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走出政商關係困局

2016-06-15 04:10吳思
澳门月刊 2016年6期
关键词:官員風險官商

吳思

某個官員吃飯的時候,通常旁邊坐著一個買單的老闆。很多官員都有幾個給他買單的老闆,反過來,很多老闆都認識幾個官員,他們之間建立了很緊密的官商關係。如果商人要辦事,官員可以給予政策照顧,在行政上可以加快審批,一路綠燈。萬一上了法院,可能幫他打個招呼。在這個局部,老闆實際上成了老大,而官員實際上成了老闆的代理人。

官控之下的官商關係,我猜有這樣收放的定律:如果大家的日子過得比較緊,那就無為而治,輕徭薄賦,讓他們發達起來。這是“放”。放得比較厲害了,再放的空間就有限了。“收”的利益漸漸大於“放”的利益的時候,就到了一個轉折點,官就開始傾向於“收”。每收一點都是巨大利益,比如多收一點稅、多加一點市場進入的門檻。官家的或者國有企業或者官辦企業,在市場進入的範圍內做一點壟斷經營,利益巨大。根據歷史上的一些案例,就能看到好像有兩道線:低於那道線就開始放,到了另一道線就開始收,形成了波浪形的收放曲線。我要確認這個假說需要更多的史實支持,如果證實了,那大概就是官商關係的一種定律,從官對商的控制角度看可能有這麼一個關係。

但是現在出了一個新情況,就是牛羊可以跑了——移民。這時候就需要拿出一些讓他們放心的東西:一是提高市場經濟的純度,一是提高司法公正的純度。這可能是在改革開放的背景下、國際的背景下,老闆可以“用腳投票”的條件下,推出的一個新政商關係的均衡點。

商人劉學詢的

“黑紅白”三條路

劉學詢黑白紅三道通吃。劉學詢是一個商人,他面前有三條路:黑道、白道、紅道。那看看這位商人,分析這位商人的各種選擇及其利弊。劉學詢是一個賭商,這種身份有點特殊。商人的一般利益在於,第一,財產保護。第二,市場儘可能開放。賭商雖然要求財產保護,但不要求市場開放。這是賭場生意的特殊性。

就一般意義的商人來說,黑白紅這三條道,都是可以選擇的道路。白道,處理好跟官家的關係,這是關係到生死存亡的大問題。紅道則是白道走不通的時候的選項。如果跟官家的關係處理不好,如果商人對官家絕望了,就像牛羊面對定期屠宰的絕望一樣,那麼,商人就會考慮走紅道,像法國大革命中的第三等級一樣,集體起來鬧革命,換一個政府,最好讓官家聽資本的指揮,由資本控制起來。這是資本的集團利益。所以走紅道也是商人的正常選項,在歷史上就是搞資本主義革命。

當然鬧革命的風險很大,需要準確的利害計算。資助某些合法的NGO或許還行,如果資助海外民運,官家來查稅也能查死你,所以不能輕易地幹這個事。膽子大點或許可以悄悄地幹,比劉學詢的調子還要低。這是第二條路,在官商關係處理不好的情況下逼出來的路。

第三條路就是黑道。商人追求利益和安全。從追求利益的角度看,什麼手段盈利高,就應該採用什麼手段。壟斷盈利高就爭取壟斷,黑道盈利高就走來黑道,當然也要考慮安全問題。總之是利害計算問題。

在歷史上經常可以看到,正常的海商,忽然開始搶劫。有一段時間,商人既是海盜又是商人,還兼走私者。在歐洲歷史上這是很尋常的,什麼身份獲利大就進入什麼身份。走私盈利就走私,走私風險大,合法經商盈利高,那就合法經商。如果搶劫合算,風險不大,就在方便的時候搶一把。對於海上的商人來說,這就是一個利益比較的問題。這個道理對於商人是普遍適用的。

總之,擺出來的這三條路:紅、白、黑,究竟選擇哪條,取決於利益大小。而利益大小,又取決於約束條件,尤其是制度條件。各種權利保護程度如何,市場准入程度如何。在特定制度約束下,哪個利益最高就選哪個。在晚清的制度條件下,三條道都能選,哪種風險都沒有大到不能走的程度,於是劉學詢就三條道一起走。

資本局部蛻變的“一個人的革命”

秦漢以來的中國是官家主義。什麼時候資本說了算,資本主義革命就完成了。但是資本在中國始終未能擺脫牛羊的地位,只不過是長了犄角的牛羊,可以跑到海外的牛羊。事實上,許多牛羊在某個局部已經成了獅子老虎,成了某個山頭的山大王。我把這種局部發生的革命稱為“一個人的革命”。

一個普遍現象是,某個官員吃飯的時候,通常坐著一個買單的老闆。很多官員都有幾個給他買單的老闆,反過來,很多老闆都認識幾個官員,他們之間建立了很緊密的官商關係。老闆給官員的孩子出國留學掏錢,給他們家裝修甚至買房掏錢,兩個人關係很鐵,官員的很多私事老闆就給他辦了。如果商人要辦事,官員可以給予政策照顧,在行政上可以加快審批,一路綠燈。萬一上了法院,可能幫他打個招呼。在這個局部,老闆實際上成了老大,而官員實際上成了老闆的代理人。我把這種變化稱為“一個人的革命”。當代政商關係已經發生了調整,資本已經在許多地方說了算。

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因為在這種關係中,官商雙雙獲利。對老闆來說,收買官員很合算,很便宜。某個官員不好說話,要價太高,商人可以去找另一個。縣長要價高,我去找書記。書記不行我去找某個常委。這裡的常委全不買帳,還有上級領導,還可以去找常委們的領導。這種官場競爭關係,可以保證官員的開價不會高得離譜,於是老闆就可以很便宜地完成一個人的革命。但是,官員的保護,優惠政策,價值是多少呢?生意越大,政治投入的收益也越大,這是正比關係。反過來說,如果老闆不走這條成本最低、收益最高的路,非要走紅道,政治風險立刻大增。

但是,一個人的革命雖然短期合算,長期卻未必。第一,官員的任期並不長,新官來了,老關係就可能作廢。第二,收買官員是非法的,屬於危險的關係。一般來說,老闆們不缺錢,家產千萬甚至上億的,最缺的是安全。可是,為了多掙一點錢,反而要冒險玩命,這是不合理的。萬一某個官員進去,他也可能被牽連進去。老闆在市場風險之外,又被迫擔負了官場內鬥的風險,政治風險。可是,不走這條路,其他路又不好走。這就是民企老闆的困境。在這種格局裡,未來將如何展開,走向是什麼,官商關係的新均衡狀態是什麼樣,政商關係的出路何在,值得關注。

猜你喜欢
官員風險官商
樓繼偉 全社會缺乏風險意識是個大問題
「一帶一路」沿線投資 匯率風險如何防範?
带病提拔自有病根
李稻葵 如何規避「一帶一路」的建設風險
官商腐败勾结问题的深层原因分析与解决路径
項俊波 把防範風險放在更突出位置
近代萍乡煤炭资源开发中的官商关系
罪恶的官商“二人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