率为21.95%;两组患者差异明显,且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如表2所示。

表1 两组患者创伤愈合情况的对比分析表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对比分析表

3 讨 论

颌面部作为人整体气质容貌的重要体现部位,占有极大的心理地位,,对其进行急诊处理时,对伤口的愈合情况和面部美容情况应给予极大的重视,要求符合美学标准的同时生理和外形也要达到完美统一[7]。而常规的外科处理原则是尽量使患者的创口自然愈合达到Ⅰ期效果,处理不及时或者处理不当就会引起面部的畸形甚至组织器官的功能缺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心理健康,因此开展整形美容外科治疗是非常有必要的。

对于外伤已经造成皮肤软组织损伤的情况,对其开展的整形美容中,应依据创口的部位、程度、形态等,再结合临床经验,为患者选择合适的修复方案,如邻近皮瓣修复、Mimics软件术前预制复位导板等[8],在操作过程更要做到无创操作,而在其中最主要的是应在早期处理中尽可能的缩小窗口、保留软组织、不影响生命的抢救以及重要脏器的救治等,因此在对颌面部急诊中结合整形美容外科手术,可以很好的为整形修复做好准备工作,且减少损伤,增加成功的几率,减少瘢痕畸形的产生。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应用整形美容外科原则在常规的对照组普外科手术治疗中,其结果表现为:观察组患者创伤愈合总有效率为87.8%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63.14%;观察组患者中术后出现2例感染,无瘢痕畸形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4.88%,而对照组患者出现3例感染,2例血肿,3例瘢痕增生,1例畸形挛缩,并发症发生率为21.95%,两组患者差异明显,表明整形美容外科原则应用在普外科手术中,对创伤的愈合和术后并发症的控制均有很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在颌面部急诊中应用整形美容外科技术,提高了愈合的质量,同时更好的修复了创面,避免了瘢痕畸形的产生,满足了患者对美的追求,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魏劲芳,周伟梁.颅底骨折脑挫伤合并颌面部挫裂伤的急诊救治体会[J].当代医学,2011,17(11):106-107.

[2]姚荔湘,庞建华,王建国,等.面部损伤Ⅰ期整形修复的临床观察[J].中国美容整形科杂志 ,2013,24(2):76-77.

[3]丁超,翟保平,李文涛,等.乳腺良性疾病手术缝合方法的临床研究[J].河南医学研究,2014,23( 2) : 33-35.

[4]王学梅,沙磊,欧丽,等.快速成型技术在颌面外伤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中华全科医学,2013,11(10):1639-1640.

[5]陈文君.应用整形美容外科技术急诊领面部损伤临床总结[J].医学临床研究2 0 13 万1 ( 2 3 ) : 4 5 一4 6.

[6]金巧萍,胡维君.结构式心理干预在急诊面部创伤Ⅰ期整形美容修复术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8):127-130.

[7]王 炜.整形外科学[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538-541.

[8] Li WZ,Zhang MC,Li SP,et al. Application of computer-aided three-dimensional skull model with rapid prototyping technique in repair of zygomaticoorbito-maxillary complex fracture[J]. Int J Med Robot,2009,5(2):158-163.

葛玉珍(1978-), 女,本科,主治医师。

猜你喜欢
颌面部普外科瘢痕
手指瘢痕挛缩治疗的再认识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颌面部间隙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精细化管理在普外科引流管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全凭静脉麻醉和静吸复合麻醉对颌面部手术患者HR、MAP、MMSE评分的影响
普外科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PBL教学方式对普外科实习生评判性思维的影响
手术联合CO2点阵激光、硅胶瘢痕贴治疗增生性瘢痕的疗效观察
围手术期护理在普外科患者中的具体运用
当子宫瘢痕遇上妊娠
当子宫瘢痕遇上妊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