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物实验课中的活动元教学

2016-06-17 19:25吴运霞
亚太教育 2016年18期
关键词:教学模式

吴运霞

摘 要: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将生物学课程的内容标准划分了10个一级主题,第一个主题即是科学探究。如何在探究性学习教学中,即生物实验课课型教学中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主动参与融入其中呢?在教学中应用活动元思想能很好的达成目标。本文就生物实验课中如何实施活动元流程,以案例分析的形式加以剖析,并归纳构建了实验教学的一般模式。

关键词:活动元教学;生物实验课;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6-0038-02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指出将科学探究引入义务教育阶段生物学课程的内容标准,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使学生能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体验科学过程与科学方法,形成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创新精神。科学探究通常涉及: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1]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朱正威先生曾说:“尽管探究性学习费时多,组织难,不易驾驭,但对提高科学素养的效益高,对理解科学的本质大有裨益,舍此,还没有更好的策略和方法。”[2]

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将其认定为生物教学课型中的一种。在过程中进行活动元教学不仅让学生亲自尝试和实践,更将科学探究的一般素养渗透到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初步具有生物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

1. 活动元教学

活动元教学就是将一个或多个活动元按一定顺序连接形成课堂活动流——课堂活动方案,在活动中充分体现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作用的有效发挥,通过活动的有序开展促使三维目标达成的教学策略。[2]其基本教学模式为:

从模式中可以看出:教学是教和学的双边活动,只有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才能使学生的学带有积极性,也只有这样学生对知识掌握才能更灵活、更牢固。

2.生物实验课

(1)实验课的认识

生物实验课是指以实验室为主要场所,以生物学实验作为主要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发展生物学能力的一种课堂类型。[3]

(2)实验课在教学中的作用

实验教学有助于三维目标的有效达成。其作用有:激发兴趣;掌握知识;训练科学方法;培养多种能力(实践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造能力);进行情感教育等。

(3)目前实验课存在的问题

教师只讲实验步骤,而学生则是机械的操作,考试时实验相关题型,单纯只是记忆,对实验原理,实验分析避而不谈,究其原因恐怕是教学理念并未转变。在教学中,教师应明确生物学实验教学不是单纯要学生做某一个实验,也不只是验证某一理论的手段,而是借助实验这一载体,训练学生的实验技能技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逻辑性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

3.解决问题的方法——活动元实验课教学实录赏析

以内六中学符礼平老师执教《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作用》实验课进行教学片段解析。

(1)活动目的

本节的主要内容是设计实验探究温度和pH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此内容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对学生来说并不困难,适合动手操作。通过亲自设计实验步骤并动手操作,使学生深入了解工业生产中果胶酶的作用。同时,在设计实验步骤时,同学们可能会有不同的实验方案,通过同学之间的讨论交流,从而得出最佳实验方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联系生产实际,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形成和提高起着重要作用。

(2)活动过程

“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作用”的活动元及流程

活动元活动元1活动元2活动元3活动元4活动元5活动元6活动元7活动元8

主要任务观看PPT,展示果汁图片,结合已有知识得出果汁生产中果胶酶的作用及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学生利用多媒体辅助,展示上节课布置的实验方案设计,并说明设计的依据观看视频,小组讨论交流,修正小组所设计的方案学生进行实验操作,通过实验结果说明自己设计的方案是否合理学生利用多媒体辅助,展示实验结果,思考,分析不同组别实验结果出现差异的原因观看实物展示的实验结果,学生讨论交流,分析实验方案的合理和不合理之处,并总结最佳实验方案观看PPT及视频,利用分析得出的实验方法步骤,反馈练习,找出之前视频中的不足之处,并说明理由观看PPT,巩固练习,展示一个实验方案,讨论交流找出其中的不足之处

(3)教学片断

6. 观看实物展示的实验结果,并对结果进行评价并自主分析原因。思考下列问题:

(1)探究温度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

a.分析实验结果,从实验结果的差异找出实验方案中有哪些优点和不足?

b.为什么在混合苹果泥和果胶酶之前,要将苹果泥和果胶酶分装在不同的试管中恒温处理?

(2)探究PH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

a.让学生自己从实验结果中分析及评价本组所设计的实验方案。1.播放PPT。

2.出示问题。

3.适时对学生的讨论和表述进行有效评价。

4. 教师点拨(结合学生表达的讨论结果)总结实验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原则。1.观看实物展示的结果。

2.结合教师提出的问题,思考讨论。

3. 抽同学表述讨论结果,分析出原因。

4.总结实验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原则。知识与能力:明确了温度和PH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分析、思考、讨论;口头表达自己的见解。

(4)教学赏析

本节课教者采用活动课组织形式,将授课内容设计成若干个活动单元,通过播放PPT,出示问题,点拨思维,组织实验,巡视指导,时适评价等一系列活动的有序开展,引导学生仔细体会实验的目的、原理、材料、用品、方法、步骤、结果、误差等的相互关系和实验的设计思路;引导学生注意比较,寻找课内实验和自己设计的创新实验的优缺点,对发现的问题作好记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先独立思考,再请教同学或老师,老师只提示方法,指出路径而不提供现成答案,教者树立教为学服务的观念,以一个指导者的身份与学生一起参与到探究知识的活动中;学生则突出其主体地位,通过观看、思考、提问、讨论、交流、表达、操作、比较、归纳、类比等一系列再创造活动的配合,体现了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同时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4.活动元生物实验课的教学模式及实施效果评价

(1)“活动元实验课教学模式”

“活动元生物实验课”作为生物学教学的重点课型之一,其一般教学模式,即:

生物实验活动元教学模式是一种开放的教学模式,它以现代教学理论为指导,以问题为载体,以民主合作的教学关系为基础,以解决问题为主要学习形式,以探究为主要的学习方法,以多边思维碰撞、整合为核心,通过教学活动元的优化组合,实现学生自主能力和整体素质共同提高的的目的。

(2)实施效果评价

从以上教学实录的赏析中可看出,在中学生物的实验教学中,只要认真研读新课标和教材,深刻领会课标修改的精神实质,准确把握活动元教学的内涵,密切围绕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实际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选择支撑材料或生物学事实来设计并组织开展教学活动,就会有效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就本节课而言,从新标准新要求的角度审视,本节课较好地贯彻了新课标要求,其最大亮点是既改变了中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学习态度和方法;又转变生物教师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突出学法的科学指导),有效改革实验课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真正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培养学生主体性品质,提高中学生物实验课的教学质量,实现了教与学的多方面转变。

(作者单位:四川省内江市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朱正威.我對“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的理解.中学生物教学.2006,1-2,4-6.

[3]钟玉辉.“活动元”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以“从生物圈到细胞”为例.教育科学论坛,2012(12)

[4]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期刊.中学政治及其他学科教与学,2013(3).

猜你喜欢
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特殊教育学校在线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PBL教学模式在中西医结合妇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三元重叠教学模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