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大豆施肥技术

2016-06-15 07:08刘伟
新农村 2016年6期
关键词:根瘤根瘤菌种肥

刘伟

摘要:文中笔者针对多年的实际工作情况,指出了黑龙江适用的大豆施肥技术,以供大豆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大豆;施肥技术

黑龙江省是我国大豆重要主产区之一。在近年来,因为种植面积多,管理不善等因素,使产豆区土壤肥力出现降低趋势情况。不少种植户盲目运用高投肥,来达到高产目的,结果不但成本提高,效益和产量还下降。笔者按照黑龙江当前大豆种植情况,在多年经验基础上,提出并实施了适于黑龙江特点的大豆施肥技术,现介绍如下。

1大豆的需肥规律

大豆不仅需肥量多,且需肥种类也较多。研究表明,每生产100 kg大豆籽实及其相应的茎、叶、荚壳等,需要吸收纯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的量分别为5.3~7.2、1.0~1.8、1.3~4.0 kg。在大豆生长过程中,通过根瘤菌.能从空气中固定本身所需的氮素的1/3~1/2。试验证明,施用化学氮肥太多,抑制根瘤菌活动。但在幼苗初期,根部还未形成根瘤,用适量氮肥,能促进幼苗健壮生长。磷可以提高大豆的抗逆力。并促进根瘤发育,当土壤中有效磷含量低于15 mg/kg时,施用磷肥就有明显的增产作用。钾肥的作用是使茎秆强壮,增强抗倒性。一般土壤不太缺钾,在增施有机肥的情况下,可少施或不施钾肥。大豆需钙较多,钙能促进大豆对磷和铵态氮的吸收。大豆需要的微量元素主要有铁、铜、锰、锌、硼和钼等。大豆幼苗期干物质和氮、磷积累较慢,始花期是大豆吸收养分的转折点,盛花期吸收激增,结荚期达到高峰。开花后期干物质的积累加快,结荚后期最高。大豆干物质总量的1/4是在结荚后期积累的。

2合理利用前茬肥

大豆应合理的利用前茬肥对增加产量有显著功效。把大豆种在前茬施肥较多的作物,如玉米后面,不但前茬有很多的残肥能让大豆利用吸收,且还能增加土壤肥沃性。若栽培重茬豆,可沟台交替种植。原垄种与沟台交替种植比较,能降低毒素和残株病虫危害,还有垄沟栽培也有利于深施肥,增加肥效,可全面利用垄沟营养。

3施足有机底肥

有机肥是完全肥料,即包含不少的有机质,并且矿质营养含量也很多。有机肥肥效长,能增加土壤肥力,提高土壤结构,提升土壤供肥能力和土壤保水保肥力。打造大豆高产的基础条件是有机肥,尤其是长期不施有机肥、地力下降较重的地块更要有计划地增施有机肥。有机底肥以优质农家肥为主,可用草炭过圈肥、土黄粪、猪厩肥等,施用量为1500-2000 kg/hm,瘠薄地肥料质量差的应多施。肥料质量好和肥地的应少施。有机底肥应在伏秋翻前施用,经过机械翻耕让肥料混入10~20cm土层中,在起垄地块,有机底肥应在播种前破垄夹施。

4准确巧施种肥(口肥)

4.1种子拌肥

通过几年实践用新型根瘤菌肥拌种,可使大豆根系固氮能力增强,对提高根瘤数和根瘤重有较好效果。据测定,用大平根瘤菌肥拌种可提高产量8%~10%;同时根瘤菌肥成本低,长期施用还可活化土壤,培肥地力。根瘤菌肥使用量为225 mL/hm2

4.2测土配方施肥

通过采集土壤样品。化验土壤养分状况,即通过测土配方施肥途径来确定化肥施用总量和施肥比例。经过探索研究,黑龙江大豆高产最佳施肥总量:黑土225.0~262.5 kc/hm2,草甸土262.5~300.0 kg/hm2。盲目加大施肥总量会产生高投低效报酬递减现象。高产施肥最佳施肥氮磷钾比例为:岗坡(黑土)1.0:1.2:(0.8~1.0),平地(黑土)1.0:(1.4~1.5):1.0,洼地(草甸土)1.0:(1.8~2.0):(1.0~1.2)。关于市场上大豆专用复合肥,因要求与比例固定通常不符,故应重新搭配其他肥料调到所需最佳比例。

4.3种肥施肥方法

整体的原则是种肥应深施.与种子隔开,避开因肥料直接接触种子而导致烧苗烧种、减轻保苗率。种肥深施一是有利于根系直接吸收。二是能延长肥效,三是能够降低肥分损失。通常种肥施肥部位是种下3~5cm,种侧5~7 cm,用分层施肥机械分层深施肥,能进一步增加肥效。上层施肥深度为7cm,底层施肥深度是15~20 cm。

5适时适量追肥

补充大豆中后期营养不足的主要办法是大豆追肥,应分为叶面喷肥和根部追肥2种。大豆追肥应按照地力情况和大豆长势灵活把握。

5.1根部追肥

一是花期追肥。对封不上垄的大豆田,中耕除草后在垄侧开5~8cm的沟,把肥料条施于沟内,之后趟土覆盖,降低肥分损失。追肥品种为尿素,追肥量100~125kg/hm2。二是苗期追肥。在大豆长势弱及瘠薄地的地块。应结合头遍铲趟进行苗期追肥。追肥时期为幼苗至开花初期,追肥品种为尿素,追肥量75 kg/hm2

5.2有选择地喷施叶面肥

补充大豆中后期所需微量元素营养的主要途径是喷施叶面肥。因市场上叶面肥良莠不齐,品种众多,务必采用适当,方可收到良好功效。通常应采用渗透和择粘着性强的叶面肥肥效较好。此外,采选叶面肥营养成分应足,尤其是大豆最需要的锌、钼、硼等微量元素含量要高。花荚期是喷施叶面肥的最佳时期,喷施次数以2次为宜,前后间隔7~10d,喷施浓度为500~1000倍液。

猜你喜欢
根瘤根瘤菌种肥
不同时间输液法输液对樱桃根癌病的防控效果研究
种肥施用关键技术与原则
不同处理方法对樱桃根瘤病的防控效果
种肥施用关键技术与原则
鲜食大豆根瘤菌应用研究
果树苗木根瘤病发生规律及其防控技术
基于15N 示踪法的双根大豆系统氮素吸收和分配特性研究
接种苜蓿根瘤菌对西藏苜蓿生长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小麦高产不可忽视种肥
荷兰创新的种肥形态实现精准施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