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旅游”龙南旅游春光好

2016-06-15 08:11
新农村 2016年6期
关键词:龙南县栗园围屋

人面桃花相映红

“阳春三月,春暖花开,我在武当等你,如果你我有缘,将相逢在桃花盛开的日子……”日前,一则“约会”启事火遍了江西省龙南县的微信群和朋友圈。人们纷纷转发、点赞。

原来这是龙南县武当镇首届桃花节精心策划的邀约函。

3月上旬,数千名对春天充满憧憬和幻想的人们,从四面八方汇聚到龙南县小武当山,一起见证这场最美花事。

小武当山位于赣粤交界处武当镇,是融丹霞石林风光和佛教文化为一体的著名省级风景区,99座峰拔地而起,一排耸立,犹如直戟,奇石突兀,千姿百态,绵亘数公里。

今年的桃花盛会就在小武当山脚下的武当中学举行。这里方圆上千亩桃花林,漫延在山里田园问,桃树干粗大而遒劲,花朵小巧而繁多,团团簇簇,层层叠叠,争相绽放,宛若朝霞,美不胜收。

挂着赣粤两省各种牌号的车辆有序地停放在路边、空地,车上的人群全都涌入桃花园里。一时间,游人们穿梭于桃林,或拍花、或留影,玩得不亦乐乎。

为让游客更好地赏景、拍照,主办方在旁边的小山坡上特意设置了一个面积颇大的观景台。登上观景台,大片大片红艳艳的花海立刻扑入眼帘,让人啧喷称叹。

武当镇党委书记蔡勇介绍,近年来,武当镇因地制宜,引导当地农民发展鹰嘴蜜桃产业,建立了鹰嘴蜜桃交易市场,如今桃园种植面积已经达到7000亩,成为武当农民的首选致富产业。为了打响“小武当山鹰嘴蜜桃”品牌,该镇依托小武当山的旅游资源和桃花盛开的美景,举办了这次桃花节。

茶山飘来山歌声

“茶山上的那个小阿妹……俏模样,引来了那个对面坡上,砍柴的少年郎……”阳春三月,在龙南县临塘乡的大山深处,飞出动听的采茶情歌。

天气晴好,车子翻过一道道山梁,越过一浪接一浪的竹海,半个多小时后直抵海拔600多米的恒泰茶场。举目远眺,蓝天白云下,生机勃勃的茶树分布在竹林环绕的山坡上,一垄一垄地一直延伸至山顶,漫山遍野的茶树郁郁葱葱,嫩芽傲立枝头。

茶场负责人廖承龙介绍,这里的独特丘陵气候环境以及微酸红土土壤。非常适合种植优质茶,目前茶园面积已有1万亩,年产茶叶5万公斤,还获得过多项国际和国家级评茶奖项。

茶园里,数百名客家阿嫂和阿妹正在采茶,她们穿着独具特色的客家服饰,腰间挂着茶篓,熟练地舞动双手,手指在茶叶尖上不停飞舞,一捏、一提、一放,快速地采下一片又一片嫩叶;同时,许多游客带着小孩也投入到茶园的怀抱,他们穿梭在茶树间,学着采茶妹子的姿势,有模有样地采摘着茶叶,篓里已积起不少嫩叶。

游客也能参与采茶?廖承龙笑着解释道,3月至5月每逢周末、节假日,该有机茶园免费开放,游客在经过现场采茶技巧培训后,可以亲自体验采茶。茶场还对游客所采茶叶免费加工制作,赠送给游客。

采茶体验只是茶场众多春季休闲活动中的一个。在这里。游客还可以到榨油坊看古法榨油,参加“看飞鸡,找野蛋”活动;上观景平台品茶、听山歌,吃全竹宴,活动可谓丰富多彩。

据介绍,恒泰茶场走“农业+旅游”的农旅互动发展模式,以特有的茶、竹、鸡、油茶等生态农业产业为核心基础,打造集自然风景、田园风光、客家民俗、虔茶文化为一体的家庭休闲度假体验式基地。2015年12月,茶场被认定为全省休闲农业示范点,全年共接待省内外游客20万人次。

围屋刮起“民俗风”

“客家围有多美,何不来山村走一回,你看那石雕的狮子四方的围……”日前,一首《山村客家围》在风景如画的栗园围传唱着。

里仁镇栗园围是江西十大和谐村庄、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占地面积68亩,呈八卦形状,围屋生活气息浓厚,有祠堂、学堂、池塘、晒谷场、古戏台,遍植各种花草和树木。春天一来,水光潋滟,白墙黑瓦,杨柳依依,竹影婆娑,被客家人称为“最美丽的围屋”。

围屋的客家人在元宵节期间有一项延续了一千多年的传统民俗表演,就是舞香火龙。栗园围香火龙传承者李少文告诉游客。香火龙顾名思义,是以竹篾做龙骨,用稻草编扎而成的龙,香火龙分为5节或7节,每节有木杆支撑,表演时在稻草扎成的龙头和龙身插满点燃的线香。目前,香火龙已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

往年,围屋里的人们都是自娱自乐,关起围门自己耍龙。今年开春,栗园围举办了第一届香火龙文化节,打开围门广邀宾朋;文化节当天,栗园围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娱乐项目供游客参观体验:趣味猜灯谜、品尝客家小吃、参观民俗展览,让游客们兴致盎然。

当然,重头戏还在舞香火龙。夜幕徐徐降临。栗园围的客家人将敬神用的香插满在稻草编扎而成的龙身上,伴随着请龙爆竹的响起,香火龙正式走出祠堂,走街串巷。这些香火龙都是由当地青壮年们舞动。只见他们手持木杆上下飞舞,龙身蜿蜒起伏,曲线柔美,龙尾如雀屏微张,迤逦婉转,舞动时火光闪耀、荧光飞舞、绚丽非凡,远远望去,光华璀璨。

看着舞龙表演。游客唐启瑞深受感染:“没想到,舞香火龙这么热闹、这么好看,更重要的是,这是我们客家文化的瑰宝,非常珍贵。能来参加香火龙文化节,太有意义了。”

围屋是静止的,文化是活动的。据了解,为了传承客家文化,龙南县在每个乡镇至少组建了一个客家业余演出团体,对香火龙、杨村山歌、板凳龙、客家木艺、竹艺等特色文化进行演出宣传,还与旅游深度结合,推出了吃客家饭、穿客家衣、学唱客家山歌项目,在客家围屋内展示客家美食、客家土特产、客家服饰、客家泥塑等。

(来源:新农网http:∥county.aweb.com.cn)

猜你喜欢
龙南县栗园围屋
赣南围屋与闽中土堡的建筑比较研究
板栗园埋压绿肥技术
龙南县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赣南客家传统村落景观保护与运用研究——以龙南县关西村为例
栗园油鸡
客家民俗体育参与特色小镇开发的机制研究
板栗采摘后栗园综合管理措施
围屋的月光
脱贫攻坚县域行
——龙南
客家围屋的文化寻绎及其保护策略——以贺州莲塘江氏围屋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