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怎样更好适应和谐社会的建设

2016-06-17 00:34潘瑾
现代交际 2016年10期
关键词:和谐社会素质教育

潘瑾

[摘要]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2004年9月19日,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中正式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其基本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善、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而素质教育和和谐社会一直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也是在社会发展中以人为本的教育问题。面对我国人口基数大、沿海和内陆发展不平衡、城市和农村贫富差距大等社会现实,建设和谐社会必然需要广大人民群众人格的和谐完善和素质的全面的提高,因而素质教育怎样更好适应和谐社会的建设,成为我国在“十二五”发展阶段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

[关键词]素质教育 和谐社会 长期性改革 新方向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0-0216-02

一、素质教育的提出及其重要性

“素质”和“素质教育”是不同的两个概念。我们现在所说的“素质”既包含人的先天禀赋,也包含在后天环境和教育构成中发展起来的人的综合特质。“素质教育”虽然没有一个规范的认定,但我们通常认为:“素质教育是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多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不断改革,部分人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上出现了偏差,造成了一些“意识形态上的危机”和“身心之间或物质价值与精神价值之间的冲突”。资本主义国家在六七十年代的发展使人类滋生出了一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人的尊严屈于金钱之下,人生的意义只有享乐,人们逐渐变成了物质与金钱的奴隶,为贪欲所支配,甚至于抛弃了最低的道德底线,从而出现了“道德虚空”的状态,藐视一切有关公正与和谐的规律。我国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不断发展,科技不断进步,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却也有少数人由于素质低下,出现道德方面的问题,严重的甚至影响到社会风气。对于这种现象,就个人认为有三点原因:首先,我国高速的经济发展使教育目的发生异化。学习本是一生的事情,古人云“活到老,学到老”,但由于应试教育的主体地位,学校和家长们逐渐把优等的分数看作是一切成功的“良药”,使教育脱离了原来的意义,一定程度上使学生和学习者缺乏对人生价值的正确理解。其次,社会教育越来越注重利益和形式,形成了利益的泡沫教育。我国大部分地区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形同虚设”。在这种模式中培养出的“人才”缺乏献身精神、缺乏创新能力、缺乏个人担当和责任感,使我们社会难以形成和谐社会的主旋律,使这种“人才”难以适应社会全面发展的需要。最后,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影响,西方的文化越来越多的进入我们的视野,但因为部分群众不能对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西方的腐朽文化乘机在我国得以传播,再加上学校和教育机构不注重对学习者的思想引导,使得部分青年太意识形态上偏离了正确的道路,埋怨社会而不实干,投机取巧而不创新,从而走上“歪门邪道”。现在这种教育的弊端已初现端倪,“碰瓷”“扶不扶”“社会自杀率高”“大学生就业难”“大学生偷盗”等社会问题已经出现。面对这些问题和情况,人们在迷茫和困惑之中感到了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的重要性,并将希望放在了年轻一代的教育上。

二、素质教育的长期性

素质教育虽然迫在眉睫,但它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且现阶段和谐社会的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素质教育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东北师范大学谷峪认为:“素质教育是把所学的知识内华为现代人的全面的内在的瓶子,这种品质又外化为人格、知识与能力,就是充分发挥教育的促进作用。”就“品质又外化人格、知识与能力”这一过程而言,更加说明了素质教育的长期性。

(一)非智力因素而导致的长期性

一个人的性格、情感、意志等我们所称之为情商的因素,主要是通过后天学习生活环境和培养形成的。与智力因素相比,这些非智力因素在一个人的人生中占有更重要的地位。人知识的积累和运用以及能力形成的最重要阶段是从幼儿到少年时期,如果这个阶段的教育有所欠缺,成人后这些非智力因素将会基本定型。也就是说,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要花大概十多年的时间才能基本养成这些非智力因素。

(二)“三观”培养的长期性

在人的一生当中,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的一生起着决定性的导向作用。“三观”的形成受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方面的影响,但它可以通过接受刻意灌输的方式和潜移默化的方式,历经二三十年形成。一个人的“三观”一旦形成,将会支配他的一生。社会环境终有变迁,但就人文观念而言,一些“骨子里”的东西人会深潜在不同的社会风潮之下,在适当的条件下凸显出来。

(三)认知能力培训的长期性

人,是社会人。无论处于什么样的条件之下,人总会与形形色色的人和事打交道。在这一过程中,不同的人就会形成不同的认知和判断标准,这往往也决定着他的社会交际效果,有时甚至决定着社会地位。然而这种认知能力的培养就是在不断的实践和经验的总结中升华提高的,如有需要也可以刻意进行长期训练。

