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丰县农业产业化状况

2016-06-15 07:08程少敏
新农村 2016年6期
关键词:增收农业产业化机理

程少敏

摘要:在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背景下,农业产业化经营对于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有着巨大的作用。农业产业化经营对农民增收起促进作用要通过农业的生产、流通、加工、销售等环节,而农业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龙头企业、合作组织的牵引、带动则是农民加快增收步伐的保证,同时,还要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迎接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增收;机理

丰县是农业大县,为江苏省农业产业化试点县,农业资源十分丰富。近年来丰县依靠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不断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出口创汇农业得到较快发展,形成了粮、棉、果、蔬、林、畜等分布区域较为明显、规模较为集聚的产业格局。食品加工、木材加工是开发区重点培育、优先发展的特色产业。可以说,农民收入问题事关丰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一、实施农业产业化增收的途径

1.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和规模化提高了农业单位产出效率,从而提高农民在生产环节的收益。在家庭联承包制下的以户为单位的生产经营方式,规模很小,经营分散,经济实力薄弱,单靠农民个人力量已越来越难以适应、当前的社会经济条件,在这种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的束缚下,生产很难上去,提高农民收入就无从谈起。农业产业化则能将分散的农户联结为一体条,把每个农户都纳入到现代化大农业生产系列之中去,真正实现生产的“统分结合”。比如丰县许多农户在君乐宝、佳合集团的辐射带动下养殖奶牛、肉鸭等,促进了禽畜养殖的专业化和规模化。同时,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还可以大大发展农户的企业化经营、农场化经营和定单农业,推动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充分发挥地域经济的资源优势、品种优势,从而促进农民在生产环节的收益。

2.农业合作组织促进了农产品的商品转化率,从而提高农民收益。一家一户的生产经营,割断了生产与市场的内在联系,使得大多数农民所掌握的市场信息非常有限,容易盲目跟着市场走,从而陷入市场波动的陷阱中,出现增产不增收的情况。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大量涌现出的中介组织、行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则在农户与市场间架起一座桥梁,将农户分散的小生产融入到大市场中。目前,丰县有合作组织2000多家,涉及到种植、养殖、农机和加工、市场流通等各个领域,在组织生产、技术服务和开拓市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方面,它们通过向农民提供准确的市场信息。引导农民按市场组织生产,使农户的生产与市场需求紧密衔接起来;另一方面,通过产供销的结合,为农户提供稳定和高效率的销售渠道网络,从而保证了农产品的销路和价位。同时,它们通过有效的营销手段,为农产品流通开拓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引导农户参与国内国外的市场竞争,促进农户生产经营规模不断扩大。

3.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够提高农产品的保值增值功能,使农民能够分享到农产品加工环节的二次分配利润,从而加快农民增收的步伐。现实经济中,龙头企业则担负着开拓市场、技术创新、疏导生产、深化加工、销售服务、引导和组织基地生产与农户经营的重任。企业、合作社、农户等几个利益主体通过签订合同、股份制等契约约束机制来确定各方的责任权利,建立起一种“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机制。例如在“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中,开始时农户与公司的关系是买卖关系,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农户成为产业化的关键。公司为稳定货源,会与农户签订合同,可能的话还会返还部分利润给农户。通过这些利益机制,农民不仅获得了生产的一次收益,还获得了加工环节的二次收益,从而加快了农民增收的步伐。

4.农业产业化促使农村劳动力得以就地转移,从而增加了农民的工资性收入。从丰县来看.农民外出务工的工资性收入增长速度远高于其他收入,努力创造条件增加农民务工收入已成为各地党委政府的共识。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龙头企业、种养大户、合作社等恰恰需要大量的懂农业、能吃苦的农业工人。在6对龙头企业、种养大户中就业的农民收入调查中发现,许多农民每年在其中务工的工资收入远远高于他们在家庭中生产经营的收入。比如在大沙河镇的果品专业合作社,农民在以土地、现金等人股的同时,还可以在合作社务工,既有股金收入,还有工资收入。既解决的用工问题,又使得农村劳动力得以就地转移,从而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二、丰县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影响农民增收的因素

1.结构优化度不高,产品链较短、以粗加工为主

由于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企业自主研发能力薄弱,初级加工的成果所占比重大,而精、深加工的成果明显不足,对于产品的深加工和专利技术还有一定的欠缺。自己基地也少,今年就存在原料的不足。企业的产品链无法向上、下游延伸,产品结构单一、产品链较短,粗加工产品多,深、精加工产品少。另一方面,已有企业缺乏品牌经营和运作,没有形成品牌的感召力。

2.骨干龙头企业少,规模偏小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了长足发展,但对整体带动作用仍然偏弱,尤其表现在缺乏深加工的特大型企业。加工业增加值在工业增加值中所占得比重较少,生产难以形成规模,产品质量不稳定,新注册商标参差不齐,农产品加工行业难以发挥品牌优势。规模经营对食品行业来说至关重要,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规模小,难以抵抗市场风险。只有积极加大项目投资力度,以扩大规模来提高企业竞争优势。

3.竞争力低,农产品转换能力弱

支柱行业中地位不高,农产品转换能力弱。现阶段我县农业产业化水平还相对较低,农产品加工业还处在一个起步阶段,竞争力还偏弱。

三、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促进农民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开放的市场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开放的市场环境会促进农产品结构的优化、产业化和科技进步,带动加工产业的发展。市场的开放和经济的发展促进一系列生产要素在产业链环节的合理配置,为市场发展提供全面的技术和资金支持,通过先进生产加工技术提高农产品质量,实现产后商品化处理增值,提高农产品的整体效益。同时,市场环境的变化促使农产品的流通方式改变、流通速度加快、流通规模增大、流通层次提高,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层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拓宽了农产品的市场空间。

2.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创造了稳定发展的良好条件

2003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02]62号),以促进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和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建设,延长农业产业链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号)中,制定了一系列农业产业化和农副产品深加工的有关政策。2011年6月,《江苏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农业现代化工程的意见》中也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加强农产品质量和品牌建设。同时,《江苏省优势农产品产业化发展规划》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徐州市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诸多优惠政策的出台,为丰县农产品加工业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

3.巨大的市场潜力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农产品商品率不断提高,农产品加工业正迅速发展成为农业的先导性产业。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城乡居民食品消费由单纯的粮食需求转变为对粮食和蔬菜、水果、肉蛋奶等多样性需求,食品消费行为由谷物为主转为购买更多的动物产品,反映了食品消费随着收入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持续优化的事实。未来食品消费市场日益明显的多元化特征将为丰县农产品加工业总量的稳定提升奠定了市场空间。农产品的消费群体不断增大,巨大的市场潜力为农产品流通行业的飞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猜你喜欢
增收农业产业化机理
煤层气吸附-解吸机理再认识
雾霾机理之问
南昌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苗族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问题研究
关于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现状及完善途径
邛崃市农业产业化的问题与对策初探
关于内蒙古农牧民增收因素的分析
浅析铁路机务系统增收创效
DNTF-CMDB推进剂的燃烧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