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研究生教育发展问题研究

2016-06-17 16:06张彩霞刘向前
亚太教育 2016年18期
关键词:教育问题研究生教育

张彩霞 刘向前

摘 要:新中国成立以来,研究生教育得到快速发展,为各行业各领域培养出大量的知识分子和科研人才,是我国科教兴国战略,创新性国家建设不断推进的主要动力。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制度的不断改革调整,时代对人才的定位和需求发生了变化,研究生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改革势在必行。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河南省教育发展;教育问题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6-0232-01

在经济全球化、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研究生教育成为培养科研主力军和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对国家的科技发展与竞争战略产生重要影响,对国民经济社会的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的研究生教育经过30多年的发展,规模不断壮大,在数量上已经进入研究生大国行列,但目前来看仍处于质量转型时期。河南省是人口大省,历年来高考人数位居全国前列,考生对高等教育需求量大。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教育的关注与投入,河南省的高等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名校甚少,仅郑州大学一所211院校,与其他教育大省相差甚远。河南省高等教育在发展中显现出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人才的培养质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会经济的高效持续发展。

一、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目标是为培养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高素质、高质量的创新型科研人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制度的不断改革调整,时代对人才的定位和需求发生了变化,研究生教育的传统培养模式在某些区域已不能满足时代要求。但教育的发展受到一定历史时期社会体制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影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因素方方面面。目前来说,制约我国研究生培养的质量的因素主要表现在:

1. 招生方法单一,考试科目固定,招生模式陈旧。每年一度的研究生考试中,笔试仍占主导地位,面试在大部分学校是辅助式进行。外语与政治作为必考科目,固定化的考试科目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水平发挥。

2. 培养模式单调,培养手段落后。河南省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主要局限于学校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参与企业的机会少,在一定学科领域存在与社会需求、企业要求脱节现象,致使这些专业领域研究生就业难、从事職业与所学专业不相符合等现象,造成人才的浪费与流失。

3. 学科建设定位不准确,专业划分混乱。以地理学这一学科为例,下设有人文地理、自然地理、经济地理、环境科学、生态地理、遥感GIS以及学科教学等分支,各专业存在相互交叉、培养目标不明确现象,专业划分混乱。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之间培养目标上不尽相同,但在培养模式上大同小异,加之部分研究生自身缺乏对未来的明确规划,整个教学系统出现了诸多不合理之处。

研究生体制存在的缺陷很多,究其原因,可以认为我国研究生教育没有从根本上突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建设起来的传统制度,没能有效处理研究生教育中的集权与分权、计划与市场、效率与公平三个方面的关系。加之长期以来国家和省部对教育的投入不足,以及研究生体制的相对封闭与改革的滞后,国家教育资源布局不平衡等一系列原因致使我省研究生教育发展缓慢。

二、研究生教育改革中的建议

研究生教育发展是在不断的探索改革中前进的,其经历了几个重要的改革阶段。在新中国成立后到文化大革命之前,我国开始积极探索并且初步建立了自己的研究生教育制度;文化大革命之后到1981年底,研究生招生迅速恢复,并且通过了一系列重要的法规文件,标志着学位制度初步建立;1990年至今,在这期间研究生招生人数逐年增加,学科专业范围拓宽延伸,学科领域数量增多,呈现出“单一”向“多元”的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经济的变化,研究生教育体制逐步革新,教育政策也在不断调整,加上各大高校自身的不断完善进步,使得研究生教育取得今日之成就。

针对上文提到河南省研究生发展目前存在的问题,本文给出了一些建议:

1. 调整招生模式,传统单一的招生方式调整为多种形式并存的招生模式。根据各学科自身特性以及专业具体化需求,改革和调整原有的招生模式,各专业能够根据自身需要选拔学生,争取做到入学资格的弹性化,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潜力。

2.准确定位学科,完善学科体系,明确培养目标,力求培养模式的多元化和个性化。借鉴西方国家学校和企业协作培养研究生模式,学校定向为企业培养专业的科研人员,改变传统的单一学校培养模式。

3.进行管理机构的改革。地方和高校各司其职、明确分工,政府单一的主体功能应向政府、社会、高校多元主体的方向转变,使高校成为第一质量主体,享有充分的自主权,营造一个学术自由的氛围。另一方面发挥市场机制在教育资源配置中的功能,使高校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和社会经济效益。

4.改进研究生教育评价体系。英美国家存在内部评估,外部评估以及民间评估多种体系,以专业鉴定和评估为主要特征,渠道多、范围广的评估体系促进研究生教育体制更加完善合理透明。我国应借鉴欧美国家多种评估体系并存的评估形式,完善国内的监督体系与评价方式。

研究生教育体制改革是一场持续而久远的战役,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始终要有面向市场、面向科技前沿、面向国际竞争,促进大学独立发展的意识。借鉴西方研究生培养模式中先进的理念和管理机制,做到培养目标、培养形式的多样化,入学资格、学习年限和方式的弹性化,多种培养模式的融合和创新,与国际研究生培养模式趋势相结合。总之,就是要冲破一切妨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教育观念,革除一切束缚研究生教育发展的体制弊端,探索创新。希望河南省研究生教育在发展过程中能够积极调整与社会不相适宜模式,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高科技人才。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

基金项目: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项目(管理)(Y1517003);一级学科研究生学位课程建设(理科)地理学理论基础与前沿项目(Y1514009)

猜你喜欢
教育问题研究生教育
研究生教育管理中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MOOC在研究生教育中的应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