三、我国素质教育的发展

社会的全面和谐发展和教育应是同步的。一个国家的教育如果跟不上社会发展的进程,那么这个国家的社会就是畸形的。在我国随着和谐社会进程的推进,使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公共等方面的基础更加优化,为素质教育提供了有利的社会条件。

首先,经济的高速发展使我国综合国力得到提高,教育投入逐步进入法制化轨道,学校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在我国一二三线城市的院校中,学校的基础建设(如运动场和体育馆、教学楼等)得到了很大改善,部分建筑进行了修葺和重建;教学科研器材的数量可进行了增加,并更换了部分老旧设备;偏远地区教育的财政投入力度加大,国家鼓励并支持有志青年深入偏远地区支教,提高边缘地区的贫困生补助资金的金额并扩大贫困生补助名额。第二,素质教育的理念逐步为社会大众所接受。2006年10月,中共十六大六次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强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全面实施素食教育,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建设现代全民教育体系和终生教育体系。”近年来,通过社会媒体对职业技术学校高就业前景、高收入的宣传以及国家对专业技术人才政策的出台,虽有不少家长和学生仍然“专情”于名牌大学和出国留学,但也有许多家长和学生开始“移情”于职业教育、体育与艺术类教育以及各种有利于工作的专业技术性学校,这同时也促进了职业技术学校的发展,补充了我国社会发展所需的社会基层人才。第三,和谐社会要求公平教育。2012年11月8日,中共十八大对教育公平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缘、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村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成为有用之才。”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也在联合国“教育第一”全球倡议行动一周年纪念活动上强调:“要努力让每个孩子都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努力让13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四、素质教育改革的新方向

在十七大报告中,教育改革的关注点是“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到了十八大报告,这一关注点已有了一些变化——“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就确实指出:“要秉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兼收并蓄,吸取国际先进经验,推进教育改革。”这些重要论述深刻解释了改革是新时期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明确了教育改革的攻坚方向和重点举措,反映了以改革推动发展、提高质量、促进公平、增强活力的深谋远虑。

(一)素质教育改革应具有创新性

能力的本质是创造性,而素质教育是对创造性人格的培养。然而需要明确的是:素质教育早已超越了单纯传播知识、传递技能和培养科技技术人才的目的,它更多的是从社会性出发,使受教育者在思想、道德、知识、技能、文化等层次得到提高,从而提高能力,促进社会不断发展。可见,素质教育并不止关乎于智力和能力的发展,更关心人的一生全面的发展。所以,不应将创造性与“智商”强行联系起来。创造性是人类的天性,是人超越动物性生存的重要特征。素质教育所能做到的,就是将每个人对于创造的天性引导出来,并对其进行鼓励和发展。

(二)素质教育改革应具有和谐性

对于和谐社会,素质教育本身就具有和谐的特点,这种和谐不仅仅表现在接受素质教育的学习者在步入社会后个人可以更好的发展,更是要表现在个人在素质教育长期的培养中与社会和谐建设的发展要求相协调、相适应,最终实现“教育与社会发展和教育与人的发展的三边复杂关系”。并且,由于每个人的天性以及所受素质教育、所处社会环境的不同,因而素质教育所产生的教育成果是不同,这也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创新性、差异性和和谐社会的包容性,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这也是素质教育的最高境界——兼收并蓄,更加要求素质教育的改革是全方位立体的改革,并实现“横向超越”。

五、结语

素质教育事实上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但它在近代就社会发展问题上被频繁地提出,这说明社会发展进步并不仅仅需要经济的支撑,还要有教育文化等民族基础作为支撑。面对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我们也确实需要一种更加适应我国发展新的知识体系,更重要的是让我国每个公民都具有超前的社会意识和民族意识,提高基本国民素质和劳动者素质,让我国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从产品被世界认可走向民族文化和人民被世界认可。为此,教育不应仅仅只着眼于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单纯转轨,教育更应放宽视野,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多一些坚持,从国家的建设发展和全球局势出发,认真思考。

【参考文献】

[1]李志友.谈如何加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J].教育与职业,2005(30).

[2]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当宣言[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5.46.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4]刘光余.论基于学校的教师准也发展研究综述[J].中国教育学刊,2007(02).

[5]黄济.对教育本质的再认识[J].中国教育学刊,2008(09).

[6]廖志林.探讨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突出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6(15).

[7]刘志明,陈鸿雁,魏进平.新时期高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和要求[J].中国高教研究,2006(05).

责任编辑:杨柳

猜你喜欢
和谐社会素质教育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论管仲的利益观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
马克思主义信仰在构建中国和谐社会中的意义
群众文化在和谐社会建构中的作用与发展策略分析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论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对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职业院校需要什么样的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分析