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林风眠对当代美术教育的影响

2016-06-17 13:41胡冉
亚太教育 2016年18期
关键词:林风眠当代美术教育

胡冉

摘 要:林风眠是我国著名的画家,同时他又是杰出的美术教育家,他一生致力于现代美术教育。林风眠主张用西方的绘画观念去改变中国传统的绘画,吸收西方绘画的精髓是中国的绘画顺应当今的时代潮流,也就是“中西合璧”的观点。本文将主要从林风眠的两个重要美术教育思想来谈林风眠对当代美术教育的影响,即“中西调和”的美术教育思想与自由美术教学的思想。

关键词:林风眠;当代;美术教育;影响

中图分类号:J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6-0294-01

20世纪初,在西方文化的强烈的影响和冲击下,“西学东渐”日益深入,一大批的有志青年远赴欧洲、日本留学学习美术。他们学习了西方的美术知识,并且将他们带回了祖国。例如:素描、色彩、解剖学、透视学。

林风眠从欧洲回国后,担任了国立艺术学院的校长,从此杭州国立美术学院成为传播现代艺术的重地。

一、 中西合璧——介绍西洋艺术,整理中国艺术,调和中西艺术,创造时代艺术

(一) 从教学方法上看

1、 严格的基础训练与个性表现相并重。林风眠非常重视学生的基础训练,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严谨扎实的造型基础,艺专的基础教学坚持以素描为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强调以写实的造型与精确的明暗光影法为核心,形成了在当时具有艺术特色的,被称为“杭派”又叫林派的素描。同时林风眠很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的培养。他上课是总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画然后再加以引导,使学生画出自己的感受和个性。艺专这种既重视造型表现基本功又重视个性发展的教学理念,培养了大批优秀的艺术家,例如,吴冠中、苏天赐等。

2、重视理论教学与素质教育。林风眠认为要成为艺术家仅仅具有技术和个性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具有深厚的理论素养,并且认为音乐和文学也是美术创作的源泉之一。艺专非常重视理论教学,同时也非常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当时艺专分别为学生建立了图书馆购买大量的文学、哲学名著,以及中外不同画派、流派的画册。甚至在学校经费困难的情况下也不断的充实图书馆的书籍。他常常会给学生列出一连串的书名让学生去阅读,为了扩宽学生的视野,丰富课余生活,加强素质教育,艺专努力的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学校或由校方组织或由学生自发,成立了许多学生社团,其中有音乐研究会、书画研究会、木刻研究会、剧社等等。

(二) 从教学内容上看。林风眠在法国留学期间对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差异产生了深深的感触,在当时西方很多艺术家也在从中国艺术那里汲取了很多营养,我们也应积极参与到这个文化交流的氛围中去。

1929年林风眠在担任杭州国立艺术学院校长时,把中、西画统一开设成绘画一系。并且以兼容并包、中西融合、艺术思想开放为办学理念。作为留学大军中的一员,在继承和发展中国文化的同时,他也带回来了一些西方先进的理论和美术知识,例如,解刨学、透视学、素描、色彩这些学科都在他担任校长的学校有排课。他认为我们既不能一味地学习西方的艺术,也不能顽固不化。而是要寻找一条属于具有民族特色的美术教育的道路,因此他提出了把中国传统绘画与西方现代绘画融为一体的艺术主张,开创新的艺术主张。

二、 自由美术教学方法

(一) 从教学方法上看。林风眠所倡导的美术教学方法实际上就是没有方法,他认为在美术教学中不应该有固定教学方式和方法,我们应该灵活一些。让学生能够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自己所喜欢的绘画方式。林风眠看重教学材料的多样性,不同的材料可以变出不同的艺术语言,他不要求教师上课时整齐划一。这就好比美术所涉及多种多样的门类,有些人擅长并喜欢雕塑,有些人倾向于绘画,还有一些人喜欢其他的美术门类,我们不可能要求所有人在表达自己的美术情感时都用一种材料。我们应该给他们一个自由的环境,让他们按照自己的特点进行有创造力的学习创作。

而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就是一个引导者,不应该给所有学生进行一成不变的教育,我们应该根据每个学生自己的特点对他们因材施教。

(二) 从教学内容上看。林风眠一贯要求我们的教育应是自由的,我们要做的是给学生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在教学内容的设置方面,林风眠设置了种类丰富课内课程,这其中不仅包括与美术有关的素描、色彩、中外美术史等等,还增加了外语、音乐等学科。同时还为学生设置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学科交叉、学科融合是当今社会的大趋势,美术也同其他学科进行着融合,吸收其他学科营养的同时也影响着其他学科的发展,林风眠的这种课程设置正式顺应了时代发展的大潮流,更是顺应了当今教育“去中心化”的发展趋势。

三、 结论

通过对林风眠的美术教育思想的研究,我们看到了林风眠为我国美术教育所作出的重要贡献,他倡导中西结合的美术理念,倡导自由主义的教育理念,为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从他的教育思想入手,找到了一些一直沿用至今的宝贵经验,希望可以对当今的美术教育建设和美术教育改革作出启发和借鉴。

相信通过优秀美术教育家的努力中国的美术教育将会更加完善。中国国民的审美素养也会得到提高,将不会出现“美盲”多于“文盲”的情况。

(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钱初熹.当代发达国家艺术教育理论与实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林风眠.林风眠艺术随笔.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

[3]喻琴.国立杭州艺专校长林风眠素养研究,2011.

[4]章文浩.浅析林风眠的美术教育思想.[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8(4).

[5]吴颂化.试论林风眠“中西调和”理论的当代价值和意义[J].美与时代:中旬,2012(7).

[6]连娟.自由美术教育方法浅谈[J].美术教育研究,2014(13).

[7]希德进.中国画改革的先驱者——林风眠.台湾雄狮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79(8).

猜你喜欢
林风眠当代美术教育
林风眠《静物·瓶花》
纪念林风眠诞辰120周年系列活动剪影
林风眠与20世纪的中国艺术
关于当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和发展分析
论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及其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浅谈小学生的美术教育
基于视觉识别时代的学校美术课程
《当代》背后的当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