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塞米松与甲泼尼龙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效果比较

2016-06-15 16:00朱皓华
当代医学 2016年10期
关键词:尼龙突发性耳聋

朱皓华

地塞米松与甲泼尼龙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效果比较

朱皓华

目的 比较地塞米松与甲泼尼龙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162例突发性耳聋患者为研究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72例)和观察组(90例)。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甲泼尼龙药物治疗,并按不同剂量将观察组分为A组和B组,各45例。对比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50.0%,明显低于观察组的72.2%(P<0.05)。观察A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与观察组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稍高于观察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甲泼尼龙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效果较地塞米松好。

突发性耳聋;地塞米松;甲泼尼龙

突发性耳聋属于基层医院中常见的临床疾病,2013年我国临床研究突发性耳聋分型治疗研究结果显示[1-2],对于所有类型突发性耳聋来讲,糖皮质激素均存在较好的临床疗效,其中甲泼尼龙与地塞米松效果突出,而甲泼尼龙效果更好[1]。本研究选取162例突发性耳聋患者为研究对象,主要对地塞米松与甲泼尼龙这两种糖皮质激素药物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5年1月南昌市第一医院眼耳鼻咽喉科住院治疗的162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72例)和观察组(90例),并按不同用药剂量将观察组分为A组和B组,各45例。对照组中,男42例,女30例,年龄20~64岁,平均年龄(42.14±5.87)岁。观察组中,男50例,女40例,年龄21~65岁,平均年龄(42.65±5.95)岁。2组患者在基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162例患者的病史、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方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回顾分析。实验室检查方案包括:听力检查(如:声导抗、纯音测听、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变位性眼震检查(针对有眩晕患者)、血液学检查(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肝肾功能、血糖)等。

首先给予162例患者使用3种药物:补充改善其微循环的药物(如:银杏叶提取物)、神经营养类药物[1](如:维生素类)以及减轻内尔水种类药物(如:甲磺酸培他司汀)。除此之外,给予对照组的患者使用10 mg地塞米松(大同市利群制药厂,国药准字H 14020346)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续使用3 d;3 d之后,地塞米松剂量调至5 mg,进行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续使用3 d;接下来,使用醋酸泼尼松片(沈阳明华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 21023544)15 mg,口服,每天1次,连服3 d。观察组A组患者使用400 mg甲泼尼龙(天津天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 20103047)进行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续使用3 d;3 d之后,甲泼尼龙剂量降低一半至200 mg,每天1次,连续使用3 d;接下来,甲泼尼龙剂量再降低一半至100 mg,每天1次,连续使用3 d。观察组B组患者使用70 mg甲泼尼龙进行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续使用3 d;然后,将甲泼尼龙剂量降低一半至35 mg,每天1次,连续使用3 d;继而口服甲泼尼龙片,每次20 mg,每天1次,连续服用3 d。在上述治疗过程中,痊愈的标准是所有症状都消失,即可停止治疗。在治疗的1周后进行听力检查,未痊愈的患者需要再进行治疗,1个月后再进行复查。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标准 观察指标:对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消化道不良反应、水肿、失眠)发生率进行观察和对比分析。疗效评价标准[3-4]:痊愈:经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受损听阈恢复正常;显效:经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受损听阈基本恢复正常;有效:经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缓解,受损听阈基本改善在15~30 dBLH;无效:患者的受损听阈改善15 dBLH以下。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本组患者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用“x±s”进行表示,采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进行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比较 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50%(36例),明显低于观察组的72.2%(6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比较(n)

2.2 观察A组与观察B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比较 观察A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77.78%(35例),观察B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75.56%(34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组别 例数 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观察B组 45 5 10 19 11 75.56观察A组 45 5 12 18 10 77.78b

2.3 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中,消化道不良反应7例,血糖上升11例,失眠8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89%。对照组中,消化道不良反应6例,血糖上升10例,失眠8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观察A组中,消化道不良反应4例,血糖上升3例,失眠5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67%。观察B组中,消化道不良反应3例,血糖上升4例,失眠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突发性耳聋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突发性耳聋会导致患者的听力突然下降,偶尔可能会伴随出现眩晕和耳鸣的现象。直至目前为止,其形成的内因还有待探索,但最主要的机制视为内耳循环障碍[5-6]。在美国和德国,糖皮质激素早已成为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主要治疗方法,其次才是使用激素进行治疗。而国内关于突发性耳聋的大量研究结果表明[7-8],糖皮质激素对治疗突发性耳聋有显著的效果,可以起到消炎、清除耳蜗水肿的作用。在我国目前的临床医学上主要使用强的松、地塞米松和甲泼尼龙来进行突发性耳聋的治疗,而这几种药物的起效时间、对病情的控制和改善以及对肾上腺皮质轴的影响都有不同程度上的差异。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治疗效果要优于对照组。2组的血糖上升以及消化道异常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说明两种激素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差很小。而从观察A组与观察B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上来看,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从相差的比率上来看,前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稍高,因此,治疗中使用常规剂量的甲泼尼龙比大剂量甲泼尼龙更为适合。

综上所述,治疗突发性耳聋,静脉滴注甲泼尼龙的疗效相对较好,但是大剂量的使用并不能强化治疗效果。短期使用甲泼尼龙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使用地塞米松,而大剂量使用甲泼尼龙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常规剂量稍高。因此,临床上治疗突发性耳聋时,推荐使用常规剂量的甲泼尼龙。

[1] 韦一,王德乐,王韶鉴,等.地塞米松与甲泼尼龙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对比[J].中国全科医学,2014,17(27):3194-3196.

[2] 雷磊,李剑挥,王新,等.巴曲酶联合甲泼尼龙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15,14(8):598-601.

[3] 王峰雷,李湘医,余丹.鼓室内注射甲泼尼龙治疗糖尿病伴突发性耳聋的临床体会[J].当代医学,2014,20(20):139-140.

[4] 兰艳丽.下鼓室内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3,36(24):33-34.

[5] 程海波,程相阁,王强,等.地塞米松和甲泼尼龙治疗过敏性休克的临床效果对比[J].河南医学研究,2015,24(4):98-99.

[6] 颜水,刘颖.甲泼尼龙与地塞米松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临床对比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5):63-64.

[7] 陈肇臻.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15):3478-3479.

[8] 宋伟伟.前列地尔联合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分析[J].临床医学,2015,35(2):99-100.

10.3969/j.issn.1009-4393.2016.10.109

江西 330008 南昌市第一医院耳鼻喉科 (朱皓华)

猜你喜欢
尼龙突发性耳聋
彭顺林对神经性耳鸣耳聋的治疗经验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尼龙6的改性研究进展
尼龙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不同类型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观察
突发性消防新闻宣传报道的相关思考
电子及汽车用的高热稳定尼龙
安有尼龙扣的清理鞋
耳聋耳鸣辨证施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