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猪场药物保健之我见

2016-06-15 07:41郑迎春
新农村 2016年6期
关键词:饲养管理猪病

郑迎春

摘要:近年来,猪病逐渐呈现高发态势,猪越来越难养,猪病越来越难控制,成了养猪者的一块心病。饲养期进行药物保健逐渐流行,但保健效果实在是让人难以恭维。根据笔者的调研。提出几点肤浅建议,以供交流。

关键词:猪病;药物保健;饲养管理

近二十年来,随着我国养猪业规模化的发展,猪病防治理念的不断更新,养猪场户逐渐从以“治疗为主”向以“预防为主”方向转移,猪场的保健逐渐被更多的养殖场主所认识和重视,养殖场户特别是规模场从不同的饲养环节提高养殖水平,有效的减少了生猪疫病的发生流行。但是在兽药厂家和兽药经营的倡导下,在有些专家的助推下,猪场药物保健倾向性强势发展,各种猪病研讨、培训班、兽药促销会大肆宣传,过份强调兽药对猪病的预防作用,各种兽药保健方案铺天盖地向养猪场户狂轰烂炸,形成养猪跟风用药,乱用药、滥用药的局面。到目前为止,药物保健仍是一些养猪场户的首选,笔者通过近10多年的调查研究,对当前我国规模猪场的药物保健提出不同的意见,供大家参考。

当前的药物保健实际是在兽药厂利益的驱使下,特别是一些外资兽药厂利用所谓的专家代表,炒作的一种概念,真正受益的是兽药厂、兽药经营户及个别专家。药物保健虽然对猪的一些细菌和寄生虫病起到了一定的预防作用。但不是最好的措施,综合分析是弊大于利。

一、常期大量用药造成猪的内脏器官损伤

常期大量用药。会对猪的内脏器官造成损伤,特别是损伤猪的免疫器官,造成免疫力下降,易发病,发病后难以治愈的现象。有证据表明,几乎所有的药物都会使机体产生更多的过氧化物,如自由基等,这等于加剧了对机体组织器官的损伤。进而损害猪的免疫功能,通过对常期用药猪场的猪进解剖,发现肝,肾、胃等器官均有不同程度的药物损害变化。

二、常期用药破坏猪肠道的菌群平衡

药物不仅杀灭或抑制病原菌,对有益菌也会杀灭,从而对维系肠道正常的微生物菌群产生不利影响。

三、常期大量用药对猪产生应激

一切药物对猪体来说都是异物。对猪体的代谢都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并成为新的应激源。临床诊断中,有不少养殖户反应,本来猪正常,听说近期有疫情,就急忙向猪群投药,有的看到别人用药跟风投药,把投药作为心理安慰剂,结果投药不久,猪群发病,治疗无从下手,损失很大。

四、长期预防加药产生耐药性,从而使生病猪的治疗用药效果不明显

在长期的药物环境下,微生物进化与变异加快,固而病原物的抗药性常会以超出常人想象的速度产生。

五、长期滥用药给养猪者带来沉重的成本负担

据统计,目前每头猪平均用药成本20元,有些甚至高达40元以上,还不包括治疗用药,如果发生疫情,甚至用药成本每头猪达百元以上,如此高的成本却带不来相应的收益。

六、药物残留危害加大

国家规定用兽药要有休药期,但是大部分养猪场户没有按要求执行,即使有的执行了休药期制度,也不能保证添加的药物在猪进防屠宰环节,达到安全无残留的标准。

七、长期药物保健,挫伤了养殖场户的积极性。有些养殖场户按照所谓专家的用药方案,长期用药,不但猪病没有减少发生,而是越来越多,治疗难度越来越大,心理上产生了猪病难以控制,猪难养的恐惧心理,挫伤养猪者的积极性,不敢投入过多资金扩大规模。

笔者认为猪病以预防为主。推广猪场保健的理念是正确的,但是并不仅是药物保健,还应从猪场温度、干湿度、空气质量、环境卫生等方面加强饲养管理,免疫和药物等多方向着手。

1.搞好猪场内环境

保持猪舍适宜的温度,冬季注意保暖,夏季注意降温,空气保持畅通,粪便及时清理,经常打扫,坚持定期消毒减少病源微生物的繁殖,及时排放有害气体。

2.抓好外部环境

办公区和饲养区分开,猪舍要有相对封闭的环境。闲杂人员不准随意进入,饲养人员进出要做好消毒工作,减少病原的带入。

3.加强免疫接种

对猪场要定期进行猪免疫抗体监测,结合本场猪病流行特点,制定适合本场科学的免疫方案。

4.加强对投入品的监管

要加强对猪场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等的监管。要饲喂优质饲料和清洁的饮水。特别是不饲喂霉变的饲料。

5.科学饲养管理

转变养殖观念,把生猪由作为赚钱的工具转为赚钱的“伙伴”给予猪福利关怀,培养养殖工人要精心饲喂,精心观摩,按程序喂,提升猪的健康水平。

猜你喜欢
饲养管理猪病
浅谈猪病的临床诊断
猪病诊断的一些误区
妊娠期母牛的饲养管理
浅谈肉牛养殖技术
浅谈奶牛高产的饲养管理技术
猪病治疗中常见七误区
如何正确使用抗生素药物防治猪病
秋季养猪谨防5种常见猪病
当前猪病流行趋势与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