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大豆栽培管理技术

2016-06-15 07:08李大伟
新农村 2016年6期
关键词:管理技术大豆栽培

李大伟

摘要:本文根据作者多年的实际工作经验。试论了大豆栽培管理技术,以期对以后种植户的工作给予一些帮助。

关键词:大豆;栽培;管理技术

一、前期管理

1.播种播期

播种期对大豆产量影响较大。过晚或过早都不利于提高产量和秧苗生长。通常以土壤5厘米耕层稳定通过8℃,土壤含水量稳定达到20%以上时为最佳播期。本地主要适播期为4月中旬~5月上旬。播种密度,想增加产量,宜进行清种,合理密植,全面利用光热效应和地力。本地适用密度为每亩1.2~1.4万株。地力较好的地块密度可大些,反之密度可小些。播种方法,大豆播种主要有“大垄密”栽培法、窄行平作栽培法、等距穴播法、“垄三”栽培法等。当地用播种机播种,做到播深一致,推动苗壮、苗齐。通常播种深度为3~5厘米,种肥分离,随播种随镇压,保证土壤墒情。

2.查苗补种

大豆的产量是由千粒重、结荚数、亩株数等因素组成。应确保亩株数。务必有足够的亩苗数做前提,应提前做好大豆的田间苗情调查工作,对严重缺苗的地块,应运用补种的措施,对不缺苗的地块应运用补栽的措施。补种时,要用同一品种的种子,种前应用清水泡2~3h,若是土壤干旱条件,在补种的时候应运用先浇播种穴的方法造墒,来利于增加出苗率和出苗时间。发现出苗后因地下害虫的危害,或者缺苗过晚的地块,而导致的缺苗断垄现象,应提前准备好豆苗进行移栽,或者从过密处挖取壮苗进行补栽。移栽时,应带土团补栽。为增加移栽成活率,适宜在16:00以后或阴雨天进行,埋土时应紧密牢固,栽后马上浇上定根水。在补栽时也应施用适量的化肥,或者在成活后追施一定量的苗肥,来推动所补豆苗的生长速度。在移栽时,苗龄越小者成活率会越高。按照经验,移栽的豆株,单株荚粒数和结荚数也无显著的降低。

3.定苗和间苗

大豆管理的一个关键环节是问苗定苗,是确保大豆群体结构的主要方法,也是打造壮苗的可行方法。在管理中间苗的时间通常应赶早,一般应在对生单叶展开前就要开始。一次性间苗定苗的地块,大部分在地下害虫不严重的年份和地块进行。二次间苗多在大豆田地下害虫多的地块使用,第1次在对生单叶展开时马上进行问苗,二次间苗多在第2片复叶展开时开始定苗。间苗时要留强株去弱株、留好株去病株和留纯株去杂株,留下健壮生长均匀一致的植株。

4.中耕除草

幼苗期的大豆生非常缓慢,也易生出杂草。加上根瘤菌是好气性细菌,经过中耕能提高土壤的通气性。根瘤菌与大豆共生,中耕除草可利于推动根瘤菌的增生繁殖。时常进行中耕除草,还能提高土壤的蓄水保墒性。在整个的管理中,2~3次中耕除草就行。

二、生育中期的管理

1.灌溉及追肥

在大豆初花期.土壤含水量低于65%时,要马上开始灌溉.并根据植株生长情况叶面喷肥。通常亩用0.75~1千克尿素加磷酸二氢钾0.3千克,兑水30升叶面喷施。运用喷灌灌溉方法的,要结合喷灌叶面喷肥。

2.防治病虫害

开花盛期,大豆蚜虫、灰斑病等出现较重。可与叶面追肥结合或单独施药进行化学防治。蚜虫用敌杀死、速灭杀丁、久效磷等防治。蚜虫还应用40%乐果乳油每亩40克配成1000~15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0克,对水15升喷施。防治灰斑病。应用70%甲基托布津,亩用60~100克,或加2.5%敌杀死乳油30克配成混合液,或50%多菌灵50~70克,叶面喷洒。

3.施用壮秆剂

对于植株高大,生长非常繁茂的品种,喷洒生长调节剂三碘苯四酸(TIBA)能够抑制大豆徒长,防止倒伏,茎秆矮化,让植株收敛,有利于花荚形成。始花期,亩用15~18毫升乳剂或3~5克三碘苯甲酸粉剂,对水25~30升喷洒;盛花期亩用粉剂8~10克,乳剂30~40毫升,加水40~50升喷洒。

4.摘心

水分充足、土壤肥沃时,大豆极易出现倒伏徒长,让植株下部花荚严重脱落,导致品质下降和减产。大豆摘心可控制倒伏,推动植株着生较多的花簇和多分枝,提高有效荚数,让籽粒饱满,成熟一致,增加产量。摘心功效因品种、土壤、气候而不同,湿润多雨年份效果明显,土壤肥沃的效果显著,茎叶繁茂性强的品种、无限结荚习性的品种、晚熟品种效果都较好。通常适宜的摘心时期,无限结荚习性的品种以在开花盛期及开化末期较好。摘去主茎顶心半寸左右就行。

三、生育后期的管理

1.拔除田间杂草

大豆的3次中耕及人工铲地.对于除掉行间杂草比较方便,可行内杂草仍有残留物,尤其在大豆生育后期,湿度大、气温高,生长高大,行间杂草生长快,与大豆争肥、争水,务必马上去除。除掉田间杂草通常可增加产量13%~26%。

2.追肥

进人鼓粒期后,大豆需肥量大。此时根瘤菌固氮能力渐渐退化,必须补充营养。应按照生长情况,用磷酸二氢钾100~300克,钼酸铵1030克,尿素0.75~1千克,对水15~25升喷叶。

3.灌增重水

鼓粒期,豆粒增大,需水量大。当土壤含水量低于田问最大持水量70%~75%时,应马上灌溉。

4.病虫害防治

生育后期主要防治大豆食心虫、灰斑病等。大豆食心虫是北方大豆区大豆生育后期的主要害虫。结荚期,在食心虫高峰发生时,喷洒2.5%敌杀死,亩用量20~40毫升。

猜你喜欢
管理技术大豆栽培
注意防治大豆点蜂缘蝽
从大豆种植面积增长看我国粮食安全
巴西大豆播种顺利
油麦菜栽培要点
大豆的营养成分及其保健作用
自然栽培的味道
档案管理与知识管理的关系分析
夏季苦瓜栽培
三七栽培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