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翻转课堂”实践探索

2016-06-16 15:38唐海燕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10期
关键词:教学引导教学思考教学实践

唐海燕

【摘要】“基础课”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以“导”“思”“行”三方面相结合为连贯性的教学环节,以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重视学生能力培养为根本。存在困难在于如何解决现代与传统教学方式的合理整合、实现教学环节衔接精准化以及具有技术制作的充分保证。

【关键词】“翻转课堂”教学 教学引导 教学思考 教学实践

【基金项目】2014年广西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广西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翻转式”教学创新模式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032-01

运用“翻转课堂”在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高校“基础课”的教学方法全新改革,它“革命性地颠覆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传统的教学过程”,“翻转课堂”网络预习教学到课堂共同探讨,而后进行知识巩固的教学模式,对于教师颠覆传统授课方式、学生自主学习开发、教学安排程序变革都得以提升,“翻转课堂”运用微视频开发、网络新型课程和使“教”与“学”过程产生“反转”,学生能自主安排学习的进度,学生个性化、思考性学习得以深层次开发。

一、“导”:教师的启发引导

首先,对教学设计和教学资源的“导”。教师的“导”首先体现在紧扣教材、设置知识点方面以及对知识重点和难点的准确把握和分析。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教师要围绕教材设置收集相关的教学资源。引导和安排学生在课前进行社会调查,获得真实材料,并制作调查汇报加强认知。

其次,对教学问题的“导”。教师要善于依据教学内容、围绕网络教学资源设定问题、调动学生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意识”是“翻转课堂”成功的前提。一方面,问题的提出不能漫无天际、超出知识的要求,提出的所有问题都要契合“基础课”教材和教学目的;另一方面。注意引导,对问题的提炼要精益求精,在数量上不能过多或过少,必须紧紧围绕要求掌握的理论。当然,教师还要善于结合新形势新要求,引导学生问题思考的时代性、实用性,开拓学生新观点新视角。

再有,对课堂教学的“导”。教师在“翻转课堂”中对课堂的“导”体现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技巧。在“翻转课堂”的“导”中,关键问题在于正确引导“合作→自主→探究”的三个步骤。“合作”侧重于引导各个小组的合作能力、协作能力得以充分发挥;“自主”则是充分引导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能动性,激发学生自觉参与到课堂教学的讨论和深度的思考中;“探究”在于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挖掘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二、“思”: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开发

首先,以“导”引领“思”。“思”的重点在于突破理论难题,理顺知识结构,达到课堂效果。在“翻转”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导”的运用,通过引导学生课前问题的集中题和关键题开始,在不断与学生的观点交流、知识互动中引导学生去不断“思”,从而不断深化对知识的深化和吸收;另外,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比如课堂对话、小组辩论等方式方法,促使学生不断思考并提出与学习知识相关的感兴趣的问题,由学生在“思”中寻找解决问题的钥匙和路径,教师通过适时的“导”,总结和归纳正确观点,辨析学生的各种看法,及时纠正不正确的甚至是错误的思想。

其次,“思”要在“导”中进行,达到“思”和“学”并进的目的。在学生方面,要求提前学习教学材料(包括教学内容即教学资源的初步掌握、对教学环节的环节安排等),并根据资料充分发挥自身主体能动性,课前认真预习准备、提出与课程相关的问题;课堂积极参与、探究解决问题;课后及时运用和反馈学习效果。而在教师方面,则要求统筹全局,筛择把握学生提出的核心问题,运用网络在线进行理论指导、问题补充和思考拓展,在课堂中则集中对关键问题各个突破解决、重点问题进行重点分析,逐层解决突破,使学生对理论能全面吸收把握,最后教师还要对知识进行完整的总结。

三、“行”:教学相关活动开展

“导”和“思”都必须运用于“行”,因为“基础课”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很多理论都要在践行中吸收和深化。在“基础课”的“翻转课堂”教学中“行”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翻转课堂”特色学习小组的成立。在课程开始前,成立分工明确的学习小组,能使“基础课”的学习过程变得杂而不乱、庞而不散。根据学生各自不同爱好和特点,参与不同学习小组,承担学习各环节、各阶段任务,往往更能达到教学效果。

“基础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行”,还包括教师与学生共同进行“翻转”的实际教学评价。一方面,评价是对受教育者的总体评价;另一方面,还可以是对教育者的评价。首先,对学生(受教育者)的评价不能局限于结果的评价考核,而要更注重教学组织全过程的考核。参与评价者应由教师、学习者的代表、教务人员等组成。其次,对教师(教育者)的评价要结合教学准备过程、教学环节组织、教学创新效果等方面综合考量,而评价者则主要由学生(受教育者)及其他相关教务人员组成。

四、亟需解决问题

第一,现代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方式如何实现融合。“基础课”教学知识点较多,单纯依赖翻转课堂理念之下网络平台、微视频教学和网络资源、学生参与方式等还是无法给大学生讲清楚、讲透彻思想理论体系的,更不能盲目地完全抛弃传统授课方法。因此,“翻转课堂”的教学改革面临如何融传统教学内容进入现代教学方法的难题,如何实现优势互补,以更好凸显“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

第二,教学环节衔接如何恰当合理。“基础课”“翻转课堂”不再从常规的课堂讲授导入新课开始,而是对学生课前已经具有的问题解决切入,是对理论知识的阐释及深化。另外,教学各个环节的设置也具有特殊性,从教学网络资料准备到课前布置、课堂教学组织、课后评价等都不能出现“断层”、“顾此失彼”。因此,教学设置对教师的控制能力和调配能力,以及如何既能激发学生的自觉主动性,又能将理论阐述得到位,这也是“基础课”运用“翻转课堂”面临的挑战。

第三,“基础课”“翻转课堂”的科学技术制作和运用的客观环境和条件如何达到理想状态。目前,由于资金、培训指导人员不足的限制,许多高校对于“翻转课堂”的重视和投入都还达不到具备条件,导致教师有热情,但客观环境和条件的局限使“翻转课堂”教学无法实施的尴尬局面。

参考文献:

[1]林江梅.翻转课堂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中的应用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11):38-39.

[2][德]阿道尔夫·第斯多惠著,袁一安译.德国教师培养指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29.

猜你喜欢
教学引导教学思考教学实践
小学生个性化阅读教学引导策略谈
加强合理教学引导,提高学生写话能力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对语文教学目的的思考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让学生爱上阅读
有效引导生成课堂高效让学困生走出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